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莫言的作品特點
他是中國新一輩極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小說詩歌文學作品
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其作品深受
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一出出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莫言在他的小說中構
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般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帶
有明顯的「先鋒」色彩。
其寫作風格素以大膽著稱,小說中總是充滿進攻型的語言。例如成名作《紅高粱家族》
里,不斷出現的血腥場面中充滿著強烈的感情控訴,但在「屎尿橫飛」的場景之間,其實正
是演義著一段現代革命的歷史。故事中那片廣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描繪成一個把歷史、傳
統、城鄉縱橫交錯的遼闊炫麗空間。
『貳』 莫言的代表小說有
莫言1980年開始創作,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庭》、《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等八部,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爆炸》、《白棉花》等二十四篇,短篇小說《白狗鞦韆架》、《枯河》、《拇指銬》等六十餘篇,電影、電視、話劇劇本等多部。
代表作《紅高粱》內容摘要:
1987年《紅高粱》獲第四屆全國中篇小說獎。根據此小說改編並參加編劇的電影《紅高粱》獲第3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1986年發表的中篇小說《紅高粱》,為莫言的成名之作。書中創造了莫言的文學王國 「高密東北鄉」,通過「我」的敘述,描寫了抗日戰爭期間,「我」的祖先在高密東北鄉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人生故事。 《紅高粱》曾榮獲第4屆全國中篇小說獎,被譯成近二十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據此改編的電影《紅高粱》獲第3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紅高梁》是莫言的成名作之一,是一部宣揚生命個性、贊美生命的中國新時期小說,它曾被張藝謀改編為電影並獲得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轟動中外。小說中所描繪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印象,散發的中國民族魂,無疑使這部作品具有了與以往「尋根小說」所表達的主題的相異性。小說展現出的一系列獨特意象:「顛轎」、「野合」、「敬酒神」等撼人心魄的情景,那方圓百畝隨風搖曳、舒展活潑且情感熱烈的棵棵高梁;那人跡罕至、充滿神奇色彩的十八里坡;那血紅的太陽、血紅的天空與血紅的高梁……所有這一切,都能給我們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代表作《豐乳肥臀》內容摘要:
1996年《豐乳肥臀》獲首屆大家.紅河文學獎。
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大家文學獎」,獲得高達十萬元人民幣的獎金。該書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影響、同時也引起了很大爭議。
莫言的寫作一直是當代中國的重要象徵之一。他通透的感覺、奇異的想像力、旺盛的創造精神、汪洋恣意的語言天才,以及他對敘事探索的持久熱情,使他的小說成了當代文學變革旅程中的醒目界碑。他從故鄉的原始經驗出發,抵達的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隱秘腹地。他筆下的歡樂和苦難,說出的是他對民間中國的基本關懷,對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他的文字性格既天真,又滄桑;他書寫的事物既素樸,又絢麗;他身上有壓抑不住的狂歡精神,也有進入本土生活的堅定決心。這些品質都見證了他的復雜和廣闊。從幾年前的重要作品《檀香刑》到二OO三年度出版的《四十一炮》和《豐乳肥臀》(增補本),莫言依舊在尋求變化,依舊在創造獨立而輝煌的生存景象,他的努力,極大地豐富了當代文學的整體面貌。
《豐乳肥臀》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性」大書,是莫言進行民間史詩性書寫的成功試驗。作家傾情把母親描繪成一位承載苦難的民間女神,或者就是聖母瑪利亞的化身。但命運多舛,她生養的眾多女兒構成的龐大家族與20世紀中國的各種社會政治勢力和民間組織以及癲狂歲月下的官方權力話語發生了枝枝蔓蔓、藕斷絲連的聯系,並不可抗拒的被裹挾捲入20世紀中國的政治歷史舞台,而這些形態各異的力量之間的角逐、爭奪和廝殺是在自己的家庭展開的,造成了母親獨自承受和消解苦難的現實:兵匪、戰亂、流離顛簸、親人死亡以及對單傳的廢人式兒子的擔心、焦慮,而她在癲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為更是鳥兒吐哺的深情……母親是一種意象符號,是對他作品中「我奶奶」式女人的集合,同時也涵蓋了「作為老百姓的寫作」的莫言對民間苦難及其承受者的愛戴、同情和關懷。
