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陽谷有多少年歷史

陽谷有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27 22:02:05

Ⅰ 陽谷縣屬於山東哪個市

陽谷縣隸屬山東省聊城市。

陽谷縣隸屬山東省聊城市,地處魯西平原,黃河之北,縣境北接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鄰聊城市東阿縣,西鄰聊城市莘縣,南與河南省台前縣、范縣接壤,東南部隔黃河同泰安市東平縣相望。

縣委縣政府駐僑潤街道,北偏東至聊城市政府駐地45公里,東北至省會濟南市150公里。總面積1064平方公里。

地處魯西平原,黃河之北,山東省聊城地區南端。縣境西起西湖鄉西界之金錢線河,東止於阿城東境之黃河,東西長39.8公里;北起郭店屯鄉北界之徒駭河,南至壽張鎮南境之金堤外,南北寬32公里,總面積1064平方公里。

(1)陽谷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閑言碎語不要講,表一表山東好漢武二郎……」這段膾炙人口的山東快書很多大陸人耳熟能詳。18日,在這位段子主角武松的故里,2011山東陽谷•水滸文化旅遊節在此間著名景點獅子樓廣場開幕。

徜徉在古城最長仿宋古街紫石街上,兩旁是仿古建築,路中「武松打虎」和「大郎賣炊餅」的銅像栩栩如生,恍若時空流轉走進宋朝的街道。規劃修建的「觀陽、播谷、講信、修睦」四大古牌坊,落架重修了千年文廟。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仿宋建築群,仿宋影業拍攝基地在此落成。

「陽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武松精神也融入到陽穀人的品格中。此間還有全國最長的仿宋古街和大型仿宋建築群。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影視劇在陽谷開拍。」該縣委宣傳部官員孫正海對記者說。

陽谷縣隋朝建制,距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素以「東夷之都、千年古城、武松故鄉」聞名。陽谷縣是山東省水滸文化歷史名城之一,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和《金瓶梅》的故事均發生於此。

