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8月29日有什麼重大事件
1475年——皮基尼條約:法國國王路易十一承諾向英國國王愛德華四世支付一筆補償金,以換取愛德華承諾不謀求法國王位。 物理學家法拉第 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自卡利庫特(今加爾各答)返航。 1521年——奧斯曼帝國攻佔貝爾格萊德。 1526年——第一次摩哈赤戰役:蘇萊曼一世率奧斯曼帝國軍隊擊潰匈牙利軍隊,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戰死,亞蓋隆王朝告終。 1541年——奧斯曼帝國攻佔布達。 1756年——普魯士 腓特烈二世率領軍隊突然入侵薩克森,七年戰爭爆發。 1825年——葡萄牙承認巴西獨立。 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通過實驗發現電磁感應定律。 1842年——清政府派耆英、伊裡布與璞鼎查在南京 下關江面的軍艦「漢華麗」號上簽訂《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香港島被割讓給英國。 1885—1980 1885年——德國發明家戴姆勒製造的世界首部摩托車獲得專利。第一輛摩托車在德國問 邁克爾·傑克遜 世。 1910年——《小說月報》創刊 1914年——電話在歐洲普及 1915年——享有瑞典玫瑰之稱,曾三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著名女影星英格麗·褒曼出生 1922年——中共中央決定全體黨員加入國民黨 1929年——美國飛艇創造環球航行新紀錄 1944年——斯洛伐克民族起義爆發 1958年——世界著名歌手,有流行樂之王之稱的邁克爾·傑克遜出生,成為繼貓王後西方樂壇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同時為世界最具傑出貢獻的慈善家,沒有之一。 1972年——兩家航空公司實行登機前行包檢查 1977年——毛主席紀念堂全部建成。 1978年——三個美國人乘氣球飛越大西洋創下紀錄 1980年——著名香港歌手、電影製作人、明星、影星,號稱新四大天王的謝霆鋒出生 1983—2008 1983年——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國際會議召開 1984年——大陸板塊漂移理論獲證實;中國射擊選手許海峰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以566環的成績獲得男子自選手槍冠軍,這是中國在奧運歷史上取得的第一枚金牌,實現了「零」的突破。 1988年——蘇聯宇宙飛船與空間站對接成功 1998年——國際微笑行動
希望採納
❷ 世界反法西斯歷史上今天的8月29號
1944年8月29日,斯洛伐克民族起義爆發,推翻納粹德國的統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間為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
❸ 中國歷史上的1849年8月29日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只記得高中歷史老師講過這一天很重要
在172年前的今天,1842年8月29日 (農歷七月廿四),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簽訂。
1842年——清政府派耆英、伊裡布與璞鼎查在南京下關江面的軍艦「漢華麗」號上簽訂《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香港島被割讓給英國。
1885年——德國發明家戴姆勒製造的世界首部摩托車獲得專利。第一輛摩托車在德國問世。
❹ 八月二十日歷史上發生了哪些大事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 1915年8月20日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德國細菌學家埃爾利希逝世 1925年8月20日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被刺 1940年8月20日百團大戰 1950年8月20日農村開始劃分階級成份 1968年8月20日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88年8月20日兩伊戰爭結束 1995年8月20日全球汽車電話系統啟用 1997年8月20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將菲律賓馬部海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1998年8月20日中德首次聯合發行郵票 2002
❺ 中國在歷史上的八月十八日至八月二十二日都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每天寫出一至兩條即可)。謝謝!
