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想學習歷史應該先從哪裡開始學起
首先,先要明確自己為何要學歷史,除了應試之外,歷史是很精彩的!下面我分幾種情況說明一下:1)純粹為了應試。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就請你好好學習教科書就可以了,教科書雖然枯燥,但足以應試的了,只是可惜了「歷史」這個神聖的詞彙;2)如果是真的有心學習歷史,但卻沒有什麼興趣的話,或者說之前沒怎麼接觸的話,那就請先看看歷史普及類的書籍,書店很多,都可以看的,可以讓你先有一個總體概念;3)如果你不僅有心讀歷史,更有興趣,有準備的話,那麼請你看看一些比較專業的,或者說是有別於《明朝那些事兒》那種以小說筆法吸引讀者的書籍,例如,美國加州大學歷史教授斯塔阿諾夫斯基的《全球通史》,柏楊的《中國人史綱》等等。朋友,請記住,歷史是很神聖的,只要用心學,肯定會有所收獲。如果你古文過關,或者說想鍛煉自己古文技能的話,建議你直接閱讀《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最後,祝你學有所成~
❷ 學習中國歷史要從那裡開始學起
要了解中國歷史首先要有個清晰地脈絡,總體來說,學習初高中歷史可以分為縱向和橫向兩個方法,也可以將兩者結合。 縱向:首先把握一條主線,即歷史朝代沿革,古代史:從遠古人類到奴隸制三朝(夏商西周)再到封建社會萌芽春秋戰國(東周)時期,再到封建社會的發展與衰落——從秦朝至清末;近代史:清末(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至1919年五四運動又稱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現代史:1919年五四運動後至今為現代史。然後再把各個歷史時期的經濟政治事件間插其中,以便更好的掌握。最後,也是最主要的,要熟記各個歷史事件和時間。 橫向:選取一個歷史時期比如隋唐時期,把這個時期的政治制度,積極發展水平同其他時期的作比較,用比較法來深化記憶。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碼字不容易啊!
❸ 歷史小白怎樣學歷史
學習歷史學科也是這樣。首先,要解決基本的入門常識,同時建立初步學習興趣。這一點,可以從讀《上下五千年》入手。《上下五千年》是一套廣為人知的歷史入門讀本。由林漢達、曹余章兩位先生所著。從《上下五千年》入手的好處是,這本書通俗易懂,以事件故事為主體,以中國歷史發展為脈絡,展現了從三皇五帝到辛亥革命,五千年間,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歷史名人等等,以輕松移的筆調,將龐雜的歷史故事,娓娓道來。如果家裡有小孩的,可以和小孩一起讀。這本書讀完,對中國歷史大事件有了基本了解,也就知道了大體發展脈絡。可以說,培養起初步的歷史興趣。
其次,就要建立自己知識體系。要想全面了解歷史知識,且要在實際生活能夠運用,這就需要建立自己的歷史體系。這一點,就要從中學歷史課本入手,有興趣,可以找了中學歷史課本好好讀讀,要記住一些關鍵性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著名的歷史人物生活的年代、每個王朝的成就、社會的主要矛盾。
這樣,就有了一個歷史學的脈絡體系。在觀看電視劇、外出旅遊、參觀博物館、逛古玩市場就能用到你學到基本歷史知識,並且在這些地方學到的知識,也能充實到你的歷史知識體系中去。其實,這些知識,學完高中歷史課本,就掌握的差不多了。
第三步,就可以向更深的方向學習。建議《彩圖版 中國通史》,這本書用了大量的文物圖片,能起到非常直觀的作用,對每個時代服飾器物有個明確認知。這些書看完了,也就算是打開了歷史之門。基本脫離了歷史盲。
如果再想進一步,就要找自己喜歡的專門史去讀。喜歡服飾可以讀《中國服飾史》、喜歡軍事的可以讀《軍事史》,喜歡科技的,可以讀《中國科技史》。這樣,你種下一株樹,隨著你知識面的拓展,樹也會越來茁壯成長。
❹ 學歷史 我應該從哪裡做起
學歷史就從中國史最早開始學起,可以看漢書、後漢書、史記等書。學習中國史也可以帶上世界史,尤其我們偉大祖國在曾經的輝煌是很另其他國家佩服的,以及後來歐洲國家工業革命後中國清王朝腐敗不堪,所以讓我們偉大民族有了恥辱。
❺ 想學歷史從何學起
第一,不能從電視上學來,那個電視上的都是篡改的.第二,也不能看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篡改的也很多.第三,所謂的二十四史也不能相信.
歷史怎麼學,初學的先多看看書,從一個一個朝代入手,去書店找關於這個朝代的書.把各個朝代的書看完了,再看深的,也是從一個一個朝代入手.
