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漢到兩晉的文學著作
1、《史記》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B. 灕江兩岸的景點
灕江兩岸的景點包括:解元峰、鰲魚洲、碧蓮峰里住人家、白沙漁火、書童山等。
1、解元峰
龍頭山旁一峰,因晚唐著名詩人曹鄴得名。曹鄴是陽朔人,家住此山下,少年貧寒,勤於學習,應考十年,九次落第。歷劫而不磨,終中進士,為桂林開科第一人。
曹鄴以其鍥而不舍精神印證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道理。陽朔人為紀念這位蜚聲詩壇的才子,把這座山命名為「解元峰」。
2、鰲魚洲
解元峰下游一沙洲,像金鰲似奮力拚搏,逆流而上,形象逼真。古代狀元及第叫作「獨占鰲頭」,曹鄴未第之前,曾在此作詩一首,借物抒情:江域隔水是東洲,渾似金鰲水上浮;萬頃頹波分瀉去,一洲千古砥中流。
3、碧蓮峰里住人家
船至灕江大橋,回首遙望一山,像一朵含苞待放、浴水而出的蓮花,它周圍群山像片片荷葉襯托,稱為「碧蓮峰」。徐霞客到此曾稱道,這里是「碧蓮玉筍世界」。唐代詩人沈彬贊道:「陶潛彭澤五株柳,潘岳河陽一縣花。
4、白沙漁火
船過灕江大橋,東岸有一片雪白沙灘,江水流經此而折轉由西向東,形成天然港灣,稱為「白沙灣」。白沙灣水深莫測,游魚無數,傍晚,山水間飄浮著乳白的晚煙,漁民們劃著竹排,燃起簇簇松明,舉著火把,搖船緊追的鏡頭都是在這里拍攝的。
5、書童山
是灕江下游風景線上最具魅力的一座山,孤峰聳立,平地拔起,獨立於江濱。它的西面半山腰處,有塊巨石,與山體有一道隙縫相隔,石高丈余,似一寬衣闊袖的古裝男童正捧著一本天書在讀。
它朝朝暮暮,歲歲年年,聚精會神,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尋常看不見,偶爾露崢嶸。觀書童山的最佳角度是遊船剛過沙灣之際。
C. 中國古典文學是如何發展的
[序言]
中國古典文學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階段,中國文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原始民族,他們的巫術活動孕育出了文學的雛形。在這數千年歷史的洗禮下,中國古典文學沉澱出一篇篇詩賦,一首首詞曲,一出出戲劇,一部部文學著作。洗盡鉛華的它們,驚艷了時光,溫柔了流年,在物慾橫流的今日,依然以其獨特的語言魅力、神秘的歷史傳說、厚重的時代背景綻放出奇光異彩。
為了表達我們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了解它的發展史,弘揚中國古文化,讓更多人從認識古文學,到愛上古文化,再到提高民族自豪感。我們選擇了「中國古典文學發展脈絡」這一課題,進行了為期一學年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獲頗豐:不僅提高自身的古典文學素養,並且提升了整合資料、梳理歷史脈絡、探究問題的能力。
就讓我們一起沿著歷史的軌跡,走近中國古典文學,了解中國古典文學發展歷程。
[正文]
研究性學習的航船在「中國文學的發展——探究其產生,發展和變化」這一主題的確定下開啟了,小組成員抱著對這一研究的強烈興趣開始了漫長而又豐富的探索旅程。
從資料的收集,分析,到對周邊同學老師的調查訪談,再到我們之間認真地研究討論,我們終於對這一課題有了一個最終的結論。
隨後,我們制定了如下計劃,准備認真地研討讓這一課題能夠開花結果:
1. 由組長主持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發展主要脈絡」;
2. 由組長主持研究「略述歷代文學界領軍人物」
3. 由組員童萌主持研究「文學類型在古代的多向演變」
4. 由組長主持研究「分析明清兩朝的政治背景與文學特色聯系」
5. 由組長主持研究「明清小說與唐宋元代文學的聯系」
6. 由組長主持研究「清末社會劇變下的文學作品」
7. 由組員魏洪淼主持研究「對《紅樓夢》的看法」
8. 由組長主持研究結題報告。
在完成了這些內容之後,我們便依照計劃開始了研究性學習,在這一過程之中我們著重研究了一部分內容——對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以及對不同版本的紅樓夢的研究,對其他中國文學方面的研究也涉獵一二,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果。