代表作《蛙》內容摘要:
2011年8月,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蛙》是莫言醞釀十餘年、筆耕四載、三易其稿、潛心打造的一部觸及國人靈魂最痛處的長篇力作。
小說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四封長信和一部話劇構成,講述了姑姑——一個鄉村婦產科醫生的人生經歷,在用生動感人的細節展示鄉土中國六十年波瀾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時,毫不留情地剖析了當代知識分子卑微的靈魂。
與莫言以往小說更注重歷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歷史現實的書寫,主要講述的是鄉村醫生 「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親是八路軍的軍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 「姑姑」繼承衣缽,開始在鄉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姑姑」接生的嬰兒遍布高密東北鄉,可喪生於「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布高密東北鄉。姑姑一面行醫,一面帶領著自己的徒弟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扎,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巨而復雜的歷史過程。
《蛙》是一部對中國當代鄉村的現實看得很深、思考得很透的作品。「蛙」到底象徵著什麼呢?那些不斷鳴叫、有著旺盛的繁殖能力卻又是如此「低賤平常」的生物,承載著莫言的深刻思考。在這些思考的背後,則是對中國現代性命運的深切憂慮和反思——這也是莫言小說的一貫主題。小說的題材有著獨特意義和相當的敏感性。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在中國具有合法性和必然性,因為人口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的前提,而控制人口又是後發展現代國家實現艱難的現代轉型的無奈但必要之舉。生育,是人的基本權利;而控制生育,又是人實現理性生存的必要手段——特別是對於中國這樣曾經的半工業化的農業國家,也面臨著國際上從「人權」角度而來的種種責難與批評,而在此國策的具體執行過程中更是由於文化、傳統、倫理、政治、權力、金錢等各種因素而變得異常復雜。在新時期以來的文學作品中,計劃生育一方面被作為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進步事業」得到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則成為90年代以來主旋律鄉土文學突出鄉村基層政治尷尬現狀和困境的點綴性情節。於是,被不理解、不支持的農村群眾攆得到處跑的「鄉鎮幹部」形象,就在幾分黑色幽默的喜劇色彩中,將計劃生育政策與人性的沖突輕松地嫁接為「分享艱難」的主旋律闡釋。莫言的《蛙》顯然不想漫畫化、戲劇性地處理這個題材,也並不是要理論性地探討、評判計劃生育本身的功過是非,而是要把計劃生育處理成一個精神事件和精神背景,以此來表現其對中國人的生存、生命以及精神和靈魂的影響。
代表作《檀香刑》內容摘要:
2003年 《檀香刑》獲第1屆鼎鈞雙年文學獎。
莫言以1900年德國人在山東修建膠濟鐵路、袁世凱鎮壓山東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倉皇出逃為歷史背景,用搖曳多姿的筆觸、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龍活現地講述了發生在「高密東北鄉」的一場可歌可泣的運動、一樁駭人聽聞的酷刑、一段驚人動魄的愛情。
《檀香刑》是作家莫言瀝膽苦心磨礪出的長篇歷史題材小說。在這部結構精巧、語色濃郁的作品中,真實地再現了清末山東半島發生的一起民間反殖民的斗爭事件。帶頭領導這起反殖民斗爭的民間藝人孫丙最終被施以「檀香刑」。作品以「施刑」為主線,展示了中國王朝政治沒落中的諸多驚心動魄的事件,包括戊戌變法、義和團、外國殖民者的強取豪奪等等。小說圍繞著檀香刑的實施,將封建王權和權力斗爭的殘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凸顯了專制權力作用於個體上的歷史機制,成功地折射出專制權力賴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陰暗法則。小說刻畫了一大批鮮活的人物形象,富有浪漫氣質的戲班班主孫丙、具有正義感的高密知縣錢丁、從京城刑部大堂告老還鄉的劊子手趙甲以及他們的女兒、乾女兒、兒媳婦孫眉娘、殘酷而狡猾的政客袁世凱等等。
代表作《白狗鞦韆架》內容摘要:
1988年《白狗鞦韆架》獲台灣聯合文學獎。根據此小說改編的電影《暖》獲第16屆東京電影節金麒麟獎。