Ⅱ 山東聊城陽谷,神話傳說,名人故事

在陽谷縣廣泛流傳著一則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今陽谷縣古柳樹還是一片沃野,這里的人們男耕女織,過著太平日子。在這片沃野的中心地帶,長著一棵大樹,樹高千丈,樹蔭遮天蔽日,抬頭望不到樹尖。為勞累的人們提供了休息、閑聊的場所。
一天中午,一位老漢正在樹下休息,突然,從北邊走來一個著官衣的青年,上前打躬問訊:「老者,請問上天的路在哪裡?」老漢一下楞住了,活了這么大年紀,還沒聽說哪裡有上天的路,這個青年是瘋了吧?既然這樣何不將錯就錯,指了指身旁的大柳樹說:「就在這里,沿著這棵樹就能上天」。青年聽了,向老漢深施一禮,道聲「多謝了!」隨即攀上樹去,越上越高,轉眼看不見人影了。老漢看看,覺得有點蹊蹺,心想,「你反正得下來,我在這里等著你。」可等了兩個時辰,不見人下來,老漢越發地奇怪了,於是就沿著青年的腳印,攀了上去,上去一看,這哪裡是大柳樹,乃是一條通天的金光大道,路邊鮮花盛開,小鳥在歌唱,老漢放開腳步,不知不覺來到了天庭,舉目一看,遠處樓堂瓦舍,近前一個神壇,玉皇大帝在講經,先上來的青年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講。老漢一路走來覺得有些累,抽了一袋煙,稍微緩過氣來,猛想起,自己的鋤頭還在田邊放著呢!他趕忙原路返回,哪裡還有什麼鋤頭,周圍村莊都沒有他認識的人和認識他的人,說起老漢沿樹上天的事,人們告訴他,從他上樹那時起,已經過了好幾代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老人和這棵神樹,逢年過節都到這里祭祀。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這里一直有一棵古柳樹屹立其間。明初該村名西爐,並在柳樹旁建廟宇一座。清同治年間(1862—1874),捻軍配合太平天國軍隊在曹州一帶反清抗滿。清政府派親王僧格林沁率騎兵鎮壓,兵過此村時,但見古柳參天,遮天蔽日,兵不能行,疑為神樹,遂整衣參拜,兵才能行。當地居民認為,古柳樹是吉祥之物,遂易村名為「古柳神樹」,後簡稱古柳樹。今古柳樹村,屬陽谷縣阿城鎮管轄,距十五里園鎮「皇姑冢」(蚩尤冢)、張秋鎮景陽岡龍山文化城遺址,阿城鎮王莊龍山文化城遺址都是7.5公里。
獅子樓旅遊區是水滸英雄武松斗殺西門慶為民處害的地方,位於陽谷縣城中心,獅子樓旅遊區包括獅子樓和獅子樓旅遊城兩部分。
獅子樓座落在山東省陽谷縣城中央十字街頭,始建於北宋景佑三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了。 1983年,陽谷縣政府按北宋的建築風格對獅子樓進行再次重修。由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著名古建築研究專家陳從周先生設計和指導。重修後的獅子樓為二層五開間三進深,建築面積451平方米,高15.8米。獅子樓為重檐山式樓頂,斗拱碩大,支挑深遠,鴟吻高聳,還有儐伽站列角。整座樓座西朝東,青磚灰瓦,飛檐斗拱,雕梁畫棟,雄偉壯觀,是標準的宋代建築。獅子樓可以說是宋代建築風格的一個典型代表。
獅子樓內外彩繪,雕梁畫棟,宋式門窗,古樸典雅。它的頂壁上描繪的是松鶴呈祥的圖案,意喻吉祥如意。獅子樓的獨特之處在於樓體的結構,獅子樓的樓體結構為全木結構,也就是說,整座樓沒有使用一個鐵鑄體,完全是靠卯榫的牢固吻合建造而成。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工藝水平。獅子樓二樓的布局是按照古代尤其是宋代酒樓的情形設置的,古老拙樸的酒壇里陳放的是景陽岡美酒,它的前身就是當年曾被宋神宗御筆親賜的「貴人佳酒」,被好漢武松在 「三碗不過岡」酒店痛飲十八碗的透瓶香酒。倚壁放置的三十三扇木屏風,上面祥細地描繪了打虎英雄武松的傳奇人生。還有泥塑是天津藝人泥人張第四代傳人的作品,描繪了「水滸傳」在陽谷的主要故事情節。
獅子樓旅遊城為位於陽谷縣城中心,於2003年十月一日正式對遊客開放,該景區以《水滸傳》《金瓶梅》故事為背景的主題景區,反映宋代民風民俗,佔地30畝。主要景點有:王婆茶館、武大郎家、冷酒館、紙扎店、西門葯店、鹽店、絨線鋪、綢緞庄、客棧、獅子大酒樓、棋社、戲台、玉皇廟等。
獅子樓旅遊城作為《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奇書的文化交點,以獅子樓為主景開,將《水滸傳》、《金瓶梅》在陽谷發生的有關場景按故事的發展、旅遊的要求進行統一規劃,造就了一個專題的文化旅遊工程,將文學文化、民俗文化、建築文化、園林文化、飲食文化匯合一體表現出來,與景陽岡景區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旅遊區,使《水滸》文化、《金瓶梅》文化表現得更完美、更充實,使陽谷旅遊更具文化特色,更有吸引力。
獅子樓旅遊城以《水滸傳》中武家與西門家矛盾的沖突為起點,以實景實貌來表現矛盾發展的過程。其景點有:武大郎家(燒餅鋪)、王婆家(茶館)、銀匠鋪、紙馬鋪、冷酒館、陽谷縣衙、紫石街,以縣衙打官司武松被發配孟州城而結束《水滸傳》故事,以西門慶五大店鋪(生葯鋪、當鋪、綢緞店、鹽鋪、絨線鋪)來過渡到《金瓶梅》文化小區,以獅子街、獅子酒樓、玉皇廟、戲樓、西門慶七進庭院來表現宋代民風民俗、西門家豪華奢侈的官商生活和淫逸無度的性生活文化。在西門慶七進庭院內,則以真景實物來體現西門慶妻妾的生活習慣、矛盾沖突和個人的心理活動及表現。主要景點有金蓮居(二層樓)、瓶兒居(二層樓與金蓮居對稱)、側花園、芙蓉亭、藏春塢及其他妻妾住房、客廳、書房等。
金大定七年(1167年)當時的壽張縣治壽張集遭洪水沖毀,四周一片汪洋,壽張縣治所被迫遷往地勢相對高些的壽張西北隅竹口鎮。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 年)還舊治壽張集。竹口鎮作為壽張舊治僅歷時十二年,並非建新城遷治,屬無耐之舉。竹口當地人除對歷史充滿悲涼情感外,還充滿著一些調侃當權者的情緒。最有代表性的要數下列傳說。
竹口,祝口,諧音豬口。傳說一,壽張遷竹口時的縣令姓蔡,百姓稱蔡大人。蔡大人到竹口後即大呼「完了,完了」,人們當時納悶,蔡大人病死後人們方悟出「蔡入豬口」巧合之處。繼任者為康大人。到任後不久康大人也患病不治而亡。第三任縣令姓丁,到任後不久也烏呼哀哉。當地人不解,丁大人不該死啊!一遊仙道出個中懊秘。竹口鎮附近有一小村,名爐里。丁入爐里哪能全身?
對於竹口鎮作為壽張縣治時間僅十二年,民間也有一傳說:當時因借地辦公,沒向上天乞求「囚地」(蓋監獄的地方),犯人無論罪行輕重,無一得活,全部餓死。我們想像一下,四周一片澤國,官民食物奇缺,罪犯被餓死當在情理之中。
關於竹口鎮,民間還盛傳三打祝家莊的故事,內容與水滸傳相同。根據史實考證,宋江三打祝家莊為藝術虛構。而三打祝家莊倒真有其事,只不過時間晚了近八百年。那又是怎麼回事呢?
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郭興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一部,聯合邱莘教教民在竹口鎮築台固守,抗擊清軍包圍進攻。清軍將領僧格林沁三次猛攻才攻下義軍工事,義軍全部陣亡此事在《清史稿》和《山東通志》皆有相關記載。
五、王陵店壽張舊址(今壽張鎮駐地):明洪武三年(公元1380年)---1964年,縣治延用歷時584年。
壽張鎮王陵店位在陽谷縣城東南25華里處,南隔金堤河與河南省台前縣相鄰(台前全境在壽張撤縣前歸壽張所轄)。

