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在哪裡查所有酒的介紹和歷史

在哪裡查所有酒的介紹和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31 04:07:38

1. 酒的歷史起源多少年

酒的歷史起源:

中國酒起源於所謂「三皇」中最早的伏羲氏,即神話傳說中的遠古時代。這是可信的,西安半坡村遺址發掘出來的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陶器中,就有像甲骨文、金文中的「酉」(古義為造酒)字形狀的罐子,即為有力的佐證。

晉代文人江統的《酒誥》中有段的介紹:「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積郁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這段話說酒的起源是由於把剩飯倒在桑樹林,糧食郁積,久蓄則變味成酒,而不是由某個人發明的。

最有效的探源方法,還是來自考古發現。在距今約8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源頭之一的查海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酒器和用於儲存穀物的窖穴。

說明當時的查海先民可能已經普遍飲酒。除此之外,距今七千多年的磁山文化遺址和距今六千多年的西安半坡遺址,都發現了大量的酒器和穀物殘留,具備釀酒的物質條件。

關於釀酒的幾種說法:

1、第一種是酒存於世界,是自然界中形成只是被人類發現進而不斷研究使之發展起來的。這是小編最認同的一種說法。

上古人類大多以水果肉類為食物,史前人類開始有關於穀物的種植的記載大約是在一萬兩千年前,而酒的存在比之還要早。酒的形成是來源於水果,動物乳汁,以及穀物的發酵。

我們都知道,水果只要稍微放置些時間便會產生酒味,在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的酒化酶,這種黴菌很容易分解轉化為乙醇。

特別在高溫的天氣下更快地讓水果發酵。因此酒其實是自然界黴菌,氣溫以及食物在達到某個條件下自然而然發酵產生的,並不是起源於人的發明。

2、第二種是杜康釀酒。杜康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個歷史虛構的人物,而事實上歷史確實存在杜康。據說,杜康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被打敗便歸順到了另一個部落。

後來在那個部落裡面負責放羊,有一天,放羊之時將自己沒有吃完的飯裝在竹筒里放在了山上的某個地方。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當杜康在回到曾經放羊的地方時又看到了以前留下的竹筒,此時裡面的米飯發酵成了飄香四溢的酒,於是酒便由此走向了人類。

3、第三個便是儀狄釀酒。根據戰國策記載,帝女儀狄做酒而美,禹飲而甘之。當然後來大禹是疏遠了儀狄,因為他覺得必有因酒而誤國者,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對於儀狄釀酒而言小編和很多人一樣保持懷疑態度,因為釀酒要經歷將預發酵的糧食蒸熟,按比例摻入糖化曲,待糧食完全糖化後,加入酒麴等等復雜的工序。

如果酒來自儀狄,那作為一名年輕的女子又是憑借什麼將所有工序研究出來呢,比較可行的說法該是儀狄知道酒,製作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創新,故而成美酒。

4、第四個便是猿猴釀酒,猿猴喜歡將水果藏起來,因為冬季水果少,想必猿猴的這些習慣也和為了生存有關系。並不是所有的水果都能儲存很久,在炎熱的天氣,水果更難保存,過不了幾天便會氧化,產生酒精。

據說猿猴喜歡將水果藏於洞中,一日一樵夫砍柴誤打誤撞的發現了猿猴藏水果的地方,頓時發現一股香味襲來,樵夫只覺得新奇便忍不住嘗了一口,發現味道極好,於是便將它帶下了山。

關於猿猴釀酒,還有一個典故便是猩猩猿猴一類極其喜歡飲酒,想來西遊記中美猴王在花果山那一段,每日飲酒吃果子也應用了這一緣故。還有人專門利用猴子愛喝酒這個點子來捕侯。

2. 百年以上歷史的各酒

世界頂級名酒十大品牌

Absolut絕對伏特加

瑞典釀造伏特加酒的歷史可遠溯至公元十五世紀。然而,直至上世紀後半葉才由瑞典的伏特加批發商拉爾斯.奧爾森.史密斯發展出一個完善的釀造方法,釀制出一種前所未見的純凈烈酒,史密斯將之命名為絕對凈化伏特加酒。一九七五年,瑞典葡萄酒及烈酒有限公司根據史密斯的原有構想,再加上現代科技,利用精挑細選的瑞典南部穀物,蒸餾出一種純度更高的烈酒,命名為Absolut伏特加,專家所作的分析顯示,其純度在市場上可謂無出其右,一次絕對的成功!

Hennessy軒尼詩

軒尼詩 (Hennessy) 的名字原自李察.軒尼詩 (RichardHennessy) 為命名, 軒尼詩當時供應皇室飲用已達26年之久,在1815年受法國皇帝 KingLouisXVIII 頒發書函,選為國會主要供應酒商。李察.軒尼詩在當兵期間,更取得「英勇證書」(CertificateonBraveandGallant),這並成為軒尼詩酒廠的標志。至一七六五年成立軒尼詩酒廠。成立初期,軒尼詩銷量已十分卓越,當時所出口之國家以英國及其它各大城市為主,時至今日,軒尼詩銷量仍然屹立領導地位。

Johnnie Walker尊尼獲加

1820年,蘇格蘭人John Walker開始了第一杯調配威士忌的嘗試。他將調制混合茶葉的經驗運用到威士忌的調配中,並發現這種經過調配的威士忌有著更深邃而精緻的口味。John Walker過世後,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子承父業,並調制出一種全新的調配威士忌,命名為「老高地威士忌」,即Johnnie Walker【黑牌】的前身。1867年,亞歷山大注冊了商標所有權,並設計出讓人眼睛一亮的傾斜式商標和方形酒瓶,在市場上創造出無可匹敵的威士忌。Walker家族就這樣一代接一代,孜孜以求地專研威士忌的調配工藝,調制出舉世無雙的威士忌,奠定了其品牌在全球的至尊地位。

Chivas芝華士

享譽世界的芝華士威士忌是最具聲望的蘇格蘭高級威士忌。創始人詹姆斯.芝華士和約翰.芝華士兄弟開當時調配藝術風氣之先,創造出芝華士這一代表了醇和、獨特、出眾的威士忌品牌。

Moet Chandon銘悅香檳

擁有250年釀酒傳統的Moet Chandon,曾因法皇拿破崙的喜愛而贏得「Imperial(皇室香檳)」的美譽。到目前為止,銘悅香檳已成為法國最具國際知名度的香檳。

Remy Martin人頭馬

人頭馬是世界四大白蘭地品牌中唯一一個由干邑省本地人所創建的品牌。它創立於1724年,以創始人Remy Martin的名字命名。 人頭馬也是四大白蘭地品牌中唯一一家自己種植葡萄的公司。干邑的每一種香氣與味道都源自庄園的每顆葡萄,而葡萄的稟賦則來自培育它的每一寸土地,這些特殊的芬芳將隨著酒齡的增長日漸濃郁香醇。若沒有土地賦予的芳香,酒的存放時間再長也無濟於事。一切都從水土「Terroir」開始,這一很難確切翻譯的詞包含著特定地區的土壤特性、降雨、日照、風向、氣溫等所有能夠影響葡萄風味的因素,挑剔的調酒師甚至能辨別出每個地區每種葡萄的細微差別。

