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姓蔣的人物有哪些
蔣琬,東漢末年零陵郡人,蜀漢進尚書令,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後封為安陽亭侯,接替諸葛亮為丞相。
蔣廷錫,江蘇常熟人,曾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
蔣立鏞,天門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狀元。歷任國史館協修及纂修,朝考閱卷官等。任河南鄉試副主考官,出任廣西鄉試主考官。
蔣夢麟,浙江餘姚人,北京大學校長。
㈡ 歷史上蔣姓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蔣姓名人分布
歷史名人
蔣介石:諱中正。早年入保定軍校學習,後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時,追隨滬軍都督陳英士。1924年被派往蘇聯學習,因試圖商談收回外蒙行政權一事而備受冷遇。回國後,任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該校俗稱「黃埔軍校」,同時兼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1926年得任國民黨中常委會主席、組織部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等職。1927年在上海發起清黨運動,定都南京,建立國民政府,任軍委會委員長、中央政治局會議主席,立志統一中國。1937年七七事變後發表嚴正聲明,隨後帶領全國軍民抗擊日寇,直至勝利。1948年國大會議通過憲法後,被推選為總統。1949年冬,因與共黨之戰行勢逆轉,退守台灣。1975年4月5日病逝於台北士林官邸,享年89歲。
蔣 琬:三國時蜀漢著名大將軍。初隨劉備入蜀,後為諸葛亮所重,任丞相長史。諸葛亮攻魏時,他主持兵源糧餉的供應。諸葛亮稱他為社稷之器,諸葛亮死後,他曾代諸葛亮執政,任大將軍、錄尚書事等職。
蔣廷錫:清康熙文華殿大學士。工詩善畫,尤精花卉,多用逸筆寫生,點綴坡石,無不超絕。曾奉雍正皇帝命核定古今圖書集成共一萬卷。
蔣 植:戲曲作家、文學家,曾任翰林院編修。作有雜劇、傳奇16種。詩文負盛名,與袁枚、袁翼並稱江右三大家。
蔣時行:明代畫家。善圖繪,新畫的真武像尤為獨絕,與《上庵圖像》、《瀑布龍口聖像》合稱三絕。
蔣方震:字百里。浙江海寧人,著名軍事家、軍事教育家。早年與蔡鍔一同留學日本,回國後歷任保定軍校校長,陸軍大學代校長(校長為蔣介石),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36年12月,從德國考察回國後,前往西安向蔣委員長報告,遂與蔣公一同經歷了「西安事變」。抗日戰爭初期,為陸軍大學等軍政機構轉移到湘西山區而奔波,後因槍傷復發,不幸逝世,享年53歲。
蔣 仁 1934年11月出生,福建浦城人,副編審。從師攻讀古典文學多年。1951年參加工作,歷任上改工作隊隊員、副區長、公社黨委書記、中共縣委宣傳部畫部長、文化局局長、縣地方誌編委會主任兼黨史委主任,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武夷文化研究會研究員,福建格聯研究會、因學研究會、地方誌學會理事,中國文藝家協會福建分會會員,縣老年大學校委委員,縣老年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主編《浦城縣志》其志獲全國二等省、省一等獎,中華書局出版,國內外發行。全志210萬字,其中獨撰34萬字,合撰63年14萬字共97年14萬,負責全志的篇目制定,指導編寫,修改總纂。主編和編輯還有《浦城縱橫》(曾被省選送入京展覽)、《浦城澡史資料》、《浦城英烈》等10多種書刊達400多萬字。任南平地區市縣志審稿組副組長,評審9個市縣志部分志稿。任省新編地方誌優秀成果評選委員會委員,參與全省優秀成果評選工作。獲省修志先進工者稱號。