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澳島在哪個城市
南澳島在廣東省汕頭市,位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由37個島嶼組成,南澳島海岸線較長,並且有多處都具備新建深水港,為當地的海洋運輸業提供了天然優勢,另外當地自然景觀優美、旅遊景點豐富。② 南澳的面積、人口、歷史是什麼
南澳島
南澳島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她是由37個大小島嶼所組成,陸地面積130.90 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面積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里,現有7萬多常住人口。南澳島地處粵東海面,位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瀕臨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南澳島海岸線77公里,大小港灣66處,其中如煙墩灣、長山灣和竹棲肚等多處具備興建深水港,闢建萬噸級碼頭,具備發展海洋遠運事業的優越條件。南澳島的青澳灣是沙質細軟的緩坡海灘,海水清澈,鹽度適中,是天然優良海濱浴場,是廣東省兩個A級沐浴海灘之一,還有「天然植物園」之稱的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候鳥天堂」之稱的島嶼自然保護區,又有亞洲第一島嶼風電場,還有歷史悠久的總兵府、南宋古井、太子樓遺址以及眾多文物古跡50多處,寺廟30多處,具有「海、史、廟、山」相結合的立體交叉特色,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是南澳生態旅遊的主色調
南澳島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橫貫。冬暖夏涼的海洋性氣候十分宜人,年平均氣溫只有21.5℃,且空氣清新,沒有各類污染工業,每立方厘米空氣含負離子4000個,高於一般城市10至20倍。盛夏季節,海風習習,氣候清爽,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每逢夏季,國內外旅遊者紛紛來到這里避暑、休憩、游覽、消夏
③ 誰知道南澳島的歷史啊
早在距今8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初期,南澳就有人類活動。島上有兩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一是東坑仔遺址,一是象山遺址,全島現在已發現和修復的文物勝跡達50多處。* 西漢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南澳歸南海郡揭陽縣管轄。
* 明萬曆三年(1575年)詔設南澳副總兵,即「協守漳潮等處駐南澳付總兵」,分廣東、福建兩營。
*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升設總兵,管轄閩南、台灣、粵東海域軍事。
* 清雍正十年(1732年)設南澳廳。
* 民國元年(1912年)7月改南澳廳為南澳縣。
* 1914年10月,全縣原由廣東、福建分治劃歸廣東省管轄。
* 清以前行政區域分屬福建省沼安縣和廣東省饒平縣,1915年全島劃歸廣東省管轄,1927年,縣城從深澳移至隆澳(後宅)。1950年南澳解放,成立南澳縣人民政府,屬潮汕專區,1983年汕頭地市合並以後,直屬汕頭市管轄。
④ 汕頭南澳島怎麼樣
汕頭南澳島被稱為廣東夏威夷。汕頭南澳島 還不錯啦。現在在建橋了。