在中期學習中我們大致地研究了下列內容,即我們的研究主題——中國文學發展史的進程:
一、殷商
殷商文學與神話故事密不可分。
二、周
《詩經》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揭露了剝削階級的罪惡,表現了人民大眾的思想感情。在文學發展史上具有積極進步的歷史意義。
三、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大大的解放時代。無論政治、經濟和社會組織,都起了劇烈的變化。
△散文的勃興
在百家爭鳴中,無數傑出的思想家涌現出來,他們傳世的散文綻放著思想的光輝。
歷史散文:1、尚書2、春秋3、左傳4、國語5、戰國策
哲理散文:1、老子2、論語3、墨子4、孟子5、莊子6、荀子7、韓非子8、呂氏春秋與李斯
△屈原與《楚辭》
詩經以後的三百年間,是理智思維發展的時代,是哲學、歷史散文勝利的時代。屈原是楚辭的創造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出現的偉大詩人。在他的作品裡,表現了他卓越的思想、人格和天才。代表作:離騷、天問、招魂、哀郢及懷沙五篇。我們在其中看到了愛國精神的發揚,強烈的政治傾向與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四、漢
△漢賦
1、漢初的賦家:自高祖至武帝初年,約有六七十年光景,是政治初平、經濟建設的休養生息時期。
2、漢賦的全盛期:武、宣、元、成時代,是漢賦的全盛期
4、漢賦的模擬期:由於司馬相如的創作,漢賦的形式格調,已成了定型。揚雄、班固二人是這一期的代表。
△《史記》司馬遷
史記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是一部承上啟下的富有獨創性的史書。它不是單純的史事記載,並且反映出三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發展過程,揭露出歷史上各種矛盾斗爭的真實面貌,同時也表現著作者的歷史哲學和政治思想。
△漢代詩歌
1、樂府中的民歌
2、五言詩:西漢是五言的醞釀時期,班固、張衡時代是五言的成立期,建安前後是五言詩的成熟時期。
3、古詩十九首
4、《悲憤詩》與《孔雀東南飛》
五、魏晉
詩歌是魏晉文學的主要形式。在漢代樂府民歌和群眾性創作的基礎上,五言詩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鞏固和發展。曹植、阮籍、陶淵明等,都是這一時期五言體的大詩人。從建安、正始、太康、永嘉到晉末,詩歌表現了不同的內容和風格,表現了不同的時代精神。
六、南北朝
△南北朝民歌
1、南方民歌:南方民歌,大都形式短小,內容主要是抒情。
2、北方民歌:北方為外族長期統治,在社會經濟和生活習慣不同的基礎上,形成與南方不同的色彩。
△南北朝詩文
代表詩人
1、南朝詩人:當日聲譽最大的,是顏延之與謝靈運。
2、北朝詩人:北齊文學界最負重名的,是刑邵和魏收
七、 唐代
△唐詩興盛
唐朝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形式方面,無論古體律絕,無論五言七言,都由完備而達全盛之境。
初唐:初唐詩壇,是唐詩的准備時代。「初唐四傑」:王勃、盧照鄰、駱賓王、楊炯
盛唐:王孟詩派、岑高詩派、李白
中晚唐:杜甫、白居易、孟郊、韓愈
晚唐:前期以李賀、杜牧、李商隱為代表,後期以杜荀鶴為代表。
△詞的興起
比起詩來,詞與音樂發生更密切的聯系。在初期,詞只是音樂的附庸,與樂府詩很相近似。
晚唐:溫庭筠
南唐:李煜
△ 唐代短篇小說
小說的生命由此開拓,而其地位也由此提高了。到了唐朝,文人才有意識的寫作小說,把它看作是一種有價值的文學作品。
八、宋
宋詞是宋代文學的主要形式
宋初:晏殊、歐陽修
中宋:蘇軾
南渡前後:李清照
南宋:辛棄疾
九、元
元曲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的一大瑰寶。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鄭光祖,
