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北京鍾鼓樓有多少年歷史

北京鍾鼓樓有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28 22:04:03

Ⅰ 北京鼓樓的發展歷史

鼓樓位於北京城中軸線的地安門外大街北端,為古代城市的報時台。清代劃每夜為五節,每節為兩小時,晚7時至9時(戌時)曰定更(又稱起更或初更);9時至11時(亥時)曰二更;11時至此次01時(子時)曰三更;1時至3時(丑時)曰四更;3時至5時(寅)曰五更;五時(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擊鼓,後撞鍾。而二更至五更則只撞鍾不擊鼓。擊鍾鼓時先快擊十八響,再慢擊十八響,俗曰:「緊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間計六次,共108響。元代鼓樓在大都中心,原名齊政樓,取齊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義,其位置在明清鼓樓以西,今舊鼓樓大街南口。明永樂十八年營建北京,重建鍾鼓樓。
據談遷《北游錄》記載,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二樓毀於火災,乾隆時重建,嘉慶五年(1800年)重修。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師時,鍾鼓樓上文物遭到了破壞,建築倖免於毀。民國年間鍾鼓樓對外開放,民國十三年(1923年)將鼓樓改為明恥樓,第二年復改為齊政樓。
1957年鍾鼓樓被列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政府撥款重修鍾鼓樓,1987年和1988年鼓樓和鍾樓相繼開放,隨後作為展覽功能的文物建築得到了保護和利用。1996年,鍾鼓樓 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Ⅱ 鍾樓和鼓樓的起源及用途是什麼

1、鍾樓和鼓樓的起源:

在人類社會,為了統一人們的行動,就必須統一時間,因此需要建立授時系統。中國古代的授時系統就是人們常說的「晨鍾暮鼓」,即早晨敲鍾,傍晚敲鼓,鍾樓和鼓樓因此而產生。

2、用途:報警報時

如唐代實施晨鍾暮鼓,鼓響,城門關閉,實行宵禁;鍾鳴,城門開啟,萬戶活動。老百姓都習以為常。

為了准確時間,鍾鼓樓最早備有4個銅漏壺,分別叫:天地、平水、萬分、收水。漏壺正中安裝了1個名「饒」的銅樂器,以機械操縱,時到每刻擊饒報點。

(2)北京鍾鼓樓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古代其他報時方式:

(1)打更

打更,在舊時成都,是個較為普遍的職業。在過去的成都,人們缺少精確的報時手段,晚上的報時就幾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農村城鎮都有打更的。那時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娛樂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聽到更夫的打更聲,便知道了時間,按慣例該做什麼,人們都過著一種按部就班的平靜生活。

別看小小的打更,還有許多門道。比如,打落更(即晚上七點)時,一慢一快,連打三次,聲音如「咚——咚!」,「咚——咚!」,「咚——咚!」;打二更(晚上九點),打一下又一下,連打多次,聲音如「咚,咚!」。「咚,咚!」;打三更(晚上十一點)時,要一慢兩快,聲音如「咚!——咚,咚!」;打四更(凌晨一點)時,要一慢三快,聲音如「咚——咚,咚,咚」;打五更(凌晨三點)時,一慢四快,聲音台「咚——咚,咚,咚,咚!」

打更節奏,總體來說是由慢到快,連打三趟便收更結束。但為什麼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時)呢?因為成都人早睡早起,五更一過便開始起床做家務了,「一日之計在於晨」嘛,就連皇帝也在五更天便開始准備上朝了。另外,還有種說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時不宜驚動他們以免影響他們回不到陰間而在陽間為禍,當然,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覺,而要守著滴漏(一種記時的東西)或燃香(也是計時的東西),才能掌握准確的時間。

(2)午炮報時

在清末到民國初年,聳起的樓宇阻擋了鍾聲,人們就找到了聲音更大的裝備——大炮,進入了午炮報時的時代。在北京德勝門東側的城牆上設有一座炮台,用來報時的「午炮」就架在這里。

炮台有電話與北京觀象台連通,每當快到中午時,兩個值班人分工合作,一人守在電話旁,聽電話里傳來的指令;另一人揭開炮衣,裝好炮葯、手持點燃的長香,站在炮位上靜候指令下達。當北京觀象台通過電話發來指令時,炮台上的人馬上點燃炮葯,午炮發出轟鳴,這聲音響徹大街小巷,人們就知道:現在是中午12點,有鍾表的趕忙對表。

