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紅十字會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中國紅十字會1904年成立。
中國紅十字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是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的成員。
前身可追溯於1904年3月10日成立的上海萬國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領導、聯系,下屬各地區、行業分會以及高度自治的兩個分會——香港紅十字會與澳門紅十字會。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於1950年進行了協商改組,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並修改了《中國紅十字會章程》。1952年中國紅十字會恢復了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合法席位。
(1)紅十字會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
建設成就
根據2018年6月官網信息顯示,香港、澳門紅十字會回歸以來,香港、澳門紅十字會與內地各級紅十字組織的交流更加密切,合作的領域更加寬廣,涉及備災救災、衛生救護、無償獻血推動、社區志願服務、紅十字知識傳播、紅十字青少年等眾多方面。
每當內地發生重大自然災害,香港、澳門紅十字會都在第一時間給予支援。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相互隔絕之後,由兩岸紅十字組織共同協商並簽署的「金門協議」成為海峽兩岸分別授權的民間團體簽訂的第一個書面協議,為保障以人道和安全的方式實施海峽兩岸私渡人員和刑事嫌疑犯或刑事犯的海上雙向遣返作業提供了保證。
自1993年至2017年,雙方輪流舉辦紅十字青少年夏令營20次,共有約2000餘名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少年代表參加活動。
雙方共同開展的交流合作涉及救災備災、水上救護、志願服務等多個領域。兩岸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兩岸紅十字組織都能團結一心,相互支持,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中國紅十字會迅速將大陸募集的300萬美元捐贈給台灣紅十字組織。2008年汶川大地震,台灣紅十字組織搜救隊和醫療隊前往災區開展救助,成為兩岸紅十字組織第一次合作參與兩岸間災害救助。
2009年台灣發生嚴重的「莫拉克」風災,中國紅十字會用大陸民眾捐贈的 1.2億元救災款,為台灣受災民眾修建住房,建校舍,修建福美吊橋等
B. 中國紅十字會建於幾年
中國紅十字會1904年成立,以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中國紅十字會遵守國家憲法和法律,遵循國際紅十字運動基本原則(人道、公正、中立、獨立、志願服務、統一、普遍),依照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和本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中國紅十字會根據獨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則參加國際紅十字運動,發展同有關國際組織和各國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的友好合作關系。
C. 紅十字會的起源
國際紅十字運動起源
紅十字運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它的誕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1859年6月24日,瑞士人亨利·杜南先生途徑義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索爾弗利諾的村莊,正趕上奧地利陸軍與法國一撤丁聯軍之間的一場戰役,回缺乏醫療救護,士兵傷亡慘重,約有4萬多受傷垂死之人被遺棄在戰場。正在歐洲各地從事私人商務的亨利、杜南先生途徑此地目睹了無助傷兵痛苦掙扎的慘狀,為之所震驚,當即決定放棄個人事業,組織居民搶救傷兵,掩埋屍體,投入戰場救護。
這次經歷深深觸動了亨利、杜南先生的良知和思維。戰爭結束後,他回到日內瓦寫下了《索爾弗利諾回憶錄》一書,把在索爾弗利諾見到的一切情景,以直觀感人的方式敘述出來,表達了他想對傷兵進行救護,但又力不從心的遺憾和不安。此書的出版,在歐洲各國引起了強烈反響。為此,他提出了兩項重要建議:一是在和平安定時期,各國設立全國性的志願傷兵救護組織(演化為當今的國家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平時開展救護技能訓練,戰時支持軍隊醫療工作;二是簽定一份國際公約給予傷兵救護組織以中立地位(演化為當今以四部日內瓦公約及其兩部附加議定書為核心內容的法律文書)。亨利、杜南先生用熱情和人道精神震撼了人們的心靈,在歐洲贏得了廣泛的共鳴。
首先得到瑞士的日內瓦公共福利會會長莫瓦尼埃、杜福爾將軍、阿皮亞醫生和莫諾瓦醫生的贊賞和支持。成立了「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又稱為「日內瓦5人委員會」。1875年改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亨利、杜南先生為實現其理想,不斷努力向歐洲一些國家的君主和政府呼籲,得到了支持。1863年10月26日,來自歐洲16個國家和4個私人組織共36名代表參加了日內瓦國際會議,並一致通過了《紅十字決議》,決定在各國建立救護團體,為表示對瑞士國的敬意,其標志定為「白底紅十字」(瑞士國旗為紅底白十字),1864年8月8日-22日又簽定了《關於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且被各國相繼承認。從此,紅十字運動作為一個國際性運動開始運作起來,並得到了國際法的保障。
