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年北京高考考試政策和往年有哪些不同
2020年高考,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高考,它跟往年的高考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對高考生來說,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難度很大的挑戰。如果成功抓住機會,便可能借著改革的春分,成功的搭上去往大學的列車,如果錯過機會的話,就算將來復讀,也失去了復讀生的優勢,那2020年的高考,各地政策都有變,下面我們來說一下2020年北京高考考試政策和往年有哪些不同?
經歷了很多事情,才深深體會到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走好基礎才是最重要的,刻苦學習也是學好的基礎,對待任何問題不怕困難,不怕麻煩,因為任何事情都怕認真2字,只要做到了,就不可能有困難了。所以刻苦學也是我們身體力行的准則。
❷ 2022年冬奧會,為什麼會選擇在北京舉行
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選擇在北京舉辦,有多方面的原因考慮。
第一:獨特的政治地位。
北京是作為中國的首都,其城市的影響力以及地位與其他城市相比都非常特殊,不僅是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歷史沉澱中心,因此把北京市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城市,不僅有利於北京市的發展,更有利於北京市走向國際化的道路。所以慎重考慮才會把北京作為冬奧會的舉辦城市。
這一次北京成功舉辦2022年的冬奧會,將會給北京市的發展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僅能讓北京成為中國第1個舉辦過兩次奧運會的城市,而且也能讓中國走向國際舞台的中心。舉辦奧運會並不是一個國家經濟所做決定,而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所決定的事情。沒有強大的國力作支撐,根本就無法承辦奧運會。
❸ 2021年北京高考分不分理科,文科
北京新高考方案正式對外發布。從2020年開始,北京高考將實施「3+3」制度,文理不分科,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之外,學生可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但是高考兩天,將只考語、數、外3門必考科目,3門自選科目將按照「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進行,考分計入高考成績。
考生自主選擇3門高考科目
根據《北京市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高考科目將發生重大的調整變化,將完全打破現今高中文理分科的局面。從2020年起,報考普通本科院校考生的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的成績與3門選考科目的成績構成,即實行「3+3」高考模式。
3門選考科目,指的是考生可以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六大科目中任選3科,作為自己的高考科目。按照這一科目改革方案,學生將有20種科目組合選擇的可能,可以文理科目自由混合。這也意味著,未來高中將不再分文理,有3個科目的選擇權交給學生。
雖然科目有大的改革調整,但高考總分仍保持750分不變。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每科的滿分仍為150分,總分450分;選考的3門科目,每科的滿分均為100分,因此高考總分的滿分值仍為750分。
❹ 2020年冬奧會在那個城市舉辦
中國北京。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英語:XXIVOlympicWinterGames,中文簡稱:北京冬奧會或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聯合舉行。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北京、張家口同為主辦城市,也是中國繼北京奧運會、南京青奧會之後的中國第三次舉辦的奧運賽事。
北京張家口奧運會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北京將承辦所有冰上項目,延慶和張家口將承辦所有的雪上項目。北京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舉辦過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城市,也是繼1952年挪威的奧斯陸之後時隔整整70年後第二個舉辦冬奧會的首都城市。
(4)為什麼沒有2020年北京卷歷史擴展閱讀
北京冬奧會申奧理念:
「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的理念。
2014年3月12日,北京冬奧申委向國際奧委會提交了調查問卷答復,答卷當中明確提出了我國此次冬奧會的申辦理念,即「以運動員為中心、可持續發展、節儉辦賽」。
1、以運動員為中心理念:北京冬奧會以方便運動員為首要目標。運動員是奧林匹克運動的財富,維護運動員利益、確保運動員在奧運會期間的良好體驗,有助於運動員更專注地投入比賽、獲得更好的競技成績、奉獻更加精彩的比賽。
2、可持續發展理念: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其未來需求的發展。充分發揮奧林匹克運動對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的促進調節功能,也是新時代下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新模式。
3、節儉辦賽理念:冬奧申委堅持科學、嚴謹、審慎、可行的原則編制冬奧會預算。積極響應了《奧林匹克2020議程》,契合了國際奧委會對未來奧運會發展方針的規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奧委會官網-北京2022年冬奧會賽事理念從申辦到籌辦嬗變
❺ 202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題是什麼
202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題是: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的最後一顆衛星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整個系統由55顆衛星構成,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它們共同織成一張「天網」,可服務全球。
材料中「每一顆都有自己的功用」,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聯系現實生活,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其中有一條信息,或引發了你的感悟,或影響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奮,或使你愧疚,或讓你學會辨別真偽……
請以「一條信息」為題,聯系現實生活,展開聯想或想像,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5)為什麼沒有2020年北京卷歷史擴展閱讀:
往年北京卷作文題目:
1、2019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目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
①「韌性」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的性質。中華文明歷經風雨,綿延至今,體現出「韌」的精神。回顧漫長的中國歷史,每逢關鍵時刻,這種文明的韌性體現得尤其明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激發出這種文明的韌性。
請以「文明的韌性」為題,寫一篇議論文。可以從中國的歷史變遷、思想文化、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及中國人的品格等角度,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②色彩,指顏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賦予不同的意義。2019年,我們隆重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歡慶共和國70華誕。作為在這個特殊年份參加高考的學生,你會賦予2019年哪一種色彩,來形象地表達你的感受和認識?
