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丹頂鶴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
沒有確切時間! 中國Ⅰ級保護動物
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
丹頂鶴
別名仙鶴,屬於鶴科,學名為 Grus japonensis。大型涉禽。全長約120厘米。體羽幾乎全為純白色。頭頂裸出部分鮮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頰和頸大部為暗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黑色,延長彎曲呈弓狀。尾羽短、白色。嘴灰綠色,腳灰黑色。棲息於蘆葦及其他荒草的沼澤地帶。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種子、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和魚類等。
4月中、下旬開始營巢產卵,築巢於周圍環水的淺灘上的枯草叢中,每窩產卵2枚,雌雄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鳥學會飛行,入秋後,丹頂鶴從東北繁殖地遷飛南方越冬。我國在丹頂鶴等鶴類的繁殖區和越冬區建立了扎龍、向海、鹽城等一批自然保護區。在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越冬的丹頂鶴最多一年達600多隻,成為世界上現知數量最多的越冬棲息地。
在嫩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殖;長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東為旅鳥,台灣偶見。
學名Grus japonensis(中文意譯「日本鶴」),是德國動物學家斯塔提烏斯·穆勒(Philipp Ludwig Statius Müller)於1776年命名的。穆勒曾在埃爾蘭根(Erlangen)教授自然科學。1773年至1776年,他翻譯出版了林奈的名著《自然系統》,並公布了一些新命名的物種。這次被命名的生物就包括丹頂鶴。穆勒命名丹頂鶴的1776年,在美國為建國元年。這一年在中國則為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在日本則為後桃園天皇安永五年,都值閉關之時。當日,西方人只能從廣州認識中國,從長崎認識日本。丹頂鶴自中國東北地區向南遷徙不經過華南地區,卻以日本的九州、本州作為過冬之地。因此,西方人只能以日本為窗口,見識到這種動物。將其命名為「日本鶴」。
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日本本州島的丹頂鶴滅絕了。有些動物學家認為,這個品種在日本就此滅絕,因此將它的英文俗名由Japanese Crane,改為Manchurian Crane(滿洲鶴),只是這種用法並未被廣泛接受。Japanese Crane和Manchurian Crane兩個名字一直共同存在,造成了一些混亂,因此,前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奇博(Archbold)提出建議,將丹頂鶴的英文俗名改作Red-crowned Crane(丹頂鶴)。盡管如此,英文世界「日本鶴」的提法依然是主流。
在google搜索引擎中,另兩種稱呼的搜索結果僅為其十分之一。(補註:鄭作新教授在1980年的國際鶴類學術討論會上,針對丹頂鶴名稱叫法不統一的情況,提出過為丹頂鶴正名的意見,並在會議上得到通過。此後國際學術會議和著作文獻中就沿用此名稱。)
❷ 關於丹頂鶴的資料有哪些
別名仙鶴,屬於鶴形目鶴科,拉丁學名Grus japonensis,英文名 red-crowned crane。
大型涉禽。全長約120厘米。體羽幾乎全為純白色。頭頂裸出部分鮮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頰和頸大部為暗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黑色,延長彎曲呈弓狀。尾羽短、白色。嘴灰綠色,腳灰黑色。
棲息於蘆葦及其他荒草的沼澤地帶。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種子、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和魚類等。4月中、下旬開始營巢產卵,築巢於周圍環水的淺灘上的枯草叢中,每窩產卵2枚,雌雄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入秋幼鳥學會飛行後,從東北繁殖地遷飛南方越冬。
❸ 丹頂鶴之名的由來是什麼
丹頂鶴的頭頂部裸露鮮紅色的「丹頂」,十分醒目。但其「丹頂」的大小和 色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春季發情時「丹頂」色彩鮮艷,冠較大,即冬季則冠較小。丹頂鶴的幼鳥沒有「丹頂」,只有達到性成熟後,「丹頂」才會出現。丹頂鶴學名Grusjaponensis(中文意譯「日本鶴」),是德國動物學家斯塔提烏斯·穆勒於1776年命名的。穆勒曾在埃爾蘭根教授自然科學。1773年至1776年,他翻譯出版了林奈的名著《自然系統》,並公布了一些新命名的物種。這次被命名的生物就包括丹頂鶴。穆勒命名丹頂鶴的1776年,在美國為建國元年。這一年在中國則為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在日本則為後桃園天皇安永五年,都值閉關之時。那時候,西方人只能從廣州認識中國,從長崎認識日本。
丹頂鶴自中國東北地區向南遷徙不經過華南地區,卻以日本的九州、本州作為過冬之地。因此,西方人只能以日本為窗口,見識到這種動物。將其命名為「日本鶴」。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日本本州島的丹頂鶴滅絕了。有些動物學家認為,這個品種在日本就此滅絕,因此將它的英文俗名由改為滿洲鶴,只是這種用法並未被廣泛接受。兩個名字一直共同存在,造成了一些混亂,因此,前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奇博提建議,根據丹頂鶴的外形特徵將丹頂鶴的英文俗名改作(丹頂鶴)。盡管如此,英文世界「日本鶴」的提法依然是主流。另兩種稱呼的搜索結果僅為其十分之一。國際鶴類學術討論會上,針對丹頂鶴名稱叫法不統一的情況,提出過為丹頂鶴正名的意見,並在會議上得到通過。此後國際學術會議和著作文獻中就沿用此名稱。)