Martell馬爹利

許久以來,深遠代表著馬爹利干邑獨特的品質,作為一個引人入勝和不斷進取的品牌,馬爹利留給人們的是更多的探索與發現。通過幾個世紀的不斷鑽研與探索,馬爹利形成了其獨一無二的釀酒專長。它對釀酒藝術的不懈追求,造就了其芳香飄逸、回味深遠的卓越口味。馬爹利源於男人對生活和事業的勇敢面對和不懈開創,對於他們來說,自信而獨立地挑戰生活和事業上的一個個目標,已經成為了一種毋庸置疑的行為風格。所以,馬爹利始終倡導領先、自主、創新而不拘一格。作為一個著名品牌,馬爹利始終堅信一點源於歷史,開創潮流。

Bacardi百加得

早在18世紀初,加勒比海地區的海盜們就已經被同樣野性十足霸氣張揚的朗姆酒征服,朗姆酒因此獲得「海盜酒」的綽號。百加得成立於1862年,現今成為全球唯一的私營烈酒公司,在全球170個國家僱用超過6000名員工。BacardiBreezer色彩鮮艷、口味清醇的朗姆預調酒會令你瞬間神魂顛倒。獨飲一杯,唇齒間純正進口的洋酒精髓混合新鮮水果原汁的怡人口感 讓你成為最獨特最誘人的時尚人士。

家豪威士忌 CARDHU

在十九世紀末,尊尼獲加公司購入了家豪,當時家豪所出產的單一威士忌,已成為調制紅方和黑方的主要成分。其實,家豪高地純麥芽蘇格蘭威士忌,是採用太陽曬乾的麥芽,沾上了泥炭氣息,再加以儲藏而釀製成的。酒質能保留原有特色,因而享有盛名。家豪威士忌的芳香和酒質,皆取中庸之道,恰到好處,入口甘甜,齒頰留香,若開始欣賞單純麥芽威士忌的人士,這實是最理想的嘗試。至於那些已遍嘗威士忌名釀人士,便會視家豪威士忌為多年良伴。

尊榮極品威士忌 SWING

尊尼獲加公司在二十年代初推出尊榮極品威士忌,銷售對象主要是歐洲紳士富豪,當時他們常乘坐一級的豪華油輪往來大西洋兩岸,尊榮不倒翁式的酒瓶, 實際上是為了風浪而設計,使酒瓶在大西洋的波濤之中不易傾倒。但這個設計也為乘客增添了不少樂趣,加上尊榮極品威士忌醇厚珍貴,贏得豪門富戶的推崇贊賞。自此,尊榮極品威士忌便一直成為最受歡迎的威士忌之一

3. 關於古今各種酒的介紹,名稱及來歷簡介

(一)中國八大名酒

第一屆:1952年在北京舉行,共評出四大名酒,白酒有:茅台酒、汾酒、瀘州大麴酒、西鳳酒。

第二屆:1963年在北京舉行,共評出八大名酒: 五糧液、古井貢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茅台酒、西 鳳 酒、汾酒、董酒。

第三屆:1979年在大連舉行,共評出八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劍南春、古井貢酒、洋河大麴、董酒 、瀘州老窖特曲。

第四屆:1984年在太原舉行,共評出十三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 酒 、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

第五屆:1989年在合肥舉行,共評出十七種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 酒 、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 曲 酒 。

能經得住考驗並屢受好評的即如下八大名酒:
茅台酒、汾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郎酒、古井貢酒、洋河大麴、雙溝大麴。
(二)山東名酒

http://info.china.alibaba.com

1.即墨老酒(亦稱「黃酒」)產地:中國山東即墨。

歷史:即墨老酒產於山東即墨縣,古稱「醪酒」。據《即墨縣志》和有關歷史資料記載:公元前722年,即墨地區(包括嶗山)已是一個人口眾多,物產豐富的地方。這里土地肥沃,黍米高產(俗稱大黃米),米粒大,光圓,是釀造黃酒的上乘原料。當時,作為一種祭祀品和助興飲料,釀造極為盛行。在長期的實踐中,「醑酒」風味之雅,營養之高,引起人們的關注。古時地方官員把「醑酒」當作珍品向皇室進貢。相傳,春秋時齊國君齊景公朝拜嶗山仙境,謂之「仙酒」;戰國進齊將田單巧擺「火牛陣」大破燕軍,謂之「牛酒」;秦始皇東赴嶗山索取長生不老葯,謂之「壽酒」;幾代君王開懷暢飲此酒,謂之「珍漿」。唐代中期,人們發現「醑酒」,又稱「骷轆酒」。到了宋代,人們為了把酒史長、釀造好、價值高的「醪酒」同其他地區黃酒區別開來,以便於開展貿易往來,故又把「醑酒」改名為「即墨老酒」。此名延用至今。清代道光年間,即墨老酒產銷達到極盛時期。即墨老酒釀造歷史悠久,1932年即墨有黃酒作坊500餘家,年產量50萬公斤。1949年,建即墨黃酒廠。

特點:香型獨特,微苦焦香,溫馨醇厚,餘味深長。

成份:據化驗,即墨老酒含有17種氨基酸,16種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及酶類維生素。

每公斤老酒含氨基酸高達10110.94毫克,比啤酒高10倍,比紅葡萄酒高12倍。

工藝:其主要生產原料為黍米、麥曲和水等。在釀造上繼承和發揚了「古遺六法」,即:「黍米必齊,曲櫱必時,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劑必得。」

功效:適量常飲能增強體質,加快人體新陳代謝。

獎項:1959年,在印度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即墨老酒贏得高度評價。1963年在第二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優質酒;1979年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再次被評為全國優質酒;1984年在全國輕工系統酒類質量大賽中獲金杯獎.