四大悲劇:關漢卿《竇娥冤》、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紀君祥《趙氏孤兒》
十、明
綜觀明代文學,小說成就最高,戲曲次之,詩文相對衰微。《三國志演義》可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高峰,《水滸傳》則是英雄傳奇小說的典範。《西遊記》可說是神魔小說的楷模,《金瓶梅》在人情小說中揭露封建社會黑暗方面也是前無古人的。明代的白話短篇小說,是宋、元話本的繼續和發展,其成就也很高,它猶如曇花在明後期一現,彌足珍貴。戲曲中的《牡丹亭》以其獨特的構思,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影響深遠。所以,明代小說、戲曲的成就是極為輝煌的。
十一、清
清代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學史上最後一個重要的階段。詩、詞、散文、小說、戲曲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一般認為,中國古代文學發展到鴉片戰爭(1840)以前告終。鴉片戰爭之後,開始近代文學階段。
詩詞: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納蘭性德、陳維崧、厲鶚
散文:方苞、劉大、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散文
小說:《水滸後傳》、《說岳全傳》、《聊齋志異》、《紅樓夢》、《儒林外史》、《鏡花緣》
、《桃花扇》、《長生殿》
戲曲:吳偉業《秣陵春》、李玉《牛頭山》、李玉等人合作《清忠譜》,
在了解以上各部分信息時,我們把主要研究重點放在以下幾點上:
1、 在晉代陶淵明的身上,我們重點研究了他和他的最著名的作品《桃花源記》,並分析了桃花源存在的可能性。
2、 美人形象總是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女性之美的描寫在古代也有很大特點,由此我們分析了《復古文學中的女性美》。
3、《紅樓夢》代表了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最高成就,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但是很可惜,曹雪芹的《紅樓夢》未完,由此我們小組整理搜集了現存紅樓夢古本情況。
【創新性研究成果】
一、桃花源真的是虛構的嗎?
在了解了陶淵明的生平信息及其作品信息(另附資料)後,「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嗎?」這一帶有爭議的問題,我們展開了詳細的調查及研究。
對於這一問題,歷史上一直爭論不休,大多數人認為只陶淵明虛構的,然而我們更偏向於這一觀點,我們認為,其真實存在的可能性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像。在完全不考慮後世人對於陶淵明的個人情感下,其論據有如下幾點:
1.人物推斷
據《桃花源記》中的記載,桃花源中生活的並非神仙,只是一群為了避難而離世的普通群眾。而且他們為了逃避戰亂,跑到與世隔絕的山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且在那個時候,只要掌握一些農業技術就能生存下去,所以生存到東晉時期是有可能的。
2.時間推斷.
據歷史考證,在東晉陶淵明時期,的確發生過戰爭,這在某一方面可以增強歷史上存在過桃花源的真實性。
3.地點推斷
《桃花源記》所敘晉太元年間,中國版圖上叫「武陵縣」的只有今天的竹山縣。竹山古稱武陵縣,屬漢中郡,在秦朝就有了。晉時,武陵縣屬上庸郡。
桃花源人是避秦亂而躲到山裡去了,而秦亂就是發生在漢中郡與南陽一帶,這里是古戰場,因此附近老百姓會就近跑進隱蔽的大山中
4、證據
1)、【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桃花源】
竹山縣地處鄂西北山區,境內森林茂盛,地勢險峻。《竹山地名志》記載,桃源村名始於晉代。