請以「2019的色彩」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感情真摯,運用記敘、描寫和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2、2018北京高考作文題目:
2018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選一,要求考生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
①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②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優美生態環境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期盼。請展開想像,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形象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
❻ 中考北京卷有哪些特點
今年北京中考呈現出了五大特點,包括考題難度降低、名校成績領跑、順義成績排在全市第三、公辦校國際班分數線普漲以及統籌志願受考生追捧等。這些新的趨勢,都為來年中考的學生和家長指明了方向。
一. 考題降難度命題透露新方向
今年在中考考試之前,市教委已經對考試難度進行了明確要求:本市中考各學科在命題上將以「課程標准」為命題依據,積極貫徹本市基礎教育部分學科教學改進意見和課程改革、考試改革的有關精神,進一步降低難度,剔除0.2以下難度過大的試題。這意味著各學科試題中僅有不超過20%的學生能做出的「0.2難度系數」題目將全部取消。雖然考試的難度系數降低了,但中考命題上將側重考查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觀點,試題的取材范圍將更寬更廣。
在今年的考試中,這一政策也在每一科考試中得到不斷的驗證。專家們甚至總結了「多逛博物館,少上培訓班」的結論。學生們紛紛表示,盡管考試的難度降低,但考題都越來越關注生活,注重平時的積累,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則更強了。比如語文考試考查了漢字的筆順,而默寫部分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考試說明》中並沒有特別強調,但這卻是考生應該掌握的。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語文教研員閆明認為,語文試卷的導向就是要求學生在平時靜下心來,去讀書、感悟。學生各類知識的積累要從小學一年級抓起,而不是上了初三才臨時抱佛腳。今年的物理考卷讓很多學生感覺「很坑」,其中一道選擇題就是要求估測播放一遍國歌需要多少秒、一個雞蛋的大致重量等,都要求考生聯系實際生活。順義區教育研究考試中心物理教研員劉艷輝認為,考題也提醒學生家長,有時間多讓孩子到博物館、天文館、科技館,不要死啃書本。
二. 名校成績領跑全市
盡管今年學生們紛紛反映物理考得出乎意料,化學實驗特別多,但從考試成績看,學生們的總成績都表現不俗,尤其是傳統名校。今年的中考第一名分別是來自人大附中的胥浩宇和十三中分校的王瑋珩,總分裸分都是575分。
今年高考的全市理科狀元出自人大附中,中考的頭名同樣也出自這所有第一名基因的名校。人大附中胥浩宇的成績中,三科成績滿分。其中語文117分、數學120分(滿分)、英語119分、化學80分(滿分)、物理99分、體育40分(滿分)。今年,西城的中考頭名王瑋珩的總分也是575分。其中語文117分、數學 119分、英語120分(滿分)、物理99分、化學80分、體育40分(滿分)。
在出分當天,西城十三中分校就發布了喜報,稱今年初三年級的總平均分為547.6分。有74人次獲得學科滿分,其中數學6人,英語50人,化學18人。學校總分570分以上3人,565分以上累計12人,560分以上累計58人,555分以上累計114人,550分以上累計165人。預計示範高中錄取率為95%左右。這樣的成績令很多學校咂舌。
北京景山學校也發布消息稱,初三全年級中考總分平均分達到524分。其中,560分以上4人,550分以上28人,540分以上87人,均較去年大幅提升。全年級總分優秀率首次突破80%,達到了89.1%。今年,昌平、門頭溝、西城區的中考狀元英語都取得了滿分的成績,這也反映出了學生的成績情況。
三. 順義成績異軍突起
如果說早些年,中考優秀生源之爭還主要是城六區的事兒,那麼今年,遠郊區縣順義無疑成為一匹最大的黑馬。3738名順義考生中,560分以上的達到了137人,成為繼海淀、西城之後的全市第三名。
從560分以上的高分段考生人數來看,全市16個區縣共有1354人考到560分以上,城六區的佔比依次是,海淀區佔334人,西城區329人,豐台區 123人,東城區113人,朝陽區74人,石景山區6人。可以說,從高分段成績來看,海淀、西城區不出意外地繼續領路,而豐台區成為城六區黑馬,領銜於東城區和朝陽區。但是,對於這些高分考生,業內也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是各區縣的學生基數並不相同。比如海淀區有15209名考生,石景山區僅有2194名考生,但按560分以上高分段的學生佔比來看,西城區4.09%、順義區3.67%、豐台區3.19%、海淀區2.20%、東城區1.73%、朝陽區 1.12%。此外,中考試題由北京教育考試院命題,實行各區縣分別閱卷,評分標准也略有差異,所以各區縣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能反映出來整體成績都提高了」。
