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安龍縣永曆皇宮有多少歷史

安龍縣永曆皇宮有多少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27 21:17:51

『壹』 貴州省安龍縣是哪個市

安龍縣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下轄縣。

安龍縣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個下轄縣,位於貴州省西南部、珠江上游南盤江北岸,轄區總面積2237.6平方公里。安龍縣境內分布有漢族、布依族、苗族、土家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民族群體,少數民族佔全縣總人口的47.25%。

截止2019年,安龍縣轄5街道、10鎮(其中龍廣鎮、德卧鎮、木咱鎮、新橋鎮4鎮義龍試驗區代管),縣人民政府坐落於棲鳳街道辦事處行政辦公區。

(1)安龍縣永曆皇宮有多少歷史擴展閱讀:

安龍縣歷史典故

明末,清軍入關永曆帝朱由榔在安龍建都達四年之久,組織指揮抗清斗爭,發生了許多悲壯的史事,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跡。明「十八先生」的故事,令人感慨蒼涼,異代同悲;張之洞父子在安龍的軼事和招公築堤的壯舉,使安龍遐邇聞名,成為貴州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

安龍山川靈秀,文化源遠流長,深厚的文化底蘊養育了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們有清末重臣張之洞、領導農民反清起義的布依族首領王囊仙、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副總指揮苗族將軍王憲章、北伐軍左翼總指揮袁祖銘。

策動國民黨六十軍長春起義的傳奇將軍楊濱、率領國民黨十九兵團和平起義的司令官王伯勛、一代報人王亞明等。安龍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三千年的文明蘊藉,留下了許多傳奇的人物和故事。

『貳』 南明國宮殿遺址在哪裡

南明永曆朝廷皇宮遺址位於安龍縣城新安鎮。明亡以後,明朝的部分愛國將領和地方官吏,紛紛擁立明朝的藩王建立政權,以作為抗清的號召。

1644年10月14日,桂王朱由榔於廣東肇慶即帝位,建立「永曆」政權。1652年南明永曆朝廷遷至安龍,在此建立陪都。明十八先生墓因為埋葬南明永曆小王朝東閣大學士吳貞毓等18位大臣和內官而得名。

永曆帝調集南方明軍並聯合大西軍農民義軍抗清,孫可望「挾天子以令諸侯」並欲自立稱帝,朝臣吳貞毓等奉永曆命欲召李定國護駕。事泄之後,孫以「盜寶矯詔、欺群害良」擬罪,賜吳貞毓自縊並斬吳以下17朝臣,此即為南明史上著名的「十八先生之獄」。

吳貞毓等18人殉難後,其家屬及安龍百姓將他們合葬於城內西北隅的天榜山下。李定國率軍至安龍護駕,建十八先生祠堂,永曆帝親題墓碑。清康熙年間在墓後樹林;道光二十九年(1879)興義府(今安龍)知府張瑛建多節亭、虛舟;民國五年(1916)南籠縣(今安龍)知事洪寅於墓前建石牌坊;光緒九年(1883)和民國二十八年(1939)先後兩次鑿刻摩岩。

1980年,貴州省人民政府撥款修復十八先生墓,並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叄』 安龍博物館門票

摘要 永曆行宮(安龍博物館)位於安龍縣招堤街道大同路,館舍為中國傳統宮殿式仿古建築,是根據南明永曆帝朱由榔移居安龍、建立陪都之史實復建,因此老百姓也稱這里為「皇宮」。博物館由門樓、文華殿、配殿、角樓組成,建築風格上主要採取當年永曆皇宮的建築樣式。

『肆』 故宮作為明清皇宮多少年歷史了

截止2021年,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有601年歷史的了。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為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開幕。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南面為午門,北面為神武門,東面為東華門,西面為西華門。城牆的四角,各有一座風姿綽約的角樓,民間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之說,形容其結構的復雜。

(4)安龍縣永曆皇宮有多少歷史擴展閱讀:

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使人們對故宮古建築價值的認識有了深化。故宮所代表的是已經成為歷史的文化,而且有著宮廷文化的外殼,同時它卻代表了當時的主流文化,經過了長時期的歷史篩選和積累,當然不能簡單用「封建落後」來概括。