❹ 丹頂鶴的歷史是什麼
丹頂鶴,學名Grus japonensis(中文意譯「日本鶴」),是德國動物學家斯塔提烏斯·穆勒(Philipp Ludwig Statius Müller)於1776年命名的。穆勒曾在埃爾蘭(Erlangen)教授自然科學。1773年至1776年,他翻譯出版了林奈的名著《自然系統》,並公布了一些新命名的物種。這次被命名的生物就包括丹頂鶴。穆勒命名丹頂鶴的1776年,在美國為建國元年。這一年在中國則為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在日本則為後桃園天皇安永五年,都值閉關之時。當日,西方人只能從廣州認識中國,從長崎認識日本。丹頂鶴自中國東北地區向南遷徙不經過華南地區,卻以日本的九州、本州作為過冬之地。因此,西方人只能以日本為窗口,見識到這種動物。將其命名為「日本鶴」。
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日本本州島的丹頂鶴滅絕了。有些動物學家認為,這個品種在日本就此滅絕,因此將它的英文俗名由Japanese Crane,改為Manchurian Crane(滿洲鶴),只是這種用法並未被廣泛接受。Japanese Crane和Manchurian Crane兩個名字一直共同存在,造成了一些混亂,因此,前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奇博(Archbold)提出建議,將丹頂鶴的英文俗名改作Red-crowned Crane(丹頂鶴)。盡管如此,英文世界「日本鶴」的提法依然是主流。
❺ 為什麼丹頂鶴被稱為「仙鶴」
在中國在民間,丹頂鶴歷來被人們視為仙物,稱之為「仙鶴」,意為長生不死,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得道之人常與鶴為伴,有仙鶴之說,神仙常把鶴作為自己的座驥,騎乘仙鶴巡遊仙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鶴象徵著長壽、清雅、吉祥、忠貞等美好寓意。
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和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的東岸、朝鮮、韓國和日本北海道。丹頂鶴體形較大,體長120~160厘米,素以嘴長、頸長、腿長「三長」著稱,全身大多為白色,頭頂無毛,呈鮮紅色,因而得名丹頂鶴。
丹頂鶴體態優雅,顏色分明,站立時可達1米多高,頸部、腳部及尾部飛羽為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均為白色;飛翔時,僅頸部、腳部以及次級與三級飛羽為黑色,其餘均為白色。
丹頂鶴形態優美,性情高雅,無論飛翔或站立,均看起來仙風道骨,人們稱之為「一品鳥」,在鳥類中地位僅次於鳳凰。從外貌上看,丹頂鶴確實很美,人們稱之為「仙鶴」也確實名副其實。
丹頂鶴並不是壽命最長的鳥
人們常把飄逸俊美的鶴與蒼勁挺拔的松畫在一起,做成「松鶴延年」圖,寓意益年長壽。其實這與生活中的場景是不相吻合的,因為盡管松樹現在已被科學證明為長壽樹,但丹頂鶴生活在環水的濕地和灘塗,是不可能攀上高山與松樹為伴的。
另外,野生丹頂鶴的壽命並不是人們所估計的50~60歲,而是在20~30歲。盡管籠養的丹頂鶴壽命可能會長一些,個別西伯利亞鶴也能夠活到60歲以上,但丹頂鶴的壽命並不是鳥類中最長的。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表明,有許多大兀鷲的壽命可達70歲以上,傳說曾有一隻亞馬遜綠鸚鵡的年齡達到104歲。
以上內容參考 新華網-丹頂鶴為何被稱為「仙鶴」
❻ 丹頂鶴的資料
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厘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飛翔時僅次級和三級飛羽以及頸、腳黑色,其餘全白色,特徵極明顯,極易識別。幼鳥頭、頸棕褐色,體羽白色而綴栗色。
(6)丹頂鶴歷史悠久是多少年擴展閱讀:
丹頂鶴需要潔凈而開闊的濕地環境作為棲息地,是對濕地環境變化最為敏感的指示生物。由於數量的不斷增長,使丹頂鶴的棲息地不斷變為農田或城市,例如吉林省西部的月亮泡曾是丹頂鶴的繁殖地,因為人為進行圍湖築堤,使堤內水位上漲,挺水植物帶基本消失,堤外湖漫灘乾涸,墾為農田,丹頂鶴也從此絕跡;
又如江蘇北部的邵伯湖與高郵湖之間的沼澤地帶,曾是丹頂鶴的越冬地,由於每年到該地漁,牧和狩獵的人不斷增多,增加了人為干擾,以及揀卵、偷獵等,使丹頂鶴的數量急劇減少。
全世界的丹頂鶴總數至2010年估計僅有1500隻左右,其中在中國境內越冬的有1000隻左右,保護好丹頂鶴以及它們的生存環境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關注。中國已經建立的以保護丹頂鶴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已經超過18個,其中的吉林向海、湖南東洞庭湖、青海鳥島和江西鄱陽湖等還被列入國際上的拉拇薩爾條約保護濕地目錄之中,使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❼ 丹頂鶴是不是最長壽的鳥類
丹頂鶴並不是最長壽的鳥類。丹頂鶴的壽命一般會在50-60年,而有些鳥類的壽命會比它更長,比如老鷹它的壽命有的可在50年左右,有的可達70年以上。
丹頂鶴是不是最長壽的鳥類
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在120-160厘米之間,翼展在240厘米左右,體重約7000-10500克。
丹頂鶴的食性很雜,主要會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
丹頂鶴主要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湖泊、草地、海邊灘塗、蘆葦、沼澤以及河岸沼澤地帶,有時也會出現在農田和耕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