(3)西洋高招 :落球報時

在歐洲,當中國人進行午炮報時的時候,他們開發出了另外一種落球的報時方式。最先進行落球報時的是英國倫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每天中午13點整(有些地方是中午12點),天文台鍾樓頂端的圓球准時落下,附近海域停泊的船隻據此調節船上的鍾表,然後帶著調好的鍾表升帆出海。

雖然今天我們看這種方法有點粗疏,但海員對它卻懷有崇敬之情,因為它為海員忠實服務近百年之久。17世紀以後,航海事業蓬勃發展,海員比任何人都更迫切地需要精密計時。對海員來說,精密時鍾猶如生命線,沒有它便難於知道船隻的位置,就有觸礁的危險。對於海員,「中午13點落下的圓球」是無比親切的。

我國曾經進行過落球授時的是上海,19世紀80年代,法租界當局就在法國碼頭設置信號站,正午時刻利用信號塔頂落球報時,為來往上海港的各國船隻服務,時間由徐家匯觀象台控制。

Ⅲ 北京鍾鼓樓的建築歷史

北京鍾鼓樓 始建於元代至元九年(即公元1272年),當時位置處於在大都城(即今北京)的中心,後毀於火,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之後又毀於火。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重建鍾鼓樓,並確立了其位於都城南北中軸線北端的地位。後相繼毀於火。嘉靖十八年(1539年)鼓樓遭雷擊起火,第三次重修。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次重建鍾樓。鍾鼓樓在清代歷經修復,所見到的鼓樓建於明代,鍾樓則建於清代。1932年和1941年前後,為保護建築並有效地利用,對鍾鼓樓進行了不同規模的修繕。1984年國家撥款對鍾鼓樓進行大規模的修繕,1986年成立鍾鼓樓文物保管所,負責該文物建築的保護管理與利用。
隨著歷史的發展,鍾鼓樓的功能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在元、明、清三朝,鍾鼓樓作為古都的報時中心,鼓樓置鼓,鍾樓懸鍾,晨鍾暮鼓循律韻通。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勞作均以此為度。過去,鍾、鼓樓的報時之職由清宮鑾儀衛承擔,1924年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離開紫禁城後,鍾鼓樓便失去了報時功能。民國十三年(1924),為使民眾勿忘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的國恥,鼓樓易名為「明恥樓」,後恢復原稱「齊政樓」。民國十四年(1925年)在鼓樓成立了「京兆通俗教育館」,隨後鍾樓開設民眾電影院,至此鍾鼓樓開始向民眾教育功能轉變。1957年,鍾鼓樓被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鍾鼓樓進行建國後的首次大規模修葺,1987年鼓樓對外開放,1989年鍾樓開始接待遊客參觀。1996年,鍾鼓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Ⅳ 北京鍾鼓樓始建於哪年

鍾鼓樓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明永樂十八年始建。
清朝的時候由清宮鑾儀衛承擔每日早、晚各撞鍾報時,每次報時要撞擊108下,俗稱「緊十八,緩十八,六遍湊成百零八」。北京灬歡迎您 團隊 團長 【小航】為您解答如果您覺得滿意的話請採納祝您早日解決問題(*^__^*)...送您一份真誠,望您回報一個滿意答案NO.404396 真誠為您服務

Ⅳ 鍾樓的歷史

鼓樓通高46.7米,坐落在高4米的磚砌台基上,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樓體面闊五間,形制為三重檐歇山頂、灰瓦綠琉璃剪邊屋面。從外觀上看它是一座兩層的建築,實際在兩層之上還有一個暗層。鼓樓的底層為磚石結構,前後各有券門三道,左右各有一道,東北角還設邊門,內砌69級式石階可通上下。二層以上為木結構,四周修有迴廊,外側設望柱和欄桿等。

鼓樓歷史上曾經三毀四建。最初建於元至元九年(1272年),名齊政樓,取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後來被火焚毀。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之後再次毀於火災。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二度重建,不久因雷擊被毀。嘉靖十八年(1539年)第三次重建,終於留存至今,只在清嘉慶五年(1800年)和光緒二十年(1894年)進行過部分修整。

鼓樓內部通體彩畫,金碧輝煌。二層原本置宋代的銅壺滴漏和鐃神,用來報時,但在清初遺失。清代起改用時辰香定更次,並設主更鼓1面和群鼓24面報時,象徵一年二十四節氣。現在僅存一面主鼓,直徑1.71米,高2.22米,鼓面由整張牛皮蒙成,上面刀痕累累,是被八國聯軍所砍。1924年時,鼓樓曾一度改名為「明恥樓」,陳列展覽八國聯軍的圖片、實物和模型等。