Ⅲ 山東陽谷的歷史傳說

關於陽谷景陽岡的歷史傳說|

Ⅳ 陽谷縣第一中學的學校歷史

一、創於單東 游擊辦學
1940年12月,在單縣之東時集村,魯西抗日聯合政府正式宣布成立「湖西抗日中學」,因學校地處微山湖西,遂稱為「湖西中學。春節過後,1941年3月12日(中山先生祭日),在單縣東北的石坡樓,舉行了開學典禮。 這期間(41年3月—43年8月),學校主要跟隨冀魯豫邊區政府輾轉遷徙於蘇、魯、豫。時常是上課時突遇敵情,就馬上轉移。學校居無定所,風餐露宿。常住民房、文廟和祠堂。
二、轉移定陶 聯合三中
1943年,冀魯豫邊區政府按照邊區學校成立先後,將湖西中學改稱「冀魯豫邊區二中」。1943年8月上旬,湖西邊區形勢緊張。湖西地委指示,湖西中學轉移到相對穩定、安全的魯西南,即定陶、菏澤一帶。與邊區三中聯合,成立邊區二三中聯合學校。這期間(43年8—44年7月),湖西中學師資力量雄厚,給予邊區三中很大的幫助。
三、返回單東 創立分校
1944年夏天,湖西地區的形勢趨於緩和,學校奉命返回湖西地區。接著,湖西中學抽調了幾名精兵強將,分頭到各地辦學。這期間(44年七月—45年8月)共創立了三個分校:邊區二中一分校、二分校和三分校。
四、抗戰勝利 進駐縣城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湖西中學於11月進駐魚台縣城裡。這時期,魚台縣少侵擾,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相對穩定。
五、三次北渡 三次南歸
1946年9月5日,湖西中學曾三次北渡黃河,又三次折回。 此時正值國內戰爭,為躲避戰亂不得已而為之。 六、合並七中 定居陽谷
1948年2月,湖西形勢緊張。湖西中學第三次北撤。輾轉到呂超凡村(在陽谷北大布鄉)。六月到城角孟(陽谷縣城東北角一個村子,又名角孟營)。同月,邊區七中(在陽谷縣城東司營村)在城角孟並入邊區二中。七中雖並入二中,卻仍在原地上課(七中此時仍暫住在司營)。
七、遷入偽校 一夕改名
1948年11月,搬進陽谷縣偽師、偽中校舍。家當有:容納200人的小禮堂一座,4口教室,4口辦公室,10口宿舍。合計共83間房子。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通令成立平原省,駐新鄉市。陽谷屬平原省,校名隨之改為「平原省立陽谷中學」。
八、劃歸山東 兩次改名
1953年初,陽谷縣隨聊城劃歸山東省,隨即改名「山東省省立陽谷中學」。1956年7月,陽谷縣發展中學教育,增加中學量, 學校改稱「山東省陽谷縣第一中學」。