八月十八日:
•1909年:由中國工程師詹天佑自行設計建設的京張鐵路建成通車。
•1937年: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平型關成功伏擊日軍輜重隊,史稱平型關大捷。
八月十九日:
1941年(民國30年) 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央軍委作出《關於統一山東領導的指示》,決定以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會議為統一山東黨政軍民的領導機關,山東分局暫由朱瑞、羅榮桓、黎玉、陳光組成,朱瑞任書記。山東縱隊歸一一五師首長指揮,配合作戰。山東縱隊及一一五師兩軍政委員會合組為山東軍政委員會,羅榮桓、黎玉、陳光、肖華、陳士榘、羅舜初、江華7人為委員,羅榮桓任書記。
1945年溥儀在沈陽機場欲逃往日本時被蘇軍俘虜。旋,蘇軍總司令馬林諾夫元帥率總司令部到達長春。
八月二十日:
383年: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攻打東晉。
1644年:清朝順治帝由盛京出發,正式遷都北京。
1981年:中國首次通過一枚運載火箭發射三顆衛星成功。
八月二十一日:
189年——董卓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為帝。
前551年——中國古代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出生。
八月二十二日:
961年 —— 宋太祖 「 杯酒釋兵權 」。
1980年——五屆人大常委會舉行第十六次會議宣布公開審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
❻ 八月二十八日歷史上有什麼大事
1、1624年8月28日——鄭成功誕生。
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漢族,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
2、1749年8月28日——歌德誕生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
3、1900年8月28日——沙俄軍攻陷齊齊哈爾,黑龍江將軍壽山自殺。
據歷史記載:1900年庚子之變,沙俄強敵壓境,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時任將軍的壽山,乃守「軍覆則死」之義,首先核庫儲,檢文牘,派員送王命旗牌印信等件於副都統署。集議繕邊振民之策若干條,手具遺書,上達當道。
4、1937年——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南站。
1937年8月28日下午2時,日機瘋狂轟炸上海南火車站。上海原有南北兩個車站,"八·一三"以後,北站處於戰區,交通完全斷絕,南站就成了陸路交通的唯一出口。當時上海及其附近的難民蜂擁而至,爭相出逃、南站擁擠不堪。
5、1945年——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在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陪同下抵重慶,為商討團結建國大計,同蔣介石進行談判,史稱「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是抗日戰爭勝利之際,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就中國未來的發展前途、建設大計在重慶進行的一次歷史性會談。從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經過43天談判,國共雙方達成《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❼ 歷史上的八月都發生過什麼大事
8月1日舉例:
1291年:瑞士獨立。
1498年:哥倫布在第三次航行中於奧里諾科河口附近登陸南美洲。
1647年:清朝順治皇帝晉封多鐸為輔政叔德豫親王。
1655年:清立內十三衙門鐵碑,嚴禁宦官干政。
1774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列在實驗室加熱氧化汞時發現氧氣。
1894年:清朝和日本政府同時向對方宣戰,甲午戰爭爆發。
1895年:古田教案發生。
1914年:德國向俄國宣戰。
1915年:中國開始統一銀幣,袁頭銀圓成為唯一法定銀圓。
1916年:黎元洪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
1917年:教宗本篤十五世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各國提出綱領性和平建議。
1927年: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率領受中國共產黨掌握和影響的國民革命軍發動南昌起義。
1929年:上海反帝大同盟成立。
1930年: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立。
1935年: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號召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德國元首兼帝國總理希特勒主持開幕式。
1940年:日本外相松岡洋右首次使用「大東亞共榮圈」一詞。
1941年:中華民國空軍「飛虎隊」成立。
1944年:在波蘭流亡政府的指揮下,華沙的地下武裝發動反抗德軍的華沙起義。
1946年:澳洲國會通過聯邦專案法:澳洲國立大學成立。
1950年:中國民航國內航線開航。
1952年:「人民英雄紀念碑」動工興建。八一電影製片廠創建。
❽ 歷史上的8月18-22日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1、清朝收復台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領戰船300 余艘,水師2萬餘人,仍自銅山出洋,第2天上午,戰船即陸續到達澎湖海外。
十六日曾發生小規模海戰,雙方各有損傷。二十二日清軍分三路出擊,與鄭軍決戰,施琅親率主力擔任中路主攻。
清軍利用「風利舟快,瞬息飛駛,居上風上流之勢,壓攻擠擊」 ,一鼓作氣,經過七八個小時激戰,大敗鄭軍。劉國軒率所剩幾只小舟逃回台灣。
澎湖為台灣門戶,一旦失守,台灣即失去了屏障。施琅派員到台灣勸降,聯絡劉國軒。劉國軒見大勢已去,於是派兵監視鄭氏統治集團,鄭克塽、馮錫范只得上表求降,八月清軍勝利進駐台灣。
由於鄭氏集團政治腐敗,所以清廷統一台灣得到台灣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清軍至台灣時「百姓壺漿相繼於路,海兵皆預制清朝旗號以迎王師」。
清朝統一台灣後,施琅懇切陳辭,闡述利害,得到大學士李蔚、工部侍郎蘇拜、都察院左御史趙麟等人的贊同和支持,於是康熙帝始決定堅守台灣,在台灣設台灣府,下轄台灣、諸羅、鳳山三縣,隸屬福建省。
台灣、廈門合派一道官管轄。並派兵8000 人駐防,設總兵一員,副將二員,澎湖亦派副將一員統兵2000 人駐防。這樣,台灣重新統一於清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轄。
2、福州船政局成立
福州船政局是晚清政府經營的製造兵船、炮艦的新式造船企業。亦稱馬尾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任閩浙總督時創建,稍後由沈葆楨主持。
任用法國人日意格、德克碑(為正副監督,總攬一切船政事務。船政局主要由鐵廠、船廠和船政學堂三部分組成。
1869年6月10日,船局製造的第一艘輪船萬年清號下水。船政學堂(求是堂藝局)設製造、航海兩班,要求學員分別達到能按圖造船和任船長的能力;並派員留學英、法,學習駕駛和造船技術。
3、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又稱「蘇聯政變」、「八月政變」,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蘇聯發生的一次政變。