《桃花源記》所敘晉太元年間,中國版圖上叫「武陵縣」的只有今天的竹山縣。竹山古稱武陵縣,屬漢中郡,在秦朝就有了。晉時,武陵縣屬上庸郡。而竹山境內的堵河舊稱武陵河,河中峽谷至今還叫「武陵峽」。尤其是,峽谷入口處的村子叫桃花源村,屬竹山縣官渡鎮;出口處的村子叫桃花源鄉,屬竹溪縣。桃花源村也好,桃花源鄉也好,桃花源這個地名不是現在安到這里的,而是古已有之。而且,我們可以從在竹山縣官渡鎮流傳甚廣的故事《梯仙國》中,尋找到其中的證據。近年來有學者考證,《桃花源記》與《梯仙國》故事同屬一題材。這個故事在《太平廣記》第十二卷有所記述。故事發生在唐中宗神龍元年,當時竹山縣有個富人叫陰隱客,他在自家後院打井時,發現了一個山洞,山洞後面隱藏著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千岩萬壑,莫非靈景。石盡碧琉璃色,每岩壑中,皆有金銀宮闕。有大樹,身如竹有節,葉如芭蕉,又有紫花如盤。五色蝴蝶,翅大如扇,翔舞花間。五色鳥大如鶴,翱翔樹杪。每岩中有清泉一眼,色如鏡;白泉一眼,白如乳"。其中的一個都城名為"梯仙國",這個世外桃源就在竹山縣。
2)、【桑洛洲桃花源】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之原形為桑洛洲,這樣講是有根據的。
晉朝袁宏在其《東征賦》中看到「惟吾生於末運,托一葉於鄧林」這里的鄧林,原是誇父追日故事中的典故。誇父逐日死,遺杖,化作桃樹林,叫做鄧林。後世多用鄧林比桃花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時桑洛洲上確實有很多桃樹。直到清朝末年,洲上還是桃花依舊。有詩為證:《肅清江西全省》彭玉麟,「 桃花岑舊飛紅雨,桑落洲新長綠蕪。」桃花岑指的就是桑洛洲清時曾國藩與太平平作戰的故壘。彭玉麟是曾國藩之幕僚清時在桑洛洲扎營相當長的時間。對當地人文相當了解。 桃花岑這個名稱現在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提到桃花源,恐怕無人不知。可是真正知道桃花源在什麼地方的人就很少了,而且具體地點爭議也很大。其實桃花岑與桃花源是同一個地方即桑落洲。當初陶淵明就是以桑洛洲為原形寫下《桃花源記》。
二、復古文學中的女性美
美人形象總是文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女性之美的描寫總能在不同時期找到相似的倩影。
一.眉目之美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使人彷彿透過千年的迷霧,看見桃花樹下一個曼妙女子,顧盼生輝,言笑晏晏,只可惜「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那先秦的眉目之美在時間的塵埃中沉澱成一句話、幾個字、一個遙遠的憧憬。自古以來眉目總是評價女性之美的決定性因素,單是眉古人很早就分為遠山眉、籠煙眉等,漢時,時人稱卓文君之眉如望遠山。唐代佳麗楊貴妃則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近代,曹雪芹先生筆下清麗脫俗的傳奇女子林黛玉更是憑著「宜嗔宜喜含情目,似顰非顰籠煙眉」更添幾分哀怨風流。
二.身段之美
想當年曹植曾垂心於那「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還有「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姿。而崔鶯鶯作為文學中最可愛的女子形象之一。她那「行一步,可人憐,解舞葯肢嬌又軟,千般旖旎,似垂柳在晚風前」的風韻同樣讓張生一見傾心。.白居易亦有詩雲:「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更顯女性之嬌羞柔美。
三.氣質之美
「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雲 」描繪了一幅深遠大氣的仕女圖,其意境直逼《九歌》中的「二湘」:「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那些在水一方的女子,絕不是金簪玉墜所能勾畫出來的。
三、1 紅樓非夢
曹雪芹,他是昨天的,也是今天的;《紅樓夢》,將同這個時代,這個世界一路同行,向前走去。
五歲時便能夠自己讀書了,這對於我而言實屬愉悅之一大喜事。記得那日父親帶我來到書房,滿屋飄滿了書卷的清香氣息。我在父親那嚴肅又渴望的眼神注目之下,小心謹慎地選了一部多冊合成的畫冊書,也就是小人書,恰好那盡是美景與美人的圖畫所表現的正是曹雪芹的《紅樓夢》一書。
