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希臘的歷史是什麼

希臘的歷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7 09:39:42

Ⅰ 古希臘的詳細歷史

古希臘是西方歷史的開源,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歷史、建築、文學、戲劇、雕塑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的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希臘具有豐富的舊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歐洲最早的人類化石。當歷史進入愛琴文明即克里特、邁錫尼文化時期(公元前2000~前1100年),希臘文化已經走在了西方歷史的前面。
古希臘在人類歷史上最早實行了奴隸主民主政治,這對於希臘的社會發展曾經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與古代東方國家高度集中統一和專制主義的奴隸制相比較,希臘的城邦奴隸制,特別是在雅典,相對來說是較為民主的(當然這只是奴隸主的民主)。
總之:古希臘文明: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北部,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愛琴海、馬其頓、色雷斯、義大利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這片土地見證了歐洲最早的兩大文明:米諾斯文明及邁錫尼文明。公元前五六世紀,產生了璀璨的希臘文明。

Ⅱ 希臘文明的發展史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對美的事物的熱愛是希臘神話的靈魂。著名的金蘋果之爭,帕里斯在財富、智慧和美這三者中最終選擇了美,這是典型的希臘式的選擇。將美凌駕於財富與智慧之上,顯露出了希臘人強烈的愛美意識。他們在日常生活,如競技、造型藝術、戲劇等方面將這種唯美意識發展到了極致。希臘人比較重感覺,對肉體的崇拜更甚於對精神的關懷。以宙斯為首的奧林匹斯諸神並不是一些枯燥泛味的道德偶像,而是一大群相貌俊美,體魄健壯的有血有肉的神靈。諸神在精神或道德方面並沒有超人之處,只是在肉體上比人更強壯、更健美,而且能夠長生不死。這些極具感性色彩的神成為希臘人的生活理想。對人的自然形體之美的崇拜使希臘出現了特有的運動形式裸體競技。希臘人為了取悅宙斯每四年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的奧林匹克附近舉行一次競技會,參賽的每個運動員均須裸體出場。人們絲毫不以裸體為恥,相反倒是以擁有一副矯健的體魄而感到無上的榮耀。這就使得奧林匹克競技會成為力與美的展示,得勝歸來的運動員被當成英雄加以崇拜。裸體競技使雕塑家得以觀察人體在各種自然形式和姿態中的情況,於是體育和宗教的結合產生了造型藝術的美。通常雕塑家關注的是人物外在形象是否健美,試圖通過對美的形體的描繪表現出人物的內在意韻之美。如米隆的「擲鐵餅者」和波里克波利特的「持矛者」。即或是取自宗教題材的神像雕刻,雕刻家仍然追求外在形體之美。在希臘人觀念中,美的心靈是寄託於美的肉體之中,健美的身軀應當包容著智慧、善良、美德。這種萬物一體的觀念是希臘精神中較為典型的特性。
對美的不懈追求使希臘人對現實生活的關注更甚於對彼岸世界的嚮往。荷馬史詩《奧德修記》中描述了遠征歸來的特洛伊英雄奧德修途經地府遇見已死的阿喀琉斯的一段對話。阿喀琉斯說:「我寧願活在世上作人家的奴隸,侍候一個沒有多少財產的主人,那樣也比統率所有死人的魂靈要好。」阿喀琉斯對生命的留戀反映了古希臘奧林匹斯宗教的世俗精神,是希臘人生命觀的體現。希臘人熱愛生活但也不懼怕死亡。古希臘人相信人死後另有一個世界,人的死亡只是由生界到該世界的變遷,而非人體的消失。他們相信人死後魂靈同肉體共同幽居於地下墓中。蘇格拉底就曾經說過,倘使死是由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而那另一個地方又是奧爾弗斯、赫西阿德、荷馬所居住的,那麼我將樂於在那裡。由於這些死去的英雄都有一個很好的歸宿,因此希臘人能以平常之心對待死亡,進而使他們有勇氣直面生命中的悲劇。古希臘民族具有濃烈的悲劇意識,對生命獨特的理解使他們選擇悲劇的藝術形式來觀照生命本能世界。從《荷馬史詩》中的命運難測到俄狄浦斯對命運的反抗,希臘人的命運觀發生了一次重大變化。這一變化是希臘人對人的價值的再次肯定。人的生命是一個和諧的整體,然而在其深處,人的理性和自然感性生命永遠處於對立沖突之中,由此造成命運難測。而索福克勒斯則通過俄狄浦斯對命運的反抗試圖表明,人類不甘心於此,寧願以生命為代價抗爭命運,揭開人生和社會之謎。俄狄浦斯精神實質上就是希臘人勇於接受挑戰,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這是希臘民族精神之魂。希臘人創造了這種精神,而正是這種精神成為不斷地推動希臘人乃至西方人創造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的精神源泉。
在世界各民族的發展過程中,宗教與文化息息相關,共同發展。文化是本質的,宗教是文化的一種形式。宗教與文化的交互作用構成了一個民族基本的精神特徵。深入研究古希臘宗教,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古希臘人在長期的宗教熏陶中所形成的自由、唯美、樂觀,積極進取的精神已成為古希臘民族文化現象中最基本的精神特徵。正是這種蘊含在古希臘文化中的基本精神特徵,成為推動古希臘民族文化取得輝煌成就的強大的精神動力,進而也推動和影響著西方文化的發展 希波戰爭
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艾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准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乾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Ⅲ 古希臘文明起源於什麼

古希臘文明起源於愛琴海。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

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



衰落原因:

文明果如湯因比所言都有自己的生命因而難逃衰亡的劫數嗎?當歷史的時序進入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開始顯露沒落的跡象。愛琴兩強雅典與斯巴達各組織同盟,企圖席捲天下,並吞八荒。而結果卻兩敗俱傷,元氣盡失。與此同時,北方的馬其頓崛起了,它以強悍的馬隊裹挾著無敵的方陣呼嘯而至。

所到之處,無堅不摧,使紛爭的希臘彈指間塵埃落定,歸於一統。繼之而起的亞歷山大帝國雖曾使文明在晚景中得到短暫的中興,但終不過是歷史的匆匆過客。亞歷山大遠征歸來不久,他的部將便「三家分晉」,將帝國昔日的輝煌急不可耐地送進了墳墓。

而此時,在巴爾干隔海相望的亞平寧半島上,已經響徹著羅馬軍團鼓噪而進的喊殺聲。「分晉」的三家雖也續接了文明的香火,但終因大勢已去,無力回天。

羅馬軍團所向披靡的挺進奏響了希臘文明的輓歌,終至繁華落盡,匯入歷史的長河。文明在展揚了自己的輝煌後終於失落了,她給後世留下了豐厚的遺產,更留下了無盡的痛惜與哀思!

Ⅳ 有沒有希臘歷史簡介···最好是包括了歷史大事件··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希波戰爭
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艾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准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乾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

Ⅳ 古希臘的歷史

【古希臘歷史】1. 古希臘文明的興起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麥錫尼文明。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麥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2. 希波戰爭 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艾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准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3. 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4. 馬其頓的崛起 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乾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5. 影響 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以僧侶和貴族為主)為了擺脫基督教日益腐朽的世俗化統治與思想禁錮,開始重新學習逐漸被遺忘的古希臘著作,例如《荷馬史詩》、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和一些先古基督教會文章。古希臘的精神遺產第一次得到了全面復興和繼承。 可是到了18~19世紀,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學者們不再把《聖經》上寫的當作真事,而且把古希臘的知識歸於同類,把前776年第一次奧運會之前的事情統統算為神話,而非歷史。1870年Heinrich Schliemann在希臘Troy出土文物,這一考古發現讓西方人重新認識到古希臘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傳說,而的確經歷過燦爛的文明。從此學者開始仔細研究古希臘流傳下的著作,區分神話,傳說和歷史。

古希臘是西方歷史的開源,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146年)。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歷史、建築、文學、戲劇、雕塑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的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古希臘地處地中海東部,它的地理范圍大致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愛奧尼亞群島和小亞細亞半島西部沿海地帶。愛琴文明是希臘最早的文明,它是愛琴海及周邊地區青銅文明的統稱,其中心先後在克里特島和邁錫尼。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島出現了最早的國家。

希臘愛琴地區很早就有人類活動。在北希臘的卡爾息狄斯地區曾發現早期人類頭骨,有的學者認為屬於尼人類型。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散見於希臘半島。南希臘阿哥利斯地區的弗朗克提洞穴,有約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時代遺址,居民用黑曜石製作的石器捕捉海魚。新石器時代的居住地分布於希臘本土和愛琴海各島,最早可推至公元前6000年前,著名遺址有馬其頓新尼可米底亞、色薩利塞斯克羅和克里特克諾索斯等。新石器時代各處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種大麥、小麥和豆類等作物,馴養綿羊、山羊等家畜,崇拜象徵豐產的泥塑女神像。農業技術大概從西亞通過小亞半島由海陸兩方面傳來,可能伴以農業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希臘缺乏堅硬的燧石,新石器文化各處居民多以黑曜石製造具有較鋒利邊緣的石器,而黑曜石只產於基克拉迪斯群島的米洛斯島。這說明至少在公元前6000—7000年間,愛琴海上就開始了互通有無的貿易往來。 公元前3000年,愛琴海地區進入青銅時代,出現了奴隸制國家。青銅器的使用使當時的克里特文明出現了宏偉的建築物,19世紀出土的克諾索斯王宮遺址是當時的典型建築。克里特人的文字一般稱之為Eteocretan(「原克里特文」),它可能是用仍未被破解的線性文字A書寫。後期文化中,由於邁錫尼文明的入侵,他們轉用線性文字B,一種早期希臘語字母來記事。 約公元前1200年,另一支希臘人(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邁錫尼文明,此後300年,希臘完全陷入沉寂狀態,封閉又貧窮,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因為對這一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重新發達,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志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增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希波戰爭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艾奧尼亞希臘諸邦。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得到雅典的支持。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准備進攻雅典。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希波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5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第二次希波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希波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利克里執政時期達到黃金時代。希波戰爭中,希臘各城邦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戰後逐漸成為雅典實現其霸權的工具。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不滿雅典的霸權,雙方爆發多次摩擦。前431年,斯巴達的同盟底比斯進攻雅典的同盟普拉提,正式引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雅典依靠其強大的海軍進行封鎖,斯巴達則攻入雅典,試圖迫其決戰。雙方互有勝負,但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遂於前421年締結和約。和平未能維持很久,前415年,雅典對西西里島斯巴達的盟邦敘拉古發動大規模遠征,結果以慘敗告終。西西里遠征使雅典元氣大傷,無力抵禦斯巴達的攻勢。前405年,雅典海軍被全殲。次年,雅典向斯巴達投降,斯巴達成了希臘的新霸主。斯巴達的霸權也未能長久,希臘各城邦陷入混戰之中。 馬其頓的崛起馬其頓位於希臘的北部,處於希臘文明的邊緣,被希臘人視為蠻族。但從公元前4世紀起,馬其頓逐漸成為希臘北部的重要國家。前395年,菲利普二世即位。在菲利普的治下,馬其頓成為巴爾乾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強國。面對馬其頓的崛起,希臘建立了以雅典為首的反馬其頓同盟。前338年,馬其頓在喀羅尼亞大敗希臘聯軍,取得了對整個希臘的控制權。前336年,菲利普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即位。亞歷山大即位後很快就平定了希臘城邦的起義,鞏固了政權。前334年,亞歷山大率大軍渡海東征,拉開了他征服世界的序幕。亞歷山大最大的敵人是強大的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先後在格拉尼卡斯河和伊蘇斯擊敗波斯軍隊,從波斯人手中奪取了敘利亞和埃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試圖求和,但被雄心勃勃的亞歷山大拒絕。前331年,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三世之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高加米拉戰役爆發。亞歷山大再一次取得了勝利,並乘勢攻下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亞歷山大繼續東進,直到印度河流域方才折返。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龐大的帝國也隨之分裂,古希臘歷史結束,希臘化時代開始。