為閩北閩學會研究會和武夷山研究中心三個主要發人之一,分別任副會長兼浦城分會會長、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朱熹學術委員會委員,兩次出席朱子學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獲與會者好評,獲省寫作科研成果獎。任《閩學研究叢書》編委。為浦城縣詩聯會主要創始人,任首屆會長,現為顧問,主編《浦城詩聯》、《夢筆新韻》,詩詞有《新溪集》,詩賽多次獲獎,作品發表在全國幾十家詩刊上。任南平市詩聯理事,《南平待聯》編委。中篇小說《祭旗》發表在《福建通俗文藝》、《夢筆生花傳說》等7篇民間故事,發表在《故事林》、《陸游烤火漁梁驛》等24篇掌故,發表在《八閩掌故大》、《閩學與武夷文化》,發表在《武夷文化研究》、《為政清廉理學家——真德秀》發表在《朱子研究》等中短篇小說、論文、文章百餘篇。曾被評為浦城十大新聞人物之-。事跡傳略入編《中華英模大典》、《中國人才辭典》、《中外名人錄》、《福建省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名錄》等20多部辭書。
蔣 薛 1930年12月出生男,筆名江雪,湖南省衡南縣神山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大專文化程度。歷任《衡陽日報》記者,編輯、《副刊》主編,零陵地區戲劇創作室主任,衡陽市文藝工作室副主任、市文化局藝術科、社文科科長、市文聯秘書長、市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市地方誌辦公室副局級編纂員、副總纂、副編審、《衡陽市志·人物誌》主編。
蔣柏忠 男,1940年10月出生,江蘇無錫人。大專學歷。江蘇省無錫市蠡園中學高級美術教師。國畫家。自幼酷愛文學、書畫。早年就讀於江蘇省無錫師范學校,受業於錢松岩、吳榮康、錢晴碧等名師。1962年畢業於徐州師范學院藝術專修科。長國畫,山水、花鳥均在傳統基礎上獨具新意。七十年代右手因受外傷致殘疾。改習左筆,勤奮耘硯。所寫江南田園風光質朴而清逸,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畫黃山、桂林、雁盪山水筆力老健、頗具氣韻。尤擅墨竹、墨梅,瀟灑而風雅,風格獨特。作品多次在《無錫日報》、《江蘇旅遊報》、《文匯報》、《解放日報》、《太湖》等報章雜志上刊載。並多次被各地博物館及日本、美國、泰國、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行家收藏。長期從事美術教學工作,所教弟子成才者眾多。多次參加畫展。1989年曾舉辦個人畫展,井有畫作被開封翰園碑林入選刻碑。1993年12月,1994年1月日本雜志有專題介紹,並載照片,彩色國畫作封面。現為江南書畫院畫師、太湖書畫協會副會長、錢松岩藝術研究會畫師,上海市虹口區華僑藝術聯誼會特約會員、江蘇省民盟書畫協會會員、無錫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教育學會會員。
蔣長棟 1943年4月出生,湖南省洪江市人,畢業於湖南師大中文系,學訪於北京師大中文系,現為湘潭大學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任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湘潭白石詩社副社長,中國韻文學會會員。出版《言詩研究》(湖南文藝出版社)、《王昌齡評傳》(中州古籍出版社)、《唐宋文學攬勝》(中州古籍出版社)等專著,合著有《增訂注釋全唐詩》(文化藝術出版社)、《大學生文化名著導讀》(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學語文(實踐本)》(嶽麓書社),在韓國《東方漢文學》、《東洋禮學》及國內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文學遺產》、《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學術研究》、《求索》、《語文學習》等20餘家刊物發表轉載論文50餘篇,獲《語文學習》主辦的全國論文大賽獎,湖南省新時期優秀社科論文獎,湖南古代文學學會優秀成果1等獎,湖南省語文學會優秀論文獎,湖南省先進學會工作者、湘潭大學教學優秀獎、湘潭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湘潭大學優秀黨員等多種榮譽。創作舊體詩詞100餘首,發表20餘首,主持省社科規劃項目「中國韻文學研究」,參與省教委社科項目「中國韻文藝術系統研究」。其成果《中國的文學概論》即將出版。