《白狗鞦韆架》是莫言從事文學創作二十餘年所發表的短篇小說全集之一,集結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創作發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霏》、《丑兵》、《黑沙灘》等七篇作品是首次結集出版,彌足珍貴。莫言的短篇小說故事飽滿,風格多樣,好似從肥沃而豐富的中國土地上生長出來的豐姿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對鄉村殘酷現實的犀利揭露,也有對鄉村純朴愛情的感人描寫,還有種種荒誕離奇卻又逼真入神的傳奇述說……這些作品的結集,可以讓讀者充分欣賞到莫言作品的藝術魅力,同時也可以看到文學大家從事小說創作的發展軌跡。
『叄』 莫言的代表作品和其主要內容。
1、《透明的紅蘿卜》
講述的是一個頂著大腦袋的黑孩 ,從小受繼母虐待, 因為沉默寡言,經常對著事物發呆 ,並對大自然有著超強的觸覺 、聽覺等奇異功能的故事。
2、《 紅高粱家族》
《紅高粱》以抗日戰爭及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高密東北鄉的民間生活為背景,主要通過"我的奶奶"戴鳳蓮以及"我的爺爺"余占鰲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講述發生在山東的生命贊歌。
《紅高粱》主線是"爺爺"余占敖率領的武裝壓擊日軍,輔線是"爺爺"余占鰲和"我奶奶"戴鳳蓮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發生的主要地點是高密東北鄉,從民間的角度給讀者再現了抗日戰爭的年代,展現的是一種為生存而奮起反抗的暴力欲。
在對時代背景進行塑造時,莫言通過狂歡式的語言形式給讀者展現了抗日戰爭初期的時代情緒,既有壓抑、荒涼、凄楚、沉悶,又有歡樂、抗爭、激憤,在這種復雜的情緒下奏響時代的旋律,在沖突與糾結之間表達一種憂郁的悲劇感,
有動盪不安的社會給人民造成的禍患,有因為列強入侵帶給人民的毀滅性傷害。莫言竭盡全力的對幾乎所有的戰爭場面都進行了精心的雕刻,無論戰爭場面的大小,甚至人與野狗在吞噬屍體時的較量也用了極多的筆觸,展現了一幅幅屍橫遍野、血肉橫飛的血淋淋的畫面。
在這些血肉交匯之中,莫言描繪了一片紅如鮮血的紅高粱,整個世界都是血紅的。
3、《蛙》
以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為背景,講述了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也反映出中國計劃生育的艱難歷程。該書秉承了作者鄉土文學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朴實的文字,落腳於中國社會的一隅。
4、《豐乳肥臀》
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熱情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與無私,生命的沿襲的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並且在這一幅生命的流程圖中,彌漫著歷史與戰爭的硝煙,真實,不帶任何偏見,再現了一段時期內的歷史。1997年《豐乳肥臀》奪得中國「大家文學獎」。
5、《生死疲勞》
《生死疲勞》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中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這5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圍繞著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系,並透過生死輪回的藝術圖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
『肆』 莫言小說創作特色
莫言寫作風格素以大膽新奇著稱,作品激情澎湃,想像詭異,語言肆虐。他 以有聲有色的語言,對故鄉山東省的情感、反映農村生活的筆調、富有歷史感的敘述,將中國的生活片段描繪成了同情、暴力和幽默感融成一體的生動場面。
『伍』 莫言小說的特質和面貌
魔幻現實主義
諾獎評委會前主席謝爾·埃斯普馬克曾說,魔幻現實主義這個詞會讓人們錯誤地將莫言和拉美文學聯系在一起。但是莫言的寫作雖然受到了馬爾克斯的影響,但莫言的幻覺現實主義主要是從中國古老的敘事藝術當中來的,比如中國的神話、民間傳說,例如蒲松齡的作品。莫言將中國古老的敘事藝術與現代的現實主義結合在一起。馬爾克斯和君特·格拉斯的對他影響不是直接的,他們真正的重要性在於讓中國式的故事講述方式變得合法了,他們讓中國作家知道可以利用自己的傳統藝術寫作。所以,將虛幻的與現實的結合起來是莫言自己的創造,因為將中國的傳統敘事藝術與現代的現實主義結合起來,是他自己的創造。[17]
意識流
莫言文集(作家出版社,20冊)
莫言在自己的小說里大量運用了意識流的手法,包括內心獨白、多視角敘事、慢鏡頭描寫、意象比喻、自由聯想等等,代表作品如《紅高粱》《枯河》《球狀閃電》《爆炸》《歡樂》《紅蝗》等。
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曾說,《紅高粱》通過戴鳳蓮和余占鰲的故事,以時空錯亂的順序,借用意識流的表現方法,敘述了昔日發生在山東某鄉村的一麴生命的頌歌。[18]