故宮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對立的,而是有機的統一,相得益彰。把它們結合起來,就可看到,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極少數同時具備藝術博物館、建築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宮廷文化博物館等特色,並且符合國際公認的「原址保護」、「原狀陳列」基本原則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

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樣性,從世界文化遺產的角度,人們努力挖掘和認識故宮具有的突出的和普世的價值。

『伍』 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的問題

安龍縣位於貴州省西南部,隸屬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滇、桂、黔三省結合部,地跨東經104° 59ˊ- 105° 41龍山者保喀斯特風光ˊ,北緯24° 55ˊ- 25° 33ˊ之間,總面積2237平方公里。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6℃,年降雨量1256毫米,素有「小昆明」之稱,現有人口41萬。
安龍是個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山川秀麗,物產豐富的民族縣。1949年12月23日,國民黨安龍縣政府宣布起義,接受和平解放。1966年2月7日,安龍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成立1988年,安龍縣行政區劃為:7個區、2個區級鎮、36個鄉、1 個鄉級鎮、4個鄉級街道辦事處、276個行政村、4個村級街道居民委員會。 1993年,安龍縣撤區並鄉,行政區劃為:10個鎮,6個鄉。2000年,安龍縣撤銷新橋鄉,建立新橋鎮。現今安龍的行政區劃為:11個鎮、5個鄉。
旅遊資源相對聚集、配置合理,為安龍縣發展旅遊業招堤風光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安龍是一個可以暫避風雨的好地方,雖不說有什麼「帝王之氣」,但也有險可守,「城跨山腰,半居平陸」,四周群峰高峙,城內有龍井山、桅桿山,城外有將軍山、銅鼓山、九龍山、天榜山,東北一帶是水波粼粼{的陂塘海子。這里正當滇、黔、桂三省的交通要道,安籠千產所的城池倒也堅固,周圍270丈,有4座城門:東為朝陽門,西為柔遠門,南為雍熙門,北為順天門。這就是當時所說的「內城」。永曆皇帝的「皇宮」就設在安籠千產所的衙所里,更名文華殿,地址就在今安龍一中的校園內。