鼓樓前在元代時是北京城重要的商業區。根據古代都城「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規制,鼓樓正處在皇城之後,而且附近多有權貴宅第,不遠處的積水潭和什剎海也都是商賈雲集之所,因此帶動了鼓樓前商業的發展。直到王府井、西單等商業街興起後,這里才逐漸衰落。1949年後,鼓樓商業街重新繁榮,在保留老字型大小的同時,又新開了許多商店、飯店和風味小吃店,成為北京城北地區的商業中心之一。

Ⅵ 北京鼓樓是那個朝代建的

北京鼓樓建於明永樂十八年,鼓樓坐北朝南,為重檐三滴水木結構樓閣,是建在高磚台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築,台基高達4米,台上有5間重檐的木構殿樓,樓高46米多。紅牆朱欄、雕梁畫棟,非常雄偉壯麗。
鼓樓位於北京城中軸線的地安門外大街北端,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標志性建築之一,也是見證中國近百年來歷史的重要建築,充分顯示出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元代鼓樓在大都中心,原名齊政樓,取齊七政(日、月、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之義,其位置在明清鼓樓以西,今舊鼓樓大街南口。明永樂十八年營建北京,重建鍾鼓樓。
據談遷《北游錄》記載,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二樓毀於火災,乾隆時重建,嘉慶五年(1800年)重修。

Ⅶ 北京鍾鼓樓有哪些修建歷史

北京鍾鼓樓,位於北京東城地安門外大街,始建於元代,重建於明代。北京的鍾樓在北,鼓樓在南,兩樓同時坐落在古城中軸線的北端,是元、明、清三代京城的擊鼓報時之處。

西便門城樓位於北京外城西南角,為明清時期的北京外城七門之一,屬北京外城簡單便門之一,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由城樓、箭樓和瓮城組成。其中,"八瞪眼箭樓"為清代初期增建。

紫禁城角樓於1420年建成於北京紫禁城的4個城角,屬於皇宮的防衛設施。東南角樓在北京建國門南大街和崇文門東大街相交處的內側,建成於1439年,是我國唯一的、規模最大的城垣轉角箭樓。

Ⅷ 鍾樓有著怎樣的歷史

鍾樓始建於1530年,為三開間歇山式綠琉璃頂的重檐正方形建築,通面闊12米多。因年久失修,於1965年拆除。2000年按原樣重建。鍾高2.58米,直徑1.56米,重2324千克,銘文鑄「大明嘉靖年月日制」8個字。鍾聲宏亮渾厚。

Ⅸ 是北京的鍾鼓樓歷史悠久還是西安的鍾鼓樓歷史悠久

如果按照第一次建的話,那就是北京的早一些。但是北京的鍾鼓樓曽毀於火,1420年重建鍾鼓樓,這個是比西安最早建的鍾鼓樓(1380年)晚的。但比西安鍾鼓樓重修(1699年)要早。

我覺得要是從歷史悠久的角度來說的話。。應該是北京的鍾鼓樓?畢竟北京的是元代第一次建立,而西安第一次建立都要到明了

資料:(源於網路啦~)

西安鼓樓是所存在中國最大的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鼓樓橫跨北院門大街之上。鼓樓和鍾樓是一對孿生兄弟,相距僅半里,互相輝映,為古城增色。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鍾樓早建4年。樓基面積比鍾樓樓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傑秀麗不亞於鍾樓。古時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傍晚時擊鼓向全城居民報時,故稱鼓樓

主持修建鼓樓的有長興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據說是在微雨朦朧之中為鼓樓工程奠基的。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曾先後兩次重修。

北京鍾鼓樓始建於元代至元九年(即公元1272年),當時位置處於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北京鍾鼓樓外景的中心,後毀於火,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之後又毀於火。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重建鍾鼓樓,並確立了其位於都城南北中軸線北端的地位。後相繼毀於火。嘉靖十八年(1539年)鼓樓遭雷擊起火,第三次重修。清乾隆十年(1745年)再次重建鍾樓。鍾鼓樓在清代歷經修復,所見到的鼓樓建於明代,鍾樓則建於清代。

閱讀全文

與北京鍾鼓樓有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