南澳島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地處粵東海面,位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瀕臨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她是由37個大小島嶼所組成,現有7萬多常住人口。南澳島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海、山、史、廟"相互交叉的特色,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是南澳生態旅遊的主色調。這里有澳灣省級旅遊度假區,有"天然植物園"之稱的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候鳥天堂"之稱的島嶼自然保護區,又有亞洲第一島嶼風電場,還有歷史悠久的總兵府、南宋古井、太子樓遺址以及眾多的文史、古跡、寺廟等。所有這些如同簇簇競相出水的奇葩,構成了一道亮麗的海島風景線。而南澳島冬暖夏涼的海洋性氣候更是十分宜人,空氣清新,沒有各類污染工業,每立方厘米空氣負離子高於城市10至20倍,是都市人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深澳古鎮 位於南澳島東北面,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北與饒平柘林鎮隔海相望,獵嶼、虎嶼(又稱塔嶼)屹立為門戶,嶼內水域寬闊,"澳之深無底",故稱深澳。
這個昔日戰火連天的海域,如今成了魚歡蝦躍的海洋牧場,一格格石斑魚養殖網箱,一片片紫菜竹架、一籠籠珍珠貝、一串串翡翠貽貝、太平洋牡蠣生機勃勃。那大片海灘塗,人們耕海築起了萬畝海水養殖基地,已經形成以石斑魚、鮑魚、珍珠、紫菜、對蝦、貝類等名貴海鮮為主的"聚寶盆"。
青澳灣 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青澳灣位於南澳島東部,海灣似新月,海面如平湖。金黃柔軟的沙灘坡度平緩,沙質潔凈,一直延伸至水下百米以外,無礁石無淤泥。海水也無雜質無污染。潮漲潮落不改澄碧顏色,背倚險峻高山,是廣東省兩個A級沐浴海灘之一。現度假區內現已建成了一批風格各異的賓館、酒店,並配套有會議中心、歌舞廳、沖淡室、停車場以及海上遊艇等活動項目,是一個悠閑度假、避署、休養的理想之地。
烏嶼 距南澳縣主島東南方約 3.9公里,是廣東省南澳島省級候鳥自然保護區。小島四周懸崖峭壁,岩礁棋布,潮流湍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成為了130多種海鳥棲息繁衍的"安樂窩",成為蜚名中外的"候鳥天堂"。
金銀島 位於深澳鎮賊澳灣。整個景點由九曲橋連接而成,相傳這里是"海盜"吳平的藏寶之地,至今流傳著藏寶的謎語"潮漲淹不著,潮退淹三尺",卻無人能破譯,遂成千古之謎。
南澳縣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並建成了一批旅遊景點景區和服務配套設施,初步形成了以青澳灣為中心的全縣旅遊網路,現有賓館、酒店等接待場所50家,接待床位3000多個。
陸島交通便捷,環島公路68公里,海上航線方便快捷,每天有車輪渡、高速客船、直達客車往返於汕頭、澄海萊蕪、饒平等地。島上交通工具齊全,各景區景點實現通路通車。南澳車輪渡至萊蕪碼頭的船每兩小時一班。而從汕頭汽車總站發往南澳島的班車一天有3班,分別於8:20、12:00、14:00開出。
⑤ 汕頭南澳島
南澳島素有「粵東海上明珠」、「潮汕屏障,閩粵咽喉」之稱,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海、山、史、廟」文體交叉的特色。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是南澳生態旅遊的主色調,登海島、住海濱、沐海風、浴海水、品海鮮是各方朋友上島旅遊的開心選擇。這里既有被譽為「東方夏威夷」的青澳灣省級旅遊度假區,又有「天然植物園」之稱的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既有「候鳥天堂」之稱的鳥嶼自然保護區,又有亞洲第一大海島風電場;既有歷史悠久、歷158任的總兵府,又有充滿傳奇色彩的南宋古井、太子樓遺址,別具特色的海上漁家,以及眾多國內外頗有影響的文史、古跡、寺廟等,所有這些景點如同簇簇競相出水的奇葩,構成了一條亮麗的海島風景線。