當時蘇聯中央政府的一些官員企圖廢除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並取得對蘇聯的控制,政變領導人是由蘇聯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克格勃領導人科留奇科夫等蘇聯共產黨強硬成員和保守派組成。
他們相信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計劃太過分,並認為他正商議簽訂的《新聯盟條約》過於分散權力給與眾共和國。
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拒不服從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號召舉行政治罷工,抗議亞納耶夫等人發起的行動。20日,莫斯科實行宵禁。
21日,戈爾巴喬夫宣布已完全控制了局勢,並恢復了一度中斷的與全國的聯系,蘇聯國防部決定撤回部署在實施緊急狀態地區的部隊。蘇聯內閣發表聲明,表示完全執行總統的指示。
此次政變雖然在短短三天內便瓦解,且恢復了戈爾巴喬夫的蘇聯總統權力,但此事件粉碎了戈爾巴喬夫希望使蘇聯至少在一較鬆散體制下維持一體。
4、孫立人事件
蔣介石對孫立人一直疑忌,但一九四九年八月仍任命孫為台灣防衛司令,次年三月升他為陸軍總司令。
原因在於蔣介石迫於美國大陸雙重壓力,自身難保,重用孫立人乃不得已之舉。
韓戰爆發後,台灣轉危為安,美援源源而來,蔣氏父子才陸續採取措施清洗挾美自重的高官——一九五三年春罷黜吳國楨,一九五五年整飭孫立人。
5、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
斯大林格勒戰役又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進行的戰役。
斯大林格勒是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交通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若德軍攻佔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向北可攻莫斯科,向南可出波斯灣。
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是蘇聯糧食、煤炭以及石油的主產區。如果德軍佔領這一地區,蘇聯就會失去這些戰爭所需要的重要資源。
斯大林格勒會戰是納粹德國遭遇的戰略范圍最嚴重的失敗,不僅終結了德國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來保持的攻勢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蘇聯與德國總體力量對比的根本變化。
從世界范圍看,斯大林格勒會戰與同時期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及阿拉曼戰役一起,構成了1942年底反法西斯戰爭大轉折的標志性事件,但斯大林格勒戰役並沒有讓德軍完全失去主動權(斯大林格勒戰役後的庫爾斯克戰役才讓德軍完全失去主動權)。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部戰線的轉折點,單從傷亡數字來看,該戰役也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雙方傷亡估計約2,000,000人,參與該場戰役的人數也比歷史上的其他戰役都來的多,更以雙方無視軍事與平民分別而造成的傷亡著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斯大林格勒戰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立人事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一九事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州船政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收復台灣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8月21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8月20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8月19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8月18日
❾ 1987年8月29日有什麼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嗎
1987年8月29日 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
這是鄧小平同志會見義大利共產黨領導人約蒂和贊蓋里時談話的一部分。
我國經濟發展分三步走,本世紀走兩步,達到溫飽和小康,下個世紀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時間再走一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就是我們的戰略目標,這就是我們的雄心壯志。要實現我們的雄心壯志,不改革不行,不開放不行。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任務還很艱巨。我們要艱苦奮斗,一心一意搞建設,發展生產力。
今年十月我們黨要召開十三大。十三大歸根到底是改革開放的大會。十三大要重申我們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一系列方針和政策,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相應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十三大要使領導班子更加年輕化,這樣就會使黨和國家的領導層更具有活力,同時保證我們政策的連續性。
你們到農村去看了一下嗎?我們真正的變化還是在農村,有些變化出乎我們的預料。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後,剩下的勞動力怎麼辦,我們原來沒有想到很好的出路。長期以來,我們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農村勞動力被束縛在土地上,農村每人平均只有一兩畝土地,多數人連溫飽都談不上。一搞改革和開放,一搞承包責任制,經營農業的人就減少了。剩下的人怎麼辦?十年的經驗證明,只要調動基層和農民的積極性,發展多種經營,發展新型的鄉鎮企業,這個問題就能解決。鄉鎮企業容納了百分之五十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那不是我們領導出的主意,而是基層農業單位和農民自己創造的。把權力下放給基層和人民,在農村就是下放給農民,這就是最大的民主。我們講社會主義民主,這就是一個重要內容。同時,鄉鎮企業反過來對農業又有很大幫助,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政治體制改革很復雜,每一個措施都涉及千千萬萬人的利益。所以,政治體制改革要分步驟、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我們不能照搬資本主義國家那一套,不能搞資產階級自由化。比如共產黨的領導,這個丟不得,一丟就是動亂局面,或者是不穩定狀態。一旦不穩定甚至動亂,什麼建設也搞不成。我們有過「大民主」的經驗,就是「文化大革命」,那是一種災難。我們的經濟體制改革,也是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不能搞無政府主義。
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麼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