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中姓侯的大概有多少人

歷史中姓侯的大概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2-07-27 19:51:29

Ⅰ 歷史上姓侯的名人都有哪些

1、侯嬴(?-前257年),戰國時魏國人。家貧。年老時始為大梁(今河南開封)監門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訪,親自執轡御車,迎為上客。

前257年,秦急攻趙,圍邯鄲(今河北邯鄲),趙請救於魏。魏王命將軍晉鄙領兵十萬救趙,中途停兵不進。侯嬴獻計竊得兵符,奪權代將,救趙卻秦。因自感對魏君不忠,自剄而死。

2、侯霸(?—37年),字君房,河南郡密縣(今河南新密東南)人 ,東漢初年官員。漢成帝時任太子舍人。王莽時任隨縣縣宰,後因剿匪有功,升任執法刺奸。

後又升任淮平郡太守。光武帝時任尚書令,後任大司徒,深得光武帝的信賴器重,對東漢初年的政權建設多有建樹。建武十三年(37年),侯霸因病去世。

3、侯謹,別名侯君,敦煌人,東漢敦煌著名文學家。侯謹少時家貧,為別人當傭人,但他非常好學,在夜間還點燃柴火在讀書。

朝廷屢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辭。後徙居山中,專心論著。曾作《矯世論 》,諷刺當時的丑惡現象。又寫了《皇德論》記敘當朝史事。河西人敬稱他為「侯君」。

4、侯白,字君素,魏郡臨漳(今河北臨漳縣)人。 隋朝學者。好學有捷才,個性滑稽,尤其擅長辯論。舉秀才,為儒林郎。隋文帝聞名,令於秘書監修國史,給五品俸祿。著有《旌異記》十五卷,行於世。

5、侯君集(?-643年),豳州三水(今陝西旬邑土橋鎮侯家村)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將。官至兵部尚書。封陳國公。早期不學無術,而以勇武自稱。

後入秦王府隨李世民征戰,立下戰功,逐漸被李世民賞識,後與尉遲恭力勸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事變。唐統一後,侯君集官位越來越高,開始學習,參與選拔人才等。

Ⅱ 歷史姓侯的名人有哪些

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單獨立傳者57人,被收入《中國人名大辭典》者121人。
侯弘實:唐代人,少年時曾夢見自己變為彩虹,飲水於河。有一僧人給他相面說:"此霓龍也。"成人後,官至節度使。
侯芭:西漢巨鹿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揚雄的弟子,學習《太玄》、《法言》。這兩書是揚雄仿造《易經》和《論語》而作。
侯道華:唐代芮城人,好讀子書與經史,手不釋卷。曾在道院中靜養。相傳一天,從市中喝醉歸來,用力砍院前的松枝,說:"不要妨礙我飛到高處去。"七天後,松樹上有雲鶴出現,並傳出笙歌,侯道華飛坐在松頂,揮手成仙而去。
侯繼圖:三國時蜀漢人,曾游覽大慈寺,拾到桐葉一片,上面寫有詩七聯,便藏了起來,後來娶任氏女為妻,方知詩乃出自此婦之手。
侯方域(公元1618-1654年):字朝宗,明末清初河南郡商邱人,擅長古文與寫詩,效法韓愈、歐陽修。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合稱為四公子。侯方域曾與名妓李香君相愛,權貴田仰迷戀香君的色和藝,欲強娶香君,香君至死不從,血濺扇面。時人楊文驄借血跡繪成桃花。孔尚任根據此故事寫成傳奇《桃花扇》。
清代有女文學家侯芝。
近現代有化學家侯德榜,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侯寶璋,藝術家侯俊山,表演藝術家、相聲大師侯寶林等人。

Ⅲ 中國有多少侯姓

侯氏遍布北方 傳自姬姓後裔
根據考證,侯氏發源於3000年前由周文王的後裔所傳的晉國。歷來有關的古籍都紀載得清清楚楚。譬如,《姓纂》指出:「晉候緡之後適他國,以侯為氏,鄭有侯宜多,侯多羽,魯有侯叔下,侯妃,齊有侯朝,魏有侯嬴」;《唐書宰相世系表》也指出:「出自姬姓」。

從以上的文獻,可以對侯氏的來龍去脈,獲得兩點認識。第一,他們是甫一出現便遍布於北方各地的,而且這個家族的人材輩出,早在先秦時期就已聲譽卓著;第二,他們是直接傳自黃帝軒轅氏的姬姓後裔,因為3000年前始建的晉國,是傳自周成王的小弟唐叔虞,而侯氏是出身於晉國的公族,當然也是名正言順最為光彩的黃帝子孫了。