四. 高分考生熱報公辦校國際班
每年中考出分後,成績便成為進入國際學校,尤其是公辦學校國際班的敲門磚。如果說過去還是中等生更多選擇上國際班的話,那麼這幾年大批高分考生都選擇進入國際班。很多公立學校的國際班加試分數線都比去年有了提高,四中、十一學校等國際班的加試線都超過了550分。
對比今年和去年的成績不難看出,北京四中國際班今年公布的加試分數線為555分,這比去年提升了5分。十一學校國際班的加試分數線提升到552分,而去年只是540分,一下子提高了12分。首師大附中、一零一中學的國際班也比去年提高了5分,到了545分。北京二中國際班的加試分數線一下子比去年提高了 20分,從510分到了530分。北京三十五中學國際班的加試分數線為530分,也比去年提高了15分。
盡管目前各校的錄取分數線還沒公布,但加試分數線的上漲已經反映出了趨勢。一方面,考題的難度降低,讓學生們的分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學生們對出國留學的需求度在不斷上升,在招生計劃沒有擴招的情況下,學校對「敲門磚」的要求不斷增高。在這樣的大趨勢下,公立學校國際班的分數線也跟著水漲船高。記者從學生家長處了解到,現在很多高分考生都選擇了國際班。在一模後,人大附中國際班就開始和有意向的學生簽約,「兩天就簽走了上百個550多分的」。王女士說,自己的女兒報名面試時發現,有大量學生都是550分以上分數段的學生。
五. 貫通、統籌志願受到考生青睞
今年中招變化較大,除仍保留去年的名額分配外,還新增了三類市級統籌志願,統籌志願納入名額分配志願中,且名額分配志願由去年的5個志願增加至8個。今年在「名額分配」批次中增加了三類市級統籌分配計劃;在提前招生批次增加一類藝術學院附中跨區計劃;支持部分職業院校與示範高中、本科院校、國內外大企業合作,選擇對接產業發展的優勢專業招收初中畢業生,開展人才培養貫通培養試驗計劃等等。這些志願中還包含了誘人的「彩蛋」,引發了考生極大的關注。
參與「統籌一」招生的學校包括四中、人大附中等10所優質高中,他們將把招生計劃分配到除東城、西城、海淀三個區之外的各區縣所有初中。「統籌二」是指部分優質高中新建或擴建校區或城鄉一體化學校的招生計劃。參加該類招生的為有寄宿條件的11所優質高中校的分校。這些優質高中新校區招收部分學生由學校與藝術院校進行聯合培養,高中畢業後藝術素養考核合格者,經過高考可以申請進入市屬高校的雙培及外培計劃。「統籌三」是由優質普通高中拿出部分計劃與藝術院校合作,進行零起點藝術教育,學生在高中本校上課,學生經過3年藝術素養學習後,畢業後經高考可進入「雙培」及「外培」計劃。
今年,北京還首次推出了「貫通培養試驗計劃」,分為「內培計劃」和「外培計劃」。「外培計劃」通過中考提前批招收。5年後學生通過選拔可出國學習,學生在國外學習期間享受政府專項經費支持。今年,共有6所院校參與試驗培養,共計劃招生2270人。
上周末,貫通計劃中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非通用語學院和首都鐵路衛生學校的考生完成面試,可謂場面火爆。首都鐵路衛生學校共有390餘人面試合格,競爭70個錄取名額。參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非通用語學院面試的學生超過1000人,報錄比達到10:1。
根據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的統計數據,今年,「統籌一」的報錄比高達15:1。全市共有10232名考生填報了貫通培養試驗計劃,報錄比達到了4.5:1,可見學生們對這些志願方式的認可和熱情。
❼ 不是說北京高考英語降到100了嗎,今年怎麼又是150
1、北京高考英語科目總分降到100是誤傳,北京市的高考英語科目總分沒有改變,仍然是150分。
2、從2020年起,北京將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進行高考,考生的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成績和考生選考的三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總分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為高考統一考試科目,不分文理科,每科滿分150分,總分450分;選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門,每科滿分100分,選考三門總分300分。
❽ 北京新高考方案是什麼
北京市教委公布《北京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2019年起,北京市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將合並為本科普通批。2020年起,北京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從2020年起,北京市統一高考科目調整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科,每門科目滿分150分,總分450分。