不過島上沒有什麼特色的美食
⑥ 南澳島有多大為何有50多處文物古跡、30多處寺廟
南澳島位於廣東省的海島縣,總面積約110多平方公里, 由南澳島及其周邊37個島嶼而組成。島上設有後宅、雲澳及深澳三個小鎮和兩個旅遊區管委會所組成。 南澳島目前是廣東全省距離台灣省最近的一個點,離高雄約162海里,處於台灣高雄、香港和廈門的三大港口的中心地點,地理位置優越,處於三省交界的海域,距離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約7海里,素有“澳東屏障 粵閩咽喉”的美稱。
南澳島自古以來就是東南沿海通商的重要地點,同時也是對台和海上貿易的咽喉要道,“南澳Ⅰ號”明朝古沉船事件也輔證了南澳還曾是“海上絲綢之路”得重要門戶。直到2014年經我國中央台辦以及國台辦聯合批准設立此地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⑦ 南澳島的傳說
沉東京,存南澳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在閩粵交界的海面上,連結南澳島東面還有一座東京城,石板路使青澳與東京城相通。玉上皇帝賜給掌管東京的男島神一個鼎蓋,賜給掌管南澳的女島神一個酒盅。一天,女島神登山遊玩。峰頂上她遠望東、南海之交無垠的海面,近觀足下美麗的小島,正當她怡然自得之時,一個念頭在腦際浮生:小島象只酒盅,雖然美麗,然而酒盅置於海中,將有沉沒之災,這將如何是好?幾經思索,她認為欲免此厄,只有用酒盅換取鼎蓋。一天,南澳女島神宴請東京男島神,酒席間,女島神借盅為題,數說酒盅的雅緻與妙用,認為它於男人才能派上最大用場,而鼎蓋對於女人用途更大,提出了互換寶貝的要求。男島神酒意方酣,見酒盅的確別致,用於飲酒最好,大為動心,終於與女神交換了寶貝。
再說東京城內有一姓錢的富人,人稱錢員外,得知東京男島神的鼎蓋被南澳女島神換走,總擔心東京有朝一日要下沉,他找卜卦先生問卜:「先生,你能不能算出東京城會不會沉沒?」卜卦先生盼到賺錢的機會便說:「會!」並告訴他。「東京下沉,為期不遠。」錢員外聞言,吃驚不小,急切問道:「沉沒前有沒有徵兆,望先生指點。」卜卦先生閉上眼睛,隨口說道:「南澳島北角山東面那頭大石獅,脖子流血之時,就是東京下沉之日!」
錢員外聽完,驚恐萬分,賞了卜卦先生一些銀子匆匆回家。他一面請人趕造一艘逃難用的大船,另外派了一名婢女每天清晨到南澳島北角山觀察大石獅的變化。婢女奉命,每天一早通過石板路往南澳北角山。一位殺豬大哥,每天清早從石獅前經過,見一女子天天在此觀望,深感詫異。一天早晨,見那女子又來了,便上前詢問原由,婢女講明原委後嘆氣道:「我跑得腳底都起泡了,還不知要跑多少回呢?」殺豬大哥聽後笑了笑,心裡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婢女發現石獅大血淋漓,急忙趕回家向錢員外報告。當錢員外一家收拾細軟登船之時,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東京城果然沉到海里去了!這就是流傳於粵東閩南一帶「沉東京、存南澳」的奇妙傳說,南澳漁民在青澳東角海面捕魚,還不時打撈到碗瓮等家物,有時船底還觸到海中房屋的飛瓴角哩。
青澳灣的傳說
閩粵沿海流傳著一個美妙的傳說,東海龍王的七個女兒有一天偷偷跑出龍宮,她們要到南海尋找好玩的地方。剛過南海,但見海面有一小島,東北角島礁環繞,將大海圈成平湖,沙灘純凈潔白,海水清徹如鏡,山川秀麗無比,她們被迷住了。沐浴戲耍,臨回東海龍宮仍依依不捨,各拋下金釵留為表記。傳說中龍女眷戀的海灘,就是南澳島青澳灣。龍女拋下的金釵化為七座礁石。退潮時,礁石裸露,遠望似七顆星飄浮於藍天;稍有風浪,碧波托起白浪,彷彿來自天際,濺起的陣陣飛沫置七星礁於蒙嚨之中;夜晚,浪擊礁石,不時閃著淡淡的光亮、就象在廣漢幽遞的夜幕上點綴著七顆閃爍微光的彗星星,成為「七礁纏星」佳景。
兩個藏金謎的傳說
歷史上,南澳島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海上互市之地。南宋皇室因元兵追逼逃難南澳;明代中葉起,南來北往之商旅假道駐足覽勝;更有盜賊據為巢穴、劫船越貨。滄海桑田,時至今日,南澳尚留有兩大金謎的傳說。
1、太子樓藏金謎??