閱讀,說來並不都愉悅。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而我的愉悅閱讀從一開始便積聚了巨大能量,看過一遍又一遍,每一次,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無論以什麼心情去看,都會給你以驚奇、以贊嘆、以感慨、以陶醉、以溫馨、以詩意、以及心靈的震顫,幻想的神馳。
也許是一種陰差陽錯吧,我從此便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它不同於其它書籍,即便能引起閱讀興趣,也能產生閱讀快感,然而,多讀幾遍之後,便也索然無味,儼然雞肋。唯有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永遠讀不完,也是永遠讀不厭的書。它能夠讓人得到求知的滿足,也是能夠飽享消閑的愉快的書。
最初讀書時,如山陰道上,應接不暇,留連忘返,美不勝收。後來讀時,如登泰山而小天下,恢弘堂皇,氣象萬千,學無止境。老實說,曹雪芹筆下的世界離我們很遠,然而,我們卻有如同身在金陵那條街上的親切感覺,他所描寫的那些人物,與現實生活已風馬牛不相及,但是,不知為什麼,卻總能在心靈深處得到呼應、共鳴。
所以說,《紅樓夢》不是夢,而是昨天和今天,今天乃至明天的存在,歷史和現實,當今以及未來的延伸。
無論時間和空間如何變化,常讀常新的體會,不朽的魅力,就在於其非夢般與我們現實生活相連的強大生命力上。
不管如何,這部不朽之作,是值得每個人去讀的,其偉大之處,便是你投入多少功夫,也必將獲得多少教益,不會落空。晉陶淵明曾說過:「好讀書,不求甚解」,我認為這應是我們去讀這部不朽之作所應持有的態度。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是很有道理的,不是嗎?
尤其,當你、當我、當他,在人生路程上,碰到了碧落黃泉的反差時刻,碰到了意興闌珊的悵惘一剎,這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的書,那些你再也熟悉不過的人物、面孔、性格、遭遇、情節、故事,也許會從正面、反面給你一些啟示、一些教益、一些道理、一些思考,而豁然開朗,而幡然徹悟。
曹雪芹,他是昨天的,也是今天的。
這亦是《紅樓夢》永遠能夠具有青春活力的最根本原因。
他,和他的書,將與我們同這個現實中進展的世界,一路同行地走下去!
三、2 關於古本《紅樓夢》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屬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它的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經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現通行的續作是由高鶚續全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及種種無法調和的矛盾。
二百多年來,無數紅學家傾盡畢生心血研究《紅樓夢》,我沒有資格說自己在做什麼研究,只能說作為一名紅迷,我想更了解我所熱愛的《紅樓夢》,我想認識真正的《紅樓夢》——古本《紅樓夢》。
像張愛玲所說的一樣:「紅樓夢未完。」我和所有喜愛《紅樓夢》的紅迷朋友一樣,嘆息於它的殘缺,我們並不滿足於狗尾續貂的通行本,迫切希望閱讀到原筆原味曹雪芹的紅樓夢。所以,在這里我根據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簡要介紹一下數十種古本《紅樓夢》版本及影印出版情況。這也是我們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對中國古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致敬所作。希望藉此能普及紅樓夢古本常識,讓更多的同學了解《紅樓夢》,了解中國古文學史上這一巔峰之作。
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紅樓夢》不是曹雪芹的《紅樓夢》;
讀曹雪芹的《紅樓夢》要讀古本《紅樓夢》。
那麼,現在我們還能看到的古本《紅樓夢》,究竟有多少種呢?