正統黃帝子孫 

不過,過去的眾多姓氏學者之中,也有人把侯氏的歷史,推溯得更為久遠。像《姓氏考略》一書就指出:「一雲,出自姒姓,夏後氏之裔封於侯,子孫以為氏。」

姒姓,是古時候的幾個基本姓氏之一,代表源自夏禹的龐大家族。根據史載,夏禹是上古顓頊帝高陽氏之孫,顓頊又是黃帝的孫子,則侯氏不管是出於夏代,或始見於周代,其為正統的黃帝子孫,卻是毫無疑問的。如照系出史皇氏,倉帝史皇姬名岡,字頡,後為侯氏的說法。那侯姓的來源真是非常久遠了。

發源於山西的侯氏,雖然很快便遍布北方各地,但是到了秦、漢天下一統之後,卻在現在的河北中、西部一帶,繁衍得最為旺盛,也表現得最為優異。因此,長久以來的侯姓人家都世代沿襲著「上谷」的堂號,因為現在河北的中部和西部之地,漢朝時正是上谷郡的所在地呢。

有漢一代,上谷侯氏的表現,的確是可圈可點的。楚、漢相爭時的侯公,漢成帝時的侯芮,王莽篡漢時的侯剛,以及東漢初年的侯霸,可以說無一不是歷史上響當當的名字。

魏、晉以迄於南北朝這段時期,對於侯氏家族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方面,他們有許多新的生力軍加入,使整個家族自此龐大不少;另一方面,他們出了好幾位在當時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使侯氏的名氣越來越是響亮。

侯氏家族的龐大,詳見於《路史》所記載的是「魏、侯奴氏、渴侯氏、古引氏、俟伏侯氏,並改為侯氏」。換言之,當時加入侯氏家族的生力軍,至少也有四支。另外,依照《通志氏族》中,也有一支世居庫斛真水的部落,於隨魏南遷之後改姓了三個字的復姓「侯莫陳氏」。這三個字的復姓,現在根本已經看不到了。所以有很多學者判斷,這是由於他們的後裔日漸被漢族同化之後,把自己的姓氏省略為單姓的侯氏的緣故。

由此看來,南北朝時加入侯氏家族陣容的外來血統,又不僅僅只有《路史》上所列舉的四支了。侯氏,真可以說是一個集英聚銳的龐大家族。

--------------------------------------------------------------------------------

姓: 侯
排名: 82
由來: 侯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也是一個多源的姓氏,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漢字的創始者倉頡(jie)的後代,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姓氏所改,鮮卑族原有胡古口引姓,北魏孝文帝在494年遷都洛陽後,將他改為侯姓。侯姓雖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現在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秦、漢之際,中原一帶戰爭頻仍,侯姓部分人外遷到現在的河北、甘肅的一些地方。侯姓還分布在現陝西、福建的一些地方。宋、明時期,現在的湖南、湖北、江蘇、江西、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均有侯姓的聚點。從清初開始,福建、廣東侯姓陸續有人遷到台灣,此後,有的人又移居海外。南朝梁懷朔鎮(現在的內蒙古包頭東北),有個人叫侯景,在551年廢梁帝自立,國號漢,到處燒殺掠奪,第二年被梁將陳霸先等所破,景逃亡時被部下殺死,史稱侯景之亂。明代有宦官、航海家侯顯,當時名望僅次在鄭和。清代有女文學家侯芝。近現代有化學家侯德榜,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侯寶璋。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姓氏中,侯姓是第82大姓。