Ⅵ 古希臘的「歷史」指的是什麼

古希臘時代是指多利亞進入伯羅奔尼撒時期到馬其頓滅亡希臘結束時期。

古希臘是西方歷史的開源,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公元前5、6世紀,特別是希波戰爭以後,經濟生活高度繁榮,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文化,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古希臘人在:哲學思想、歷史、建築、科學、文學、戲劇、雕塑等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這一文明遺產在古希臘滅亡後,被古羅馬人破壞性地延續下去,從而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Ⅶ 古希臘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請用准確數

古希臘距2019年約有2819年。

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淵源。西方有記載的文學、科技、藝術都是從古代希臘開始的。

古希臘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而是一個地區的稱謂。古希臘位於歐洲的東南部、地中海的東北部,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上的群島和島嶼、土耳其西南沿岸、義大利東部和西西里島東部沿岸地區。

(7)希臘的歷史是什麼擴展閱讀:

希臘化時代背景:

公元前4世紀下半葉,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整個希臘,並在帝國擴張的過程中將希臘文明傳播至東方,史稱希臘化時代。

此時的古希臘文學已經接近尾聲,希臘文明的中心也逐漸由雅典遷移至埃及的亞歷山大港。這一時期希臘文學的特點是脫離現實,講求辭藻,追逐傷感情調。比較有成就的領域是新喜劇和田園詩。

所謂新喜劇,是相對於阿里斯托芬時代的「舊喜劇」而言的,其特徵是不談政治,迴避嚴肅話題,而更多的表現社會風俗,用曲折的情節和雅緻的風格取悅觀眾。米南德(公元前342~公元前292年)是古希臘新喜劇的先驅和代表人物,共寫過105部喜劇。

他的很多作品都完整流傳下來,包括《恨世者》、《薩摩斯女子》等。米南德的喜劇往往有比較復雜的愛情背景,特別注重劇中人物性格的刻畫,深刻的影響了17世紀英國劇作家。


Ⅷ 古希臘歷史

古希臘歷史以公元前1000年為中間界石,大略可將之分為前後兩大段落;公元前1000年以前是希臘的史前時代,那時的證物主要倚靠考古學上所提供的各種先民遺物,如各種陶器的風格、墳墓的習俗、居住房屋的模式等。到了青銅器時代中期和後期,人們已經懂得用文字,文字使用最初在克里特島上出現,然後傳往大陸。約從公元前1000年以後開始,古典希臘文明在邁錫尼文化的廢墟上升起,留下了藝術、建築和文學的豐富遺產。

希臘史前時期(公元前1000年以前)

希臘的史前時期又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約從公元前6000-3000年是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000-1000年考古學家稱之為青銅器時代。那時,人們主要以青銅作為製造武器和工具的材料。青銅器時代,以文化為標准,又可劃分為早、中、晚三期。若以地理為標准來劃分,在歐洲大陸希臘本土的文化就被稱為希臘(Helladic)文化,在克里特島上的文化就被稱為邁諾斯(Minoan)文化,至於愛琴海上各島的文化就被稱為基克拉澤斯(Cycladic)文化。青銅器時代初期,這三個地區的文化相當相似;到了中期,克里特擁有傑出的文化表現;晚期則是希臘本土的文化最為優越。
史前時期的希臘思想觀念都源於近東,而人民則是來自於北方;這種混合奠定了後來希臘文化的基礎。愛琴海地區的進步比近東遲緩,部分原因是由於希臘不像尼羅河或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般,提供豐饒的農作生產,同時也由於希臘遭到北方民族多次的侵略。

新石器時期(公元前6000-2800)
自舊石器時代開始,即有人類居住在希臘。在塞沙利與馬其頓所發掘出公元前7000年以前的村落,並沒有發現製造陶器的痕跡。然而隨著新石器時期有了農業定居後,廣泛的移民墾殖才顯得較為明顯。大約到了公元前6000年前後,使用陶器的農人,散居在希臘、克里特及一些愛琴海島嶼。沿海的居民也開始從事捕魚,並出海尋找黑曜石。農人種植小麥和裸麥,同時也豢養狗、山羊、綿羊及其它動物。他們可能是從近東學習了這些技術,同時也學習了陶器的裝飾風格,以及製造雕像。

青銅時代早期(公元前2800-2000)
青銅時代早期的希臘落後近東很多,此時的近東已興起許多文明國家。青銅在此時廣被利用,在蘭諾斯島及特洛伊則曾發現有大量的黃金寶藏。早期的基克拉澤斯文化,以創作女性與七弦琴彈奏者等抽象的大理石小雕像而聞名。在地中海西岸曾發現過這類的小雕像,並被視為希臘人遠渡重洋的表記。在半島上,早期的希臘文化在許多地方被發現,尤其鄰近亞各斯的萊爾納所發現的先民遺物特別值得研究,那裡發現的「磚瓦之屋」,似乎是當時酋長居住的地方,那時所制的陶器已經十分光滑。
在早期的希臘文化結束以前,半島上的一些文化據點,包括萊爾納在內已遭毀棄;其它地方在公元前2000年前也很快地衰落了。最可能的解釋是它遭到了北方民族一波又一波的侵略,這些侵略者可能說著一種初期形式的希臘語。青銅時代早期的民族也使用其它的語言,在其中 ss 與 nth 的語言要素特別突出。例如後來希臘的科林斯及阿索斯等地名,正是這些民族的遺跡。