大體而言,基本可信的古本《紅樓夢》,有下列數種:
(1)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存一至八、十三至十六、二十五至二十八回。原清同治間大興劉銓福藏,後1927年為胡適所得,後藏於美國康奈爾大學,2005年7月由上海博物館購回國內。
(2)蒙古王府本清代鈔本
因在第七十一回回末總批後有「柒爺王爺」字樣,故稱王府本,現藏北京國家圖書館。系120回本,但明顯可看出,原書前七十四回是根據一種脂本鈔錄的,而後四十餘回系以後補抄的。早期鈔本中,王府本與戚序本最接近,行款相同,批語和正文亦較少差別。其脂批同樣也經過整理,有些還不是脂批,除第六十七回外,皆有回前總批、回目總評,四十回前有雙行批註,另有700多條夾批。
(3)戚序本
. {- c. K2 n) o5 E7 B% J大碗茶論壇即戚蓼生序本現存戚滬本(半部40回),戚寧本,上海有正書局據戚滬本攝影製版石印的「大字本」及經剪貼整理後重縮印的「小字本」 。不過「小字本」因錯誤甚多,無甚參考價值。除第六十七回外,戚序本的正文,批語和行款幾乎和王府本相同,說明它們可能來自同一祖本。戚序本字跡工整,清楚有條,便於閱讀,是一種比較完善的脂評系統的流傳本。它整理的底本可能不止一種,因此別本殘缺之處,皆已補齊。匯集的批語也比較多,有不少是他本所缺的。此外,在正文、回目上,也時有特色,值得研究。此本的缺點,是經過整理後,文字不免有改動和失真之處,批語也有不少移動位置,比如把眉批、旁批都改成了雙行夾批或回前回後批,並刪去了原署的年月、名號,失去了本來的面目。
(4)已卯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冬月定本)
原殘存三十八回,後又得三回又兩個半回,現共有四十一回又兩個半回。原為董康所藏,後歸陶洙,現由北京圖書館入藏。近年新發現的三回又兩個半回,則仍由原發現單位歷史博物館收藏。
(5)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庚辰秋月定本)
即北京大學圖書館藏七十八回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原本八十回,中缺六十四、六十七回。一九五五年影印時所缺兩回據已印本補入。但已卯本這兩回也是後人據程高系統本抄配的。
(6)楊藏本
即夢稿本1959年春發現、後歸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收藏。收藏者楊繼振於卷首題雲:「蘭墅太史手定紅樓夢稿百二十卷,內闕四十一至五十卷,據擺字本抄足。繼振記」 。
(7)俄藏本
現藏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1832年由曾到過中國的俄國傳教士帶回國。鈔本無書前題頁,各回所題書名作「石頭記」 。鈔本用薄竹紙抄寫,在收藏者加以修補裝訂時,將清高宗《御制詩》第四、五集作為頁間襯葉,因《御制詩》第五集刻於1795年,表明鈔本重訂應在1795至1832年間。書是四種不同筆跡抄寫的,缺第五、六兩回。列藏本的批語極少,全書七十八回只有九十多條批語。批語的分布也很不均勻,只十六回有批語,單第十九回就有批語四十二條。列藏本有七十多條批註,其中有三條為列藏本所特有,其餘則跟庚辰本的批語相同。此外,列藏本還有些眉批、夾批、特批,但經鑒定,系後人所批。因有的批語混人正文,又刪去批註,說明列藏本出現的時間較晚。
(8)舒序本
即舒元煒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序本《紅樓夢》。原本八十回,存一至四十回。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吳曉鈴藏。在諸鈔本中,此本是唯一可確定過錄年代的本子,但文字又是一個拼合本,因原底本僅53回,其餘23回是據其它本子配就。實際上,此本的文字狀況要復雜得多,其中,若干回比較接近庚辰本,而也有若干回又比較接近夢稿本。但各自又分別與這兩個本子有相當大的差異,而且此本還包含有曹雪芹初稿的某些痕跡,相當有研究價值。
(9)夢覺本
即由夢覺主人於甲辰(1784)作序的八十回《紅樓夢》,系脂本系統中較晚的本子。也是第一次以《紅樓夢》作書名的八十回鈔本,此本正楷大字精抄,但與早期鈔本比較,正文刪改甚多。甲辰本有回前總批4條,批註198條,但批語分布相當不均勻,而且還有誤把正文提出來當作批語的幾處。而與甲戌本的回次相同的那些批語,則大半與甲戌本的相同,說明從批語看,甲辰本應屬甲戌本系列。(10)鄭藏本