在南澳宋井亭東北面約千米處,有一太子樓遺址。這里,一棵茂密的古榕,長在一處碩大的石壁上,石壁下側有一裂縫,裂縫兩邊歪歪斜斜刻著難辨的文字。傳說石室內藏著南宋皇室未能帶走的大批金銀珠寶,若有誰能將石壁上的文字念成文、釋其義,則石壁便會自動開啟,裡面的寶藏歸他所得。獵奇探秘碰運氣的人來了很多,但都一無所獲。後來有一頗通文墨的商人,居然能念字成文,釋義說至八成時,石壁便開啟一條縫隙,露出耀眼的珠光寶氣。這時,山下來了一個人,商人唯恐來人爭奪珠寶,急忙鑽進石縫取寶。石縫突然閉合了,商人被夾在裡面,只留下辮子在石縫之外,變成了一株小榕樹,日長時久,長成古榕。至今石壁上的文字歷歷可見,但太子樓藏金謎仍沒有被解開。
2、吳平藏金謎
南澳深澳鎮西北面有一個臨海的村子叫吳平寨。400多年前,沼安人氏吳平聚眾為黨,勾結倭寇,劫掠沿海。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吳平到南澳築城建堡,負隅反抗官兵,屢剿不除。同年9月,朝廷命都督戚繼光、俞大猷聯兵征伐,終被剿滅。
吳平將平時劫來的金銀分裝18壇,藏於不同地方,留下謎一般的歌謠:水漲淹不著,水退淹三尺。藏寶的地方只有他妹妹知道。一次,吳平笑問妹妹:一旦山寨被剿,你要隨我逃走還是想留下來看管金銀。妹妹說:我願留下來看管金銀。吳平心不悅。
戚繼光、俞大猷聯軍分水陸兩路圍剿吳平寨時,吳平見大勢已去,逃至海邊殺死了呆守18壇金銀的胞妹,並將屍首碎成18塊分埋於藏金的地方後,奪舟逃出海去。18壇金銀埋在哪裡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南澳兩大藏金謎期待幸運者到來。
南澳啞蛙
宋帝一行逃至南澳後,禮部侍郎陸秀夫踏勘了全島,確定在雲澳澳前村東側一個小山包上建行宮。宋帝趙昰之弟趙昺,當時未為帝稱太子,於是他的住所便稱「太子樓」。
國之將破、征途奔波,連日來太子昺身心勞累、疲憊不堪。夜來正想入睡,忽聞住所附近蛙聲響成一片,吵得他無法入眠,索性起身,命侍郎陸秀夫捉來蛙王問罪。
侍郎陸秀夫在太子樓牆腳捉來蛙王復命,蛙王在陸秀夫手中還「噎哇,噎哇……」(象聲詞)叫個不停。看那樣子,悲悲切切,似在訴說,似在懇求。太子昺頓生憐憫之心,隨手拿起案頭朱筆,在蛙王脖子上畫了一圈,不禁生情淚下,揮手讓陸秀夫放生。
自此,太子樓周圍的青蛙。脖子上都有一個圈。蛙王感謝太子昺不殺之恩,叫時只發出低微的「噎」聲,太子樓附近頓時靜寂下來。於是,太子樓青蛙會噎不會哇在南澳及潮汕沿海一帶流傳開來,並稱這種青蛙為南澳啞蛙。
九溪澳的傳說
九溪澳別名九歸漏。關於九歸漏的由來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村裡有一山洞,可通往雲澳鎮的山邊村,由於山洞巨大,里邊還辟有一個可供織布的九歸,後來,九歸散漏而去,故稱九歸漏。另一種說法為:乾隆年間,有一姓蔡人家,上島遊玩。有一天來到這里,見該處上游有九條小溪匯入大溪,認為是聚財之地,於是,便在此住了下來,並在溪邊創村,期望一朝發跡。令人遺憾的是,直到其去世,都未能發家,世代相沿均一貧如洗,山村仍為窮鄉僻野,於是,有村民便譏諷為:「九溪之水,終歸於漏。」解放後,人們以其名字欠佳,遂改名九溪澳。
⑧ 深圳南澳島
屬於龍崗區,是指南澳鎮吧!