蔣春林 1956年3月出生,號碧溪園主人,筆名隱慎。1976年入伍,任連隊通訊員,工作曾獲二等獎一次,1979年退伍從藝,投身城市建設、浪跡、江蘇、安徽、甘肅、北京等十餘省市,赴京參加過國際貿易大廈,外交公寓管道安裝,及東方廣場建築裝璜工程,自1992年從事詩詞劇創作《著有碧溪園吟草》,其作品中分別為《華夏吟友》、《中國當代絕句精選》、《清泉詩詞》等詩刊所選我,現為黃岡市詩詞學會會員、水情泉詩詞社員。我早年的夢中,把全身變成一部書,是詩書,以希數十年來,脈膊的跳動,都是為了圓這個夢!每一首詩的每一句都在啟動著一個剛起步的我,詩就是我生命中的伴侶 郵編:436219湖北省浠水縣綠楊鄉土橋村四組
蔣大椿 男,1940年4月出生
蔣大椿 男,1948年11月11日生,四川省簡陽市人。
蔣德勝 1934年生,鄞縣人。
蔣棟成 1930年7月生,江蘇省太倉市人。
㈢ 歷史上姓蔣的風雲人物有哪些
蔣介石,蔣欽,
蔣琬,東漢末年零陵郡人,蜀漢進尚書令,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後封為安陽亭侯,接替諸葛亮為丞相。
蔣廷錫,江蘇常熟人,曾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
蔣立鏞,天門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狀元。歷任國史館協修及纂修,朝考閱卷官等。任河南鄉試副主考官,出任廣西鄉試主考官。
蔣夢麟,浙江餘姚人,北京大學校長。
㈣ 關於蔣姓的名人
東漢
蔣晉, 仙居(今屬浙江)人。西漢交州刺史。
蔣翊, 漢杜陵(今陝西西安)人,封為兗州(今屬山東)刺史。
蔣穎, 封「金華侯」,居婺州金華七新鄉。任中散大夫,車騎大將軍,青州刺史。
蔣鄭, 封「會稽侯」,居越州紹興,。
蔣川, 封「臨川侯」,居潤州鎮江丹徒,任酒泉太守。
蔣 耀, 封「鎮湖侯」,居湖州安吉。
蔣 漸, 封《臨蘇侯》,居姑蘇(蘇州),
蔣 巡, 封「卜亭侯」,居杭州餘杭。官員外郎,散騎長侍,
蔣 稔, 封「平河侯」,居九江平河縣。,官殿中將軍,襲爵九
蔣仁作品
江侯,
蔣 默, 封「雲陽侯」,居義(宜)興和橋南新柯山橋雲陽村,任諫議大夫。
蔣澄, 字少明,居義(宜)興都山寒亭村。官封 亭鄉候,封地在今宜興 山以東,楊巷、官林一帶,不久任婺州刺史。
蔣濟, 揚州楚國平阿(今安徽懷遠),魏關內侯,升遷為太尉
蔣 孟,冀州刺史。蔣澄長子
蔣 直,南陽刺史 蔣澄次子
蔣 休,丹陽刺史。蔣澄三子
蔣 政,荊南刺史。蔣澄四子
蔣 元,兗州刺史。蔣澄 五子
蔣子文,廣陵 (今揚州)人,為秣陵尉,並將鍾山改名蔣山。
蔣義渠,東漢末年袁紹軍將軍。
蔣干,九江(治今安徽壽縣)人。歷史上的蔣干是當時的名士。
蔣 欽, 九江壽春人也。,遷西部都尉,討越中郎將,遷盪寇將軍,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
蔣 琬, 東漢末年零陵郡人,蜀漢進尚書令,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後封為安陽亭侯,接替諸葛亮為丞相.
北魏
蔣少游,樂安博昌人。官至前將軍、將作大匠,死後贈龍驤將軍、青州刺史
蔣恭, 劉宋曾任台州刺史。
蔣升, 北周,楚國平阿人。官至東騎大將軍、河東郡守
蔣雋, 北洲,官至王府從事中郎、趙興郡
唐朝
蔣鎮, 常州義興人。官至左拾遺、司封員外郎
蔣冽,歷任禮、吏、戶部侍郎,官終尚書左臣。
蔣 防,江蘇義興(即今宜興)人,,歷官右拾遺,司封員外郎,諫議大夫,右補闋,加翰林學士,中書舍人。,貶汀州刺史,連州刺史,大和二年任袁州刺史。
蔣乂,任太常院修撰,貞元中任右拾遺,起居舍人,司勛員外朗,兼史館修撰。,,遷右諫議大夫,封義興縣公。
蔣偕,蔣乂三子,以父蔭歷任右拾遺,補闋,主客郎中兼史館修撰,累任太長少卿,州官等。
