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傳承紅色文化徵文1500字以內
朋友,你可知道我們幅員遼闊的祖國悠久的文化歷史。翻開史書中華文化燦爛的歷史展現在我們眼前……我為祖國而自豪。
當你沉浸在「情人節」的玫瑰花香中的時候,你可想過,牛郎織女正在一路奔波,在「七夕」時,即將相會在鵲橋之上? 朋友,當你頭戴紅色聖誕帽,擠在小教堂里不亦樂乎的時候,你可記得,重陽那天攜著雙親登高遠望遍插茱萸時的一幕一幕?
朋友,當你操著滿口的洋話慶祝「洋節」的時候,你可想到。其實你更應該陪伴自己的長輩傾聽民族古樂的動人之音? 朋友,在西方洋節的沖擊下,你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膚色就是大地的顏色,是否還記得自己的血液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 讓我們放下手中的杯盞,關掉轟鳴的音響,坐在陽台前的月光下靜靜地思考吧!
當今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是各種文化相互碰撞彼此滲透的社會。閉關自守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只有了解世界,認識世界,才能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傳統的文化為何要丟棄? 在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長廊中。已沉澱了為世人所驚嘆的無數瑰寶 ――文字、禮儀、節日等,它們如同天山上奔騰的清流,如同森林間孕育的珍寶,燦爛奪目,博大精深。
中國的節日文化就是一曲唱不盡的民曲,品不夠的香茗。新春佳節,寄意於合家團圓;清明節,著意緬懷故者,撫慰亡靈;中秋之夜,明月高懸,清輝灑遍人間,親人故友共嬋娟;端午之晨,龍舟競發,唱盡胸中豪情,祭奠古人之忠烈,繼往開來。可以說,每一個佳節都承載著動人的歷史故事,寄託著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歡度傳統佳節,即是浸足於清泉,沐臂於月光。只覺古代賢德佳人在耳邊吟唱;享受民族風俗,即是置身於大海,浴心於波濤。頓感今朝人生美滿幸福無比。簡言之,佳節既是感受瑰麗多彩的文化魅力的途徑,又是聯系血脈骨肉之情的紐帶。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節日,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情懷。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的心結。兩河流域滋養了猶太人的虔誠,賦予他們聖誕之慶:長江黃河孕育了華夏兒女的勤勞善良以及對故鄉的眷戀。共度傳統節日,就是把心結緊緊系牢,讓精神久久傳承。即使漂泊異鄉,身處險境,也能勇於奮起,重返故里。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古曲聲聲,曾讓西方震動;中秋賞月,七夕廟會,曾讓世人感懷。所以,我們要堅守共同的財富,擔起肩上的責任:將中國節日的神韻代代相傳! 親愛的朋友,當你流連於洋節的霓虹燈里時。可別忘了,你更應該重返故里,堅守故里,因為那裡有你自己的一縷節日的陽光……
呵,中華文化光輝燦爛的歷史,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
『貳』 紅色徵文開頭怎麼寫
寫作思路:開頭可以寫自古以來紅色便隱含著鮮血,那張揚而又赤烈的鮮艷原色,曾帶給我們無數震撼,它鮮明的顏色訴說著它的由來等等。
開頭:
自古以來紅色便隱含著鮮血。那張揚而又赤烈的鮮艷原色,曾帶給我們無數震撼,它鮮明的顏色訴說著它的由來,匯集了多少熱血青年的高漲吶喊聲,熔融了多少奮不顧身的戰斗犧牲,包含了多少希望、期盼與紅色精神。
正文:
貫穿歷史過往的紅色精神,直至今日,仍高舉旗幟,揮舞著旗擺,指引方向。
跨越時空的隧道,穿越時空之門,我們回到過去,在祖國壯麗的河山中,無處不閃爍著革命紅色的光芒,無處不印記著紅色革命的腳印,我們被這紅色所征服,感嘆他們的偉大,感嘆英雄們的紅色精神。
「怕死就不當共產黨員!」一位15歲女孩堅定的聲音回盪在耳邊,一個花季少女的年齡,詮釋了堅強的深刻含義。她——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嚴刑拷問,不顧自身安危,無畏中包含著多大的決心與毅力,毛澤東親自為這位少女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各地的抗敵戰爭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了,廣大人民一呼百應,劉胡蘭倒下了,夏明翰撐起了紅色革命的一片天。還有萬里長征、盧溝橋事變的無數流血犧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和平是一切外交關系的基調,雖沒有紛亂的戰爭,沒有血流成河的犧牲,卻也有無數的紅色精神。「工匠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歷史長河中孕育的新生命,他們的「釘子」精神成為引領當今社會的旗幟,他們的堅韌、不辭辛勞的奉獻,精益求精的鑽研精神,是每一個中華兒女應當浸進骨子裡的東西,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是這種精神的承載者、傳播者、踐行者。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尺之台,起於壘土。」中國夢的實現也是如此,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去建造中國夢的基石。