青銅時代中期(公元前2000-1570)
那些入侵的征服者喜歡住在內陸的山頂上,他們以巨大的活動石塊層層迭起,在山頂上建造了凹凸不平的石牆作為防禦工事;要進入大門的通道設計,使得將入侵者的弱點在此暴露無遺。希臘文化中期的陶器有兩種主要的風格,Minyan 與暗淡無光澤的繪畫(Mat-painted),它和早期的花瓶大異其趣。希臘文化中期行將結束時,沿海許多地區已受到先進的克里特藝術風格的影響。
大約公元前2000年時,那些侵略者尚未到達克里特。克里特的文化因此得以毫無阻礙的由邁諾斯早期文明進展到中期,它呈現出活躍的驚人爆發力。許多獨立的王國紛紛出現,各以其宮殿為中心而發展,(如諾薩斯、菲斯托斯、馬利亞、下札克羅及其它各地)。環圍著一處中央的庭院建築起來,儲藏室與起居室宛如迷宮般錯綜復雜;起居室裝飾有非常美麗的浮雕,並有自來水和浴室。這些宮殿由於島嶼四周的大海所保護,所以沒有建築防禦工事。
早期多采多姿的文化型態,後來被相當統一的邁諾斯文化中期的藝術風格所取代了,這在克里特中部和東部尤其明顯。技藝高超的工匠所製作出的美麗作品,包括有象牙的人物小雕像、石頭印章、石雕花瓶和裝飾色彩繽紛、薄如蛋殼的陶器(如卡馬富西陶器)。雖然克里特文明受到近東的影響,但它並不像近東文明所顯現的那般巨大或庄嚴,也並非完全由國王或教士來控制。在克里特的藝術中,人像反居於動物、游魚及花草之後,這些繪畫具有柔軟與印象主義的風格。
克里特大部分的原住民們似務農為生,但也有貿易商人航海前往埃及、敘利亞、西西里島及利巴里群島。真正的市中心或城市存在於諾薩斯與古爾尼亞及其它地方。在皇室的紀錄中,有一種稱之為線形文字甲的拼音書寫形成,繼早期象形文字的實驗後被發展出來,但其意義至今尚無法了解。
克里特文明的優雅與現代性一直受到很高的贊美,然而它根本的重要性在於它將近東的文明思想傳送給希臘本土。有歷史記載後的希臘,仍依稀記得有個叫做邁諾斯(Minos)的國王,以及他位於諾薩斯的迷宮(labyhnth,即其宮殿)。之所以如此稱呼它,是由於雙斧標幟(labrys)是克里特宗教中深受喜愛的主題。然而,古典希臘較受到歐洲大陸發展所影響。