安龍歷史
安龍歷史悠久,開發於春秋戰國時期,漢代以來史不絕書,明清之際成為貴州西南重鎮,是貴州西南政天榜連雲治、經濟、文化中心。明末,清軍入關,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在安龍建都達四年之久,組織指揮抗清斗爭,發生了許多悲壯的史事,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跡。「地崇龍頭仙鶴頂,名重南明古皇都。」是歷代文人墨客賦予安龍的贊譽。明「十八先生」的故事,令人感慨蒼涼,異代同悲;張之洞父子在安龍的軼事和招公築堤的壯舉,使安龍遐邇聞名,成為貴州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安龍山川靈秀,文化源遠流長,深厚的文化底蘊養育了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們有清末重臣張之洞、領導農民反清起義的布依族首領王囊仙、辛亥革命武昌首義副總指揮苗族將軍王憲章、北伐軍左翼總指揮袁祖銘、策動國民黨六十軍長春起義的傳奇將軍楊濱、率領國民黨十九兵團和平起義的司令官王伯勛、一代報人王亞明等。
[編輯本段]自然風光
安龍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山川奇異,風景秀麗多姿,是享譽滇、桂、黔三省的旅遊勝地。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龍頭大山,蜿蜒百里,高山杜鵑,相映爭輝,令人嘆止,是地球上唯一;仙鶴坪,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綠樹修竹彌山漫谷;篤山溶洞,神奇瑰麗,全國罕見,備受8國洞穴科學家、探險者青睞,認為是「亞州第一深洞」、「世界第二大溶洞群」;招堤風景區,三百年建造歷史,融山、水一體;萬峰湖景區,176平方公里水域,蓄水102億立方米,湖中峰巒萬重,煙波浩淼,堪稱西南之最,夭生橋大壩為亞州第一高壩。還有晚清以來諸多近代傑出人物的故居、遺址及即將修復的古樸莊重的南明皇城等。安龍招堤
安龍縣是貴州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眾多名勝古跡、風光秀麗、民族風情濃郁、氣候溫和、交通便利的旅遊勝地。縣境位於貴州高原西南部,隸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東、東北、北、西分別與冊亨、貞豐、興仁三縣和興義市接壤,南隔南盤江與廣西隆林自治縣相望.境內多山,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中部平緩,海子、壩地星羅棋布。除南部河谷地帶外,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均氣溫 15.1℃,干濕季節分明,素有不"小昆明"之稱。
[編輯本段]礦產資源
安龍縣礦產資源豐富,安龍已探明黃金儲量達22金屬噸,成為年產量黃金萬兩的大縣之一;煤炭儲量12.5億噸,煤質優,品種全,多產於龍山鎮境內;用於水泥生產的優質石灰岩儲量達數百億噸。此外還有大量的水晶、石灰砂、硫鐵、鉀等20多種礦藏。
[編輯本段]布依族文化
布依族,據歷史文獻和民族學資料考證,是屬於古越人中「駱越」的一個支系。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來就生息、繁衍於南北盤江、紅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 善良、勤勞、朴實的布依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布依文化。男耕女織的生活習俗如今還在延續。布依族有隆重的傳統節日;有濃郁的民族風情;有傳統的布依服飾;有源遠流長的布依婚俗、布依語言、布依名特小吃,在勞動中創造的原生態布依族歌舞。
商品經濟的沖擊下很多少數民族逐漸漢化,而安龍、貞豐一帶完好地保留了可貴的布依族文化,安龍布依族主要分布於龍山、坡腳、平樂。 布依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自己民族的語言和語言文化。布依語,特別是其語匯(語詞及谷語、諺語等)布依族少女部分,保存了本民族的社會歷史、思想意識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文化內涵,反映出本民族的傳統文化。
布依族的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民間流傳的口頭文學有神話、傳說、故事、寓言、諺語和詩歌等。在這些表現形式中,詩歌所反映的題材和內容十分廣泛,有對古代人類起源和民族遷徙的追述;有對統治階級罪惡的痛斥和揭露,對善惡的褒貶;有對勞動生產和純真愛情的贊頌,也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布依族多居於平壩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歡穿藍、青、黑、白等多色布服裝。青壯年男子多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和長褲。老年人大多穿對襟短衣或長衫。婦女的服飾各地不一,有的穿藍黑色百褶長裙,有的喜歡在衣服上綉花,有的喜歡用白毛巾包頭。布依族普遍恪守「敬老得少」的社會美德,處處尊重老人。一家有難,全族相幫。婦女善於紡織和刺綉,有民族獨特的服飾風格,安龍一帶的布依族依然保留了蠟染,紡織等傳統的布依族工藝。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
安龍縣交通便利,現有安(龍)貞(豐)安(龍)興(仁)高等級公路,現已開工建設的汕(頭)昆(明)國家級高等公路,國道及省道骨幹公路3條,所有鄉鎮及村所在地均通公路,已形成西通雲南、南通廣西、北達省城貴陽的公路骨架。已建成通車的南昆鐵路東起廣西南寧,西至雲南昆明,途經安龍縣境4個鄉鎮,設5個車站,其中一個縣級站。即將竣工的安龍至鎮寧縣壩草公路,上與貴州省第一條高等級貴黃公路銜接,下與廣西境區公路相連。已修建的南盤江航道坡腳碼頭,水路可直航廣州,香港及東南亞。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安龍是個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山川秀麗,物產豐富的民族縣。1949年12月23日,國民黨安龍縣政府宣布起義,接受和平解放。1966年2月7日,安龍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成立。1988年,安龍縣行政區劃為:7個區、2個區級鎮、36個鄉、1 個鄉級鎮、4個鄉級街道辦事處、276個行政村、4個村級街道居民委員會。1993年,安龍縣撤區並鄉,行政區劃為:10個鎮,6個鄉。2000年,安龍縣撤銷新橋鄉,建立新橋鎮。現今安龍的行政區劃為:11個鎮、5個鄉。它們分別是:新安鎮、龍廣鎮、德卧鎮、新橋鎮、灑雨鎮、龍山鎮、普坪鎮、戈塘鎮、興隆鎮、木咱鎮、萬峰湖鎮、篤山鄉、海子鄉、平樂鄉、錢相鄉、坡腳鄉.