1987年莫言發表在《人民文學》雜志的中篇小說《歡樂》曾引起文壇較大爭議,由於小說中赤裸裸的描寫和「那些超時空的變換,那些人稱的跳躍,那些幾乎是不加節制的意識流」[19] ,令到當時很多保守派文人無法接受,《歡樂》也成了「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批判對象。當時《人民文學》雜志的主編劉心武遭到停職檢查。1996年余華重提這篇小說,特意撰文支持莫言,他在《誰是我們共同的母親》一文中說,莫言對事物赤裸裸的描寫激怒了那些批判者,而他卻因為這篇小說中的母親形象而流下了眼淚。[20]
黑色幽默
莫言書法
莫言的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在美國出版後,引起美國文壇不小回響。美國評論家認為莫言的作品充滿現實主義和黑色幽默,[21] 莫言的大多數作品,令人回想起了俄羅斯作家弗拉基米爾·沃伊諾維奇的一句話——現實即是諷刺。
法國文學評論家認為,莫言的作品巧妙避開了時下的各種問題,通過一個個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讓人們去反思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通過諷刺手法的運用,莫言讓讀者從書中閱讀出社會的陰暗面。
對於自己作品中的幽默成分,莫言曾說:「人在非常痛苦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幽默感,[22] 這種幽默是老百姓使自己活下去的一種方式,是解脫自己、減輕壓力和安慰自己的一種方式。」
卡夫卡式荒誕
莫言的中篇小說《幽默與趣味》經常被拿來與《變形記》作比較。他的《小說九段》也被認為是卡夫卡式的荒誕寓言。西班牙凱拉斯出版社創始人安赫爾·費爾南德斯曾說,莫言的文學作品令人們想起兩位熟悉的作家,彷彿是在同時閱讀卡夫卡和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作品。[23]
弗吉尼亞大學中國文學教授查爾斯·勞克林說,莫言的大部分小說有一種神話般荒誕的特質。[24]
著名文學評論家陳曉明認為,莫言《生死疲勞》是一個變形記的故事,卡夫卡的形而上的變形記,在這里被改變為一種歷史的變形記,一個階級的變形記,人在歷史中的變形記。在這個意義,莫言把卡夫卡中國本土化了,並超越了卡夫卡。[25]
『陸』 莫言的作品是什麼風格
莫言在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超驗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
瑞典著名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終審評委馬悅然評點莫言說:「莫言非常會講故事,太會講故事了。他的小說都是很長的,除了在《上海文學》發表的《莫言小說九段》。」,「我感覺他寫得太多了,他的書有現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他還曾親自對莫言說:「你的小說太長了,你寫得太多了。」,莫言幽默地回答:「我知道,但是因為我非常會講故事,只要開始了就講不完。」
日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認為,莫言是中國作家中有資格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人選。
『柒』 莫言的書傳閱度並不高,為何莫言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我覺得我們關注諾貝爾文學獎開始應該就是從莫言獲獎開始,而為什麼莫言會獲得這個獎項,其實我覺得還是因為他的寫作實力獲得了大家的認可,莫言在國外其實也值得非常受歡迎的,只是在中國並不怎麼出名。
並且對於國外來說,莫言的作品讓他們充分的了解到了中國,了解到了中國基礎農民的生活狀態,並且也通過莫言的筆觸,描述出了當時中國社會的陰暗,可以說這一直是非常對諾貝爾文學獎評委的胃口的。但是莫言的小說其實比較深奧,如果真要讀懂的話,建議年齡大一點認真的再去讀比較好。
『捌』 應該如何看莫言總是講述祖先的輝煌請以紅高粱檀香刑為例加以說明
莫言在《檀香刑》的後記中說,這本書寫到了兩種聲音,一種是火車的聲音,另一種是貓腔 的聲音。火車的轟鳴象徵著域外的現代文明,小說結尾火車的轟鳴聲以絕對的優勢淹沒了曾 盛極一時的貓腔的聲音,暗指域外文明在近代中國封建社會中強行突進的強大勢力,顯示出 歷史前進的不可阻擋。值得一提的是貓腔這種地方小戲,它是民間文化的代表,是高密東北 鄉廣大農民情感和精神的寄託,是民間抒情的存在方式。在貓腔聲情並茂的唱腔里,寄託著 廣大人民對生活/生命的熱情和理想。包含著民間的活力和原始的激情。在《檀香刑》中,眾 多人物如錢丁、孫丙、眉娘等都對貓腔表示出熱愛之情。
『玖』 以莫言小說《紅高粱家族系列》或者《檀香刑》(長篇)為例,談談你對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的看法
莫言的小說創作推動並且完整地反映了當代新歷史主義敘事思潮的發展與演變過程.首先,這一思潮並非完全意義上的舶來品,中國傳統小說中的歷史敘事即有很多"新"意,結構主義等理論對當代小說敘事觀念的影響早就表現在小說寫作中;第二,<紅高粱家族>明顯地反映了由"啟蒙歷史主義"到"新歷史主義"敘事的過渡;第三,作為新歷史主義敘事的代表作的<豐乳肥臀>,體現了這類敘事的各種典範的特點與成就;第四,<檀香刑>又重現了魯迅式的"血的歷史"的主題,具有文化反思與啟蒙的雙重意義,因而又可以看成是"重返歷史主義"的敘事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