1901年,亨利、杜南先生回其對紅十字運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榮獲首次頒發的諾貝爾和平獎。
亨利、杜南先生逝世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紅十字運動的創始人,1948年,紅十字協會(即現在的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的前身)理事會決定,把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生日)定為世界紅十字日,並要求各國紅十字會在這一天舉行慶祝紀念活動。
紅十字青少年
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紅十字青少年作為富有生氣的力量,很早就開始了活動。
1870年普、法戰爭時,荷蘭的中小學生利用舊亞麻布自製綳帶,以作戰傷救護之用。
1880年,英、荷波爾戰爭時,加拿大的學生以楓葉為標志,志願為紅十字會工作。
1892年,捷克斯洛伐克摩拉維亞州的婦女委員會倡議組織青少年參加紅十字會活動,並向第5屆國際紅十字大會提出了議案。
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國家的紅十字會組織青少年參加救濟士兵和戰爭受難者工作。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英國、匈牙利、紐西蘭、波蘭、瑞士、南斯拉夫、法國、日本、羅馬尼亞、日本、瑞典等國紅十字會陸續建立起紅十字青少年部。
1922年,國際紅十字會協會理事會的第18項決議,闡明了紅十字青少年活動的作用和意義,建議各國根據具體情況,在中小學學生中發展青少年會員。兩年後,理事會進一步決定,組織紅十字青少年活動,以校內為主,但也可以擴展到校外。其宗旨和任務是:保護生命和健康;相互幫助,加強國際友誼;傳播紅十字的基本原則和日內瓦公約。
D. 紅十字會創建歷史
世界紅十字會創立於1864年,它的創始人是瑞士的亨利·杜南。亨利·杜南在1859年時路經義大利倫巴底,目睹奧地利、法國及撒丁王國軍隊在索爾弗利諾(Solferino)悲慘的戰役,發現傷兵經常乏人照顧,情況凄慘,所以1862年自費出版了《索爾弗利諾的回憶錄》(A memory of Solferino / Un souvenir de Solferino)一書,渴望喚起社會的注意,並且號召索爾弗利諾群眾成立一個民間、中立的傷兵救援組織。 1863年,杜南與古斯塔·莫瓦尼埃(Gustave Moynier )、吉勒姆-亨利·杜福爾 (Guillaume-Henri Dufour)、路易斯·阿皮亞(Louis Appai)及西奧多·莫諾瓦(Theodore Maunoir)一同成立了「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Relief of the Wounded),此即為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濫觴。 1864年,此時紅十字會運動已經擴散至歐洲12個國家,並於日內瓦首度簽署了《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以即第一條日內瓦公約。 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於1875年改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並向外擴張至伊斯蘭國家,但由於十字是基督教的宗教符號,伊斯教徒不願意接受,1876年在奧斯曼帝國採用「紅新月」標志,波斯帝國採用古老的獅子和太陽圖案。1929年國際紅十字會承認了這兩個符號。伊朗霍梅尼政變取得政權後,廢棄了紅十字會的符號,和其他伊斯蘭教世界一樣採用紅新月會符號。國際紅十字運動才於1986年改名為「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而紅十字會聯合會則於1991年改名為「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後來以色列要求採用紅色猶太教符號,六角的「大衛之星」,沒有被紅十字會批准,因為怕此例一開,各種團體都會要求自己的五花八門符號,紅十字會正在討論准備採取一種國際通用的,沒有宗教意義的紅菱形符號。 紅十字運動一百多年來,由於在戰時及承平時機對人類社會都有卓著的貢獻,所以共獲得3次諾貝爾和平獎,加上創辦人亨利·杜南於1901年獲頒的諾貝爾和平獎,總計紅十字會獲得4次最高的和平殊榮。 一百多年來,紅十字會的卓越貢獻使這一標志具有了極大的號召力和權威性。隨著紅十字會會員國的發展,紅十字會的任務也開始由單一戰傷救護發展到對自然災害的援助、意外傷害的急救、自願輸血、社會福利以及開展世界各國紅十字會、紅新月會之間的友好合作,壯大和平力量,促進人類進步事業的發展等。為了紀念杜南對世界紅十字事業所作的偉大貢獻,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協會執行理事會1948年決定將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為國際紅十字日。
E. 中國紅十字會在哪一年哪個城市成立