2.煙台「葵花」牌紅葡萄酒,原名「玫瑰香葡萄酒」,是山東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的傳統名牌產品,迄今已有90多年歷史。早在1914年即已行銷海內外。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看中了這塊好地方,於清朝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買下了煙台東山和西山三千畝荒山,又兩次從歐洲引進蛇龍珠、解百納、瑪瑙紅、醉詩仙、赤霞珠等一百二十個優良紅、白葡萄品種,開辟了葡萄園。並投資創建了張裕釀酒公司。

特點:色澤呈寶石紅,酒液鮮艷透明,酒香濃郁,口味醇厚,甜酸適中,具有解百納、玫瑰香葡萄特有的香氣。成份:酒中含有單寧、有機酸、多種維生素和微量礦物質。

工藝:煙台紅葡萄酒是一種本色本香,質地優佳的純汁紅葡萄酒。它以著名的玫瑰香、瑪瑙紅、解百納等優質葡萄為原料,經過壓榨、去渣皮、低溫發酵、木桶貯存、多年陳釀後,再經過勻兌、下膠、冷漿、過濾、殺菌等工藝處理而成。

獎項:1914年在山東物品展覽會上獲金質獎章;1914年又在南京南洋勸業會上獲最優等獎狀;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商品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1952、1963、 1979、1983年第一、二、三、四屆全國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國家名酒;1980、 1983年連續兩次榮獲國家優質產品金質獎章;1984年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中榮獲金杯獎。

3.煙台味美思

產地:中國山東煙台。

歷史:味美思屬於甜型加料葡萄酒,源於古希臘,在很早的時候希臘人喜歡在葡萄酒內加入中葯材作為香料,以增加酒的風味。到了羅馬時代,羅馬人對配方進行改進,稱之「加香葡萄酒」。十七世紀,一個比埃蒙人首先將苦艾引入南部,酒廠把苦艾用作釀造加香葡萄酒的配料,又取名「苦艾葡萄酒」。後來條頓人進入南歐,把這種酒又改稱「味美思」,原意是人們飲用此酒能「保持勇敢精神」。這個美名傳遍歐洲各國。中國也稱之為「味美思」。

特點:酒液呈棕紅色,清亮透明,酒香葯香諧調,甜苦爽口,滋味豐滿。

成份:含糖量15%。含多種維生素。

功效:開胃健脾,補血益氣,滋陰補腎。

工藝:煙台「葵花」牌味美思是選用山東特產龍眼、貴人香、雷司令、李將軍等優質白葡萄為主要原料,經過破碎壓榨,取其一次壓榨自流,又經四十多天的低溫發酵而成的白葡萄酒,再經二年以上三次換桶貯存,然後將藏紅花、肉桂、豆葵、龍膽草、公丁香、大黃、白芷等二十多種名貴中葯材浸泡取汁,與白葡萄酒精心勾兌後即成「味美思」。然後再冷凍、過濾、殺菌,再貯存半年以上,裝瓶出廠。

獎項:1914年,在山東物品展覽會上獲金質獎章;南洋勸業會上獲最優等獎狀;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商品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獎狀;1952、 1963.1979、1983年,在全國第一、二、三、四屆評酒會上,都被評為國家名酒。

4.孔府家酒

產地:中國山東曲阜。

特點:具有無色透明窖香濃郁,綿軟回甜,餘味悠長,醇厚甘冽等特點。

工藝:孔府家酒以精選高糧為主要原料,以高溫麥曲為糖化發酵劑,沿用孔府酒坊老五甑混蒸工藝進行生產,經長期存放,科學勾兌而成獎項:1988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1988年,獲國家銀獎;1989年,獲北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1990年,獲第29屆布魯塞爾國際產品質量評比會金獎。

名稱:金獎白蘭地(原名「張裕白蘭地」)產地:中國山東煙台。

特點:色澤金黃,晶瑩透明,優雅柔和。

功效:適量常飲該酒有耐寒提神、解除疲勞、幫助消化、治療傷風及輕微吐瀉、防止霍亂的功能。

工藝:金獎白蘭地採用優質葡萄經壓榨、發酵、蒸餾而得的原白蘭地為主,加入部分由葡萄皮、甘蔗紅糖發酵蒸餾的白蘭地和特製的白蘭地香料,再加入蒸餾水和糖色,用老、大、小橡木桶交替貯存,長期陳釀,平均酒齡在三 年以上。

獎項: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和獎狀後,於1928年改名「金獎白蘭地」。1914年,在山東省物品展覽會上獲金質獎章。南洋勸業會上獲金質獎章和最優等獎狀。1952年,在第一屆全國評酒上,被評為國家八 大名酒之一。1963年、1979年和 1985年,在全國第二、三、四屆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國家名酒,並榮獲國家金質獎章。

1984年,在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中,榮獲金杯獎。

5.青島啤酒

產地:中國山東青島。

歷史:於1903年創建,由外國資本家經營,1949年收歸國有。

特點: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黃色,泡沫清白,細膩而持久。具有濃郁的酒花和麥芽清香,以及酒花特有苦味,飲時爽口。成份:含有多種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份。

工藝:青島啤酒選用優質大麥、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軟硬適度、潔凈甘美的嶗山礦泉為原料釀制而成,原麥汁濃度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

生產企業:中國山東青島啤酒廠。

獎項:1981年舉辦的「華盛頓國際啤酒會」,青島啤酒戰勝西德和荷蘭名牌啤酒,榮獲第一名。1985年7月,在華盛頓又舉辦亞洲國家啤酒評比會,青島啤酒再次榮獲「啤酒冠軍」。青島啤酒在全國第二、三、四屆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國家名酒。1980年,榮獲國家金質獎章;1984年在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中榮獲金杯獎。

6.青島白葡萄酒(甜)

產地:中國山東青島。

工藝:選用優良釀造葡萄品種雷司令、白羽、龍眼等為原料。

參考資料
http://yao.nmgblog.com/user4/27840/archives/2006/103343.shtml

4. 各種酒的來源與典故

中國酒的歷史,可以上朔到人類社會發展史的上古時期。《史記.殷本紀》中便有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詩經》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酒春,以介眉壽」的詩句,都以人類不同的社會活動表明中國酒的興起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另據考古學家證明,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這說明,在原始社會,中國釀酒已很盛行。有關酒的起源,歷史文獻記述有四種各據理論的說法。

上天造酒說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說法。《晉書》中有關於酒旗星座的記載:「軒轅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飲食。」軒轅,中國古稱星名,共十七顆星,其中十二顆屬獅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邊緊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顆星。明朗的夜晚,對照星圖仔細在天空中搜尋,獅子座中的軒轅十四和長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則因亮度太小或太遙遠,而用肉眼很難辨認。
酒旗星的發現,最早見於《周禮》一書中,據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二十八宿的廉潔,始於殷代而確立於周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偉大發現之一。在當時天文科學儀器極其簡陋的情況下,能在浩焱的星漢中觀察到這幾顆並不怎樣明亮的「酒旗星」,給予命名並留下關於酒旗星的種種記載與傳說,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

