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舊約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何為舊約
舊約即天主籍梅瑟(摹西)於西乃山下以牛犢之血與以民締結的盟約,請讀(出24:1-11)當時梅瑟在山下立了一座祭台,代表天主,十二根石柱代表以民十二支派,作為立約的見證。
梅瑟引領以民舉行的祭獻是和平祭,按這類祭獻,獻給天主的那一部分予以焚燒,其餘部分由百姓分食,這和平祭象徵天主與他的子民之間所有的和平與共融,好似他們將整個祭牲獻給天主,天主還禮邀請他們的代表與他共宴(出24:11)。向代表天主的祭台和向百姓身上灑血,是雙方結盟的象徵,「血」是生命的象徵,因此在天主和他的百姓間的結盟是生命的結合。(血的混合是生命結合的共同標記)(出24:8)
百姓的回答:「凡上主所吩咐的話,我們必聽從奉行」表示百姓承認並遵守天主與他們結立的盟約(出24:7)。「凡上主吩咐的話」指十誡(出20:1-17)十誡總綱(申6:5;肋19:18)和解釋十誡的其它法律(出21-23章)。天主借梅瑟訂立盟約的主要儀式:祭獻和祭宴,在耶穌訂立新約時,這祭獻和祭宴的形式仍保留著(請讀瑪26:26-28)。出24:8節梅瑟正式聲明建立盟約說:「這是上主與你們訂立盟約的血。」路22:20節,耶穌說:「這杯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約「耶穌說的這句話是出24:8節之回聲。
+++
1、聖經是一本有關生命的書,也是一本指向生命之道的書,裡面的角色只有神、人、生命、天和地。所以它不是科學書、不是歷史書、不是勸世文,也不是任何一本我們可以和其他著作一起歸類的書。它是讓我們能接觸到天主的書。
聖經充滿理想,也十分腳踏實地;它是超越的,也是落實的。它雖然以神道為中心,卻是為了發揚人道的精神;它有許多來世的述,卻是為了教人如何活於今世。它的智慧恍如樹林里的風聲、曠野中的天籟。純朴的人聽到它的呼喚,熱愛生命的人感到它的吸引力。
這本書講述生、死,以及人在有生之年內的種種變化,和死後種種不同的命運。
它曾目睹過一個民族多次的興亡,也曾為一些成功的生命而歌頌,為一些失敗的生命而惋惜。它裡面的一切,似乎都在隱約地告訴我們:國家、民族有盛衰興替的關鍵因素,人類、生命也有生死存亡的不易之道。這原是上主在創世時早已定下的法則,這也是我們習稱的「客觀規律」。
在聖經的眾多人物中,有一位與眾不同,而基督徒尊為主的,他就是耶穌基督。其他的人不過是在講述生命,但這位耶穌卻自稱是生命之主,他自己就是「生命」,而且他還說要給人「更豐盛的生命」。
基督徒相信:這些帶來更豐盛生命的話語,就記載在這本聖經之中。
2、聖經分《舊約》和《新約》二大部分。這些書稱之為「約」,因為其中心思想是:天主為救贖人類與人類所立的盟約。天主與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盟約,稱為《舊約》,聲言天主是以色列獨一的真神,而以色列人是天主的選民。由於以色列人屢次背約,不斷犯罪,天主為救贖世人,差遣自己的聖子耶穌降世,用自己的生命鮮血訂立了一個新而永久的「盟約」,救贖世人背逆天主的罪,使天主與人類重新和好。耶穌降世標志著「舊約」已完成其歷史使命,他所訂立的盟約稱為「新約」。
《舊約》有四十六卷(基督教為三十九卷),《新約》有二十七卷。合計七十三卷。這些書總稱為《聖經》是為表示這些書所具有的特別地位和神聖權威。書中所記述的一切,是人類信仰及道德的大經,又為人類立身經世的大道。
聖經是二千年前的文獻,現在的世界與二千年前已大不相同。怎麼樣讓《聖經》上的話來指導現代人的生活,讓現代人有能力戰勝所面臨的挑戰,這就有了解釋《聖經》的必要性。即使是現代的文獻,例如中國的憲法,是一部相當明確的文獻,也需要以人大的權威來釋法,否則社會就會混亂。《聖經》也是一樣,如任由個人去解釋,結果必然會產生混亂。
對《聖經》的解釋,基督教認為每個基督徒都有解釋權。結果造成了基督教宗派林立的混亂局面。這種分裂的狀況,相信不是耶穌的意願。
天主教承行耶穌的教導,相信耶穌把訓導權交給了教會。「誰聽你們,就是聽我」。正是為避免分裂,基督建立了教會,立伯多祿為他在世的代表,現在則是接伯多祿位的羅馬教宗,在聖神引導下,正確解釋《聖經》,在真理和錯誤之間作出裁決,使人們有正確的方向,避免教會的分裂。惟有如此,二千年前寫成的《聖經》——生活的天主聖言,才不是死的文字,而仍能給人生命的活力。
⑵ 《舊約全書》是什麼書
舊約全書(Old Testament)據猶太教的說法,舊約全書本是猶太人所寫。而被基督教搶奪的猶太教義。但同時,舊約全書是基督宗教的啟示性經典文獻,內容和希伯來聖經一致,但編排不同。主要包括摩西五經、歷史書、詩歌智慧書、大先知書、小先知書,總共39卷(希伯來古本為24卷),分四類:律法書,歷史書,智慧書,先知書。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陸續用希伯來語寫成