看歷史的時候不能盡信書,要學會自己思考,這是非常非常主要的.不然看多少歷史辯不清藏在後面的真相是等於白看了的
❻ 我想學歷史,應該從哪著手
先以興趣入手,建立興趣是關鍵。
如果你想研究斷代史,就緊抓一個朝代研究。建議以秦朝以後為佳,這樣史料會比較充裕。如果你想研究通史,那麼必然要將25史通讀一遍,當然,時間會很長。在讀25史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難點,到時候再查資料,更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即使你想學習斷代史,也必須把中國歷史大概摸個清楚。比如你想學習春秋戰國,那對於別的朝代的特點、大事、至少是開國滅亡君主,都應該有所了解。
且春秋戰國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他的產生,源自西周的分封制,而分封制可以上溯的商朝的方國和夏朝的部落,當然,也有人認為夏朝的時候就可以叫方國。
無論是什麼,興趣是最重要的。如果是研究春秋戰國,先聽聽謝濤的「聽世界」春秋篇,對培養興趣是個不錯的選擇。謝濤講的不錯,雖然評論可能不太准確,但是史實講的還基本都對,也風趣幽默。再來就是看看東周列國,那個書我看了一半,有時間得補上。如果這時候你還覺得春秋戰國挺好玩的。那建議你去看看史記。史記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比如史記廉藺列傳,小學課本的將相和 和他基本沒有什麼差別。所以,還算是比較通俗易懂的。如果你還有恆心,左傳、戰國策、國語這三本書不錯。至於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我反正是不太懂,那個就是深層次研究儒學的人,才需要的。這些書籍的E書,如果你有需要,我都可以提供給你。
至於民國的歷史,如果你想知道實情,那就比較費勁了。戡亂戰史是一部不錯的以國民檔的觀點寫的書,如果你能弄到,不防借我看看。劍橋還寫過民國史,E書我這里也有,不過我剛剛看到舊五代史,離民國還差的遠,沒讀過。
我建議想學歷史的朋友,最好研究古代史。即使是語言過關,但是由於思想的差異,研究世界史也很難登峰造極,沒前途。研究近現代史,難度大不說,真要是明白了怎麼回事,那叫對抗政府,學歷史的心又實誠,再把命搭上不值。
❼ 學習歷史應該先從哪裡入門
我認為學習歷史當然要按照歷史的順序吧,自然是要從最原始時代開始學習。我們小時候歷史課最開始學的就是藍田猿人,當時就覺得特別的有意思,特別的吸引人去認真的聽講。雖然到後面聽一些歷史的意義,會覺得比較無聊,但是我覺得從原始開始學習還是比較吸引人的。
❽ 我感覺我對歷史一竅不通,想開始學歷史,了解中國和世界,請問怎麼開始學,比如從哪本書讀起。求專業指導
學歷史最重要的是你要感興趣,因為其實它是十分枯燥的,畢竟明朝那些事兒這類有趣的書只佔歷史論著中的一小角。在此我說幾點
首先你得讀一到二本通史,這樣你才能對幾千年歷史有個宏觀的了解,不用讀太多通史,不感興趣的地方讀個大概就行,喜歡的地方找到後你就有精讀方向了,比如我喜歡南北朝,我就專門找這個年代的史料讀。
其次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沒錯,不能完全的相信史料,有些書也有捏造的成分在,當然也不要
故意和史書權威對著干,追求標新異,當然我相信喜歡歷史的應該都不是什麼中二少年。我舉個例子,呂思勉先生我是十分敬佩的,但他在一本書中提到秦檜其實是冤枉的,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呂先生怎麼會犯這么個錯誤,其實呂先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假如你真信了這觀點那你就不如不讀這本書。
然後選好書是多麼的重要,你要選了個不符合歷史觀的,以後看見對的書你也會覺得這是錯的,自己最初讀的才是正確的,私以為即使閱讀量不是關鍵,歷史觀才是核心,如果想要推薦歷史書籍我可以推薦給你的。
最後一點,不要讀袁騰飛的書,不要讀袁騰飛的書,不要讀袁騰飛的書,重要的是三遍,一個歷史發明家的書不要讀,雖然很有趣,但一讀就會有很多錯誤點。
❾ 我是小學生,想要學習歷史,請問該從哪開始學
我就是學歷史的,現在已經開始教歷史了,首先,你應該明確學習目標。
也就是你對歷史是否有興趣,其次,學習歷史並不需要像現在老師所教的,沒有必要死記硬背,死記硬背只是用來應付考試的。
小學學習歷史可以打好基礎,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
歷史本來就是記載人類發展的一門學科,其中蘊含了許多有趣的事物。
小學學習歷史,你可以通過記住一些歷史故事,比如清朝宰相張廷玉因為家人跟鄰居爭搶3尺土地,而做了一首詩「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你可以通過這一類的歷史故事來記住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而且,當你以後想起這些有趣的歷史故事的時候,也會想起這些歷史事件,我想,這對你今後的學習應該的有幫助,而且,在考試的時候也不用死記硬背了。
不過,這種學習方法也有個度,不要一味沉迷於故事而忘了將故事中所隱藏的知識點忽略了。
而且,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你可以將不同版本的故事進行對比以及分析,說不定你可以從中領悟更多東西,還可以根據推理得到歷史故事背後所隱藏的歷史真相。
當然,我說的不需要死記硬背,並不是說不用背,該努力的時候還是要努力的。
學習歷史,一般是以猿人、夏商周再到唐宋元明清,其中重要的就是夏商周、以及南北朝、唐宋、明清為主要。
你需要將期間的人物比如:李世民、安祿山等重要的歷史人物記住,然後記住與他們有關的歷史事件,比如:玄武門之變、安史之亂等。當以後用到的時候,想起人物就能想起與他有關的歷史事件,想起歷史事件也就能記住他們。
還有,你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看看歷史劇,比如《康熙王朝》《江山風雨情》《貞觀長歌》等,劇中也會有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我就說這些了,希望我的方法可以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