猿猴造酒說

唐人李肇所撰《國史補》一書,對人類如何捕捉聰明伶俐的猿猴,有一段極精彩的記載。
猿猴是十分機敏的動物,它們居於深山野林中,出沒無常,很難捉到,經過細致的觀察,人們發現猿猴「嗜酒」。於是,人們便在猿猴出沒的地方,擺上香甜濃郁的美酒。猿猴聞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流連不前,接著便小心翼翼地蘸酒吮嘗。時間一久,終因經受不住美酒的誘惑,而暢飲起來,直到酩酊大醉而被人捉住。這種捕捉猿猴的方法並非中國獨有,東南亞一帶的群眾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也都採用類似的方法。
猿猴不僅嗜酒,而且還會「造酒」,這在中國歷史的典籍中都有記載。清代文人李調元在他的著述中有「瓊州多猿.....嘗於石岩深處得猿酒,蓋猿酒以稻米與百花所造,一百六軋有五六升許,味最辣,然極難得。」的記載;清代的一本筆記小說中也道:「粵西平樂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百。飲之,香美異常,名曰猿酒。」無獨有偶,早在明朝時期,這類猿猴「造」酒的傳說就有過記載。明代文人李日華在他的著述中,也有過類似的記載:「黃山多猿猱,春夏採花果於石窪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聞數百步」。
昔年,《安徽日報》曾刊登老畫家程嘯天先生在黃山險峰深谷覓得「猴兒酒」的事情。這些不同時代人的記載,都證明在猿猴的聚居處,常常有類似「酒」的東西發現。由此也可推論酒的起源,當由果發酵開始,因為它比糧谷發酵容易得多。
酒是一種由發酵所得的食品,是由一咱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類產生的。酵母菌是一種分布極其廣泛的菌類,在廣袤的大自然原野中,尤其在一些含糖分較高的水果中,這種酵母菌更容易繁衍滋長。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節,收貯大量水果於「石窪中」,堆積的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發酵,在石窪中將一種被後人稱為「酒」的液體析出,因此,猿猴在不自覺中「造」出酒來,是合乎邏輯與情理的。

儀狄造酒說

史籍中有多處提到儀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記載。
一種說法叫「儀狄作酒撥,杜康作秣酒」。由字面看,是講他們在作不同的酒。「撥」,是一種糯米經過發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兒」。性溫軟,其味甜,多座於江浙一帶。現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製醒糟兒。醋糟兒潔白細膩,稠狀的糟糊可當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頗近於酒。「林」,高梁的別稱。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由此看來,儀狄是黃酒的創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梁酒創始人。
另一種說法是「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於儀狄」。意思是說,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時候,就有各種各樣的造酒的方法流行於民間,是儀狄將這些造酒的方法歸納總結起來,始之流傳於後世的。
儀狄是什麼時代的人呢?比起杜康來,古籍中關於儀狄的記載比較一致。例如《世本》、《呂氏春秋》、《戰國策》中部認為他是夏禹時代的人。那麼,儀狄是不是釀酒的「始祖」呢?此說自古看法就不一致,甚至有與《世本》相矛盾的說法。例如孔子八世孫孔駙,說帝堯、帝舜部是飲酒量很大的君王。黃帝、堯、舜,部早於夏禹,早於夏禹的堯舜部善飲酒,他們飲的是推人製造的酒呢?可見,說夏禹的臣屬儀狄「始作酒醪」並不確切。事實上用糧食釀酒是件程序、工藝都很難的事,單憑一個人力量是難以完成的。

杜康造酒說

還有一種說法是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郁緒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代,不由奇方。」意思是說,杜康將未吃完的剩飯,放置在桑園的樹洞里,剩飯在樹洞中發酵,有芳香的氣味傳出。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釀祖。
魏武帝樂府詩曰:「何以解夏,惟有杜康」。自此之後,認為酒就是杜康所創的說法似乎更多了。
歷史上杜康確有其人。古籍中如《世本》、《呂氏春秋)、《戰國策》、《說文解字》等書、對杜康部有過記載。情乾隆十九年重修的《白水題志》中,對杜康也有過姣詳的描述。白水盟,位於陝北高原南錄與開中平原交界處,因流經顯治的一條河水底多白色頭而得名。白水縣,系「古雍州之域,周末為彭戲,春秋為彭衙」。「漢景帝建栗邑衙盟」,「唐建白水縣於今治」,可見白水鼯歷史的悠久。相傳這里曾出過「四大賢人」:一是黃帝的史官、創造文字的倉頡,出生於本縣陽武村;一是死後被封為彭衙土神的雷徉,生前善削瓷器;一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發明者束漢人蔡倫,不知緣何因由也在此地留有墳墓;此外就是相傳為釀酒的鼻祖杜康的遺址了。一個黃土高原上的小小聽城,一下子擁有倉領、雷徉、蔡倫、杜康這四大賢人的遺址,頁可謂「人傑地靈」了。
「杜康,字仲宇,相傳為鼯康家衛人,善造酒。」康家衛是一個至今尚在的小村莊,西距孫城七八公里。村逞有一道大溝,長約十公里,最寬處一百多米,最深處也近百米,人們叫它「杜康溝」。溝的起源處有一眼泉,四周綠樹環繞,草木叢生,名一「杜康泉」。盟志上說「俗傳杜康取此水造酒」,「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有酒味故然不確,但此泉水質情冽甘墩卻是事實。清流從泉眼中汨汨湧出,沿著溝底流消,最後匯入白水河、人們稱它為「杜康河」。杜康泉旁邊的土大土包,以磚培圍護著,傳說是杜康埋骸之所。杜康廟就在墳墓左側,鑿壁為室,供奉杜康造象。可惜廟與象均毀於一「十年浩劫」丁。據縣志記裁,往日,鄉民每逢正月二十一日,都要組織「賽享」活動。這一天熱鬧非常,措喜演戲,商販雲集,熙熙德接,直至日落西山人們方盍興而散。如今,杜康墓和杜康廟均已修整,杜康泉上已建好一座涼亨。亭呈六角形,紅柱錄瓦,五彩飛檐,楣上繪著「杜康醉劉伶」、「青梅煮酒論英雄」等故事圖畫。盡管杜康的出生地等均系「相傳」。但據考古工作者在這一帶發現的殘磚斷瓦考定,商、周之時,此地確有建築物。這里產酒的歷史也頗為悠久。唐代大詩人杜南於安史之亂時,曾挈家來此依其男氏崔少府,寫下了《白水舅宅喜兩》等詩多首,詩句中有「今日醉弦歌」、「生開桑落酒」等飲酒的記載。釀酒專家們對杜康泉水也作過化驗,認為水質適於造酒。一九七六年,白水鼯人在杜康泉附近建立了一家現代化酒廠,定名為「杜康酒廠」,用該泉之水釀酒,產品名「杜康酒」,曾獲得國家輕工業部全國酒類大害的銅杯獎。
清道光十八年重修的《伊陽顯志》和道光二十年修的《汝州全志)中,也都有關於杜康遺址的記載。《伊陽縣志》中《水》條里,有「杜水河」一語,釋曰「俗傳杜康造酒於此」。《汝州志》中說「杜康,在城北五十里,俗傳杜康造酒處」。《汝州全志》還裁有:「俗傳杜康造酒處」叫「杜康促」,「在城北五十里」的地方。今天,這里尚有一個叫「杜康仙庄」的小村,人們說這里就是杜康促。「促」,本義是指石頭的破裂聲,而杜康仙庄一帶的土壤又正是山石風化而成的。從地限中湧出許多股清冽的泉水,匯入旁村流過的一道小河中,人們說這段河就是杜水河。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在傍村這段河道中,生長著一種長約一厘米的小蝦,全身澄黃,蜷腰橫行,為別處所罕見。此外,生長在這段河套上的鴨子生的蛋,蛋黃泛紅。此地村民由於飲用河水,竟沒有患胃病的人。在距杜康仙庄北約十多公里的伊川顯境內,有一眼名叫《上皇古泉》的泉眼,相傳也是杜康取過水的泉子。如今在伊川縣和汝陽縣,已分別建立丁頗具規模的杜康酒廠,產品都叫杜康酒。伊川的產品、汝陽的產品座同白水的產品合在一起,年產量已達數萬噸之多,這恐怕是當年的杜康所無法想像的。