蔣伸,今宜興芳庄鎮五牧村人,曾任戶部侍郎、兵部侍郎。,任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拜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兼刑部尚書、任河中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子少保、太子太傅,贈太尉。
蔣系,入直史館,大和年升右拾遺,史館修撰,,歷任工部、禮部、兵部郎中,同兼史職,懿宗時官兵部尚書,東都留守。
蔣將明,任河中使府,侍御史,左司朗中,國子司業,集賢殿學士,
蔣儼,封大將軍,文學家,授朝散大夫,任幽州司馬,高宗時人蒲州刺使,太子右衛副帥,以太子詹事致仕,封義興沖沖縣子,卒贈禮部尚書,世居宜興。
蔣渙,任鴻臚卿,右散騎常侍,官終禮部尚書。
蔣欽緒,唐萊州膠水縣人,累任太常博士。任吏部的員外郎和侍郎,歷任汴州和魏州刺史,
蔣沇, 萊州膠水人。蔣欽緒之子,官至右散騎常侍,追贈工部尚書
蔣清, 萊州膠水人。蔣欽緒之子。官至太子校書郎、鞏縣丞。
宋朝
蔣浚明,浙江奉化人,北宋時為中書平章事,贈金紫光祿大夫,。
蔣峴,浙江人,南宋寧宗進士,官至刑部尚書,殿中待御史,
蔣琉,浙江人,官至朝議大夫
蔣允濟,南宋初年(1104~1167年),字德施,桂林市興安縣高尚鄉江東村人,其父蔣熙是個讀書人,但一生窮困潦倒。生允升和允濟二子,幼時家貧,親自教讀。允升、允濟勤學苦讀。於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兄弟二人同時考取進士,成為一時美談。乾道三年(1167年),蔣允濟最後調升邕州知州兼邕管安撫使,死於任上,積官朝請大夫。
蔣重珍,無錫人,宋寧宗十六年(1223)癸未科狀元。集英殿修撰身份任安吉知州,代理刑部侍郎,為朝請大夫
蔣芾,今宜興楊巷鎮人。蔣儼公十六世孫。被授予起居郎兼直學士院、中書舍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代參知政事(副宰相)升為左正議大夫、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宰相)。出知紹興,並定居。
蔣默,字靜之,系蔣儼公二十二世孫。任大理寺評事,游學義烏,創居蘇溪。
蔣之奇,常州宜興人。官至宰相。
蔣鍇, 宜興人,官至侍從
蔣猷,(?-約1126),字仲遠,潤州金壇人。官至吏部、工部、刑部、兵部等四部尚書
蔣燦,宜興人,補將侍郎,調承務郎代戶部侍郎,歷任平江、臨安、兩州知府,贈正議大夫
蔣興祖,蔣之奇之孫。以蔭任鐃州司錄,因功陞官,知開封陽武縣。
蔣靜,任安仁縣令,,升職方員外郎,,升國子司業,,任中書舍人(擬詔官),顯謨閣待制,壽州知府,江寧知府,調任睦州知府,任大司成,洪州知府,贈通議大夫。
蔣璨,宜興(今屬江蘇)人。之奇從子。以蔭補將仕郎,任婺州蘭溪縣主簿。歷知撫州,通州。,提舉淮南東西路茶鹽公事,歷知揚州、臨安府,遷兩浙轉運副使,由淮南轉運副使知平江府,
蔣捷,字勝欲,號竹山,宋末元初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南宋詞人,與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
明朝
蔣獻,明洪武年間錦衣衛指揮
蔣廷瓚,河南滑縣人,任嘉興通判,任工部右侍郎。,首任貴州布政使。
蔣貴,靖城阡橋人,升到浙江昌國衛指揮同知、北平彭城衛部指揮企事,定西伯,定西侯
蔣雄,追贈懷遠將軍
蔣琬,授平羌將軍銜鎮守甘肅,神機營總兵,累官太保兼太子太傅,贈涼國公
蔣驥,繼承爵位典京營兵
蔣傅,授平蠻將軍銜,鎮守兩廣,官至太子太保
蔣中臣,明萬曆年間,戶部侍郎
蔣思文,青州蔣氏開祖,明永樂年間進士歷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三品),授嘉議大夫(正三品)左邊青州府同知(正五品)
蔣如蘋,山東益都人,任容城縣令,擢揚州同知。
蔣升,官至南京戶部尚書
蔣欽,常熟人。官至南京御史
蔣昪,全州人,始授南海知縣,官至留都南京戶部尚書
蔣冕,全州人,官至首輔內閣大學士,
蔣信,常德人。累官四川水利僉事遷貴州提學副使。
蔣小保,永樂年間孝義名士。任武功中衛
蔣琮,大興(今北京市屬縣區)人,弘治年間任南京守備太監。
蔣瑤,歸安(今湖州)人。歷兩京御史為荊州知府,調揚州知府。後調陝西任參政,歷湖廣、江西左右布政使,累遷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贈太子太保,謚恭靖。