Ⅳ 歷史上或現代上姓侯的名人,或現在全國姓侯的人的總數

侯姓位列我國百家姓第230位,現在在大陸是第八十二大姓,在台灣是第五十七大姓。
【侯姓得姓始祖——緡侯】
侯姓的淵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在春秋時期,晉國緡侯的後代逃亡去別的國家,就以侯為氏。當時,鄭國有侯宜多、侯多羽,魯國有侯叔下、侯妃,齊國有侯朝,魏國有侯嬴。而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上的記載,晉緡侯被晉武公所殺,他的子孫後代逃往國外,以爵位「侯」為姓。據考證,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後裔,屬正宗源流。故氏後人奉緡侯為侯姓的得姓始祖。
【侯姓其他歷史名人】
侯 芝:江蘇上元人,清代著名女文學家,侯學詩之女。她寫的許多詞流傳於世,其中以《再生緣》最為著名。
侯 白:隋代著名幽默家。
侯 謹:東漢敦煌人,少時家貧,為別人當傭人,但他非常好學,在夜間還點燃柴火在讀書。朝廷屢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辭。後徙居山中,專心論著。曾作《矯世論 》,諷刺當時的丑惡現象。又寫了《皇德論》記敘當朝史事。河西人敬稱他為「侯君」。
侯 恂:河南商丘人,明代時任兵部侍郎等職,萬曆進士,後來朝廷中發生政變,下獄。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對於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員,只用了他一個人。
侯方域: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著名文學家,曾與方以智、陳貞存慧、冒襄齊名,稱為明末「四公子」。入清後入河南應試,中副榜。共詩,古文,字學韓愈、歐陽修。清孔善任的名劇《桃花扇》即以侯方域與李香君的戀愛故事為題材。
侯叔獻:撫州宣黃人,北宋時任水監丞。多次治理黃河水有功。
侯友彰:宋潭州衡山人,字夢符。仁宗慶歷六年進士。為臨武尉,改桂林丞。廉謹儉約,取與不苟居官十年,布衣蔬食,無異寒士。有同年生訪之,輿從綺麗,友彰飯以蔬糲。客去,其子以貧約為羞,友彰以「寇準位兼將相,而宅無樓台」誨之,並作詩有「遺汝不如廉」之句,為人傳誦。
侯外廬: 山西平遙人(一作介休)。原名兆麟。歷史學家。1922年起,先後就讀於北京法政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1927年赴法國留學,入巴黎大學,翌年,在旅歐支部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回國,失掉黨組織關系(1951年重新入黨)。任教。在京逝世。1927年開始翻譯《資本論》(後與王思華合譯)。著有《中國古代社會與老子》、《中國古典社會史論》、《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中國近世界想學說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中國近代哲學史》等,與杜國庠等合寫有《中國思想通史》,主編有《中國哲學簡史》等。
侯喜瑞:字靄如(1892,一作1896-1983),北京人,回族,京劇演員。從名凈李連仲習架子花臉。15歲出科,19歲又拜黃潤甫為師。先後與楊小樓、梅蘭芳、馬連良等人合作演出。擅演《丁甲山》、《陽平關》、《鬧江州》、《法門寺》等。40歲後與郝壽臣、金少山鼎足相峙。解放後在北京市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校任教。
【中國人民解放軍侯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侯正果少將
侯正果(1911-2002),四川省達縣人。1933年參加赤衛隊,接著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於作戰勇敢,任了新兵連連長,1934年在紅4軍31團2營6連任排長,同年到紅4軍教導隊學習,後在紅11師師部通訊隊工作。1935年到紅四方面軍政治連學習,後到紅軍大學政治隊任區隊長。1936年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任紅軍總部警通營政治委員,年底任中央軍委警衛團政治委員。1937年5月,周恩來和張雲逸由延安到西安,途經勞山遭土匪伏擊,侯正果和團長率領全團前往救援。抗日戰爭前夕調任紅32軍282團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時期,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中央軍委警衛團改編為前方指揮部特務團3營,任營政治委員,以後這支部隊改為359旅718團3營。1938年到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任隊長、副大隊長。1940年任晉察冀軍區特務團副團長,1943年任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36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4軍分區參謀長、晉察冀軍區軍政幹校校長、北嶽軍區第3分區司令員。1948年12月率領部隊進駐門頭溝煤礦。在戰爭年代參加大小戰斗170多次,5次負傷,最重的是第5次,1945年與日軍作戰時,被子彈打穿右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唐山軍分區司令員、華北軍政幹校校長,後到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4年畢業後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副軍長。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副軍長,第65軍副軍長,石家莊高級步校副校長。1960年石家莊高級步校改編為國防部第10研究院,任副院長,第10研究院有14個研究所,8000多名科研人員,上10000名職工,他負責後勤工作,1965年隨第10研究院全體將士集體轉業,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機械工業部第10研究院顧問組組長。1982年離休。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2002年1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侯世奎少將