【酒之典故 】
歡伯:因為酒能消憂解愁,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所以就被稱之為歡伯。這個別號最早出在漢代焦延壽的《易林·坎之兌》,他說,「酒為歡伯,除憂來樂」。其後,許多人便以此為典,作詩撰文。如宋代楊萬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詩之四中寫道:「貧難聘歡伯,病敢跨連錢」。又,金代元好問在《留月軒》詩中寫道,「三人成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杯中物:因飲酒時,大都用杯盛著而得名。始於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滿,樽(杯)中酒不空」。陶潛在《責子》詩中寫道,「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杜甫在《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中寫道,「忍斷杯中物,眠看座右銘」。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而得名。張養浩在《普天樂·大明湖泛舟》中寫道,「杯斟的金濃灧灧」。

秬鬯: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釀造的酒,用於祭祀降神。據《詩經。大雅·江漢》記載,「秬鬯一卣」。〔傳〕:黑黍也。鬯,香草也,築煮合而郁之曰「鬯」。「箋」:秬鬯,黑黍酒也,謂之鬯者,芬香條暢也。王賜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廟,告其先祖。

白墮:這是一個善釀者的名字。據北魏《洛陽伽藍記·城西法雲寺》中記載,「河東人劉白墮善能釀酒,季夏六月,時暑赫羲,以罌貯酒,暴於日中。經一旬,其酒不動,飲之香美而醉,經月不醒。京師朝貴多出郡登藩,遠相餉饋,逾於千里。以其遠至,號曰鶴觴,亦曰騎驢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鴻賓齎酒之藩,路逢盜賊,飲之即醉,皆被擒。時人語曰,『不畏張弓撥刀,唯畏白墮春醪』」。因此,後人便以「白墮」作為酒的代稱。蘇轍在《次韻子瞻病中大雪》詩中寫道,「殷勤賦黃竹,自勸飲白墮」。

凍醪:即春酒。是寒冬釀造,以備春天飲用的酒。據《詩·豳風·七月》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傳】:春酒,凍醪也。宋代朱翼中在《酒經》寫道,「抱瓮冬醪,言冬月釀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杜牧在《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中寫道,「雨侵寒牖夢,梅引凍醪傾」。

壺觴:本來是盛酒的器皿,後來亦用作酒的代稱,陶潛在《歸去來辭》中寫道,「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白居易在《將至東都寄令孤留守》詩中寫道,「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月知」。

壺中物:因酒大都盛於壺中而得名。張祜在《題上饒亭》詩中寫道,「唯是壺中物,憂來且自斟」醇酎這是上等酒的代稱。據《文選·左思<魏都賦>》記載,「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張載在《酃酒賦》中寫道,「中山冬啟,醇酎秋發」。

酌:本意為斟酒、飲酒,後引申為酒的代稱;』如「便酌」「小酌」。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花問、壺酒,獨酌無相親」

酤:據《詩·商頌·烈祖》記載,「既載清酤,齎我思成」。〔傳」:酤,酒。醑:本意為濾酒去滓,後用作美酒代稱。李白在《送別》詩中寫道,「借別傾壺醑,臨分贈鞭」。楊萬里在《小蓬萊酌酒》詩中寫道,」餐菊為糧露為醑」。

醍醐:特指美酒。白居易在《將歸一絕》詩中寫道,「更憐家醞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歸」。

黃封:這是指皇帝所賜的酒,也叫宮酒。蘇軾在《與歐育等六人飲酒》詩中寫道,「苦戰知君便白羽,倦遊憐我憶黃封」。又據《書言故事·酒類》記載,「御賜酒曰黃封」。

清酌:古代稱祭祀用的酒。據《禮·曲禮》記載,「凡祭宗廟之禮,……酒曰清酌」。

昔酒:這是指久釀的酒。據《周禮·天宮酒正》記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賈公彥注釋說:「昔酒者,久釀乃孰,故以昔酒為名,酌無事之人飲之」。

縹酒:這是指綠色微白的酒。曹植在《七啟》中寫道,「乃有春清縹酒,康狄所營」。李善註:縹,綠色而微白也。

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青州從事」是美酒的隱語。「平原督郵」是壞酒的隱語。據南朝宋國劉義慶編的《世說新語·術解》記載,「桓公(桓溫)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上住」。「從事」、「督郵」,原為官名。宋代蘇軾在《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中,寫有「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的詩句。

麴生、麴秀才:這是酒的擬稱。據鄭棨在《開天傳信記》中記載,「唐代道士葉法善,居玄真觀。有朝客十餘人來訪,解帶淹留,滿座思酒。突有一少年傲睨直入,自稱麴秀才,吭聲談論,一座皆驚。良久暫起,如風旋轉。法善以為是妖魅,俟麴生復至,密以小劍擊之,隨手墜於階下,化為瓶榼,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飲之,其味甚佳」。後來就以「麴生」或「麴秀才」作為酒的別稱。明代清雪居士有「麴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的詩句。清代北軒主人寫有「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館難忘麴秀才」的詩句。蒲松齡在《聊齋志異·八大王》一節中,也寫有「故麴生頻來,則騷客之金蘭友」的詞句。

麴道士、曲居士:這是對酒的戲稱。宋代陸游在《初夏幽居》詩中寫道,「瓶竭重招麴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黃庭堅在《雜詩》之五中寫道,「萬事盡還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宮」。

曲櫱:本意指酒母。據《尚書·說命》記載,「著作酒醴,爾惟曲櫱」。據《禮記·月令》記載,「乃命大酋,秫稻必齊,曲櫱必時」後來也作為酒的代稱。杜甫在《歸來》詩中寫道,「憑誰給曲櫱,細酌老江干」。蘇拭在《濁醪有妙理賦》中寫道,「曲櫱有毒,安能發性」。