Ⅳ 從歷史朝代什麼時候有的陽谷

春秋時為齊國柯邑。秦置東阿縣,治所在今縣東境阿城鎮,屬東郡。西漢東阿縣仍屬東郡,為都尉治所。東漢因之。三國魏、西晉屬濟北國。西晉末縣廢,北魏復置東阿縣,屬濟北郡。
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析東阿縣置陽谷縣,隸屬濟州。;取東阿縣界陽谷亭為名。大業三年(607)屬濟北郡。
唐初屬河南道濟州。唐天寶十三年(754)改屬河南道鄆州。五代時仍屬鄆州。宋景德三年(1006年)陽谷縣徙治於孟店(今陽谷鎮),屬京東西路東平府。金屬山東西路東平府。元屬山東東平路。明屬山東布政使司兗州府東平州。
清初改屬山東省兗州府。雍正八年(1730)改屬東平直隸州。雍正十三年(1735)復屬兗州府。
1913年屬山東省濟西道。1914年改屬東臨道。1927年廢道級建制,直屬山東省。
1937年屬山東省第六區。1939年9月成立陽谷縣抗日民主政府,屬魯西北行政委員會。1940年,改屬魯西行署第四專署。1941年7月,屬冀魯豫行署第四專署。同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重新調整區劃,改屬第十九專署。1942年12月,改屬第一專署。1947年9月,改屬第九專署。
1949年8月,改屬平原省聊城專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改屬山東省聊城專區。1958年12月15日,陽谷縣建制撤銷,並入壽張縣;1961年7月1日,恢復陽谷縣,均仍屬聊城專區。
1967年專區改稱地區,陽谷縣改屬聊城地區。1998年3月,聊城地區改為地級聊城市,陽谷縣改屬聊城市。

Ⅵ 我的家鄉----- 陽谷 作文

介紹一下我的家鄉--陽谷
獅子樓坐落在陽谷縣城十字街首,始建於北宋景佑三年,涉及《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古典文學奇書。此樓坐西朝東,主樓為全木結構,紅柱灰瓦,雕梁畫棟,飛角翅檐,古樸典雅。它美名遠播,為一地之勝,名人雅士紛紛來訪,並為之賦詩作畫。著名書法家萬里雲曾書題:「獅子樓前氣勢宏,懲*除暴顯神風,遊人臨時心猶壯,遙想當年勇武松」。關於獅子樓的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宋仁宗年間,陽谷縣人口興旺,買賣繁榮,店鋪林立,在陽谷城西街隅首上,有一中葯鋪,掌櫃的叫趙潤春,膝下無兒,只有一女名為秀姑,父女經營葯鋪,童叟無欺買賣昌順。當地惡霸西門慶看上秀姑秀色,派人殺害了趙潤春,霸佔了葯鋪和秀姑。成親之夜,秀姑為報殺父之仇,灌醉西門慶,關在屋裡,點火燒屋,然後自殺了,可是西門慶未被燒死,而西花園鴛鴦閣化為灰燼。為鎮邪壓驚西門慶聽從風水先生建議,蓋起了獅子樓,樓前雕刻了一對紅眼披鬢、呲牙咧嘴的石獅子。後來武松為兄報仇在此斗殺西慶,遂使獅子樓名揚四海盡人皆知。為深化獅子樓的旅遊特色,陽谷縣旅遊局將在獅子樓附近開發出面積約25000平方米的旅遊區,擬建西門慶五大店鋪、七進庭院、縣衙、古戲樓、銀匠店、武大故居、王婆茶館、獅子樓酒店、紫石街和停車場等,可提供吃、住、行、游、娛、購一條龍服務。屆時,獅子樓將成為一處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具有高標准綜合服務能力的旅遊景區。獅子樓地處縣城中心,交通便利,服務配套。景區內主要土特產有阿膠、景陽岡系列酒、大棗、木雕,名吃有武大郎燒餅、燒牛肉、驢肉、瓜達等。

景陽崗:位於陽谷縣城東16公里張秋鎮境內,為《水滸傳》中描述的武松打虎故地,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滸旅遊線上的重要景區。旅遊區總佔地面積500畝,其中水面150畝,集水滸文化游、龍山文化游、水上娛樂游為一體。景區內林蔭蔽日、雜木叢生,迷漫著荒野自然的古樸氣息。
主要景點有:武松打虎處碑:相傳武松當年即在此打死猛虎,此處的「武松打虎處」石碑為南宋時期所立。
山神廟:據傳這座廟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共三間,建在長30米,寬25米,高4米的土台上,坐北朝南,青磚灰瓦,當年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景陽岡」小碑碣就立在廟前,由著名書法家楊萱庭書寫高三米的大「虎」字碑立在廟右前方,更為景陽岡增添虎威神韻。
虎嘯亭:位於景區西部,六角單檐,由著名書法家廖靜文題名。
碑林:在山神廟以北。因自武松打虎以來,到景陽岡參觀游覽的學術界名人都為之題詞賦詩作書繪畫,整理後刻石立碑。多年積累,碑林漸成規模。
「武松打虎」浮雕石像:在山岡前,由著名畫家鹵繼酉創作。象徵著除暴安良、見義勇為的武松精神。
「天下第一虎」石:位於景陽岡南部,相傳是武松打死的那隻猛虎的化身。
「景陽春曉」石:位於景陽岡南端的一塊神奇的巨石,它形體美妙,正看如一「山」字。上刻著名書法家劉藝所書「景陽春曉」四字.

閱讀全文

與陽谷有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