即原鄭振鐸藏殘鈔本《紅樓夢》。存第二十三、二十回兩回。雖然只有薄薄的一冊,正文僅60頁,萬把字,但卻與其他早期鈔本有較大的不同。俞平佰先生就曾指出,書中有些人名給改了,第二十三回末缺黛玉聽《牡丹亭》曲一段,比庚辰本少271字,第二十四回末又少介紹小紅一段的二百多字。因起用《紅樓夢》作書名,表明是較後期的鈔本。
(11)程甲本
一百二十回本,清乾隆五十五年辛亥(1791)萃文書屋活木字本。由程偉元印。初版稱「程甲本」 ,重排版稱「程乙本」 ,兩本文字頗有不同,但都是刪去批語,卻又有相同的少數混入正文。另還有在台灣發現的再印本「程丙本」等。因為程甲本前八十回系以比較接近庚辰本的某種脂批本為底本,所以擴大化一下,也就勉強將之列入脂本系列。程印本在保證紅樓夢文本的固定和穩定,特別是後來的普及和廣為流傳方面立下了大功。。
[結論與討論]
經過我們小組近一年的研究,在中國古典文學發展上,我們總結出從周到清的歷代文學發展特點,各大代表人物,各大派別,以及代表作品。得出中國古典文學發展的走向,歷代各種文學體裁的不同發展及原因,梳理了文學發展的脈絡。並且在「桃花源真的是虛構的嗎?」,「復古文學中的女性美」和「關於《紅樓夢》的研究」。主要採取搜集資料並整合,利用自身感觸及興趣
在幾方面作更細致的研究,積極參與討論,並且自己撰寫文章,親身體會,得出有自己的創新成果的研究報告。
[引文與參考資料]
1、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62。
2、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1963。
3、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63。
4.《劉心武揭秘古本〈紅樓夢〉》
D. 這個月餅什麼牌子的
牌子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主要還是看自己的口味,中國十大名牌月餅1. 安琪(十大名牌月餅,廣東名牌,新加坡上市,於1994年深圳)2. 榮華 (十大名牌月餅,香港名牌,香港榮華集團)3. 元祖月餅 (十大名牌月餅,台灣名牌,1980年台灣)4. 杏花樓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餅十佳,中華老字型大小)5. 美心月餅 (十大名牌月餅,香港名牌,香港最大飲食集團之一)6. 華美 (中國名牌,十大名牌月餅,國餅十佳,於1991年東莞)7. 好利來 (中國名牌,十大月餅品牌,於1992年北京)8. 利口福 (中國名牌,十大月餅品牌,廣州酒家旗下於1998年廣州)9. 米旗 (中國名牌,十大名牌月餅,國餅十佳,1994年西安)10.麥趣爾 (中國名牌,十大名牌月餅,國餅十佳,於1988年新疆)
這些是比較知名的月餅品牌,僅供參考哈
E. 深圳桃源村都住什麼人
各種各樣的人都有。
桃源村樓盤共分三期開發,桃源村一期工程於1997年11月竣工,桃源村二期工程於2000年竣工。桃源村三期工程於2008年竣工。
南山區桃源街道桃源社區融工業、商業、住宅於一體,是一個混合型開放式社區,內有樓宇140餘棟,常住人口近4萬人,轄區桃源村更是被人稱為「南山第一村」(第一大住宅小區)。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廣州寶安縣,「深圳」地名始見史籍於1410年(明永樂八年),於清朝初年建墟。當地方言俗稱田野間的水溝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澤密布,村落邊有一條深水溝而得名。
F. 桃源村糕點是中華老字型大小嗎
「桃源村」是國家商務部首批授予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起源於清朝同治年間的北京牛街,時號「奶茶馬」,以善制各類宮廷點心聞名京城;抗日戰爭爆發後遷至上海,正式立字型大小為「桃源村」,其京式名點「宮廷玫瑰桃酥」和以獨創「軟酥製法」製作的清真月餅、麻油綠豆糕再次轟動上海;民國期間,「桃源村」應民國政府邀約進駐南京中央商場,服務於南京的政府要員和市民商賈,從此緣定金陵。
「桃源村」距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歷史,宮廷糕點的技藝代代相傳,更趨臻美,四大清真名點「麻油綠豆糕」、「玫瑰桃酥」、麻油椒鹽酥餅」、「桂花糕」名揚江南。
G. 主角的新手村叫桃源村,在大唐李世民境內
在大唐國境內有這么一處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之地,因村口有一株千年高齡的大桃樹而得名桃源村, 說它是由仙界遺落的蟠桃核生長而來的傳說也在村裡代代相傳。不管老人小孩閑暇之餘都喜歡坐在桃樹下縱享歡聲笑語。