王峰,火海救人英雄。縱使濃煙埋沒了整棟樓房,縱使一千多度的高溫,王峰依然在發現火情之後義無反顧的三次沖進火場救人,在他三次從濃煙滾滾的火海出來時,王峰已快被燒成「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從住處到鄰近的路口,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因為王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從火海中逃生,二十多位鄰居無一傷亡。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烙下你的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紅色精神在人們心中永生。
支月英,紮根鄉村三十六年的最美教師,1980年,只有十九歲的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千米,離鄉鎮四十五千米,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三十六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台,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跋涉了很多路,吃了許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她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時光花白了你的麻花辮,但紅色精神始終堅守在深山。
正是這些無畏的英雄,撐起了整個中國夢的進程,這些舍己為人的優秀精神,正如數十年前一場場的紅色革命般洶涌,無論十年、百年,這些紅色精神依然在我們心中永駐,在我們血液中流淌。
結尾:
面對未來,我們應當繼承這些紅色精神,為中國夢的實現盡我們所能,讓紅色精神永遠傳承。
『叄』 探尋江西紅色歷史有感小論文600字,急需
學習「井岡山精神」心得體會
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它是我們黨創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見證了中國歷史偉大轉折。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為中國革命開辟了新的道路。在這里,中國共產黨擎起了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第一面旗幟,開創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井岡山開始,革命的星星之火燃遍了神州大地。下面我結合個人工作實際,談以下幾點啟發:
一、堅持艱苦奮斗精神,切實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艱苦奮斗是我黨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逐步培養和建立起來的優良傳統。在物資匱乏、敵強我弱的惡劣條件下,我們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依然能夠戰勝敵人,依靠的就是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如今,我們的工作、生活條件已經是今非昔比,但能吃苦,敢吃苦,不怕吃苦;能戰斗,敢戰斗,善於戰斗的艱苦奮斗精神依然是我們克服困難、戰勝逆境,永遠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法寶。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尤其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增強黨性鍛煉的自覺性,進一步明確前進的方向。澄清頭腦中的模糊認識,深刻認識到只有理論上清醒和堅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積累,而是世界觀改造的重大問題,理論水平提高了,看問題的能力也會提高,工作能力也同樣會提高。只有刻苦學習政治理論,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
二、堅持實事求是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根據中國革命的形勢和特點,實事求是,通過井岡山的斗爭實踐,第一個提出並成功實踐了「以工農聯盟為基礎,以武裝割據建立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逐步奪取政權」的藍圖。這在當時,需要的不僅是敢闖的勇氣和膽量,更是實事求是智慧的結晶。只有實事求是,才能發現真理;只有實事求是,才能知錯改錯;只有實事求是,才能正確決策;只有實事求是,才能與時俱進。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黨中央提出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仍然需要大力提倡和發揚這種「實事求是、敢闖新路」的精神。要堅決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立足工作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更新觀念、勇於創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用新思路謀求新發展,用創新的精神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衡量一名黨員是否合格的根本標尺。身為機關一名黨員,要始終牢記"兩個務必",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腳踏實地、甘於奉獻,耐得住清貧、受得住寂寞,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要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忠實地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這就要求我們每個工作人員,盡可能為百姓提供優質服務,滿足百姓的合理要求。多一些理解,多一份換位思考,用優質的服務讓群眾滿意,讓組織上放心。