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1570-1000)
從公元前十六世紀起,愛琴海的活動中心便轉移到歐洲大陸上的希臘半島各王宮里去,錫拉島上一次巨大的火山爆發,可能摧毀了邁諾斯的宮殿;但這也似乎清楚地顯示出在整個邁諾斯文明的晚期,諾薩斯均由希臘半島人所掌握。
在希臘時代晚期,由於希臘本土以邁錫尼一地的文化最為發達,因此文常被人稱為邁錫尼時代。公元前1600年後,即是希臘文化中期那些居住在石塊城堡內的貴族,透過基克拉澤群島的傳遞,很快便熟悉了邁諾斯文化。城堡外一處由石塊切割而成,被稱為「墳墓圓環乙區」(Grave Cirecle B)的墓群中,曾發現在本地的作品旁邊有一些邁諾斯的作品。
後來,通錫尼的統治者們在城堡內,建築了另一座豎坑通道的墓區稱為「墳墓圓環甲區」(Grave Circle A)。1876年謝里曼(Heinirich Schhemann)發現了這些墓區,並挖掘出豐富的寶藏,包括了金面具、手觸、象牙賭桌、鑲嵌裝飾的短劍,及其它從未在愛琴海地區發現的珍貴對象。
公元前1400年後邁錫尼世界的兩種主要建築成就,分別是拱圓形的墳墓與宮殿。拱圓形墳墓是一座方形的磚塊築成,看起來卻很像一個巨大圓頂的建築物,同時有一道入口的迴廊,在現已發現的許多墓園中,最出名的首推位於邁錫尼的阿特柔斯寶庫。不像克里特的宮殿,希臘宮殿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中央正廳,它是一個中間有火爐、前廊有圓柱的大房間;這樣的排列,通常被認為是歷史上神殿設計的起源。
在當時,希臘顯然分裂為數個獨立的王國。邁錫尼附近的泰林治建築有一座宮殿,具備有浴室及合適門窗的牆;希臘西岸的皮洛斯、雅典(位於衛城)、底比斯,遠在北方的塞沙利,及傳說為阿契里斯(Achilles)家鄉的奧爾科斯,都有宮殿建築的存在。在這些宮殿里,統治者居住的環境十分奢華;農人和工匠則居住在四周的村落中(此時尚未有證據顯示半島上有真正的城市存在)。
然而,邁錫尼的國王日趨文明,他們需要有一種書寫形式,至少可以用來紀錄財務狀況,這些紀錄被刻在泥板上。就在二次大戰前,在皮洛斯發現了一間存放這些泥板的儲藏室,泥板上寫著一種稱之為線形文字乙的拼音字母;其它的則在諾薩斯、邁錫尼、泰林治、底比斯等地被挖掘出來。這種文字在1953年被文特里斯翻譯出來,並證實是希臘文的早期形式。
從其豐富的陶器及其它製品可得知,邁錫尼文化多少有一點是從克里特文化呆板的轉化而來,且直到公元前1200年,各地的文化皆顯得相當一致。埃及、敘利亞沿岸的許多地方、義大利南部及西西里,都曾發現邁錫尼的陶器;甚至與希臘相距遙遠的英格蘭韋塞克斯,也曾出現邁錫尼的金屬製品。在邁錫尼的墳墓中發現過為數不少的琥珀,它們是由波羅的海越過中歐來到亞得里亞海。
古希臘的邁錫尼的繁榮,部分是仰賴當地的農人和工匠,但也很有可能是邁錫尼戰士相當熱衷於向外國劫掠戰利品而帶來繁榮。其中的一次攻擊發生在特洛伊城,這次的行動後來在荷馬史詩中被游唱詩人精心的加以敘述。不管這些偉大的史詩如何增添邁錫尼時期的光彩,且被代代傳誦,卻與那些有關特洛伊英雄的故事同樣地不足採信。但據考古學的顯示,邁錫尼戰士擁有大量的武器、盔甲、戰車,且西台人在小亞細亞的紀錄中,似乎提及愛琴海居民沿岸過著混亂的生活。
然而,公元前1300年之後邁錫尼世界的勢力日漸衰落,皮洛斯的宮殿在公元前1200年之前被摧毀,且一直沒有再重建。邁錫尼、雅典及其它地區的統治者,急忙加強他們的城牆防禦,並且建築了有頂蓋的通道,通往泉水之源頭;甚至也努力加強科林斯地峽的防禦工事。但這些防禦措施還是白費了,因為邁錫尼大約在公元前115O年陷落。集中於邁錫尼宮殿的書寫文字和進步的藝術都消失了,也由於人們都躲到了山間的村落或成為游牧民族,而使希臘人口銳減。
邁錫尼之所以崩潰衰亡,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它遭到操希臘語的野蠻民族連續不斷的滲透和攻擊,這些民族是來自邁錫尼世界的巴爾干邊緣。他們即是後來被稱為多瑞安人(Dorians)的民族。這些民族迫使一些邁錫尼人橫渡愛琴海,到達小亞細亞沿岸,甚至到達塞普勒斯;他們自己則占據了克里特大部分地區及鄰近的島嶼,范圍遠至羅得斯島及小亞細亞西南部。此後,幾乎所有的愛琴海海岸都被這些民族占據,他們說著一種或其它種的希臘方言。
雖然希臘直至公元前1000年是如此的沉落,退回到公元前2000年那樣的野蠻水平,但並非過去的一切事物都已失落。例如,在衰落的一段時期後,直到公元前1000年,陶器從邁錫尼風格發展出一種帶有新活力的原幾何(Protogeometric)風格;在陶器的這種後起的型態中,希臘藝術之主要的歷史性特色,已在它們的基本輪廓里清楚地顯露出來。在線形文字乙的文字泥版中也顯示出,希臘後來主要的神祇,如波塞冬(Poseidon)、狄奧尼索斯(Dionysus)及阿西娜等,早在邁錫尼時期已被供奉朝拜。同時,如赫克托耳(Hector)這類的名字,也已出現在奴隸用的線形文字乙的泥版中。但這並不表示此時的敘事詩傳統,已超越其早期發展階段。青銅器時代晚期行將結束時的衰落崩潰,徹底破壞了希臘較高度的文明,但它留下了一個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希臘人即將造就一個真正偉大的文明。

*希臘城邦文明
希臘城邦的發展可分為四個時期:
(1)建基時期(公元前1000-800)
(2)城邦的成長(公元前800-500)
(3)城邦文明的顛峰(公元前500-404)
(4)衰落(公元前404-338)。