中國紅十字會於1904年在上海創立,起初叫「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建會後一直從事救護傷兵、救助難民和賑濟災民活動,並積極參加人道主義救援活動。1906年,清政府簽署承認了《日內瓦公約》。1907年,「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改名為「大清紅十字會」。1912年,「大清紅十字會」改名為中國紅十字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於1912年1月15日通報各國,正式承認中國紅十字會為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成員之一。1919年,紅十字會國際協會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於當年7月8日加入該會。1952年7月,第18屆國際紅十字大會承認中國紅十字會是中國惟一合法的全國性紅十字會,中國紅十字會因而成為新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第一個恢復合法席位的團體。
中國紅十字會使用白底紅十字標志。其使用方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志使用辦法》和《中國紅十字會紅十字標志標明性使用規定》的規定執行。中國紅十字會的會徽為金黃色橄欖枝環繞的白底紅十字。
中國紅十字會的會旗為白色旗幟正中央印製中國紅十字會會徽。全國各級紅十字會統一使用白底紅十字標志和會徽、會旗。紅十字標志、紅十字旗、中國紅十字會會徽和會旗以及會員證、團體會員標牌、榮譽證書等需用紅十字標志的,應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F. 中國紅十字會建於多少年
中國紅十字會簡介:中國紅十字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組織,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成員。中國紅十字會以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
中國紅十字會1904年成立。建會以後從事救助難民、救護傷兵和賑濟災民活動,為減輕遭受戰亂和自然災害侵襲的民眾的痛苦積極工作,並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於1950年進行了協商改組,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並修改了《中國紅十字會章程》。1952年中國紅十字會恢復了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合法席位。建國初期,中國紅十字會在協助政府履行《日內瓦公約》、處理戰爭遺留問題、開展民間外交、宣傳衛生防病知識、保護人民生命與健康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紅十字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使中國紅十字事業有了法律保障。
2009年中國紅十字會召開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大會聘請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為第九屆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聘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桑國衛、全國政協副主席黃孟復、張榕明、李金華同志為第九屆中國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選舉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華建敏同志擔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通過了《中國紅十字事業2009-20014年發展規劃》。
截至2011年底,中國紅十字會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紅十字會、334個地(市)級紅十字會、2848個縣級紅十字會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紅十字會、鐵路系統紅十字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紅十字會;有9.8萬個基層組織,215.6萬名志願者,11萬個團體會員,2658萬名會員,其中1775萬名青少年會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規定,中國紅十字會履行下列職責:
1、開展救災的准備工作;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人員和其他受害者進行救助;
2、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組織群眾參加現場救護;參與輸血獻血 工作,推動無償獻血;開展其他人道主義服務活動;
3、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
4、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
5、宣傳國際紅十字和紅新月運動的基本原則和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
6、依照國際紅十字和紅新月運動的基本原則,完成人民政府委託事宜;
7、依照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的有關規定開展工作。
G. (急)紅十字會至今多少週年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中國紅十字會創立於1904年已有105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