三、堅持緊密聯系群眾,創造一流的工作業績。
在戰爭年代我們黨能取得勝利,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了黨的群眾路線。歷史證明,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是我們黨無往不勝的根本,也是井岡山精神的法寶。「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長期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總結,是黨的根本路線,這是由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應該把黨的群眾路線的精神實質,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努力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政治上代表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為了群眾,一切從群眾利益出發,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能在建設和發展中取得新勝利。我們正處在知識創新的時代,不懂和不熟悉的東西很多,即便過去懂得和學習過的知識也有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必須加強業務知識和相關知識學習,努力提高綜合素質,才能適應快節奏的工作方式。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工作質量,提高辦事效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長期革命戰爭中,依靠井岡山精神,我們黨依靠堅定的信念,依靠群眾,勇於勝利,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樣需要這種精神。如果一個黨員沒有這些精神,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黨員。新時期共產黨員就是要堅定信念,樹立遠大理想,並立足本職,踏實工作。要牢記我國的國情和庄嚴使命,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堅韌的革命品格。新時期共產黨員就要在工作、生活和社會中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履行好黨員的義務,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充分體現共產黨人的先進性。目前,正值全市上下開展「三學習」活動之際,我們更應該以新理念適應新形勢,認真抓好落實,促進城鎮加快發展和科學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我們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面臨著很多機遇挑戰。在困難和壓力面前,共產黨員應時刻牢記井岡山精神,樂於奉獻,自強不息,居安思危,艱苦奮斗,勵精圖治,自強不息。只有這樣發揚革命傳統,才能使這種精神代代相傳,才能使我們黨的事業永遠向前!
『肆』 怎麼寫辛亥革命歷史論文(1000字)
第一、先通過各種渠道了該歷史的相關情況;
第二、以客觀的角度簡述你對這段歷史的觀點(承認辛亥革命在新民主運動中的積極意義,指出辛亥革命的不足);
第三、站在歷史發展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意義,以及它對新中國成立的基礎意義;
第四、從辛亥革命看今天的台海兩岸問題。
『伍』 「追尋紅色足跡、肩負青春使命」的論文2000字~~~啊啊啊啊。救命救命~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時間的悄然逝去彷彿漸漸埋沒了他們英勇高昂的士氣,血與肉的碰撞與他們那至高無上的精神.人們在燈花酒悅之中迎來了黨的90歲生日.此時,我們的心情除了感慨,更多的是感激,回首這90年祖國走過的是一條挫磨曲折艱苦奮斗的道路.
眾所周知,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的征途在歷史中行走了兩年.在這整整兩年的時間里紅軍輾轉十四省,突破了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唱響了戰略轉移的凱歌.他們的英勇如同一把鋒利的利劍砍過無數荊棘,踏遍無盡坎坷,雖已傷痕累累,卻依然熠熠生輝,開辟了祖國勝利的道路.
在危機四伏,敵人在國土中肆虐我們的人民時,他們挺身而出,用他們的身軀築成一堵功不可破的城牆,捍衛著,奮斗著.踏遍千山萬水,經過長途跋涉.縱然目睹戰友在長征中的犧牲,但他們為了自己的國土把生命置之度外,毫無畏懼,勇往直前.縱然飢餓時時刻刻威脅著他們,但他們堅持自己的信念,找野草,刨樹皮,仍屹立不倒.長征固然是艱苦難耐,互幫互助,扶持彼此,團結合作表現了他們無私高尚的樂觀.
長征中的種種給我們留下了不朽的長征精神.對國家,對人民忠貞不渝,前赴後繼,堅忍不拔的他們是可悲可泣的,正是生在優越環境下的我們所感受不到的堅定信念.正是他們為歷史譜寫了一首首由凡人創作的英雄史詩.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發揚學習.