政治、社會、經濟的基礎(公元前1000-800)
邁錫尼文明崩潰後,整個愛琴海地區,人類的居住型態又回復到村落的水平。野蠻的入侵者放棄了以宮殿為中心的高度文化,卻在他們從北方帶來的部落傳統的基礎上,重新建立新的文明。
希臘人在遷移的期間,基本上是從事畜牧,定居後就將傳統的畜牧與農業結合起來,回復以務農為主的生活。因此形成了一些規模小、經濟上自給自足的單位。在當時克里特相邁錫尼的海上貿易都已經萎縮衰退,但是希臘人從克里特文明中學來的航海技術卻從未失落。
製造鐵器的新科技更加強了小規模、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青銅往往是成本高昂的一種金屬,因為它的構成元素(銅和錫)比較稀少;此外,因為銅和錫很少一起被發現,因此製造青銅便須經過以貿易或征服的方式,而使不同地區的經濟結合起來。至於鐵則分布廣泛且易取得,鑄造鐵器的工匠因此就可從依附宮廷的地位解放出來,而自行開業製造工具,供應農村所需的便宜農具與防禦用的廉價武器。
農村網路就是這樣建立起來,奠定了整個希臘古典時期的經濟生活基礎。即由於經濟生活傾向於分散,所以從鐵器時代初期開始就一直持續到公元前500年,而使希臘文明能顯著地發展出,為數眾多(幾近數百)的小城市,且在這些小城市中培養出經濟自足與政治自主的理想。
由於村莊又回到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使得部落式的社會組織再度復甦。這種組織型態是希臘人在遷移時一起帶過來的,但由於受到邁錫尼統治時期個人主義的影響,這種型態曾經一度衰落。最終的社會單位是家長制的家庭:「一屋、一妻,及一頭犁田的公牛」。
田園詩人赫西奧德(Hesiod)如是說。除了一些多瑞安人的城邦如斯巴達以外,家長制的傳統在希臘文化中根深蒂固:城邦中活躍的公民,皆是成年男子。家長式的家庭被圍繞在一連串以血緣為中心的家族、氏族、部族之中。
在古典時期希臘的城邦從早期繼承了一項觀念,認為公民身分包含著某種兄弟血緣的意義在內,藉由參與祖先的宗教儀式以獲得身分的認可。因此這項原始部落的傳統,提供了希臘公民權觀念的基礎,這正如羅馬人對於公共事務(也可譯為共和)的觀念,使國家像一家集體的大企業,它是屬於人民,而非國王或神的財產。盡管在古典時期,對於土地的私有權仍存有若乾的限制,但希臘早期的經濟主要還是建立在私有財產的基礎上,後來的發展使這項制度更為鞏固。
從邁錫尼時代開始,這種部落傳統就因經濟的不平等與社會階級的繼承變得更加復雜。在社會階層的頂端,是一群擁有土地的武士;公元前800年以後,這個群體逐漸成為自覺的貴族階級,並自行發展出一套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注重體育競賽、生活奢華的環境,在社交上表現得高傲自大。位於社會階級底層是奴隸,雖然在公元前800年之後,其數目已相當有限。介於其中的則是各階層的自由民。在自由民中,小區(部落或城市)成員與外國居民,其差別最為懸殊,甚至在古典時期的外國居民不僅被排除在小區的政治生活之外,同時在法律之前亦未能享有充分的平等。
其次具有差別待遇的,是地主與無地者。最初的部落觀念認為,所有的部落成員,也只有部落成員,才能分得一份部落的土地;無地的工匠和打零工的苦力因此退出了部落制度,而逐漸與外國居民階層為伍。於是,早期的希臘便已發展出明確的社會階級:最頂層的是地主貴族階級;中間階層在上者為目白的農人,無地的商人、工匠、農地苦力居中,外國居民在下;位於最底層者是奴隸與農奴。

城邦文明的成長(公元前B00-500)
在所謂古代時期(公元前800-500),希臘文明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開始了內部變化與向外擴張。結果促使希臘成為更加繁榮的商業與工業文明,如同在青銅器時期繁榮一般。這種趨勢首先顯現於希臘殖民地在整個地中海與黑海地區的增加(公元前750-600)。雖然希臘的殖民地運動,對希臘的商業產生革命性的影響,但它並非起因於對貿易市場的需要,而是對增加土地的渴求。
面臨著人口的增加與土地分配不均的惡化,早期希臘歷史上農村經濟的穩定因而搖搖欲墜。解決之道,便是從事領土的擴張:在某些地區的邊界,戰事變得十分頻繁,例如在伯羅奔尼撒,斯巴達向西征服了麥西尼亞(公元前725-668),以犧牲阿卡迪亞為代價朝北方擴張海外殖民是另一種解決方式,幾乎所有希臘主要城市都採用這種辦法,某些城市(哈爾基思、麥加拉、科林斯、米利都)所擁有的殖民地格外豐富。
殖民最集中的地區,在西方計有義大利南部與西西里島,在東方有黑海與馬摩拉海沿岸地區。殖民地對希臘經濟的影響十分廣泛。內地的新殖民地與野蠻部落所提供的市場,刺激了商業與工業的大事擴張。希臘製造的物品,以金屬工具和武器、紡織品、陶器為主,大量輸往地中海與黑海沿岸各地。
由於地理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有利因素,或因缺乏土地的刺激,這種商業與工業革命集中在少數地區--科林斯地峽(科林斯、麥加拉)、薩羅尼克灣(文吉納、雅典)及小亞細亞沿岸(羅得斯島、米利都、薩摩斯)。在這些地區,早期希臘初具雛型的城市,至此成長為真正的城市。商業也改變了農業的方向。殖民地以其可輸出的主要產物穀物糧食,輸往這些地區。當這些城市開始依賴進口糧食,他們的農業遂從種植五穀雜糧轉向專門性的農作物生產,或供自己城市的消費,或供出口之用。
雅典比其它城市更遵循這樣的方式;亞地加成為葡萄與橄欖樹之鄉,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亞地加進口穀物的數量是當地產量的四倍。隨著殖民運動所帶來的經濟變遷,卻也同時消除了對殖民地的需求:商業與工業吸收了過剩的人口,小農地也因采密集式專門作物的種植而變得有利可圖。
此一新的工商業經濟,還保持了鐵器時代早期組織分散的特色。工業掌握在小規模、獨立自主的業者手中,大部分的工匠在小工廠中工作,並有四、五個奴隸作副手。同樣地,貿易也掌握在為數眾多、小規模、獨立自主的商人與船主手中。
希臘工商業分散的型態,開發出一種最新的發明--鑄造鐵幣。呂底亞王國位於沿岸希臘城市林立的小亞細亞內陸中,公元前七世紀便開始由國家發行金銀混合的琥珀金,上面蓋有重量與質量保證的印信。這種錢幣可能主要用來支付傭兵的薪資,但它的單位價值太高,以致無法使用於一般的貿易用途。
真正革命性的發展是採用價值較小的銀幣,公元前六世紀,首度發行於文吉納、科林斯及其它城邦。這種貨幣的使用,使所有經濟皆可以在貨幣的基礎上進行,而非僅限於國際貿易。這種新貨幣制度的影響,可以希臘城市人民大會的變化來加以衡量,人民大會最初原本在政治與宗教性的地方舉行,但後來卻轉移到市場舉行。小地主現可將種植五穀雜糧改為專門作物;工匠與貿易商不僅可以從市場上得到便宜的貨物,也打破了自然經濟中以物易物註定無法累積財富的限制。貪財的個人主義,曾經一度是青銅器時代國王們的消遣娛樂,而今卻成為這個時代的共同口號:「金錢創造了人」,這在世界歷史上也第一次出現。
公元前六世紀,在希臘隨著採用貨幣經濟的同時,社會與政治也發生了大變動。從農村解放出來、重新趨向城市市場的小農與工匠,逐漸危及了地主貴族的優越性。這一追求社會平等的趨勢,又因此時軍事技術的改變而更加強化:在戰爭中的關鍵性角色,已從貴族精英移轉到公民大眾,在財力上他們已然有能力將自己裝備成重甲步兵,主要的既得利益者是那些新興的財閥富豪,他們是成功的工匠及商人,與舊貴族擁有土地財富一樣地擁有巨富,他們自稱為「最好的人」,以此鼓舞了對社會與政治平等的追求。
就長期而言,商業革命雖然奠立了公元前五世紀間從事密集耕作的小農繁榮的基礎,但是立即的影響對小農來說卻是悲慘的。由生產普通食糧而改種植專門作物,其轉變的過程中伴隨而來的是普遍性的經濟失調,引發了農業危機,新貨幣經濟所能提供的解決之道只是高利貸。小農迫不得已以土地作為擔保,甚至還要賠上自己去借高利貸,結果使得許多人面臨著淪為農奴佃戶的威脅。
社會階層的最低層因獲得許多農奴勞力而擴張,工業產品的新市場刺激了對勞力的需求,新貨幣經濟也使獲得這些勞力更加容易。立即產生的影響是,在富有的工匠或小農人之間便配置有一、二個奴隸,如此不但擴散了農奴勞力的使用,也使大多數人享有適度增加的休閑時間。