侯世奎(1911-1976),甘肅省皋蘭縣人。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5軍13師38團排長,第39團連長、代營長,第34師100團營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入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任山東軍區警備2旅6團營長,濱海軍區6團副團長,獨立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遼東軍區5旅旅長,遼東縱隊副司令員,東北野戰軍4縱10師副師長、師長,安東軍區參謀長。參加了遼沈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甘肅省軍區參謀長,西北軍區幹部文化學校校長,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76年1月24日因病逝世,終年65歲。
【中國人民解放軍侯姓當代將軍生平簡介】
侯書軍中將
侯書軍(1927-——),山東省文登縣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畢業於東北航空學校。
歷任空軍飛行中隊中隊長。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飛行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副團長、代團長。先後擊落敵機兩架。回國後任空軍團長。1959年畢業於蘇聯紅旗空軍學院。回國後,歷任空軍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區空軍指揮所主任,軍區空軍司令員,1987年9月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軍區空軍司令員,1991年9月退役。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88年9月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
附錄:侯書軍首創夜間空戰殲敵之先河
1953年初,美軍戰略上不斷失利,便又想故伎重演,像戰爭之初仁川登陸那樣,准備在朝鮮半島蜂腰部位再施兩棲登陸作戰伎倆。為加強西海岸防禦。當時任副團長的侯書軍所在的空4師(空1師前身)夜航大隊於3月21日進駐大東溝機場,擔負夜間防空作戰。
5月29日,指揮所通報,夜間有敵機活動。夜航大隊便在安州、定州、價川、雲山等地區徹夜巡邏。5月30日零時,前方指揮所再次通報:敵機出動。侯書軍和宋亞民迅速駕機滑過跑道,突破漆黑的夜幕,向遠空飛去。夜戰,對這支剛剛組建的人民空軍來說,是片空白,沒有機載雷達,夜間作戰只靠飛行員的眼睛和地面探照燈的引導。而美軍全天候噴氣式戰斗機F-94裝備有先進雷達,且是雙人駕駛,一個專門負責駕駛,一個專門負責搜尋目標。
「價川上空有敵機兩架,你們立即進入。」「明白。」侯書軍和宋亞民加大油門,趕赴戰區。剛到戰區價川上空,侯書軍發現一點火光從自己的右下方一閃而過。「敵機」,職業的敏感讓他馬上警覺起來,立即掉轉機頭猛追過去,但一轉眼火光不見了。
座艙外一片漆黑,一片寂靜,只有星星一動不動地閃著光。黑夜給了侯書軍一個提醒:我在尋找敵機,敵機也在尋找我。但敵機有雷達,我只能靠眼睛;實際我在明處,敵機在暗處。因此要格外小心喲!為此,他將戰機拉到一定高度。
突然左前方一片夜空里,隱約透著一點火光,火光很小,但移動很快。侯書軍改變了一下飛機飛行狀態,火光也在變化,如果是星光的話,一般不會有太大改變,「一定是敵視發動機噴口發出的火光!」侯書軍死死咬住火光,一推油門,火光逼近。機會來了!他迅速地將光點套進瞄準具里。「咚!咚!咚!」炮彈拖著耀眼的白光直撲敵機,緊接著聽到「轟」的一聲爆炸,敵機由火光迅速變成一個巨大的火球……
第二天,志願軍地面部隊在價川地區找到這架飛機殘骸,碎片上有美國空軍機徽,還有兩具燒焦的美軍飛行員屍體。
侯書軍首創夜間空戰勝利,更加激發了志願軍空軍打擊美國佬的信心。
1953年7月27日,美國重新走到談判桌前簽訂了停戰協議。
侯樹棟中將
侯樹棟(1934.12-——),河北省武強縣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哲學教授,全國政協委員。
歷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軍事科學學會、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副會長,1985年11任**副教育長,1990年4月-1997年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校長。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教學研究工作和組織領導工作,重點研究毛澤東哲學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1993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撰寫和主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領導與哲學》、《生活與哲學》、《思想政治工作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哲學思想民族性探源》、《一代巨人毛澤東》、《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科學體系研究》、《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研究叢書》等著作。