時至今日,戰爭的硝煙已停息,昔日的血雨腥風,槍林彈雨的地方早已從驚濤駭浪恢復成風平浪靜.現生活優越與富足安康的我們不應把先烈們的努力只看作歷史書中的一頁,更應該記住背後那勤勞善良,樂觀淳樸的笑容和堅持信念的精神.
祖國的命運是多舛的崎嶇的.但是中國人民的精神抵禦著外界的侵略.終於,祖國在淚水中掙扎出一絲微笑.先烈們用生命延續我們的生命,我們無所事事地度過了一天是烈士們奢望的明天,把精神融入每一個人的思想,充實自己的每一天來報答他們逝去的血肉之軀.通過種種紅色記憶,我們才發覺我們傳承了一輩一輩的夢想與期望.從而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走向振興的道路.紅色記憶化身為動力一邊目睹祖國日新月異的成長,一邊助振我們開辟未來的實力.他們讓我們得到了生命的感悟.清晰地看見了奮斗的方向.
追尋紅色記憶,感悟拼搏人生.
『陸』 關於 紅色文化 1000字作文怎麼寫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隨著耳畔的國歌,那面鮮紅的五星紅旗正迎著朝陽緩緩升起,我望著那面鮮紅的五星紅旗心中無比自豪:
這就是我的祖國,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說起現在的新中國,就不得不談起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說得很對.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7月,在召開全國第二次代表大會時,黨的任務是打到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明主共和國.黨為此目標努力奮斗,最後真的成功了.他們推翻了帝國主義,建立了現在的新中國.
當然,不是隨便定定目標就可以實現的.新中建立的背後是有多少流血甚至犧牲.這些老一輩的革命戰士是用鮮血與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不能辜負了這些老英雄對我們的期盼.
毛澤東有一首詩叫做《長征》,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那大雪山,沼澤地真的就像一個小泥丸嗎?答案並非那樣.四川西部的大雪山,高入雲霄,終年積雪,山上空氣稀薄,呼吸都很困難,但英勇的紅軍戰士們踏著積雪,迎著狂風頑強的翻過了一座又一座雪山,過了大雪山,又是一望無際的草地,草地上有很多死水潭,看上去是草地,一踏上去人就陷下去了,糧食又短缺,只能吃些野菜來填填肚子.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1936年10月,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了.
歷經風雨和重重困難之後,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奴役的屈辱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東方沉睡的雄獅被喚醒,它將譜寫輝煌歷史的新篇章.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正在前進著,一步步的腳印無不見證著新中國的成長經歷.
1964年我國第一課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成功,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今年的天宮一號也圓滿完成任務.
新中國正在前進,新中國的未來必定會是一片蔚藍的天空!我們一定要熱愛祖國勤奮學習,用自己的雙手來繪畫出這篇蔚藍的天空!
『柒』 徵文:回味紅色經典,傳承革命精2000字
寫作思路:首選闡述一下先輩英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紅,然後再描述一下唯有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力量才能步步穩進、興盛強大,才能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等等。
正文:
紅色,是一種信仰,然而他和其他的信仰不同,他不是少數人的信仰,不是個別國家或者民族的信仰。一般的信仰,更多的是教人為自己謀利,講究的是個人的生前死後、因果宿命。只有紅色,從不讓人去為自己謀私,從不讓人去沉迷於飄渺的虛無。
是十月的一場燎原大火燒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紅,是整整28年的拋頭顱灑熱血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紅,因此,這種紅色的信仰絕不是虛無的,而是有無數的前輩用生命去檢驗、踐行的,並且,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他成為我們世代相承之意志,只要人們還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們就決不停止追逐。所以,紅色更是我們的基因,我們不能放棄,要好好地傳承下去。失去這種基因,我們就會掉進資本主義的陷阱,被歷史淘汰,蘇聯這樣的例子。
為什麼要我們傳承紅色基因?