城邦文明的顛峰(公元前500-404)
公元前五世紀是希臘城邦文明的高峰,但同時也充滿了危機。它始於希臘在波斯戰爭(公元前499-479)中的大捷,此舉使波斯帝國欲擴張到歐洲的企圖大受挫折。它同時也解放了位於小亞細亞的希臘城市,公元前七世紀後半,這些城市溶入了呂底亞王國的統治中,而在公元前546年,它們又與呂底亞一起被波斯帝國吞並。希臘與波斯之間時續時斷的戰爭,持續到了公元前449年簽訂了一項和平條約,波斯國王阿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 I,公元前464--424在位)同意遠離愛琴海及其沿岸。
約在同時,希臘人向西地中海的擴展,也在公元前480年遭受到西西里島上屬於迦太基帝國的腓尼基人阻遏。這些勝利證明了希臘城邦文明在士氣與軍事技術上的優越性,不但使希臘得以不受東方干擾的阻礙,繼續其政治與文化的發展,也確保了希臘前往其商業要地的途徑,並使其繁榮程度超越了青銅時代的最高成就。

雅典帝國
波斯戰爭的危機也促成了希臘城邦文明一個最偉大的成就,那就是雅典人對內民主政治與對外帝國主義的實驗。波斯的威脅促使雅典人建立了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海軍(公元前482),它不僅在公元前480--479年間在防衛希臘半島上顯現其重要性,也是確保小亞細亞沿岸新興自由城市之防衛的關鍵因素。因此,雅典成了海上聯盟之首,例如提洛聯盟便於公元前478年在自由參加的基礎上組織起來,它包括了愛琴海島嶼、小亞細亞沿岸、色雷斯的切爾松尼斯及色雷斯其它地方,約有二百座的城市。
少數城邦出現了巫術運用與神秘思想的基本體系,巫術的運用一直存留到古典時期,不僅存在農人與工匠的迷信里,也存在城邦官方的宗教中,它構成了大部分農業魔法的周期循環--春天、豐收及其它類似的節慶。
直到公元前六世紀,在希臘的科學與哲學誕生之前,希臘對自然與社會現象的解釋完全是迷信的方式;甚至在此之後,神話仍為希臘宗教與詩歌的中心,哲學與科學也從未完全排除它的影響力。
希臘的戲劇與抒情詩是從傳統歌謠和舞蹈演化而來,葬禮輓歌、婚禮之歌、出生儀式、豐收之歌,這些都是部族代代相傳的巫術慶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在古典時期,與神秘宗教儀式間的聯系,都被保存於音樂、舞蹈的結合中,以及由合唱團擔任整個表演的型態之中。
同樣地,在視覺藝術上,美學的表現或許是附屬於實用目的之下(用具上的裝飾),或以魔法為目的(葬禮的骨灰瓮許願的獻物及儀式用的面具);古典希臘的藝術也從來不是為藝術而藝術的。早期的希臘藝術風格(公元前九、八世紀)以幾何風格而聞名,它與今日原始民族的藝術特色一樣,具有僵直的形式主義與圖案性的傳統。
邁錫尼的宮殿建築,奠定了古典時期神廟建築計劃的基礎,在這些神廟所崇拜的神祇中,至少有一部分在邁錫尼時代早已被人所熟知。但最重要的文化遺產則是神話與敘事詩。邁錫尼的武士--國王可能曾僱用職業性的吟遊詩人來娛樂朝臣,他們唱著敘事的短歌,歌頌當時英雄的豐功偉業;吟遊詩人的行動,自然地背下了有關特洛伊戰爭及其它偉大功跡的故事。
或許公元前800年後的某個時期,一位名為荷馬的偉大詩人,將其中的一些故事湊合在一塊兒,寫成了《埃利奧特》,可能歷經一代之後,又有另一個詩人,以同樣的名義寫下了《奧德賽》。荷馬史詩是早期英雄時代的大幅全景,但同時也是藝術上的絕妙之作。這些詩的作者建立了一種敘事詩的類型,在藝術性的考慮下,以口授筆錄的技術,懷著人文本質的興趣,敘述全然世俗性質的主題事件。在此同時,他們視自己的詩是精緻文化的儲存所(精緻文化即過去英雄時代的文化),因此他們負有極重大的教育任務。他們於是為詩人的興起鋪路;並成為希臘文化精神指引的主要泉源。
當部落傳統將個人禁錮在村落與宗族魔力圈的那個時代里,《埃利奧特》與《奧德賽》以整個希臘及四周的汪洋大海為故事情節的背景,展現了個人主義的自由情景。繼此一個人主義繼之而來的,首先是一種追求成就,自我實現的人文倫理觀,其次是一種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學,剝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懼。荷馬史詩於是成了「希臘的聖經」。