另外汕頭有個南澳縣,那才是真正的島嶼。
⑨ 潮州到現在有多少年歷史了
潮州歷史悠久,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證實,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遠古時代,土著畲族先民便創造了口頭文學——畲歌仔。
潮州的先民屬古閩越族。自秦漢以後,中原漢族後裔大部分從閩南的莆田遷入潮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設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地域屬南海郡,始載入版圖,但此時到唐朝今天的潮州汕頭一帶漢族人稀少,從唐朝後期開始漢人數量才有較快增長。
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屬南海郡揭陽縣地,潮州最早的建制始於東晉成和六年(331年)在南海郡東部析置東官郡,東晉義熙九年(413年)分東官置義安郡。這義安便是潮州的前身。義安郡這個名稱一共使用了260年。
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年),全國撤郡設州,義安郡屬循州之義安縣,是年,升立州,因地臨南海取「潮水往復之意」,首命名「潮州」,義安縣為州治。 後人也有詩句:「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潮州」名稱的正式出現,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以後1400多年來,基本都是沿用這個名稱。 太平路隋帝大業三年(607年)罷州復郡,潮州曾一度改為潮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第二次稱潮州,在唐朝的時候,潮州的疆域是很大的,可以說,東到泉州,北到江西,南到大海,西到惠州。
唐朝的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從潮州到泉州,各割出一部分,設置了漳州。現在, 潮州話可以通行漳州,漳州下面的雲霄、詔安、東山、漳浦、平和等縣市,也都有潮劇團,演出潮州戲,可見,兩地的歷史淵源,是連在一起的。由此可見,唐朝時候的潮州,原來是曾經跟福建的福州和江西的虔州接壤的。韓江的一個源頭,是在汀州的新羅縣(今龍岩市長汀縣),另一個源頭,是在循州的興寧縣(今紫金縣,興寧縣今屬梅州)。可以想像,韓愈那個時候的韓江,除了汀州段和循州段外,是完全在潮州自己的地域里流行的。
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稱潮陽郡,唐天寶3年,(閩中)割潮州歸嶺南,唐乾元年(758年)再復潮州。
元朝的時候,潮州稱為潮州路,明洪武二年( 1369年)改路始置府制,稱潮州府。崇幀六年是潮州府轄縣最廣之年,轄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澄海、普寧、平遠、程鄉、大埔、鎮平共11縣。
隋唐以後,隨著戰亂、戍邊、遠謫和民族大遷移,大批中原漢人南來,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經宋、明數代,人文漸盛,名賢輩出,潮郡被譽為「海濱鄒魯」。 南宋末年,因逃避戰亂,十幾萬閩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現在的潮州汕頭,見潮汕莆田淵源。莆田移民,從語言來看,潮州話與現今的莆仙方言有差異。原因在於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繼續受到福州省城話的影響,原先使用的方言-閩南話受閩東方言影響,莆仙方言成為有閩南語底子的又帶有閩東色彩的混合兼過渡型的閩語。
到了清末民初,潮州的概念已經基本定型,海內外潮州人共有的潮州,也基本上定型在這個基礎上。這時潮州的轄縣一共有9個:就是潮安(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惠來縣、普寧縣、澄海縣、饒平縣、豐順縣、大埔縣,還有汕頭埠和南澳島。 這9個縣還有汕頭和南澳的人民,歷史上統稱為潮州人。關於潮州人稱謂的界定,依據就是上面所說的9個縣和汕頭、南澳。後來,也有把豐順和大埔剔出去,但是近代史上的一些歷史名人,如豐順的丁日昌,人們還是習慣把他作為潮州人。
二十世紀初,汕頭埠逐漸成為潮州府屬的濱海重鎮,這里工商繁華,已崛起成為連接穗、港、滬及海外的新興港口。 1904年梅縣鬆口人張煜南等看準這里有巨大的發展潛質,便傾力組建潮汕鐵路有限公司,興建從潮州府所在地直達汕頭埠的鐵路。 1906年,潮汕線鐵路築成,同時又配置「潮汕號」機車頭並通了車。由此有「潮汕」新名詞。 1907年5月22日,由孫中山指派許雪秋及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等人領導發動的潮州黃岡起義爆發,因寡不敵眾,力戰6日而敗;27日下午,起義軍宣布解散,總指揮陳涌波、余既成被迫走避香港。 這次武裝起義意義重大,但當時的《南洋總匯報》卻大肆指責孫中山勾結「潮汕會黨」,策動黃岡起義。 「潮汕」之名由此見之報端,逐步廣為人知。「潮汕」這片土地也逐步為外界所矚目。