這不是上級要求,也不是政府要求,而是這個時代的要求,直接關繫到我們這代人能否實現中國夢。當我們沉浸在繽紛繁復的物質世界,徜徉在燈紅酒綠之邊緣,我們會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迷失。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我們要沿著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那就要讓紅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讓頭腦清醒,讓行動堅定。這種血液的來源靠輸送是不行的,要自己長出來才可靠。
近來央視熱播的電視劇《十送紅軍》表現的__十位最普通的紅軍戰士經過長征的跋涉、戰斗與犧牲,以自己的生命,熔鑄和詮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信念的歷程。它生動地展示了我黨我軍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艱苦奮斗、不懼犧牲、自強不息等優良傳統。這些優良傳統凝結一體,__紅色基因。我們傳承紅色基因__要傳承和發揚這種傳統,將之融入血脈中隨著生命的延續而延續下去。當然,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傳統不是守住爐灰,而是熱情火焰的傳遞。
當代革命軍人要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內容。我黨我軍從來都保持著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從一定的層次上講,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是相同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新時代我們的全新追求,是以中國夢為中心的最高追求。
傳承紅色基因要求我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秉承先烈之意志,高舉紅色之火炬,繼往開來,走前輩們沒有走完的路,走我們這代人特有的路。
其實,我們身邊從不缺乏自覺走在時代前列的英雄模範。把研究做到最後一秒的戈壁之花林俊德,心裡只裝著別人的「當代雷鋒」郭明義,不離不棄照顧養母十二年的孝心少女孟佩傑,造林22年永葆公僕本色的好書記楊善洲……
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發揚紅色精神,用自己的紅色基因生長全新的紅色血液。這些人無愧為時代的榜樣。新時代的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接近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但越是如此越是應懷如履薄冰之謹慎,堅決聽黨指揮,圍繞強軍實踐,築牢軍魂。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廣大官兵應傳承紅色基因,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這意味著「傳承紅色基因」不再是模糊的意識,而有綱領性的精神,意味著我們傳承紅色基因不再單純靠自覺,而是受到黨和人民的監督。這一轉變,正猶如道德自覺向法律約束的轉變,有理可依,有憑可持。
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千秋偉業篳路藍縷。以史為鑒,可知興衰,在風雲暗涌的和平歲月里,唯有傳承紅色基因,發揚紅色力量才能步步穩進、興盛強大,才能實現中國夢、強軍夢。
如此,也足以告慰先烈英靈。
『捌』 《紅色革命史》的作文1000字,有英雄事例'
緬懷過去,傳承未來。 跨越時空的隧道,去尋找歷史的足跡,你定會為之震撼;面對革命英雄的大義凜然,面對他們寧死不屈的決心,你定會為之感動;面對壯士們不為艱險,面對他們艱苦奮斗的精神,你定會為之折服。
祖國的山河中,處處閃爍著紅色革命的光芒,處處印跡著紅色革命的史跡。透過歷史的車輪,我們不僅會了解到歷史故事,更會深刻地體會出中國人民的靈魂、氣質及精神!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國家。所以,我們必須為中國的和平而努力奮斗,為維護中國的領土完整而和侵略者斗爭到一兵一卒,絕不允許中國土地淪喪敵手。為了維護中國和平,大批仁人志士前赴後繼,他們用信念和熱血為歷史寫下不朽的一頁。
「怕死就不當共產黨員」一句話,包含著多麼大的決心與毅力,體現了一位15歲女孩多麼堅強的意志。她——劉胡蘭,一位最年輕的共產黨員,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不動聲色,最後為了保護鄉親們,一個偉大而年輕的生命,走完了她光輝而燦爛的人生歷程。毛澤東親自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五尺身軀何所惜,四省之地幾時收」一句豪言壯語,勾勒出另一名偉大革命者的光輝形象,他——鄧鐵梅,是一個自發組織革命志士進行反抗的英雄,在被捕後,面對敵人的審訊,慷慨陳詞:「我是中國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一定要抗日。生為中華鬼,頭可斷,血可流,絕對不能接受投降的命令」,就這樣一個滿腔熱情的愛國之志,又被無情地絞滅了。
一個倒下了,又有一大批革命志士站起來,正如夏明翰所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各地的抗敵斗爭如雨後春雨般迅速崛起,廣大人民一呼百應,各地的斗爭紛紛打響。尤其是在被敵人蹂躪的華北地區,戰爭更為慘烈。
「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樹叢里,到處都安排著同志們的宿營地;在高高的山崗上,有我們無數的好兄弟……」一曲充滿鬥志的游擊隊歌,訴說著一個個不凡的故事,傳頌著一位位偉人的業績。在日軍侵略華北地區時,是這些偉人領導人民,與人民並肩作戰,狠狠打擊了侵略者,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
1949年10用1日,中國人民終於迎來了新中國的曙光,在這一天,中國站起來了,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直至今日,我們也不應忘懷革命先烈為今天的和平而進行的不屈不撓的斗爭,把革命精神永遠記在心間,以它為明燈指引自己,為建設祖國的未來而奮斗!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雄於亞洲則國雄於亞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愛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明天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要感激前人,學習前人,把前從的精神付諸於現在的行動上,無愧於後人,為後人留下我們的腳印。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吧!