希臘文化的成長(公元前B00-500)
隨著公元前800-500年的商業革命發展之後,希臘文化也隨之改變。購買力與政治權力的普及,伴之而來的則是全體公民休閑時間與精緻文化的普及。古典希臘文化透過以讀、寫、算、音樂和體育為教材的基本教育而普及,鑒於古代中東文字寫、讀高度困難,而且由專門訓練的抄寫階級人士獨占,公元前八世紀間,希臘人採用了腓尼基商人發明的一種簡易的拼音字母,將語言拼成為文字,並在公民中加強推廣。因此不僅在文化的欣賞上,同時也在文化的創造上逐漸普及。雖然藝術與建築仍掌握在專業工匠的手中,但業余者則進入了詩的領域中,並創作出一種新型態的散文。
當古老的部落規范崩潰後,造成了一種對新觀念體系的需求,這個建設任務被賦予個人來創建,他們現在可以自由發揮個人獨特的見解。詩成為一種帶著使命感,而又具有強烈的自我表現個性的傳達媒介。約在公元前700年間,詩人赫西奧德(Hesiod),便嘗試以敘事詩的手法,表達出一種獨立農人的觀念意識;在他的《工作與日子》一書中,將個人成就的英雄倫理觀,轉變為一種努力工作的信仰,在他的《神譜》一書中,藉由展現精神世界從紛亂到井然有序的演化中,及在宙斯至高權力下的正義,賦予了神學一種新的道德內涵。

字數太多,後面部門放不下。

Ⅸ 請概括一下希臘歷史

希臘歷史概況簡介

這片愛琴海沿岸的土地見證了歐洲最早的兩大文明:米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sation)及邁錫尼文明(Mycenae civilisation),之後希臘經歷了一段黑暗時期,直到公元前800年新的希臘文明的誕生。當時的希臘城邦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地,成功地抵禦了波斯人的入侵,並最終發展出了燦爛的希臘文化;希臘,馬其頓和色雷斯地區的文明被統稱為海倫尼克(Hellenic)。

希臘曾經被馬其頓的的亞利山大大帝征服過,成為其馬其頓帝國的一部份,亞利山大大帝死後,馬其頓帝國陷入一片混亂,希臘由此又恢復了獨立。古時的希臘是由各城市組成的城邦治,每個城邦都由自己的國王,比較出名的城邦有斯巴達和雅典。

雖然在軍事上希臘在公元前168年被羅馬帝國完全征服,希臘文化卻反過來征服了羅馬人的生活,作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希臘文化繼續主宰著東地中海,直到帝國被分裂成兩部分;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拜占庭帝國本質上就是希臘化的。拜占庭抵禦了幾個世紀來自東西方的攻擊,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最終被淪陷,奧斯曼帝國也從此逐漸征服了整個希臘。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21年,希臘人宣布獨立為止;1828年希臘獨立戰爭結束後,希臘在1833年建立了君主政權,在整個19世紀及20世紀初,希臘不斷擴張領土,吸收奧斯曼帝國內講希臘語的族群,直到1947年希臘的版圖成了現在的樣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希臘又經歷了一次內戰,1949年內戰結束後的希臘宣布加入北約組織;1967年4月21日軍人發動政變,之後又宣布廢黜國王。塞普勒斯問題最終導致了軍人政權在1974年的垮台,一個民主共和國在1975年建立,1981年希臘正式加入歐盟。

Ⅹ 簡述古希臘史的分期及各時期的年代

古希臘史的分期:

1、愛琴文化時代:公元前20—12世紀,愛琴文化包括克里特文化和邁錫尼文化,屬於城邦文化。

2、荷馬時代:公元前11—9世紀,這一時期開始使用鐵器,屬於軍事民主制文化。

3、早期希臘文化(或古風)時代:公元前8—6世紀,這一時期是希臘城邦形成的時期。

4、古典時代:公元前5—4世紀前期,這是希臘奴隸制城邦的極盛時期。

5、馬其頓統治時代:公元前4世紀末—公元前2世紀中期,希臘奴隸制城邦衰落,處於馬其頓統治之下,最後為羅馬所滅。

(10)希臘的歷史是什麼擴展閱讀: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之源,雅典民主政治更是為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講到西方文明,必然避不開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8~前5世紀,在工商業奴隸主和平民與貴族奴隸主的矛盾不斷激化的情況下,梭倫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在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繼續打擊貴族特權、完善民主機構及鼓勵公民參政等措施推動下,雅典的民主政治達到頂峰,為近現代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奠定了基礎。

古希臘地區屬於海洋文明(地中海),工商業發達,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觀念,容易形成民主傳統。

閱讀全文

與希臘的歷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