蔣英,嘉善人。歷知松溪、漳浦、宜興。
蔣守約 ,直隸宜興人,為道士,永樂初 舉贊禮郎 禮部尚書,太常寺卿
蔣宗武,江蘇武進人。家世業醫,入太醫院,授以御醫,又擢為院判、院使等職,後晉升為禮部左侍郎。
蔣主善,,江蘇句容人。,太醫院院判蔣武生之子。,任太醫院院判,
蔣用文,祖籍魏(今山西),洪武初遷句容(今屬江蘇)。,升太醫院院判,六年後任承德郎。
蔣若來,江蘇人,明末江浦守備
蔣光彥,福建晉江人,官至江西副使,廣東布政司參議,
蔣德璟,晉江人,擢禮部右侍郎,任戶部尚書,晉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
蔣允儀,明官員,授桐鄉知縣,移嘉興,擢御史,巡按陝西,巡湖廣副使,擢太撲少卿,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
蔣士銓,江西鉛山人,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
清朝
蔣廷錫,江蘇常熟人,曾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
蔣今長,嘉慶年間山東博山人,官居中書科中書舍人(從七品)加五級,誥封奉政大夫(正五品),,晉贈中憲大夫(正四品)
蔣立鏞,天門人。清嘉慶十六年(1811)狀元。歷任國史館協修及纂修,朝考閱卷官等。任河南鄉試副主考官,出任廣西鄉試主考官。
蔣艮, 商城伏山鄉人,歷任武英殿協修、纂修,國史館協修教習,任山東鄉試副考官
蔣伊,江蘇常熟人,由翰林院庶吉士改陝西道監察御史,官至河南提學副使。
蔣文慶,漢軍正白旗人,授吏部主事,遷員外郎。出為雲南曲靖知府,調雲南府,擢甘肅寧夏道,遷浙江按察使,護理巡撫,遷安徽布政使,擢巡撫。
蔣赫德,遵化人,隸漢軍鑲白旗,任國史院大學士,文華殿、弘文院大學士,禮部尚書。
蔣攸銛,先世由浙江遷遼陽,隸漢軍鑲紅旗,遷御史,任江西按察使、雲南布政使、江蘇巡撫、江南河道總督、兩廣總督等職。調四川總督,加太子太保。授刑部尚書。尋授直隸總督。拜體仁閣大學士,充軍機大臣,管理刑部。授兩江總督,晉太子太傅。
蔣懋勛,浙江臨海人,參加肅清三藩之變克復台灣有功,官至溫州鎮總兵
蔣祥墀天門凈壇鄉七屋台村人,任浙江鄉試副主考,升任國子監司業,後歷任國子監祭酒、少詹,奉順天府丞、通政司副使,光祿寺卿宗人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鴻臚寺卿等職。
蔣元溥,天門人,任九江知府,署江西鹽法道,
蔣陳錫,江南常熟人,歷官河南按察使、山東巡府、雲貴總督。為
蔣弘道,順天大興人,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賜進士第、戶部左侍郎、加一級,左都御史.
蔣益澧, 湖南湘鄉人,清湘軍首領,曾任廣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廣東巡撫。
蔣洲,江南常熟人。大學士蔣廷錫之子。初為主事,歷官山西布政使、山東巡撫。
蔣溥,大學士蔣廷錫之子。雍正進士。歷官至湖南巡撫,協辦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和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兼領戶部。
蔣國柱,清初漢軍鑲白旗人。,授都察院啟心郎。歷工部右侍郎、戶部
左侍郎。後調江寧巡撫,駐鎮江,補右通政使,遷秘書院學士,尋授山東巡撫。後任浙江巡撫。
蔣鳳藻,清江蘇吳縣人,補福建福寧知府。
蔣錫綬,江蘇長洲人。,刑部主事入直,官至安慶府知府。
蔣振生,金壇人.虎臣修撰之侄也。授國子監學正。
蔣炳,江蘇陽湖人。內閣侍讀入直,官至河南巡撫。
蔣國禎,,鳳陽知府
蔣永修;清官員,學者,經學家。歷官應山縣知縣,刑科給事中,平越府知府,終湖廣提學副使。
蔣發,祖居河南溫縣東鄉劉村,後遷水運村。太極拳創始人。
民國
蔣/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
蔣介卿,浙江奉化人,任過台州地方法院推事、廣州地方審判廳推事、英德縣縣長、後又擔任過浙江海關監督、浙江省政府委員等。
蔣百里,浙江海寧人,國/民/黨陸軍上將.