『玖』 紅色經典徵文怎麼寫
《紅岩》讀後感
這是一部用血與淚書寫成的悲壯篇章。解放戰爭時期,在山城重慶,我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務機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在監獄中與之進行不泄的斗爭。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這里卻奏響「國際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著腳鐐手銬的共產黨員、革命志士、青年學生、軍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歲的 「小蘿卜頭」宋振中),遭到了國民黨軍統特務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鮮血染紅了歌樂山下的步雲橋、渣滓洞、白公館、松林坡、梅園......雖然他們大部分的人都犧牲了,但他們的精神激勵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堅持到了革命勝利……
《紅岩》為我們塑造了一組革命英雄的群體形象。這些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共產黨員和革命者,經過作者的精心刻畫,都活靈活現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江姐是作者著力刻畫的一個主要人物,她對黨忠貞,對敵斗爭頑強不屈,在危急關頭從容鎮定,對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華鎣山途中,她看到城牆上懸掛著丈夫的頭顱,雖然悲痛欲絕,但為了不暴露身份,仍舊鎮定自若地去與雙槍老太婆會面。在就義前,她平靜地與戰友們一一告別,親吻「監獄之花」,梳理好頭發,換上整潔的藍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皺痕,而後從容走向刑場。所有這一切,讓人多麼激動、崇敬、悲憤、感嘆!
《紅岩》裡面都是一些真實的人和事情,而這些人和事情同一個年代、一個時代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為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願把牢底坐穿」,「失敗膏肓土,成功祭蒼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而在這些思想當中,所實踐的都是具體的人,而這些人都不是當時一些家庭條件困難,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識分子,從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實踐選擇道路當中,他們投身於社會革命,為整個國家民族和大多數的利益進行實踐,這崇高的選擇促使我們去思考,人應該怎麼去活著?人應該怎麼去奮斗?人應該怎麼去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以及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應該所盡的責任和承擔的義務?
《紅岩》里的人物原型--歌樂山的烈士們是一個奇特的英雄群體和文化群體,他們幾乎人人會寫詩。在那毛骨悚然的人間地獄里,他們拿起筆做刀槍,刺向黑暗的社會和兇殘的敵人。「失敗膏黃土,成功濟蒼生」,「從來壯烈不貪生,許黨為民萬事輕」,「願以我血獻後土,換得神州永太平」,那一首首鐵窗下的心歌無不表現了烈士們視死如歸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我們的國旗,那我們該怎樣讓我們的國旗更加鮮艷?在我們享用現代文明的時候,能夠忘記和平的生活源於血染的歷史嗎?能夠忘記曾經發生過的戰爭嗎?能夠忘記曾為此付出了生命和鮮血的先烈們嗎?能夠忘記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庄嚴意義嗎?不,不能,我們也沒有資格忘記。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現在他們都已沒入歷史的長河中,那剩下的,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將先輩們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續下去,讓我們的國旗在我們的國土上更加驕傲地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