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人物宇文邕怎麼讀

歷史人物宇文邕怎麼讀

發布時間:2022-07-29 12:30:27

① 宇文邕怎麼讀

邕yōng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禰羅突,漢化的鮮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生於同州武鄉(今陝西大荔)。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閔帝宇文覺和周明帝宇文毓異母弟,母文宣皇後叱奴氏(叱奴太後),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

宇文邕十二歲時被封為西魏輔城郡公。周閔帝宇文覺繼位時拜大將軍,出鎮同州(今陝西大荔)。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魯國公。宇文邕聰明有遠識,性果決,有智謀,能斷大事。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護的擁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終於誅殺權相宇文護,獨掌朝政。後繼續推行均田制,改進和發展府兵制度,將府兵指揮權從中外都督諸軍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並開始招募均田戶農民充當府兵,擴大兵源,充實軍事力量,准備兼並北齊。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復領兵七路攻齊。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軍乘勝圍鄴,一舉攻陷,俘北齊後主父子,滅北齊。

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諸軍伐突厥,五道俱進。因病詔停進軍。六月,疾甚,還軍長安,當月病逝,年僅36歲。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孝陵,傳位長子宇文贇。

② 宇文邕 怎麼讀

念:yōng(邕),北周武帝,字禰羅突,鮮卑族,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

③ 宇文邕的歷史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漢化鮮卑人,小字彌羅突,公元560—578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曾用年號:保定(561-565);天和(566—572三月);建德(572年三月-578年三月);宣政(578年三月-十二)。謚號:高宗;廟號:高祖;安葬地:孝陵。
【生平】
武成二年(560),權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宇文毓,護立時為大司空、魯國公的宇文邕為帝。仍掌朝政。天和七年(572),宇文邕誅殺宇文護,始親自處理國務。
建德二年,宇文邕確決三教先後,以儒為先,道次之,佛教最後。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門、道士並還俗,為歷史上三武滅佛之一。使寺院佔有的大量人口開始向 國家納稅服役。
建德四年,他獨與齊王宇文憲等少數人策劃,力排眾議,決定伐齊並親自統軍圍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陽),因病還師。次年又率大軍伐齊,幾路並進,攻克平陽(今山西臨汾)。圍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時軍事失利,自己僅得免。其後聽從宇文忻「死中求生,敗中取勝」的建議,終於攻克晉陽。六年,入鄴,滅北齊。從此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為後來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宇文邕生活儉朴,諸事希求超越古人,對宇文護及北齊所修過於華麗的宮殿一律焚毀,對下嚴酷少恩,但果斷明決,耐勞苦,征伐時躬親行陣,得士卒死力。
齊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為廝役的雜戶,周境有從東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虜的良人沒為奴婢,他都豁免為良人。突厥強盛,目北齊、北周為在南兩兒。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為後,滅齊之後,宣政元年(578)宇文邕率軍分五道伐突厥,未成行而病死。其長子宇文贇即位。不久贇讓位於子宇文闡。又兩三年,楊堅逼闡禪讓,篡周,建立隋朝。

④ 宇文邕是哪個朝代的皇帝簡介一下他。尉遲炯又為何人

宇文邕(543年-578年),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在位18年,史稱北周武帝。他是北周建國的奠定者、西魏權臣宇文泰的第四子,鮮卑人。武成二年(560),權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宇文毓,護立時為大司空、魯國公的宇文邕為帝,仍掌朝政。在位期間,宇文邕擺脫鮮卑舊俗,接受漢族文化,他在政治上整頓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強盛。宇文邕生活儉朴,關心民間疾苦。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率軍分五道伐突厥,未出發即病死,時年36歲,謚號為武帝,廟號是高祖。他是中國歷史上較有作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君主。 尉遲迥字薄居羅,代人,文帝姊子,為大丞相帳內都督,尚魏文帝女金明公主,拜駙馬都尉。累遷尚書左僕射兼領軍將軍,拜大將軍,封魏安公。廢帝時以平蜀功拜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征還。孝閔受禪,進柱國大將軍,封寧蜀公,及受禪,以為小宗伯,督隴右十二州,進封蜀國公,後為都督秦、渭、文、康等十四州軍事,累遷大司馬,拜太師,加上柱國。宣帝即位,拜大右弼,又拜大前疑,出為相州總管。靜帝初,隋將革命,征還會葬,舉兵不受代,為韋孝寬所敗自殺,至唐武德中,詔改葬,開元中建廟立碑。

⑤ 宇文邕簡歷

宇文邕(543年-578年),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在位18年,史稱北周武帝。

宇文邕(543年-578年),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在位18年,史稱北周武帝。他是北周建國的奠定者、西魏權臣宇文泰的第四子,鮮卑人。武成二年(560),權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宇文毓,護立時為大司空、魯國公的宇文邕為帝,仍掌朝政。在位期間,宇文邕擺脫鮮卑舊俗,接受漢族文化,他在政治上整頓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國勢強盛。宇文邕生活儉朴,關心民間疾苦。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率軍分五道伐突厥,未出發即病死,時年36歲,謚號為武帝,廟號是高祖。他是中國歷史上較有作為的少數民族政治家、君主。

