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發展歷程及啟示
寫作思路:首先對500年發展的歷程做簡要介紹,然後對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物及事件做細致說明。
示例如下:
社會主義500年歷史中,空想社會主義佔了300多年,以托馬斯•莫爾為奠基人。托馬斯•莫爾,曾任國會議員、國會下院議長、蘭開斯特公國首相。
1525年,被任命為英國大法官,位置僅次於國王,權勢達到頂點。由於他對當時社會的不滿,特別是對當時社會的兩極分化的反對,使他立志改變這個社會。
1535年,他因反對亨利八世兼任教會首腦而被處死。他於1516年用拉丁文寫成《烏托邦》,對以後社會主義思想發展有很大影響。在「烏托邦」,私有制被廢除,產品歸全社會所有,公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人人參加勞動。
作為一個貴族,莫爾能關注到勞動人民的貧困、關注到社會的不平等,提出這樣一些理想社會的追求,是非常了不起的。
1525年,他在德國南部領導農民起義,推翻城市貴族議會,起義失敗後被秘密殺害。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通過各種途徑進行了探索。
還有一位是義大利的托馬斯•康帕內拉,因參與領導南義大利人民反對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斗爭,1599年被捕,監禁27年。1628年7月獲釋後,信仰不變,繼續參與組織反西班牙起義,因叛徒告密而失敗,於1634年10月逃亡法國,1639年5月卒於法國。
他講過,「我降生是為了擊破惡習、詭辯、偽善、殘暴行為……我到世界上來是為了擊潰無知。」說明了他對當時社會的不合理現象的痛恨,以及對理想的追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例如十七世紀英國的傑拉德•溫斯坦萊,他著有《自由法》一書,提出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共同利用土地和享受土地果實的思想。
著名學者馬布利,18世紀法國著名的政治家、理論家和歷史學家,同孟德斯鳩和盧梭享有同樣聲名的學者。著有《論法制和法律的原則》等著作,這是空想社會主義者第一次用法典的形式表達他們的政治主張。當時很多著名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是法律專業出身,因為他們對當時社會的不公平、不公正行為看的更清楚,更關注。
㈡ 世界社會主義國家有哪些
世界社會主義國家有中國、朝鮮、越南、寮國和古巴。社會主義這個概念最早是莫爾提出來的。代表著當時的人們對於烏托邦的一種暢想,這里沒有資產階級的壓迫,沒有做不完的工作;這里真正做到人人生而平等,沒有貧富差距。
二戰後,社會主義國家的數量一度飆升,但蘇聯解體以後,世界上的社會主義國家數量銳減,只剩下中國、朝鮮、越南、寮國和古巴。
世界社會主義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簡稱WSM是一個由社會黨組成的國際組織,與大不列顛社會主義黨一同創立於1904年。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成員黨派信奉同一個經典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忠誠於被定義為一種與資本主義截然不同的經濟制度的社會主義。因此,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各黨派與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㈢ 怎樣認識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歷史
一是世紀的三大空想社會主義三個發展時期;二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發展時期;三是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並實踐社會主義的發展時期;四是蘇聯模式逐步形成的發展時期;五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的發展時期;六是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時期。在六個時間段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從初步探索到不斷深化的幾次歷史性變革,推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逐步深入。
㈣ 1.如何認識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的發展歷程
了解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到多國、從初步探索到不斷深化的幾次歷史性變革,推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逐步深入。社會主義是一種社會學思想,主張整個社會應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的概念在西歐廣為流傳,發展出不同分支。
㈤ 社會主義的主張歷史多久
社會主義的主張歷史200年左右。
社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種社會學思想,主張整個社會應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的概念在西歐廣為流傳,發展出不同分支。
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社會主義發展出了他們的理論體系,亦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社會形態。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首先是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空想社會主義理所當然地成為直接的理論來源。馬克思恩格斯不但借鑒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有益成分,而且批判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根本缺陷。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觀是唯心主義的,它的根本缺陷在於:第一,不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不了解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矛盾運動的客觀規律。第二,不認識無產階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使命,找不到能夠埋葬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的社會力量。對此,馬克思明確指出,「『科學社會主義』也只是為了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立時才使用」[10] 。為了使社會主義擺脫虛幻的性質,不是建立在空想的基礎上,而是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發現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為整個社會主義大廈,奠定了堅如磐石的科學基礎。
㈥ 社會主義從產生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年了
500年。社會主義的最初形態是空想社會主義,時間從16世紀初到19世紀30—40年代,其影響幾乎遍及歐洲,並達於美洲。社會主義最早產生於英國。
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撰寫了一部《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 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由此莫爾而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鼻祖。因此,社會主義主張至今正好500年。
(6)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有多少年擴展閱讀
19世紀30―40年代後,馬克思、恩格斯科學總結歐洲工人運動的經驗,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會主義特別是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成果,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並使之與國際工人運動緊密結合起來,得以在工人階級中迅速傳播,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逐步走向衰落。
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唯一出路,現代化是中國人民始終不渝的追求。歷史的出路與人民的追求集中在一點,就是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結合。經過長期努力,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㈦ 社會主義的發展歷史
1917年十月革命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成立。
在蘇聯的影響下,二戰後東歐成了一批社會主義國家。
1949年社會主義新中國誕生。
㈧ 世界社會主義制度什麼時候建立的
