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誰知道中國歷史上的三十三位軍事家都有哪些我只知道有孫武、呂尚、吳起、白起、韓信、曹操等。
伍子胥,孫武,孫臏,龐涓,樂毅,廉頗,李牧,白起,蒙恬,韓信,項羽,霍去病,班超,周瑜,冉閔,陳慶之,李靖,郭子儀,岳飛,成吉思汗鐵木真,徐達,鄭成功,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曹操,吳起,
Ⅱ 中國古代十大傑出軍事家都有誰
太多,列舉十個著名的軍事家
1、李世民: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統帥。李世民雄才大略、智勇兼備。精於戰法,善於運用騎兵,出奇制勝。臨戰身先士卒。他是最早將參謀機構引入軍隊建設,他的天策府居功至偉,從16歲起戰績未敗。
2、孫武:偉大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我國軍事理論的奠基者,我國古代軍事謀略學的鼻祖,被後世譽為「兵聖」。孫武助吳滅楚,威懾齊晉,使一個弱小的吳國在短期內躍升為軍事強國。《孫子兵法》記載了其軍事思想,是中國兵學的最高境界。
3、白起: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統帥。白起是繼孫武之後,中國戰爭史上又一個偉大的軍事統帥,也是秦國歷史上戰功最為卓著的將領。白起一生善於用兵,征戰沙場達37年之久,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殲敵百萬,未嘗敗績,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史學家司馬遷稱贊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 。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
4、韓信: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兵靈活,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
5、李靖:唐朝偉大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帥。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
6、曹操: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7、朱元璋: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朱元璋胸懷韜略,深謀遠慮,善於駕馭戰爭,掌握主動權。其軍事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
8、劉裕: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與很多歷史人物不同的是,劉裕是從一個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用二十年的時間,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所以更令人欽佩。劉裕的軍事生涯,指揮了無數次作戰,最大的特點是以少勝多,而且作戰中常身先士卒。劉裕的北伐,是中國戰爭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之一,就成就上而言,僅次於朱元璋北伐。此外,劉裕還長於水戰。
9、岳飛: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他數次北伐中原,特別是最後一次大規模北伐中原的軍事行動,使金軍遭到沉重打擊。「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是金軍對岳飛部隊的高度評價。
10. 努爾哈赤
創建了八旗軍制。八旗制度是由氏族公社的生產組織演變而來的。女真人的習慣,每逢出師打獵,全族的壯丁都要出動。
每人出一支箭,10個人組成一個小隊,由牛錄額真指揮。後來由於軍隊不斷擴大,努爾哈赤就規定每300個人設一個牛錄額真;每5個牛錄為一個甲喇,設一個甲喇額真統轄;5個甲喇為一個固山,設一個固山額真統領,並設兩個梅勒額真作為固山額真的助手。
每個固山為一旗,由親王擔任統帥,率領7500人,分別用紅黃藍白四色旗為標志,所以也稱四旗。後來。又增加了鑲紅、鑲黃、鑲白、鑲藍四旗,一共八旗。八旗制度是「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的兵民合一、軍政一體的社會組織形式。八旗士兵平時狩獵耕種,戰時上馬出征。
八旗旗主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而努爾哈赤則是最高統帥。八旗制度的實行,提高了女真人的戰鬥力,入關前的八旗兵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為清朝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Ⅲ 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都有誰
1、孫武:偉大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我國軍事理論的奠基者,我國古代軍事謀略學的鼻祖,被後世譽為「兵聖」。孫武助吳滅楚,威懾齊晉,使一個弱小的吳國在短期內躍升為軍事強國。《孫子兵法》記載了其軍事思想,是中國兵學的最高境界。
2、白起: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統帥。白起是繼孫武之後,中國戰爭史上又一個偉大的軍事統帥,也是秦國歷史上戰功最為卓著的將領。白起一生善於用兵,征戰沙場達37年之久,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殲敵百萬,未嘗敗績,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史學家司馬遷稱贊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 。白起用兵,善於分析敵我形勢,然後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
3、韓信: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兵靈活,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
4、李靖:唐朝偉大的軍事家、軍事理論家、統帥。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
5、劉裕: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與很多歷史人物不同的是,劉裕是從一個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用二十年的時間,憑借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所以更令人欽佩。劉裕的軍事生涯,指揮了無數次作戰,最大的特點是以少勝多,而且作戰中常身先士卒。劉裕的北伐,是中國戰爭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之一,就成就上而言,僅次於朱元璋北伐。此外,劉裕還長於水戰。
6、岳飛: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他數次北伐中原,特別是最後一次大規模北伐中原的軍事行動,使金軍遭到沉重打擊。「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是金軍對岳飛部隊的高度評價。
7. 努爾哈赤
創建了八旗軍制。八旗制度是由氏族公社的生產組織演變而來的。女真人的習慣,每逢出師打獵,全族的壯丁都要出動。