1921年之後,汕頭建市設立市政廳,屬廣東省政府領導,成了粵東地區繼潮州城之後的另一地域亮點。 到了1949年,潮州的疆域仍然比較大,它包括了現在的汕頭市、揭陽市;從管轄上,也包括了梅州市和汕尾市。
中國解放後二次大的疆域調整,造成了二個「潮州」的概念,一個是廣義的潮州概念,一個是狹義的潮州的概念。
廣義的潮州,也就是歷史上的潮州,此定義已有上千年歷史,主要包括現在潮州市、汕頭市和揭陽市以及豐順縣等。共同的生活習慣,共同的民風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語言環境,共同的價值取向,共同擁有了潮州人的稱謂。(廣義潮州的概念裡面,包含了狹義潮州族群的概念,是指汕頭、潮州、揭陽三個地級市與豐順縣講潮州話的民眾。另外陸豐市甲子鎮、甲東鎮、甲西鎮,講惠來口音的潮州話的民眾,屬於廣義潮汕人的概念,不屬於狹義潮州人概念)
目前的潮州市,是在1991年12月將原來的副地級市升格的。作為地級市,潮州現在管轄潮安縣、饒平縣、湘橋區和楓溪區。湘橋區也就是通常民間稱呼的府城、潮州城。 但是,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關於潮州的概念,還是傾向於廣義的潮州,甚至就是廣義的潮州。可見,歷史是阻隔不斷的,也是不可代替的。
如今潮州成為潮汕地區三個地級之一,本地人較為注意把潮汕與潮州分別開來。如說「潮州方言」、「潮州工夫茶」等,而不再冠以「潮州」了,如此說法有失學術意義上的公允。 不過,海外潮人迄今為止仍喜歡稱自己為潮州人,海外各地潮人會館也都稱為「潮州會館」,這大概是沿續習慣稱呼。
⑩ 南澳島在哪裡
南澳島在廣東省的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汕頭特區以南海面。
南澳島是中國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的主體,南澳縣是汕頭市的唯一轄縣,她是由37個大小島嶼所組成,陸地面積130.90 平方公里(其中主島——南澳島面積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里,現有7萬多常住人口,現轄3鎮2管委。
南澳島本為閩越地,後秦漢為了削弱閩越,將其劃給南越, 南朝梁朝時劃入福建,南澳島全屬福建,隋代再次劃入,那時潮州叫義安郡 ,隸屬東揚州。
南澳島是廣東全省距離台灣省最近點,距高雄162海里,處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地理位置獨特,處於粵、閩、台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7海里,素有「粵東屏障 粵閩咽喉」之稱。
(10)南澳島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南澳島主要景點
1、宋井
風景區位於雲澳鎮澳前村東南海灘,由蜚聲中外的宋井、景亭、太子樓遺址等主體景觀組成。
宋井之奇,在於700多年來,古井時隱時現,出現時古井雖離波浪滔滔的大海僅10來米,但清泉不絕,水質清純甘甜,久藏而不變質,故被稱為「神奇宋井「,目前出現的是「馬井「,其餘兩個還未曾發現。
2、青澳灣旅遊區
青澳灣是南澳島的龍頭景區,位於南澳最東端,星彎月的海灣長2.4公里。它的地質構造十分獨特,海灣兩邊的岬角呈半封閉狀環抱海面,使海灣似新月,海面如平潮,沙灘孩坡平緩,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
3、金銀島
該景點是央視《南澳島尋寶》專題片拍攝地之一,可能是傳說中吳平藏寶地。
4、總兵府
又稱總鎮府是一處著名的歷史文化遺址,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後因大地震破壞,原貌大部分消失。縣委縣政府委託古建專家按明清風格重新設計復建,現成為南澳島一處知名景點。
5、南山寺
位於廣東汕頭南澳島古城之南,地處「獨鯉朝陽」,後枕金山,面向梅花村,古樹參天,坑泉潺潺,井水甘甜,幽深清雅。
6、雲蓋寺
南澳島上,寺廟可不少。最早佛門就是創自宋朝的雲蓋寺(原稱三寶寺,明重修時易名)。自1985年起歷經16載,由住持釋通教尼師艱苦備嘗,募資重建擴大,於2001年10月5日落成開光。
7、屏山岩
屏山岩,不僅是一座古老莊嚴的沙門,而且是一處山水妖嬈的勝景,更是一座詩墨薈萃的寶庫。坐落於古城深澳後面的「西天嶺」,亦稱金針峰的地方。
8、風力發電場
風力發電場,南澳風力發電場游覽區南澳風力發電場游覽區位於東半島果老山脈。南澳島山巔有風車陣,與藍天大海,組合成一幅壯麗的南粵山水新風景線。
這里是亞洲第一大海島風電場。這里有風力發電展示廊,是一處集觀光、游覽、科教於一體的高科技環保生態型旅遊景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澳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