其他更詳細的資料請自己上安龍縣政府網站查詢。還有就是多去看一下網路安龍吧,那些討論就會有你想了解的全面東西。

『陸』 故宮有多少年的歷史

故宮1420年建成,到現在(2019年)已經599年了。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6)安龍縣永曆皇宮有多少歷史擴展閱讀:

故宮的主要建築:

1、太和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明清古代宮殿建築,東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於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宮奉天殿建成,稱奉天殿。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後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2、中和殿

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屬於明清傳統宮殿建築。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覽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

中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極殿為中和殿。

明清兩代,中和殿的使用功能基本上相同,即皇帝到太和殿參加大型慶典前在此休息准備。皇帝在中和殿通常都先接受主持慶典的官員朝拜和奏事,再到太和殿參與慶典。

另外在每年春季的先農壇祭典時,皇帝都會先到中和殿閱讀寫有祭文的祝版,查看親耕用的農具。在參與天壇、地壇、社稷壇、太廟的類似活動前,皇帝也會在這里閱讀祭文。

清代每七年纂修一次皇家家譜。纂修工作完畢後就會在中和殿上舉行儀式,送呈皇帝審閱。給皇太後上徽號時,皇帝也要到中和殿閱讀擬好的奏摺。

有時候皇帝也會在這里召見官員或賜食。

3、保和殿

保和殿(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是明清傳統宮殿建築,屬於北京故宮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築。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幾經焚毀、重建。現存主體梁架仍為明代建築。

保和殿於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後、皇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

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面十分壯觀。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家屬宴及每科殿試等均於保和殿舉行。每歲終,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寫宗室滿、蒙、漢軍以及各省漢職外藩世職黃冊。

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至順治十三年(1656年),順治帝福臨曾居住保和殿,時稱「位育宮」,大婚亦在此舉行。

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時稱「清寧宮」。二帝居保和殿時,皆以暫居而改稱殿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故宮

『柒』 中國歷史從秦漢算起除了阿房宮、長樂宮、未央宮、大明宮、故宮什麼的以外還有什麼皇家宮殿

沈陽故宮(有),安龍南明永曆皇宮(有),南京明故宮(有),陳武帝故宮(有)

『捌』 安龍永曆皇宮的介紹

安龍永曆皇宮(現安龍博物館)位於安龍縣新安鎮大同路,由門樓、文華殿、配殿、角樓組成,建築風格上主要採取了當年永曆皇宮的建築樣式。

『玖』 南明永曆政權在歷史上存活了幾年桂王朱由榔最終的結局如何

永曆帝朱由榔(公元1623-1662年),明神宗朱翊鈞孫。清兵入關,他於廣東肇慶稱帝,在位15年,被清兵追逼而逃入緬甸,後為吳三桂索回絞殺於昆明,終年40歲。葬處不明。

朱由榔,桂王朱常瀛子,襲封桂王,崇禎年間受封永明王。清兵入關後,他流徙廣西,居於梧州。公元1646年1月,受丁楚魁、呂大器、陳子壯等人擁為監國,接著稱帝於廣東肇慶,建年號為永曆。

而此時唐王弟朱聿粵稱帝於廣州,建元紹武。永曆政權和紹武政權在關鍵時刻卻不能團結一致,為爭所謂的正統地位而大動干戈,互相攻伐。紹武政權僅存在40天就被清軍消滅,朱由榔也在清軍進逼下逃往廣西,顛沛流離,處境極為險惡。

此時永曆政權開始與農民軍協同抗清。朱由榔先和李自成的大順軍余部合作。自李自成死後,他的余部分為二支,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率領,先後進入湖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抗清。1647年,郝搖旗部護衛逃來廣西的桂王居柳州,並出擊桂林。年底,大敗清軍於全州,進入湖南。次年,大順軍余部又同何騰蛟、瞿式耜的部隊一起,在湖南連連取得勝利,幾乎收復了湖南全境。這時,廣東、四川等地的抗清斗爭再起,在江西的降清將領金聲桓和在廣州的降清將領李成棟先後反正,清軍後方的抗清力量也發動了廣泛的攻勢。一時間,永曆政權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斗爭的高潮。