每人出一支箭,10個人組成一個小隊,由牛錄額真指揮。後來由於軍隊不斷擴大,努爾哈赤就規定每300個人設一個牛錄額真;每5個牛錄為一個甲喇,設一個甲喇額真統轄;5個甲喇為一個固山,設一個固山額真統領,並設兩個梅勒額真作為固山額真的助手。
每個固山為一旗,由親王擔任統帥,率領7500人,分別用紅黃藍白四色旗為標志,所以也稱四旗。後來。又增加了鑲紅、鑲黃、鑲白、鑲藍四旗,一共八旗。八旗制度是「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的兵民合一、軍政一體的社會組織形式。八旗士兵平時狩獵耕種,戰時上馬出征。
八旗旗主都是努爾哈赤的子侄,而努爾哈赤則是最高統帥。八旗制度的實行,提高了女真人的戰鬥力,入關前的八旗兵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為清朝統一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Ⅳ 中國三十六個軍事家
他們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 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有8位 軍事家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身,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葉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 員左權,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將領彭雪楓、羅炳輝。還有林彪。
20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大網路全書軍事卷》基礎上編纂《中國軍事網路全書》的過程中,1994年8月經中央軍委審議,又確定增補3人為軍事家: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這樣,被稱為軍事家的共計36人。他們是:
毛澤東(1893~1976):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
周恩來(1898~1976):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總理。
朱德(1886~1976):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央軍委副主席,元帥,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鄧小平(1904~1997):中央軍委主席。
彭德懷(1898~1974):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元帥。
劉伯承(1892~1986):中央軍委副主席,訓練總監部部長,元帥。
賀龍(1896~1969):中央軍委副主席,元帥。
陳毅(1901~1972):中央軍委副主席,元帥。
羅榮桓(1902~1963):中央軍委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元帥。
徐向前(1901~1990):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元帥。
聶榮臻(1899~1992):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科委主任,元帥。
葉劍英(1897~1986)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元帥。
葉挺(1896~1946):新四軍軍長。
楊尚昆(1907~1998):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家主席。
李先念(1909~1992):中央軍委常委,國家主席。
粟裕(1907~1984):總參謀長,大將。
徐海東(1900~1970):中央軍委委員,大將。
黃克誠(1902~1986):總參謀長,中央軍委秘書長,大將。
陳賡(1903~1961):副總參謀長,大將。
譚政(1906~1988):總政治部主任,大將。
蕭勁光(1903~1989):海軍司令員,大將。
張雲逸(1892~1974):中央軍委委員,大將。
羅瑞卿(1906~1978):總參謀長,中央軍委秘書長,大將。
王樹聲(1905~1974):總軍械部部長,大將。
許光達(1908~1969):裝甲兵司令員,大將。
許繼慎(1901~1931):紅一軍軍長,中共鄂豫皖軍事委員會皖西分會主席,1931年11月在"肅反"中被錯殺。
蔡申熙(1906~19 32):紅十五軍軍長,鄂豫皖特委委員兼軍委副主席,1932年10月9日在戰斗中壯烈犧牲。
段德昌(1904~1933):湘鄂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之一,紅六軍軍長,1933年5月1日在"肅反"中被錯殺。
曾中生(1900~1935):紅四軍政委,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長,因反對張國燾的錯誤路線於1935年8月被殺害。
左權(1905~1942):紅一軍團參謀長,八路軍副參謀長,1942年5月25日在指揮戰斗中犧牲。
彭雪楓(1907~1944):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政委和淮北軍區司令員,1944年9月11日在指揮作戰中犧牲。
羅炳輝(1887~1946):紅九軍團軍團長,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1946年6月21日病逝。
黃公略(1898~1931):平江起義領導人,紅三軍軍長,1931年9月15日作戰中傷重犧牲。
方誌敏(1899~1935):贛東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1935年8月6日於南昌就義。
劉志丹(1903~1936):西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創建人,紅十五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1936年4月14日在指揮作戰時中彈犧牲。
林彪(1907~1971):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元帥。
Ⅳ 中共33位軍事家有哪些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葉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林彪。
其中有8位軍事家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獻身,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葉挺,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左權,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將領彭雪楓、羅炳輝,還有林彪。
部分將軍介紹
一、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政治家,軍事家 ,詩人,書法家。
二、周恩來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
Ⅵ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有哪些
中國古代十大軍事人才排名
NO.1 孫武
理由:著兵法
孫武,字長卿,即孫子,春秋未著名軍事家。齊國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受任為將。領兵打仗,戰無不勝,與伍子胥率吳軍破楚,五戰五捷,率兵6萬打敗楚國20萬大軍,攻入楚國郢都。北威齊晉,南服越人,顯名諸侯。所著《十三篇》是我國最早的兵法,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NO.2 成吉思汗