⑶ 舊約有哪幾本書
舊約是基督教對《聖經》前一部分的常用稱呼,是用希伯來語寫成的 。後一部分稱為新約。《聖經》舊約部分原是猶太教主要經籍《塔納赫》,是希伯來民族文學遺產的總集。
簡介
從摩西(梅瑟)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開始撰寫,直到耶穌降生前大約500年完成,前後經歷1000年左右;有學者認為是由巴比倫被囚時期開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紀,在此段約240年的時間寫成,後來被基督宗教全盤收納為《聖經》的前一部分,伊斯蘭教的《古蘭經》很多內容也相同。
不同的基督教派別所承認的《聖經》舊約部分略有不同,天主教版本承認46卷;東正教版本承認50卷;基督新教版本承認39卷。
《舊約聖經》通常被分類為摩西五經(梅瑟五經,又稱律法書)、歷史書、詩歌智慧書和先知書四部分。舊約聖經全在耶穌誕生之前已寫成及被輯錄成書,在基督教看來與耶穌誕生後成書的《聖經》新約部分相承。
它的內容主線是講上帝(天主)與其子民希伯來人(猶太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故事。後來從猶太教直接誕生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其中兩個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隨這兩大宗教的傳播,舊約全書被翻譯成世界各國文字,對世界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3)舊約歷史書講什麼擴展閱讀
產生影響
《基督宗教》的啟示性經典文獻,內容和希伯來聖經一致,但編排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摩西五經、歷史書、詩歌智慧書、大先知書、小先知書等,
在世界文明史上,猶太教對公元前後崛起的基督教的形成,以及公元7世紀阿拉伯半島上產生的伊斯蘭教,都有重大影響。猶太教對基督教的影響極其深刻,特別是在道德觀和歷史觀方面,而這兩方面是構成基督教的主體部分。基督教原封不動把猶太教的經典接收下來,收入《聖經》。
《聖經》由兩部分組成: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舊約》就是猶太教的經典,即上帝與猶太人所訂之約;新約即上帝籍耶穌與信徒重新立約。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穌就是一個猶太人,從某種意義說,基督教是猶太教的一種發展形式。
而在公元7世紀以前的阿拉伯半島,猶太人和基督教相當流行,他們都信奉和宗拜一個主宰一切、至高無上的主神。他們的教義和經典對伊斯蘭教影響很大,這在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經》中,有著明顯的反映。伊斯蘭教與基督教、佛教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舊約
⑷ 舊約講的是什麼
上帝創造天地--創造人類--人類犯罪--上帝用洪水毀滅地上(拯救挪亞一家)--揀選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之約--約瑟--摩西--以色列人出埃及--曠野40年--以色列人進迦南地--士師時代-- 掃羅王時代--大衛時代--所羅門時代--以色列分裂(北國以色列、南國猶大)--以色列被擄-- 以色列歸回--靜默400年。
這些事大事記,你可以詳細去看聖經,舊約講的就是在主耶穌之前的人類歷史。由於聖經是講述上帝的救贖,因此與此沒有直接關系的歷史,聖經沒有記錄。
⑸ 新約與舊約的區別是什麼
1、記錄內容不同:
舊約是講希伯來人的歷史,和三體一體中聖父的作為;新約是記載聖子耶穌基督的事跡、公元初期教會的發展,基督教的教義和關於末後的啟示。
2、語言使用不同:
舊約基本是用希伯來文寫成(和極少量亞蘭文);新約是用古希臘文(從專業角度講,叫新約希臘文,其中很受閃族語影響)。
3、時間跨度不同:
舊約講了上下四千年左右的歷史;新約跨度只有一百多年。
4、寫作群體不同:
舊約共有2、30位作者,新約作者只有10位。一般認為前者寫成用了1000多年,後者則是5、60年左右。
⑹ 《舊約全書》記錄了哪些內容
希伯來聖經(舊約)是奠定西方文明的記錄性文件,課程的學習目標是:
1、熟悉希伯來聖經的內容;
2、從方法論的角度,介紹學習聖經的不同方法;
3、提供觀察歷史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