春:在《詩經·豳風·七月》中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故人們常以「春」為酒的代稱。杜甫在《撥悶》詩中寫道,「聞道雲安曲米春,才傾一盞即醺人」。蘇拭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茅柴:這本來是對劣質酒的貶稱。馮時化在《酒史·酒品》中指出了,「惡酒曰茅柴」。亦是對市沽薄酒的特稱。吳聿在《觀林詩話》中寫道,「東坡『幾思壓茅柴,禁綱日夜急』,蓋世號市沽為茅柴,以其易著易過」。在明代馮夢龍著的《警世通言》中,有「琉璃盞內茅柴酒,白玉盤中簇豆梅」的記載。

香蟻、浮蟻:酒的別名。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蟻而得名。韋庄在《冬日長安感志寄獻虢州崔郎中二+韻》詩中寫道,「閑招好客斟香蟻,悶對瓊華詠散鹽」。

綠蟻、碧蟻:酒面上的綠色泡沫,也被作為酒的代稱。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詩中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謝眺《在郡卧病呈沈尚書》中寫道,「嘉魴聊可薦,綠蟻方獨持」。吳文英在《催雪》中寫道,「歌麗泛碧蟻,放綉箔半鉤」。

天祿:這是酒的別稱。語出《漢書·食貨志》下,「酒者,天子之美祿,帝王所以頤養天下,享祀祈福,扶衰養疾」。相傳,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對諸臣說,「酒能輔和氣,宜封天祿大夫」。因此,酒就又被稱為「天祿大夫」。

椒漿: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漿,故稱椒酒為椒漿。《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寫道,「奠桂酒兮椒漿」。李嘉**在《夜聞江南人家賽神》詩中寫道,「雨過風清洲渚閑,椒漿醉盡迎神還」。漿本來是指淡酒而說的,後來亦作為酒的代稱。據《周禮.天官,漿人》記載,「掌共主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入於邂逅,又復得歡伯;歡伯屬我歌,蟾兔為動色」。

忘憂物:因為酒可以使人忘掉憂愁,所以就藉此意而取名。晉代陶潛在《飲酒》詩之七中,就有這樣的稱謂,「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猶進,杯盡壺自傾」。

掃愁帚、釣詩鉤:宋代大文豪蘇拭在《洞庭春色》詩中寫道,「要當立名字,未用問升斗。應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因酒能掃除憂愁,且能鉤起詩興,使人產生靈感,所以蘇軾就這樣稱呼它。後來就以「掃愁帚」、「釣詩鉤」作為酒的代稱。元代喬吉在《金錢記》中也寫道,「在了這掃愁帚、釣詩鉤」。

狂葯:因酒能亂性,飲後輒能使人狂放下羈而得名。唐代房玄齡在《晉書·裴楷傳》有這樣的記載,「長水校尉孫季舒嘗與崇(石崇)酣宴,慢傲過度,崇欲表免之。楷聞之,謂崇曰,『足下飲人狂葯,責人正禮,不亦乖乎?』崇乃止」。唐代李群玉在《索曲送酒》詩中也寫到了「廉外春風正落梅,須求狂葯解愁回」的涉及酒的詩句。

酒兵: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敵一樣而得名。唐代李延壽撰的《南史·陳慶之傳》附《陳暄與兄子秀書》有此稱謂,「故江諮議有言,『酒猶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酒可千日而不飲,不可一飲而不醉』」。唐代張彥謙在《無題》詩之八也有此稱謂「憶別悠悠歲月長,酒兵無計敵愁腸」的詩句。

般若湯:這是和尚稱呼酒的隱語。佛家禁止僧人飲酒,但有的僧人卻偷飲,因避諱,才有這樣的稱謂。蘇軾在《東坡志林·道釋》中有,「僧謂酒為般若湯」的記載。竇革在《酒譜·異域九》中也有「天竺國謂酒為酥,今北僧多雲般若湯,蓋瘦詞以避法禁爾,非釋典所出」的記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對甘肅皇台酒的題詞「香醇般若湯」,可知其意。

清聖、濁賢:東漢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時期李昉等撰寫的《太平御覽》引《魏略》中有這樣的記載,「太祖(曹操)時禁酒而人竊飲之,故難言酒,以白酒為賢人,清酒為聖人」。晉代陳壽在《三國志·徐邈傳》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於沉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聖人』……渡遼將軍鮮於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聖人,濁者為賢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因此,後人就稱白酒或濁酒為「賢人」,清酒為「聖人」。唐代季適在《罷相作》中寫有「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的詩句。宋代陸游在《溯溪》詩中寫有「閑攜清聖濁賢酒,重試朝南暮北風」的詩句。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5. 中國名酒歷史文化

中國名酒譜
中國名酒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的評酒機構,間隔一定時期,經過嚴格的評定程序確定的。中國名酒代表了我國釀酒行業酒類產品的精華。中國名酒按酒的種類分別評定。在全部名酒中,白酒類名酒數量最多。下面根據酒的種類重點介紹黃酒類和白酒類的國家名酒。

一 黃酒類名酒
黃酒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歷史上,黃酒名品數不勝數。由於蒸餾白酒的發展,黃酒產地逐漸縮小到江南一帶,產量也大大低於白酒。但是,釀酒技術精華非但沒有被遺棄,在新的歷史時期反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黃酒魅力依舊,黃酒中的名品仍然家喻戶曉,黃酒中的姣姣者仍然像一顆顆璀燦的東方明珠,閃閃發光。

1 紹興加飯酒

紹興黃酒可謂是我國黃酒的姣姣者。紹興酒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在歷代文獻中均有記載。宋代以來,江南黃酒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尤其是南宋政權建都於杭州,紹興與杭州相距相近,紹興酒有較在的發展,當時的紹酒名酒中,首推"蓬萊春"為珍品。南宋詩人陸游的詩句中,不少都流露出對家鄉黃酒的贊美之情。清代是紹興酒的全盛時期。釀酒規模在全國堪稱第一。紹酒行銷全國,甚至還出口到國外。紹酒幾乎成了黃酒的代名詞。目前,紹興黃酒在出口酒中所佔的比例最大。產品遠銷到世界各國。紹興酒釀酒總公司所生產的品種很多,現代國家標准中的黃酒分類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紹興酒的品種及質量指標為依據制定的。其中紹興加飯酒在歷屆名酒評選中都榜上有名。加飯酒,顧名思義,是在釀酒過程中,增加釀酒用米飯的數量,相對來說,用水量較少。加飯酒是一種半干酒。酒度15%左右,糖份0.5%-3%。酒質醇厚。氣郁芳香。此外,還有元紅酒、善釀酒、香雪酒等酒都具有很高的品質,遠銷國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2 福建龍岩沉缸酒