理由:把戰爭帶到世界
即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孛兒只斤氏,名鐵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歷史上的傑出政治家、軍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舉為蒙古帝國的大汗,統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間,多次發動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舊部,逐漸恢復實力。約在金大定未建立宮帳,稱汗。與札答闌部札木合等作戰,敗績,史稱十三翼之戰。金承安元年(1196),與汪罕聯兵助金截擊塔塔兒部翰里札河(今蒙古烏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魯之官。又隨汪罕與乃蠻部戰,戰後諸部來附,勢力增強。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與汪罕戰勝以札木合為首的蒙古高原十餘部盟軍。滅塔塔兒撕四部,據呼倫貝爾草原,實力大增。三年,被汪罕發兵掩襲,敗退至班朱尼河(呼倫湖西南)。不久,乘汪罕不備,奇襲汪罕牙帳,滅克烈部。次年與乃蠻部決戰,滅乃蠻。六年於翰難河(今鄂嫩河)畔召開忽里台大會,建蒙古國,即大汗位,加號成吉思,頒布札撒,建萬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戶,設札魯忽赤掌行政司法諸事。即位四年(1209),大舉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興府(今寧夏銀川)迫使西夏納女請和。六年,率大軍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華北各地。九年,因金帝獻岐國公主請和,乃退兵。十年復以金帝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為口實,攻佔中都(今北京)。病死於六盤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廟號太祖。次年,追上謚號聖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謚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NO.3 曹操
理由: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曹操(cáo cāo)(公元155~公元220),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有人評價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NO.4 王猛
理由:一州之地,匡定北方
王猛治國,使前秦成為諸國中最有生氣的國家,因而敢於與群雄角逐,並且愈戰愈強,十年之間(366—376年)便統一了北方。在這個過程中,王猛經常統兵征討,攻必克,戰必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乾和大將風范,比「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而不能「獨當一面」的張良還要略勝一籌,苻堅比之於「文武足備」的姜尚,並不過分。他既是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武勇的戰將。
NO.5 韓信
理由:漢中對策,大漢王朝
韓信(?—前196年),字重言,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人,西漢開國功臣,初屬項羽,後歸劉邦。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 座駕:五明驥,兵器:魚腸劍,經典之戰:暗渡陳倉,井徑之戰,垓下之戰
NO.6 郭子儀
理由:救王朝於水火之中
郭子儀(697——781),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汾陽。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安史之亂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史思明。後連回紇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功居平亂之首,晉為中書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時,叛將仆固懷恩勾引吐蕃、回紇進犯關中地區,郭子儀正確地採取了結盟回紇,打擊吐蕃的策略,保衛了國家的安寧。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以84歲的高齡才告別沙場。天下因有他而獲得安寧達20多年。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舉國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聲譽.
NO.7 袁崇煥
理由:王朝最後一道長城
NO.7 袁崇煥
理由:王朝最後一道長城
NO.8 岳飛
理由:步兵戰勝騎兵=步槍戰勝坦克
NO.9 李世民
理由:南征北戰
NO.10 范蠡
理由:三千越甲可吞吳
Ⅶ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都有哪些
馮異/「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史稱「大樹將軍」,東漢中興和平定邊疆皆居功至偉,是史上良將之一。
班超/為東漢鎮守西域多年,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而聞名,同胞兄妹班固、班昭也十分出名,史上少有。
周瑜/「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割據的局面,周瑜即此戰的統帥。由於《三國演義》的誤導,一般人誤以為赤壁之戰的功勞,諸葛亮要大於周瑜,其實周瑜才是此戰的真正指揮者。
曹操 /曹操作為東漢末年最傑出的軍事家是無疑的,但大多數人卻忽略了這一點,恰恰是曹操消滅了諸多割據勢力才統一了北方,「官渡之戰」更是一場經典戰役,如果不是赤壁之戰失利,估計他就是統一中國的豪傑了。
李世民 /文功武治的唐太宗,毫無疑問是史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
平陽公主/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她與父兄一起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是死後以軍禮下葬的唯一一位公主。
李靖/非但是唐初開國軍功第一人,還是一名軍事理論家,將成功的治軍、作戰經驗整理成書傳世,
秦瓊/唐初開國功臣,不知哪位好事者編出「關公戰秦瓊」取笑吹牛者的故事,讓秦瓊同志名氣更大。
尉遲敬德/唐初名將,後世人將其和秦瓊放在一起,成為了兩位「門神」。
程咬金/民間演義中名頭遠大於其它開國功臣,「程咬金三斧頭」成了最為流行的諺語之一。
李績/即有名的徐茂功也,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間演義中幾乎被神化了。
蘇定方/早期追隨它人南征北戰,後來在開拓西域的戰事中立下殊勛。
薛仁貴/唐朝名將。
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的首功之臣,在唐皇朝風雨飄搖之際,不愧「中興名將」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