蔣鼎文,逝江諸暨縣石山人,授國/民/黨陸軍上將,任陝西西安行營主任,兼十戰區司令長官。陝西省主席。
蔣先雲,湖南省新田縣大坪塘鄉大坪塘村人,名湘耘,別名巫生,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優秀黨員、學生運動傑出領袖、「黃埔三傑」之首、北伐戰爭烈士。
蔣翊武,澧縣城關鎮人。武昌起義總指揮
蔣/經/國,字建豐,浙江奉化人
蔣尊簋,諸暨紫東滸山人,廣東任混成協協統,任廣東省都督府軍事部長,為浙江都督,兼民政長,任為參謀次長。後歷任軍政部次長,代理參謀長兼滇、黔、贛聯軍第一路司令。
蔣作賓,湖北應城人。著名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陸軍部次長
蔣夢麟,浙江餘姚人,北京大學校長。
蔣正文,字松寒,淄博工礦特區武工大隊大隊長,博山縣警察所建設科長,博山武術宗師
蔣正武,字松鶴,子蔣衍桂博山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女蔣衍芬丈夫是外交部原副部長宮達菲
蔣衍升,同盟會創始人之一,山東省秘書長。
蔣光鼐、廣東東莞人。曾任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總指揮,淞/滬/警/備/司/令。任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綏/靖主/任。
蔣/緯/國,浙江奉化人,晉升陸軍二級上將,任裝甲兵司令
蔣華秀,蔣介卿的女兒嫁與白崇禧的外甥韋永成為妻,韋永成在抗戰時。曾任安徽省財政廳廳長。
蔣仲苓,浙江省義烏縣人,任"陸/軍/總/司/令"並晉升"二級上/將",任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兼任中山科學研究院院長,任"總統府"參軍長,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任"國/防/部長",,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副/主/席,聘為"總/統/府"資政。,
蔣碧薇,江蘇宜興縣,復旦大學法語教授,悲鴻夫人,後嫁張道藩,貴州人
蔣南翔,江蘇宜興人,是「一二·九」運動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52~1966年出任清華大學校長,1956~1966年兼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期間還任中共北京市高校黨委第一書記、教育部副部長、高等教育部部長等職。1977年後任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部長、中央黨校第一副校長等職。
蔣修仁,陸軍少/將,國民革命軍整編第二十六師四十四旅旅長。
蔣在珍,中/將師長,貴州桐梓人,任新八師師長,第二十五軍第三師師長.