歷史人物宇文邕

宇文邕(543-578)
南北朝北周皇帝。小字禰羅突。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武成二年(560),權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宇文毓,護立時為大司空、魯國公的宇文邕為帝。仍掌朝政。建德元年(572),宇文邕誅殺宇文護,始親自處理國務。宇文邕生活儉朴,諸事希求超越古人,對宇文護及北齊所修過於華麗的宮殿一律焚毀,對下嚴酷少恩,但果斷明決,耐勞苦,征伐時躬親行陣,得士卒死力。四年,他獨與齊王宇文憲等少數人策劃,力排眾議,決定伐齊並親自統軍圍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陽),因病還師。次年又率大軍伐齊,幾路並進,攻克平陽(今山西臨汾)。圍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時軍事失利,自己僅得免。其後聽從宇文忻「死中求生,敗中取勝」的建議,終於攻克晉陽。六年,入鄴,滅北齊。齊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為廝役的雜戶,周境有從東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虜的良人沒為奴婢,他都豁免為良人。建德二年,宇文邕確決三教先後,以儒為先,道次之,佛教最後。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門、道士並令還俗,為歷史上三武廢佛之一。突厥強盛,目北齊、北周為在南兩兒。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為後,滅齊之後,宣政元年(578)宇文邕率軍分五道伐突厥,未成行而病死。兩三年之後,楊堅滅周。

⑦ 宇文邕簡介

宇文邕: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543―578年),字禰羅突,鮮卑族,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周太祖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578年在位。

1簡介

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543―578年),字禰羅突,鮮卑族,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周太祖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578年在位。

2人物生平

2.1早年經歷

宇文邕,字禰羅突,西魏大統九年(543年)出生於同州,是西魏權臣和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第四子,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和北周明帝宇文毓的弟弟,母為叱奴太後。

宇文邕,自幼孝敬,聰明有才識,他的父親宇文泰說:「繼承我的大業的人,必定是宇文邕。」

宇文邕十二歲的時候,被封為輔城郡公。孝閔帝宇文覺稱帝建立周朝後,拜為大將軍,出鎮同州。周明帝宇文毓即位後,遷任柱國,授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武成元年(559年),任大司空、治御正,並進封為魯國公,領宗師。甚得明帝的寵愛,朝廷大事,多有參與。宇文邕性格沉穩有遠識,非因顧問,終不輒言。明帝經常感嘆說:「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2登基

武成二年(560年)四月,權臣宇文護毒死明帝宇文毓,立宇文邕為帝。仍掌朝政。天和七年(572),宇文邕誅殺宇文護,始親自處理國務。

建德四年,他獨與齊王宇文憲等少數人策劃,力排眾議,決定伐齊並親自統軍圍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陽),因病還師。次年又率大軍伐齊,幾路並進,攻克平陽(今山西臨汾)。圍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時軍事失利,自己僅得免。其後聽從宇文忻「死中求生,敗中取勝」的建議,終於攻克晉陽。六年,入鄴,滅北齊。從此擁有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為後來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宇文邕生活儉朴,諸事希求超越古人,對宇文護及北齊所修過於華麗的宮殿一律焚毀,對下嚴酷少恩,但果斷明決,耐勞苦,征伐時躬親行陣,得士卒死力。

齊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為廝役的雜戶,周境有從東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虜的良人沒為奴婢,他都豁免為良人。突厥強盛,目北齊、北周為在南兩兒。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為後,滅齊之後,宣政元年(578)宇文邕率軍分五道伐突厥。

2.3去世

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在親征突厥的途中病倒,回到洛陽當天就病逝了,時年35歲,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孝陵。

3為政舉措

3.1消滅北齊,統一北方

宇文邕登基後,把目標定為消滅北齊,統一北方,為此決定集中精力搞好內政,增強國力。而當時北齊國力已是江河日下,漸漸失去了在經濟上和軍事上與北周對抗的實力。宇文邕於是於公元563年聯合突厥出征北齊,屢屢獲勝,攻佔北齊20餘城。後因突厥撂了挑子,北周軍隊孤軍奮戰最後失敗。

這次失敗使宇文邕摸清了雙方的實力對比,決定繼續發展和增強北周的國力。但掌握國家政權的宇文護向一座大山一般擋在他親政的路上。宇文邕決定先除掉宇文護(同時宇文護與宇文邕之間還有殺兄之仇),掃親親政的障礙。宇文邕與對宇文護不滿的大臣多次商議,終於擬定誅殺宇文護的計劃。公元572年,宇文邕設計在太後宮里殺掉了宇文護,隨後將其兒子、兄弟及親信斬盡殺絕。終於迎來親政。

親政後武帝把注意力集中在內政上,發展生產,吸收均田農民充當府兵,擴充軍備加強實力。

公元575年,自感實力大增的周武帝派18萬大軍討伐北齊,接連攻克了北齊30座城池,最後因自己生病不得不放棄進攻,班師回朝。這次出征使得北齊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北周抗衡了。

公元577年,宇文邕再次出兵,很快攻下鄴城,俘獲齊主,滅掉北齊,統一了北方。為日後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3.2武帝滅佛

建德二年(573年),宇文邕確決三教先後,以儒為先,道次之,佛教最後。

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不怕死後下地獄的威脅下詔「禁佛、道二教,經書、佛像盡毀,並令沙門、道士還俗為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一時間,北周境內「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剎伽蘭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

建德六年(577年),北周滅北齊後,針對繼續發展的佛教實體,立即推行滅佛政策,毀寺4萬,強迫300萬僧、尼還俗,相當於當時總人口數十分之一的人重新成為國家編戶,使寺院佔有的大量人口開始向國家納稅服役,這對急需兵源和財力的封建朝廷來講,其意義之重要不言而喻。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宇文邕怎麼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