這一日風和日麗,村長秦守安正帶著小女兒阿漓和村裡的小朋友們在桃樹下遊玩, 原本陽光明媚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陰風陣陣。一個渾身包裹著黑霧的不知名妖怪突然出現在桃樹下,肆無忌憚的說道:「九冥的那位大人說的沒錯,沒想到這么個不起眼的小地方竟然有如此美味的力量!不枉我煞費苦心跨界而來,蟠桃靈力,是我妖風的了!」 言罷變開始吸取大樹的靈力。秦守安一遍安撫受驚的小孩,讓阿漓帶著大夥快逃出桃源村,一邊阻止妖怪的行動。自稱妖風的妖怪被打斷後,惱羞成怒的控制了秦守安,把他變成了魔怪守衛。
H. 桃源村在哪裡
通化市二道江區西北部桃源村: 位於通化市二道江區西北部,總面積25平方公里,下轄5個村民組,全村485戶,1601人。村黨支部下設5個村民組,共有黨員28名。幾年來,村黨支部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提出的「抓發展、抓重點、抓落實」和區委確定的「支持通鋼、服務通鋼、發展二道江」的指示精神,堅持「強化隊伍建設、推進經濟發展、讓村民得到實惠」的工作思路,緊緊抓住工業集中建設的有力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擴充經濟總量,強化軟環境建設,實行「一站式」服務。截止目前,全村共引進資金9905萬元,引進項目16個,其中超千萬元項目5個,超五百萬元項目7個,有11個項目達到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目標,預計可實現利稅2693萬元,使村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 萍鄉市上栗縣東源鄉桃源村: 位於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清溪與東源交界處(屬東源鄉),萍鄉市著名的孽龍洞風景區與其相隔不遠。華東交通大學謝文龍、毛廣寶等地理文化研究人員經過考察和研究認為該桃源村即為陶淵明筆下的桃源村原型。其主要依據為孽龍洞與桃源村距離不到10里,與陶淵明筆下洞口出即到桃源村吻合,而其他觀點認為的幾個桃源村均無陶淵明筆下「洞」的相關考證。 湖北省竹山縣官渡鎮的桃源村: 桃源村位於官渡鎮南部,南與竹山縣柳林鄉接壤,是松樹嶺電站庫區行政村。全村國土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50畝,轄5個村民小組280戶1214人。境內礦產、水能、旅遊資源豐富,煤礦開發已初具規模,響水洞電站已動工興建,旅遊景點---松樹嶺是武陵峽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經濟收入以煙葉生產和打工收入為主,全村煙葉面積達到700畝,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07元。 湖南省桃園縣 春秋戰國時期,桃源地域屬楚。郡。西漢時為臨沅縣的一部分。東漢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桃源地域從臨沅縣析出,置沅南縣,隸屬武陵郡。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縣名均為沅南縣。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合臨沅、沅南、漢壽三縣為武陵縣,隸屬朗州。唐、五代時期,今桃源地域均為武陵縣的一部分。 宋太祖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桃源地域從武陵縣析出,因其境內有著名的桃花源而定名桃源縣。縣治設於沅水北岸,即今漳江鎮。桃源得縣名至今已有1039年歷史。
I. 中國的桃源村,風俗獨特允許一女配二夫,是哪裡呢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非常多美麗而又神奇的風景,隨著這些年旅遊業的發展,這些美麗的風景也逐漸被人們發現,迎來了一批有一批的遊客。
在過去一些非常偏僻的地方,由於獨特的風俗和美麗的風景,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景點,也是一個位置偏僻的村落,因為其風景優美,遍地奇景,也被遊客稱為「桃源村」,而這個村落也有著一些非常獨特的風俗習慣。
J. 桃源村糕團是傳統老字型大小糕團嗎多久歷史了
中秋節去未來老丈人家,不能馬虎,得投其所好,要贏得老人家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