會主義制度是相對於資本主義制度而言的政治經濟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實行公有制、計劃經濟、實現人民當家做主。是指社會主義國家機關在其法定的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創制、認可、修改和廢止
法律
,以及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動。
目 錄1基本要素
2制度內容
3優越性
4實質意義
1基本要素現今世界上存在兩種制度:一種是私有制制度,一種是公有制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和封建主義制度是私有制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是公有制制度。
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界定有三個基本要素:公有制;計劃經濟;民主。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
2制度內容 相關書籍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基本分配製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3優越性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制度:
1.「比資本主義制度更公正、更公平、更先進、更科學的社會制度」。
2.社會主人與社會公僕的區分,是馬克思社會主義的分權原則。
就目前來看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建設、改革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這一制度既遵循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集中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國的發展實際,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符合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大解放
新中國60年,是經濟建設碩果累累的60年。中國不僅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 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還創造性地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起來,確定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既注重發揮市場的作用,又注重加強宏觀調控,為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證。經過60年奮斗,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30萬億元,一大批重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首位,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當國際金融危機迎面襲來,中國的果斷決策和政策效應,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和積極評價。許多外國政治家、學者認為,「包括『制度優勢』在內的『中國特色』已成為中國信心的有力支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加快了政治文明建設進程
新中國60年,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斷發展的60年。中國從實際出發,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建立並不斷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這套制度同時借鑒吸收了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充分尊重和保障個人民主權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辦大事, 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充滿活力又富有效率。面對舉世震驚的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國展現出的緊急應變能力、動員能力和眾志成城的集體意志,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勢和巨大威力。許多國外學者由衷地贊嘆:「中國在短時間內動員巨大的力量投入,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擬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激發了先進文化的蓬勃發展
新中國60年,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60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得到大力弘揚,同時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侵蝕;致力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60年來,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城鄉文化發展差距不斷縮小,文化產業異軍突起,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擴大。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強,全社會展現出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了和諧社會建設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中國人民的奮斗目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先進性的必然要求。60年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提高到73歲,延續幾千年的「皇糧國稅」成為歷史,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全面免除,社會保障「安全網」越織越密,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美好藍圖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成就激勵鬥志,歷史昭示真理。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再一次深刻說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富強中國、繁榮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加積極、更加主動、更加充分地利用好這一獨特的政治優勢,中國就一定能創造更大的輝煌,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明天。
4實質意義1.人民大眾在政治上是國家主人,而在國家行政事務上是被管理者;
2.國家政府官員在國家行政事務管理上是領導者,而在政治上卻是為社會主人服務的社會公僕。
3.不遵守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分權原則,社會公僕的政府官員就會異化為社會主人而形成恣意妄為的權貴階層,工農大眾就會變成弱勢的奴僕階層。
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制度的分權原則,是區分清主人與社會公僕的地位,以「直選、監督和罷免的社會民主」來防止社會公僕變為社會主人。
㈨ 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六個時間段是什麼
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六個時間段是:空想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勝利並實踐社會主義。蘇聯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我們黨作出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注意事項:
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重要論述為遵循,充分吸收近年來思想理論界關於社會主義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最新成果和豐富素材,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高度,展現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運動到實踐、制度,從一國到多國。
從初步探索到全面改革,從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到邁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百折不回、開拓前進、波瀾壯闊的歷史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