Ⅳ 中國侯姓有多少人口

《當代百家姓》里排名第77位。人口約佔中國漢族人口的0.29%。尤以湖南、安徽、河北、遼寧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侯姓約佔中國漢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48%。

當代侯姓的人口已達300餘萬,為全國第七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4%。大約占侯姓總人口的31%,其次分布於遼寧、安徽、湖南、廣東、四川、山東、黑龍江,這七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6%。河南居住了侯姓總人口的12%,為侯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北部豫冀晉、南部湘粵、東北地區三塊高比率侯姓區域。侯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侯姓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地區。在豫晉陝、冀京津、遼吉、寧蒙黑大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渝黔東部、山東大部、安徽北部、鄂湘大部、粵桂北部、雲南南端,侯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有的達到0.8%以上,以上覆蓋面積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5%,居住了大約67.6%的侯姓人群。在蒙黑北端、山東東南、皖蘇中部、湖北東南、湖南東部、江西西部、閩粵交界地、廣東南部、廣西中部、雲南中部、渝黔西部、四川、甘寧南部,侯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2%~o.33%之間,以上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1%,居住了大約23.7%的侯姓人群。

Ⅵ 中國姓(侯)的人有多少

侯姓,中國百家姓之一。一部分源於姬姓,一部分源於少數民族的改姓。最初主要聚集在河南山東,後分布全國各地。根據2005年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主持完成、袁義達鍾蔚倫主編的《當代百家姓》里所發布的百家姓最新順序,侯姓排名77位。百家姓排名230位!歷史上,侯氏的表現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單獨立傳者57人,被收入《中國人名大辭典》者121人。明代有宦官、航海家侯顯,當時名望僅次於鄭和; 侯氏雖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如春秋戰國時鄭國有大夫侯宣多、侯羽,魯國有侯叔夏、侯犯,齊國有侯朝,魏國有侯嬴。秦、漢之際,中原一帶戰爭頻仍,侯氏部分人外遷至今河北、甘肅的一些地方,如西漢侯芭為巨鹿(今河北平鄉縣西南)人,東漢侯瑾為敦煌(今屬甘肅)人。漢末,侯宣多的後裔徙上谷(郡治今河北懷來東南),裔孫侯恕為北地郡(治今寧夏吳忠縣西南)太守,在北地三水(今寧夏同心縣東)安家。侯恕4世孫侯植,隨北魏孝武帝西遷,被賜姓侯伏氏,又賜姓賀吐(吐一作屯)氏,其後復舊,仕北周,任驃騎大將軍,封肥城節公。西晉至南北朝時期,侯氏有遷至今貴州、四川、廣東、內蒙、遼寧等省者,如西晉侯馥為牂柯(今貴州凱里縣西北)人,南朝梁侯弘遠為西充(今屬四川)人,南朝陳侯安都為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南朝梁景為內蒙人,北魏侯深為尖山(在今遼寧省境)人。唐代的《元和姓纂》列上谷、丹徒、三水、絳郡(治今山西新絳)、河南(今河南洛陽)為侯氏郡望。侯氏還分布於今陝西、福建的一些地方。宋、明時期,今湖南、湖北、江蘇、江西、浙江、廣西、北京、上海等省市均有侯氏的聚居點。從清初開始,福建、廣東侯氏陸續有人遷至台灣,此後,有的人又移居海外。

Ⅶ 世上有多少姓侯的人

古代名人:侯嬴,侯君集,侯方域。
近代名人:侯德封,侯德榜。
現代名人:侯寶林,侯耀文,侯佩岑。
侯姓,主要來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黃帝時史官倉頡的子孫有以侯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時鄭國共叔段之子共仲被庄公賜姓侯;以及由改姓而來或其他。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30位,在2005年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主持完,袁義達、鍾蔚倫主編的《當代百家姓》里排名第77位。人口約佔中國漢族人口的0.29%。尤以湖南、安徽、河北、遼寧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侯姓約佔中國漢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48%。

Ⅷ 侯姓的來源和歷史是什麼

出自姬姓。以爵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中國歷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晉國,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國。而侯氏正是出自晉國的公族。

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而且以祖先的爵位為姓,是為侯姓。

據《金鄉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鄭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又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後,鄭庄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8)歷史中姓侯的大概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歷史上,侯氏的表現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單獨立傳者57人,被收入《中國人名大辭典》者121人。其中比較被人們所熟悉的有西漢侯芭,唐朝的侯弘實,唐朝詩人侯道華,明朝詩人侯方域等。

1、侯弘實:唐代人,少年時曾夢見自己變為彩虹,飲水於河。有一僧人給他相面說:此霓龍也。成人後,官至節度使。

2、侯芭:西漢巨鹿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揚雄的弟子,學習《太玄》、《法言》。這兩書是揚雄仿造《易經》和《論語》而作。

3、侯道華:唐代芮城人,好讀子書與經史,手不釋卷。曾在道院中靜養。相傳一天,從市中喝醉歸來,用力砍院前的松枝,說:「不要妨礙我飛到高處去」。七天後,松樹上有雲鶴出現,並傳出笙歌,侯道華飛坐在松頂,揮手成仙而去。

4、侯方域(公元1618-1654年):字朝宗,明末清初河南郡商邱人,擅長古文與寫詩,效法韓愈、歐陽修。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合稱為四公子。

侯方域曾與名妓李香君相愛,權貴田仰迷戀香君的色和藝,欲強娶香君,香君至死不從,血濺扇面。時人楊文驄借血跡繪成桃花。孔尚任根據此故事寫成傳奇《桃花扇》。

另外侯氏名人里還有清代有女文學家侯芝。近現代有化學家侯德榜,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侯寶璋,藝術家侯俊山,表演藝術家、相聲大師侯寶林等人。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中姓侯的大概有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