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紀錄片《中國》第二季首播,看過這部紀錄片給你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紀錄片《中國》第二季首播,通過觀看紀錄片《中國》第二季,我有三點體會以及感觸:
一、能力改變價值。人類不是自發地推動歷史進步的,而是在一大批有能力的優秀人才的組織帶領下行動的。一個人的能力,就是一個人做事和做人的能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個人品質的延伸,是品質由內向外的過渡和轉化。
② 看紀錄片的好處有哪些紀錄片有什麼優點
1、真實。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
2、好的電影是將一個好的故事帶給觀者的;而一個好的紀錄片是為我們展開了歷史的畫卷,讓我們自己去領閱獨特的文化和自我的反思的。
3、既然是這樣我們就可以初步的得出一些結論,紀錄片能帶給我們一些關於民族的文化和對人類自己的反思的作用。
4、就如「舌尖上的中國」這一個記錄片,講述的是關於中華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和我們飲食的起源,讓我們知其根本,探其來源。
5、還有的就是一些對我們人類自己行為的一些反思,像什麼關於東北豹的紀錄片,在自己和孩子都被獵人逮住了之後,寧可自己咬死自己的孩子,也不要讓它活在枷鎖之下,是一種嚴格的母愛,更能彰顯我們人類行為的齷齪了嗎?
6、記錄片是記實的,它就像是一根細小的綉花針,時時刻刻得刺痛我們的皮膚,讓我們了解這個世界,探究其真相。
③ 堅持看紀錄片是一種什麼體驗
這個問題我是深有感觸的,從大學到現在,我一直都有堅持看紀錄片。從一開始的看一點就煩,到後來的輕松看完一個多小時,再到現在可以輕松的看一天紀錄片,感覺自己一直在進步。雖然每天都很累,每天都在挑戰自己,汗水、淚水不知道流了多少,但是回過頭看現在的自己,終於明白了那句:你比想像中強大。
④ 文史紀錄片觀後感
作為一個紀錄片愛好者,我來強烈推薦一部文史類片子《河西走廊》 ,下面我來從幾個方面談談這部片子的觀後感。
從攝影角度看,它的構圖設計很用心,把河西走廊的景色拍的讓人心神嚮往。我看完之後真的想去哪裡旅遊,陶冶情操。
總之看完這部片子後最大的感受就是,誰說我們中國拍的紀錄片不如BBC!強薦。
⑤ 從整體的角度來看,看完中國通史紀錄片100集的感觸是怎麼樣子的
1. 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周朝以前,中國大地上存在著許多的部落氏族,這些部落的經濟文化和同時期世界其他地方的部落並沒有什麼兩樣,甚至還落後於更早的埃及和兩河流域文明。然而,自從周公制定了一系列的禮儀規范,推行禮儀治國之後,奠定了周朝800年的興衰,至今仍影響著中國社會。到春秋末期,孔子面對當時諸侯爭霸、禮儀崩壞的局面,提出了復興周禮的主張,雖然他的主張都沒有國君採納,但他的思想卻流傳了下來。到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正式脫穎而出,成為了正統的統治思想。此後的歷朝歷代,無論是漢人的王朝,還是少數民族的王朝,比如北魏、清朝等,都積極學習儒家文化,視其為正統的中原文化。直到清朝,雖然儒家思想經過千百年來的各名士大儒的改造,但其基本核心在周公、孔子的時代就奠定了,足見中國文化的傳承!
⑥ 歷史紀錄片觀後感600字
中國有五千年的人文文明史,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五千年文化傳承的國家。其他的文明古國都滅亡了,因為它們的文化傳承斷了。中國之所以五千年來不亡國,是因為我們的民族文化沒有斷,只要有文化在,國家亡了可以復國,民族亡了可以振興。但是如果民族文化亡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就成了「遊魂」,中華民族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了。這正是國家重視文化,尤其是古代文化的原因,從清明正式成為法定假期可以看出來。如果世界都成了麥當勞將會不可想像,沒有民族和文化,人們只生活在物質中,毫無精神可言,這也是為什麼要尋根問祖的原因。 中華民族是多元的統一體,中華文化也是多元的統一體。 中華文化史是文化的多元辯證發展的歷史,每一次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都帶來中華文化的躍進,出現新質文化,推動社會的前進,並構成了中華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與統一性相結合的民族文化傳統。 區域文化是構成中華文化的重要組織結構,沒有諸多區域文化,也就沒有中華文化。 北方區域文化包含有草原文化、森林文化、漁獵文化和海洋文化,以及少部分的農業文化,而以草原文化為基本形態,它的一個突出特質是開放性與流動性,這恰恰與中原一帶穩定的、保守的農業文化構成鮮明對比。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使這個民族充滿生氣,充滿活力,不拘一格,豪邁真剛,慷慨豪放,善於吸收異質文化,主動進取,採取攻勢;但也因為這種特殊的生活方式,使他們難以形成深厚的文化傳統,長時間內沒有自己的思想哲人和文化巨人(從匈奴族開始,北方民族相繼出現一些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與文學藝術家),因而當它一旦與中原接觸就很容易與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同化力的農業文化相融合,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史。 與中華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明。而起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雖歷經滄桑,卻延續至今。始終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和無窮的魅力。 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屬性。任何民族文化必存在於特定的地域空間和具體的歷史時間之中,蘊涵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這一文化發展的時代性質。各民族的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現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質,又依其時代性而融匯成人類文化的共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