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哪個皇帝最早遷都北京

歷史上哪個皇帝最早遷都北京

發布時間:2022-07-28 16:04:12

A. 第一個定都北京的是哪個朝代

第一個正式在北京建都的統一王朝是元朝。
第一個建都在北京地面並有「皇帝」稱號的是前燕慕容俊。
第一個長期在北京地面辦公、有皇帝稱號的是遼太宗耶律德光。

B. 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先定都北京

第一個建成定都北京的中國皇帝是 元世祖忽必烈 。
(一)第一個建都在北京地面並有「皇帝」稱號的是前燕慕容俊。
前燕二年(350)二月,前燕國王慕容俊乘後趙內亂,自龍城(今遼寧朝陽)南伐。三月,攻陷薊城,以之為前燕國都,修建太廟,宮殿,並沿用燕昭王碣石宮舊名。這時候慕容俊仍然接受晉穆帝的冊封,所以還是諸侯。
前燕元璽元年(352)十一月,慕容俊在中山正式稱皇帝,都薊城,國號大燕,建元元璽。但五年後,慕容俊就遷都往鄴城(今河北臨漳境內)。薊城作為前燕王都和帝都共8年。
慕容俊是第一個在北京地面稱皇帝的人。

C. 中國哪個皇帝最早定都北京

第一個建都在北京地面並有「皇帝」稱號的是前燕慕容俊。
第一個建成定都北京的中國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 。

D.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早開始定都北京

金朝。

金朝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

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天會三年(1125年)滅遼朝,天會五年(1127年)又發動靖康之變滅北宋。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4)歷史上哪個皇帝最早遷都北京擴展閱讀:

金代共四個都城,上京會寧府是金朝第一個都城,1153年海陵王遷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個都城,稱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於1214年遷都南京(今開封),金在蒙古軍的進攻之下遷都開封,又遷都蔡州,公元1234年,蒙古軍攻下蔡州,金朝滅亡。金上京會寧府皇城午門址,是僅存的一處門址。

正當上京城向前發展時期,金朝內部發生了宮廷政變,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後期因為酗酒造成酒精中毒,胡亂殺人,引起了朝中眾臣的不滿。

金熙宗繼父之子完顏亮利用這個機會,聯合親信親手將金熙宗殺死,自立為帝。海陵王繼位後,為了緩和繼弟殺兄、臣弒君的「同室操戈」這個矛盾,就以上京會寧府偏於東北一隅、物資運輸與公文傳遞有違誤等理由,將京都遷往燕京(今北京)。

在遷都燕京後,海陵王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跡,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組合力與反抗力,來確保自己的皇位,於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毀上京。同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銷上京留守衙門、罷上京稱號,只稱會寧府。海陵王遷都、毀上京後,使上京會寧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榮的景象。

E. 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先定都北京

元太祖忽必烈,第一次定都北京,當時稱為大都。

F. 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先定都北京

第一個建成定都北京的中國皇帝是 元世祖忽必烈 。
(一)第一個建都在北京地面並有「皇帝」稱號的是前燕慕容俊。
前燕二年(350)二月,前燕國王慕容俊乘後趙內亂,自龍城(今遼寧朝陽)南伐。三月,攻陷薊城,以之為前燕國都,修建太廟,宮殿,並沿用燕昭王碣石宮舊名。這時候慕容俊仍然接受晉穆帝的冊封,所以還是諸侯。
前燕元璽元年(352)十一月,慕容俊在中山正式稱皇帝,都薊城,國號大燕,建元元璽。但五年後,慕容俊就遷都往鄴城(今河北臨漳境內)。薊城作為前燕王都和帝都共8年。
慕容俊是第一個在北京地面稱皇帝的人。

G. 哪個皇帝遷都北京的

是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遷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將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往北平,是具有中國歷史重大意義的事件,其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造成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代。遷都北平,有利於控制全國的政局,同時有利於抗擊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於經營東北地區。

(7)歷史上哪個皇帝最早遷都北京擴展閱讀

背景

遷都前的南京

自唐朝以後,江南經濟迅速發展並超過北方,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所在。位於江南的南京和其上下游的採石、瓜洲一起構成的江防體系是保證南京安全的直接屏障。南京自身的地理條件也十分優越。明太祖朱元璋以南京作為基地,統一全國建立明朝。

遷都前的北平

北平位於華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環山,俯瞰中原,號為形勝。自唐朝安史之亂以來,北平在全國的地位日漸顯著。北平是遼的南京,金元兩代的故都。

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攻克元大都,大都改稱北平。徐達將城中部分居民遷往開封,平毀了元朝宮殿,其在舊址堆土築成景山;為了便於防守,將北面城垣南移。由於運河淤塞,南方的物資主要改由海運和陸運轉運。這樣,原本繁華的元朝京師大都城變成了一座相對冷清的北方邊城。

遷都後的影響

1、政治和軍事:大都陷落、元朝滅亡約半個世紀後,全國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由於首都距離長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調動軍隊抵禦侵略。輔佐建文帝的多為江南人士,成祖即位後,在南京殺戮過甚,唯恐結怨太深,有損執政基礎。從穩固皇位考慮,返回其發跡之地似乎更為有利。

2、經濟:明朝初期,華北相對於江南的貧困相當明顯。北平的營建使北方的生產和人口迅速恢復。

H. 第一個建成定都北京的中國皇帝是誰

是忽必烈。

中統元年(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燕京(今北京)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即蒙古帝國大汗。

忽必烈發布稱帝的即位詔書《皇帝登寶位詔》,在詔書中,他自稱為「朕」,稱他的哥哥元憲宗蒙哥為「先皇」。

6月29日,忽必烈發布《中統建元詔》,正式建年號「中統」。中統四年(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五月,忽必烈升開平為上都,作為駐夏的納缽。

至元元年(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八月,又下詔燕京(金中都,金亡後稱燕京)仍改名為中都,作建都的准備。

至元八年(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從大蒙古國皇帝變為大元皇帝,「大元」國號正式出現,忽必烈成為元朝首任皇帝。

至元九年(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二月,忽必烈采劉秉忠議,改中都為大都,宣布在此建都。從這一時期起,北京成為中國的首都。

(8)歷史上哪個皇帝最早遷都北京擴展閱讀:

忽必烈資料: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元朝的創建者。是監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蒙古尊號「薛禪汗」,他青年時代,便「思大有為於天下」。

孛兒只斤·忽必烈建立了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元朝。他在位期間,建立行省制,加強中央集權,使得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鄰國,但多遭失敗。

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樣,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輝歷史的締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

在位35年,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謚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孛兒只斤·忽必烈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哪個皇帝最早遷都北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