龍岩沉缸酒,歷史悠久。在清代的一些筆記文學中,多有記載。現在為福建省龍岩酒廠所產。這是一種特甜型酒。酒度在14-16%,總糖可達22。5-25%。內銷酒一般儲存兩年,外銷酒需儲存三年。該酒在1963,1979,1983年三次榮茯國家名酒稱號。龍岩沉缸酒的釀法集我國黃酒釀造的各項傳統精堪技術於一體。比如說,龍岩酒用曲多達4種,有當地祖傳的葯曲,其中加入30多味中葯村;有散曲,這是我國最為傳統的散曲,作為糖化用曲。此外還有白曲,這是南方所特有的米曲。紅曲更是龍岩酒釀造必加之曲。釀造時,先加入葯曲,散曲和白曲,先釀成甜酒娘,再分別投入著名的古田紅曲及特製的米白酒。長期陳釀。龍岩酒有不加糖而甜,不著色而艷紅,不調香而芬芳三大特點。酒質呈琥珀光澤,甘甜醇厚,風格獨特。

二 白酒
白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評定的。現分為醬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濃香型,其它香型(董香型,鳳香型,芝麻香型等)。

1 貴州名白酒:茅台酒,董酒

醬香型名白酒有貴州茅台酒,四川郎酒等酒。貴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雖產於兩個不同的省,但是茅台酒的產地貴州仁懷和郎酒的產地四川古藺在地理位置上卻是非常接近的。這兩地都分布在赤水河畔,前者位於黔北,後者位於川南。赤水河經貴州仁懷,習水,再流經四川古藺等縣,至四川合江縣匯入長江。醬香型名白酒中以貴州茅台酒最為著名,有國酒之美稱。

在清代,由於川鹽入黔,赤水河是川鹽從長江經瀘州,合江等地的一條水上通道。清代詩人鄭珍曾寫道:"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正是頻繁的鹽業運輸,促進了赤水河兩岸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當地釀酒業的發展與興旺。貴州茅台酒的美名開始流傳開來。

茅台酒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特殊風格,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艷,低而不淡,聞之沁人心脾,入口盪氣回腸,飲後余香綿綿。茅台酒最大的特點是"空杯留香好",即酒盡杯空後,酒杯內仍余香綿綿,經久不散。茅台酒在歷次國家名酒評選中,都榮獲名酒稱號。茅台酒還是許多重大的外事活動的見證人,因而被譽為"國酒","外交酒"。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也稱茅台酒是美酒。茅台酒的獨特風味,除了獨特的釀造技術外,在很大程度上,還與產地的獨特地理環境有密切關系。茅台酒廠在赤水河之畔,該水系受國家有關政策的嚴格保護,周圍不允許建有污染源的工廠。更為獨特的是,川黔這一帶的濕潤,悶熱的氣候,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菌群。這些微生物在酒麴和原料上的繁殖,其復雜的生物代謝機理,使茅台酒的風味成份更加復雜,協調。這是其它地方所無法模擬的。在貴州茅台以外的地區建廠,即使嚴格按茅台酒的生產工藝技術生產,也無法釀制出真正的茅台酒。

董酒產於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釀酒作坊釀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為"董酒"。1957年建立遵義董酒廠,1963年第一被評為國家名酒,1979年後都被評為國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於濃香型,也不同於醬香型,而屬於其它香型。該酒的生產方法獨特,將大麴酒和小曲酒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

2 汾酒

汾酒產於山西省境內呂梁山東岳,晉中盆地西沿的汾陽縣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作為我國白酒類的名酒,山西汾酒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名酒。清代成書的<<鏡花緣>>中所列的數十種全國名地名酒,汾酒名列第一。清代名士的筆記文學中,曾多次盛贊山西汾酒。汾酒屬清香型白酒。

3 四川名白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全興大麴,郎酒和沱牌曲酒

我國的各省名白酒中,四川所產的占的數量最多。原有五種國家名酒,素有"五朵金花"之美稱,後又增加到六個。在第五次全國名白酒評比中,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全興大麴,郎酒,四川沱牌曲酒榮獲國家名酒稱號。除郎酒屬醬香型白酒外,其餘都屬於濃香型白酒。

五糧液,原名為"雜糧酒",產於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該酒由高梁,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穀物為原料釀制而成,相傳創始於明代。現在該廠還有明代一直留傳下來的釀酒老窖,宜賓市博物館還保存著一張"雜糧酒"的技術秘方。1929年定名為"五糧液。五糧液酒具有"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被認為在大麴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稱。該酒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瀘州老窖特曲酒,作為濃香型大麴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聞名於世。1915年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歷屆國家評酒均獲"國家名酒"的稱號。

劍南春產於四川省綿竹縣。其前身當推唐代名酒劍南燒春。唐憲宗後期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就將劍南之燒春列入當時天下的十三種名酒之中。當然,當時所指的劍南,是指劍門關之南,唐代所謂的"劍南道"之省稱,綿竹作為當時劍南道屬下的一個縣。現今酒廠建於1951年4月。劍南春酒問世後,質量不斷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首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4 古井貢酒

該酒產於安徽省亳縣古井酒廠。魏王曹操在東漢末年曾向漢獻帝上表獻過該縣已故縣令家傳的"九釀春酒法"。據當地史志記載,該地釀酒取用的水,來自南北朝時遺存的一口古井,明代萬曆年間,當地的美酒又曾貢獻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貢酒"這一美稱。古井貢酒屬於濃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純如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特點。

5 江蘇名白酒:洋河大麴與雙溝大麴

洋河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洋縣洋河鎮洋河酒廠。洋河鎮地外白洋河和黃河之間,距南北大運河很近,在古代時,水陸交通極為方便。是重要的產酒和產曲之鄉。洋河大麴屬於濃香型白酒。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後,三次被評為國家名酒。雙溝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1984年的第四次全國評酒會後,該酒以"色清透明,香氣濃郁,風味協調,尾凈余長"的濃香型典型風格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6 西鳳酒

西鳳酒產於陝西省鳳翔縣柳林鎮西鳳酒廠。西鳳酒屬其它香型(鳳型)。曾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參考資料:中國名酒網

6. 酒的歷史的介紹

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樣,有著它自身的光輝篇章。關於酒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不過,人們普遍認同的有猿猴造酒、儀狄造酒、杜康造酒三種。

7. 所有的酒名。

截止2020年3月1,酒名分別是:茅台、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四特酒、貴酒、張家界酒、西鳳酒、雙溝大麴、洋河大麴、古井貢酒、瀘州老窖、汾酒、伊力特、董酒、山雁王、霸王醉、金門高粱酒、紅星二鍋頭、藍星二鍋頭。

九江封缸酒、紹興老酒,即墨老酒、福建老酒、無錫惠泉酒、江陰黑杜酒、紹興狀元紅、女兒紅、張家港沙洲優黃、吳江吳宮老酒、蘇州同里紅、上海老酒、鶴壁豫鶴雙黃、南通白蒲黃酒、江蘇金壇和丹陽的封缸酒、湖南嘉禾倒缸酒、河南雙黃酒、河南劉集缸撇黃酒,廣東客家娘酒、湖北老黃酒、陝西謝村黃酒、陝西黃關黃酒。