蔣孝先,陸軍中/將。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三組組長、南/京政/府駐北平憲兵第三團團長。在《何/梅協定》簽署後,蔣/孝先從北平撤回南京,擔任蔣/中/正的侍從室組長。
蔣鋤歐 ,東安山口鋪人。,任國/民/黨四十四軍二師師長,晉升為四十四軍中/將副軍長,任過全國鐵路/甲車司/令、鐵道部警備總局局長、交通/警/備/司/令,,任一,六兩區鐵路軍運指揮官,後調/衡/陽/運/輸/司/令,
蔣伏生,祁陽掛榜山人。升為國/民/黨師長,任李/玉/堂部集/團/軍副/總/司令、長/沙/警/備司/令
近現代
蔣英(1919.9.7~2012.02.05)浙江海寧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女聲樂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
蔣潤觀(1916—1990)江西省廣豐縣人。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蔣正涵,號海澄,筆名艾青,1910年出生於浙江金華,現代文學家,詩人。
蔣勤勤,1975年9月3日出生於重慶,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94級表演系。
蔣雯麗,1969年6月20日生於安徽蚌埠,中國影視女演員,1993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蔣怡,1977年5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華語影視女演員、節目主持人、模特。
蔣大為,男高音歌唱家,1947年1月22日出生於天津。
蔣欣,中國內地女演員。祖籍湖南益陽,出生於烏魯木齊,成長於鄭州。
蔣勁夫,1991年9月2日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內地新生代男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2009級表演系。
蔣夢婕,1989年12月7日出生於安徽蕪湖,中國大陸女演員,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芭蕾舞專業。
蔣世豪,香港已故足球運動員(1975—2011),司職中前場。
㈤ 姓蔣的歷史名人
1、蔣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鄉縣(今湖南省湘鄉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宰相,與諸葛亮、董允、費禕合稱「蜀漢四相」。
蔣琬最初隨劉備入蜀,為廣都縣長。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才免於一死。後重獲啟用,受到諸葛亮的悉心培養,累官丞相長史兼撫軍將軍。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去世,蔣琬繼其執政,拜尚書令,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再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延熙元年(238年),受命開府,加大司馬,總攬蜀漢軍政。曾制定由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但未被採納。
2、蔣歆,字子文。三國時廣陵(今揚州)人,漢末為秣陵尉,追逐強盜至鍾山(即紫金山)腳下,戰死後葬在鍾山腳下,民間傳說,成為陰間十殿閻羅的第一殿秦廣王,南朝齊永明中封以帝號,南唐追謚庄武帝,有廟碑。
孫吳初年,有人看見蔣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馬,手執白羽扇,侍從左 右跟隨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樣,於是吳大帝孫權為蔣子文立廟堂,封為蔣侯,並將鍾山(即紫金山)改名蔣山。
379年,前秦在西部戰線攻下襄陽,其東部大將彭超、俱難帥兵六萬包圍幽州刺史田洛於高郵西北之三阿,前秦毛當、毛盛率兩萬人馬攻堂邑,東晉兵驚潰。謝玄親率三萬北府兵救援三阿田洛部,進至西側一水塘時與前秦部將都顏遭遇,晉將何謙斬殺都顏。晉軍順勢推進到三阿,大敗彭超,此後晉軍又三戰三捷,穩定了東部防線。
東晉史學家干寶《搜神記》雲,晉軍五戰五勝,皆因蔣歆乘白馬暗中顯靈相助。《資治通鑒》、《太平寰宇記》等書也予以收錄 。後人遂將蔣歆顯靈的水塘命名為白馬塘(在今金湖縣津南鎮),塘邊建白馬祠。後來,揚州建白馬廟,高郵建白馬廟,以祀蔣歆。
3、蔣士銓(1725年12月1日—1784年4月3日),字心餘、苕生,蕖生,號藏園,又號清容居士,晚號定甫。清代戲曲家,文學家。江西鉛山(今屬江西)人,祖籍湖州長興(今浙江長興)。
乾隆二十二年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乾隆二十九年辭官後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書院講席。
精通戲曲,工詩古文,少與汪軔、楊垕、趙由儀並稱"江西四才子"。詩與袁枚、趙翼合稱江右三大家。橫出銳入,蒼蒼莽莽,不主故常,蓋受黃山谷影響,講究骨力。又工古文辭,雅正有法。其詞筆墨恣肆,自是奇才。戲曲亦為清代大家。士銓所著《忠雅堂詩集》存詩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於稿本的未刊詩達數千首,其戲曲創作存《紅雪樓九種曲》等四十九種。
4、蔣廷錫(1669年—1732年),字酉君、楊孫,號南沙、西谷,又號青桐居士。清朝前期政治人物、畫家。漢族,江蘇常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進士,雍正年間曾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職,是清朝重要的宮廷畫家之一。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華殿大學士,仍兼理戶部事。次年加太子太傅。雍正十年(1732年)卒於任內。謚文肅。
5、蔣伊(1631—1687)字渭公,號莘田,江蘇常熟人,清代書畫家、詩人,性孝友,負才略,工詩文,善繪事,康熙十二年進士及第,有《莘田詩文集》傳世。 伊字謂公,常熟人。康熙癸丑進士。
由翰林院庶吉士改陝西道監察御史,官至河南提學副使。是編乃其初登第後恭進御覽之書也。前有進書奏疏,其書分門編次,共六十四類,每類之中又自分法、戒二類。所采上起唐、虞,下迄明季。其曰《萬世玉衡》者,蓋取司馬遷《天官書》之說,以玉衡為北斗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