但永曆政權內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勢力互相攻訐,農民軍也倍受排擠打擊,不能團結對敵,這就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1649—1650年,農民軍將領何騰蛟、瞿式耜先後在湘潭、桂林的戰役中被俘犧牲,清軍重新佔領湖南、廣西;其他剛剛收復的失地也相繼丟掉了。不久,李過病亡,其子李來亨同其他農民軍將領率部脫離南明永曆政權,獨立抗清。

1652年,走投無路的朱由榔接受張獻忠的大西軍余部孫可望、李定國聯合抗清建議,在貴州安隆所投靠了農民軍。這時,由孫可望、李定國已據有雲南全境。這年,李定國發動反攻,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使駐守桂林的清定南王孔有德戰敗自殺;隨後又在衡州殺清軍統帥敬謹親王尼堪,「兩蹶名王,天下震動」。 同時,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克復川南。東南沿海的張煌言等的抗清軍隊也發動攻勢,並接受了永曆封號。抗清斗爭再次出現高潮。

不幸的是,這時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破壞了大好形勢。孫可望妒忌李定國功高勢大,陰謀殺李。李定國避往廣東,希望與鄭成功會師,收復廣州,但戰斗失利,實力大損。他撤到貴州,接走了被孫可望劫持的永曆帝,1656年李定國擁桂王回師雲南。次年孫可望率軍征討李定國,大西軍內部同室操戈。孫可望兵力雖眾,但驕橫妒功,軍心不附,陣前倒戈,被李定國所敗。公元1658年,孫可望部降清,貴州、廣西均為清軍進占,使朱由榔失盡了地盤。公元1659年,清兵三路追逼,朱由榔無奈,於12月逃入緬甸境內,被緬甸人解除武裝後安置於草房之中,十分困辱。李定國曾連連交涉,欲迎他回雲南,均為緬甸國王拒絕。

公元1662年,吳三桂進兵緬甸,向緬甸國王索取朱由榔,緬甸國王哇達姆摩剛弒兄自立,內部不穩,無力與吳三桂對抗,只得答應吳三桂的請求,發兵3000,圍住朱由榔的住所,假稱要與朱由榔盟誓,要他的隨從出屋飲咒水。他的隨從次第而出,一個個被殺,共死42人。朱由榔自知難以脫身,哭著寫信給吳三桂,斥責了吳三桂叛明助清,忘恩負義。最後他卻又說,我如今兵衰力弱,命運懸在你的手中,倘若能留我一條活命,我什麼東西都願意給你。吳三桂不允,仍加緊向緬甸國王催索。緬甸國王派兵士把朱由榔連人帶座地抬到吳三桂軍營,眷屬25人哭著相隨。吳三桂將他押回雲南,拘禁於昆明。吳三桂擔心如將他押送北京,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奪的危險,經清廷批准,於4月14日,將朱由榔及其眷屬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絞死,從此,篦子坡改名為迫死坡。

『拾』 南明僅存在17年,卻先後出現4位皇帝,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據了解,崇禎死後,其實准確來說,南明小朝廷共有3位皇帝。可惜都是矮子里拔將軍,不足以成事。

第一個是弘光帝,就是洛陽被殺的親王朱常洵的兒子。定都南京,本該勵精圖治,可是他當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徵集宮女,第二件事就是命令各地官員進貢春耀秘方。閹黨頭子阮大成與馬士英勾結,打擊從農民軍轄區逃出去的人,不放過。這個小朝廷只維持了13個月。當時,清軍攻破南京,弘光帝被送到京城砍頭。

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當時建都在貴州安龍縣城,我小時候在這個縣城渡過童年時代,從小學一年級讀到六年級畢業,因為父母工作調動,當時從貴州貴定調到這個安龍縣的。那時候由於年紀小,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個“皇都”了。不過印象中,安龍縣城還是留下當年“皇城”不少遺址,比如明長城,皇宮,十八學士墓,招緹,北門坡等。

另外,皇帝朱由榔的“皇宮”,現在這個小學已經遷出,遺址成為古跡保護了。安龍是貴州唯一做過皇都的地方,是非常難得的。畢竟,古代皇都絕大部分都在北方城市。朱由榔在安龍生存了八年,後來逃到緬甸,被吳三桂抓回來,殺害於昆明翠湖。以後吳三桂又反清復明,鬧騰了好幾年。

閱讀全文

與安龍縣永曆皇宮有多少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