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金酒、龍舌蘭、雪花啤酒、純生啤酒、干啤酒、全麥芽啤酒、黑啤酒、小麥啤酒,米酒,紅酒、白葡萄酒、各種雞尾酒。

(7)在哪裡查所有酒的介紹和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名酒

1、茅台

中國的傳統特產酒。與蘇格蘭威士忌、法國科涅克白蘭地齊名的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同時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之一。也是大麴醬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貴州茅台酒的風格質量特點是「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風格來自於歷經歲月積淀而形成的獨特傳統釀造技藝。

2、五糧液

四川省宜賓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以五糧液為代表的中國白酒,有著3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堪稱世界最古老、最具神秘特色的食品製造產業之一。五糧液運用600多年的古法技藝,集高粱、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等之精華,在獨特的自然環境下釀造而成。

8. 中國歷史上十大名酒有哪些

1、古井貢酒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將家鄉的九醞春酒(即古井貢酒)以及釀造方法獻給漢獻帝劉協,自此九醞春酒成為歷代貢品。

2、鶴年貢酒

創立於明朝永樂三年的北京鶴年堂在明、清兩朝就專門為皇宮配製御用養生酒、養生茶等而揚名海內外,被譽為「京城養生老字型大小歷史悠久第一家」!現專供於中央國家機關的《1405.鶴年貢》系列養生酒系運用鶴年堂世傳六百年御用養生酒釀制工藝精製而成,色澤瑰麗、口味醇香,酒性溫和,營養豐富,養人養生,是中老年養生保健的上好嘉品。

棗集美酒

棗集鎮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酒鄉,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其釀酒歷史久遠,上可追溯至春秋,盛於隋唐,產出的酒被宋真宗趙恆欽定為「宮廷貢酒」,有「天賜名酒,地賜名泉」「棗集美酒,名不虛傳」之美句流傳。公元前518年,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祖師孔子問禮拜謁於道教祖師--老子,老子奉上棗集釀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飲後遂留下「惟酒無量不及亂」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趙恆於在中祥符七年來鹿邑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宮」飲用棗集酒後才思大發,命筆寫下「先天太後贊碑」立於太清宮門前,並下詔地方每年進貢兩萬斤棗集酒作為宮廷之用。

4、酃酒

又名酃酉錄酒。在北魏時就成為宮廷的貢酒,而且還被歷代帝王祭祀祖先作為最佳的祭酒。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農民自製的「家作酒」,後逐步進入市場,民國24年上海版《中國實業雜志》載:清末民初,衡陽城內有釀酒作坊179家,每年產酒達32,600擔。故城衡陽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有「青草橋頭酒百家」之贊。今衡陽四鄉,每家每戶都會釀制。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用湖之酒待客。湖之酒用途廣泛,除作飲料酒外,還用來作烹調佐料,除腐去腥,添色添香。其酒糟加澱粉沖蛋,甜酒糟煮湯元等美味可口。

5、鴻茅酒

鴻茅酒始創於清代康熙三十二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它產於內蒙古涼城縣的鴻茅古鎮。

6、羊羔美酒

羊羔美酒配方獨特,用料考究,選用優質黍米、嫩羊肉、鮮水果及名貴中葯材陳釀而成,酒業呈琥珀色,酒度17度,融酯香、奶香、果香、葯香於一體,酸甜適度,風格獨特,具有滋陰潤肺,增補元氣,壯腰益腎,開胃健脾,養肝明目及烏發美容之功效。

7、杏花村汾酒

據《北齊書》記載,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成為宮廷貢酒。唐代大詩人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千古絕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聞名,婦孺皆知。《唐國史補》、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經》、竇革的《酒譜》、張能臣的《酒名記》、元朝宋伯仁的《酒小史》、明代王世貞的《酒品》、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都有關於杏花村美酒為歷代名酒的記載。上世紀初的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成為我國民族工業的優秀代表。

8、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堪稱最古老的貢酒。五加皮酒是由多種中葯材配製而成,關於它的配製有一段段優美的傳說。

傳說,東海龍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人間,與凡人致中和相愛。因生活維難五公文提出要釀造一種既健身又治病的酒,致中和感到為難。五公文讓致中和按她的方法釀造,並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中葯。在投放中葯時,五公主唱出一首歌:「一味當歸補心血,去瘀化濕用妾黃。甘松醒脾能除惡,散滯和胃廣木香。薄荷性涼清頭目,木瓜舒絡精神爽。獨活山楂鎮濕邪,風寒頑痹屈能張。五加樹皮有奇香,滋補肝腎筋骨壯,調和諸葯添甘草,桂枝玉竹不能忘。湊足地支十二數,增增減減皆妙方。」原來這歌中含有十二種中葯,便是五加皮酒的配方。五公主為了避嫌,將酒取名「致中和五加皮酒」。據秦漢時期的〈申農本草經〉載,「魯定公母單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

9、菊花酒

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沂己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據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消」。這是舊俗重九為重陽節,需飲菊花酒的開始。

10、「同盛金」燒酒

1996年6月9日,一項令人驚嘆的考古發現在遼寧錦州面世。人們搬遷錦州凌川釀酒總廠的老廠時,偶然在地下80厘米處發現了四個木製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內竟然完好地保存著香氣宜人的白酒。這些酒海以紅樺構築,長為2.62米、寬1.31米、深1.64米箱內裱糊以約1500層、內蘸以鹿血的宣紙。這些宣紙上用漢字,澇文書寫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國等字樣。通過這些記載及其他遺跡、文物考古專家確認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這些酒不僅命長,而且十分好喝。

燒酒屬陳香型,色微黃,酒精度53%,理化和衛生指標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准規定。由於是貢酒,它用鹿血蘸宣紙封存,150多年的浸泡使鹿血滲入酒中,功效了得。

9. 酒的歷史和分類有哪些

中國釀酒時代久遠,已有約數千年歷史。
酒是由米、麥、高粱等與酒麴拌和發酵釀成的飲料。酒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作用。我國酒的品種很多,大致分為白酒、黃酒、果酒、葯酒、啤酒5大類。白酒的主要成分為酒精;黃酒的主要成分為糖分;果酒含有果實的營養成分,具有葯用價值。酒味甘、辛、性溫。
酒具有通血脈、行葯勢之功效。適量飲酒可興奮神經,促進葯力發揮;過量飲酒則醉人傷肝。酒有祛風活血、止痛的作用,大多作葯引使用。
葯酒可分為補性酒和葯性酒,多屬飲料酒,起滋補作用;葯性酒以防治疾病為主;啤酒的營養在酒類中最高,被譽為「液體麵包」,含氨基酸17種,包括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維生素含量也不少,如維生素B1、B2、B6、C和煙醯胺、泛酸、葉酸、肌醇等;啤酒含熱量較高,並含有生物素、鈣、磷、鐵、鉀等。
忌暴飲、雜飲、空腹飲。

閱讀全文

與在哪裡查所有酒的介紹和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