從2018屆考生起,英語聽力分值保持30分不變,與統考筆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兩次考試,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進行,取聽力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加聽力考試共計50分,總成績分值不變。
在成績構成方面,從2020年起,參加本科院校招生錄取的考生的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其中選考科目每門滿分100分,即高校招生錄取總分滿分值為750分。
參加高職(專科)統一招生錄取的考生,採用"統考+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招生模式,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組成。招生高校根據各專業培養需求從合格性學業水平考試科目中選定2門,所選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考生成績需達到合格。
在錄取方式上,實行高考志願考後知分填報,普通批次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平行志願投檔。在總結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合並為本科二批經驗基礎上,2019年將本科一批與本科二批合並為本科普通批。
此外,綜合評價錄取改革方面,在部分高校將探索開展綜合評價錄取模式改革試點,綜合評價錄取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面試成績、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高考成績佔比原則上不低於總成績的60%。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院校范圍。
自2017年9月1日起,從高一年級開始實施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考試成績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
考試科目為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所設定的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13門科目。
所有科目均設合格性考試,考試對象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高中階段其他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員。合格性考試中體育與健康考試安排在高三第二學期,藝術(音樂、美術)考試安排在高三第一學期末,其餘11門科目合格性考試每學年組織2次,分別安排在每學期末。普通高中在校學生首次參加合格性考試時間為高一第二學期末。學生在完成每門科目必修課程後即可參加合格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達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畢業的必要條件和高中同等學歷認定的主要依據。當次考試不合格,可參加以後學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試,全市不單獨組織補考。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設等級性考試。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從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參加3門科目考試。考試對象僅限當年參加本市統一高考的考生。等級性考試每學年組織1次,安排在每年的6月。
等級性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分為5個等級,等級根據原始分劃定,成績當年有效,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當年總成績。
❾ 山西中考歷史 我要回山西 中考 但是 peking(北京) 中考 壓根 沒有歷史!
不考地理。歷史政治,問老師要復習提綱。抓緊時間過一遍課本。政治吧觀點都抄在書上。時間緊張就不要看細節了。
❿ 為什麼北京中考不考地理生物政治歷史北京中考過550的有幾分之幾還有高中作息時間表
汗,中考考什麼是北京考試院定的,目前只考數理化語英。
過去幾年550分以上的大約有3000到4000人,北京考生大約10萬人。
高中從早上8點到下午3點半。具體視學校不同而不同。
絕對原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