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概括上述歷史人物的貢獻體現了哪些共同的時代精神
上述人物是哪些啊
② 請分別寫出以上人物在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貢獻
唐太宗: 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訓,勤於政事,虛心納諫,發展科舉 經濟上: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役和徭稅 軍事上:在西域設置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 思想文化上:重視人才培養,擴充國學規模,增加學員 民族關繫上: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促進唐蕃友好
③ 中國有哪些歷史人物以及做得貢獻
1.孔子 創立了儒家學派,維護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穩固發展,還保存了豐厚的文化遺產 2.老子 他創造的道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民族心理 3.鄭和 七次下西洋客觀上對中國的社會以及世界歷史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4.林則徐 雖虎門硝煙後的鴉片戰爭終以失敗告終,但也萌發了中國人了解學習西方的思想 5.孫中山 推翻了清政府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使民主共和觀念從此深入人心 6.黃帝 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7.秦始皇 統一了中國 8劉徹 為中國歷史的發展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開通了西域,加速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 9李時珍 本草綱目不僅是中國醫學歷史上的偉大成就,也是世界醫學史上的珍貴遺產 10.康熙 平三蕃 攻滅台灣鄭氏政權 鎮壓少數民族的叛亂 維護了國家一百多年的安定繁榮
④ 秦始皇、漢武帝都是我國歷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漢武帝的功績:政治上,頒布「推恩令」,陸續削奪人批諸侯王的爵位,解除王國對中央的威脅;思想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任用精通儒家學問的人為官,使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強化監察制度,在中央,設司隸校尉,在地方設刺史,牢牢控制國家最高權力;軍事上,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派張騫出使兩域,加強了同兩域的聯系和交往,為西域歸屬中央政府和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漢武帝時期,中央集權空前加強,人一統的帝國得劍了進一步鞏同和發展。
秦始皇的功績:滅六國,結束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統一中國,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奠定了中華人國的基礎;他創立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往我 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他北擊匈奴,移民戍邊,中國開始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北築 長城,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有利於全國經濟文化的交流:秦朝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大國,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
⑤ 玄奘和鑒真兩個歷史人物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他們的歷史貢獻有哪些
1共同點:都具有出生入死、百折不撓的獻身精神;都以高深的學問、淵博的知識受到人們的尊敬;都對傳播先進的中國文化、密切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2.玄奘貢獻:玄奘不但是把梵文佛經譯成漢語,而且還是中國第一個把漢語著作介紹到外國,讓外國了解我國的古代文化的翻譯家,是他第一個把老子的著作譯成梵文。並且寫了《大唐西域記》介紹了當時西域的情況,讓中國人了解了西域的風土人情
3鑒真貢獻:
佛教方面
鑒真東渡的主要目的是弘化佛法,傳律授戒。鑒真僧眾在日十餘年的活動達到了這個目的。由於天皇的重視,鑒真被授於「大僧都」的職務,成為「傳戒律之始祖」。「從此以來,日本律儀,漸漸嚴整,師師相傳,遍於寰宇。」鑒真所建唐招提寺成為日本的大總寺。日本的佛經多由百濟僧侶口傳而來,錯漏較多。鑒真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以他驚人的記憶力,糾正日本佛經中的錯漏。由於鑒真對天台宗也有相當研究,所以鑒真對天台宗在日本的傳播也起了很大作用。鑒真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軌,便利了政府對佛教的控制,杜絕了由於疏於管理而造成的種種弊端,促使佛教被確定成為日本的國家宗教。鑒真和其弟子所開創的日本律宗也成為南都六宗之一,流傳今日,尚有餘輝。
醫學方面
鑒真熟識醫方明,當年光明皇太後病危之時,唯有鑒真所進葯方有效驗。據日本《本草醫談》記載,鑒真只需用鼻子聞,就可以辨別葯草種類和真假,他又大力傳播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知識,留有《鑒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譽為「日本漢方醫葯之祖」。按照日本漢方野崎葯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說法,以下36種葯草都是鑒真帶往日本推動使用的:
麻黃、細辛、芍葯、附子、遠志、黃芪、甘草、苦參、當歸、柴胡、川芎、玄參、地黃、紫蘇、丹參、黃芩、桔梗、 旋覆花、蒼術、知母、半夏、蕪花、梔子、五味子、黃柏、杏仁、厚朴、和厚朴、肉桂、杜仲、唐木瓜、大棗、蜀椒、 花椒、吳茱萸
十七、十八世紀時,日本葯店的葯袋上,還印著鑒真的圖像,可見影響之深。
書法方面
鑒真及其弟子在書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在第六次東渡之時,攜帶了王羲之的行書真跡一幅(喪亂帖)、王獻之的行書真跡三幅,以及其他各種書法50卷。這對日本書道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鑒真本人也是書法名家,其「請經書貼」被譽為日本國寶。
建築方面
鑒真的東渡弟子及隨行人員中,有不少是精通建築技術的。在鑒真的設計及領導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寺內的大堂建築,坐北朝南,闊七間,進深四間,三層斗拱式形制,是座單檐歇山頂式的佛堂。日本《特別保護建築物及國寶帳解說》中評論說:「金堂乃為今日遺存天平時代最大最美建築物」。由於鑒真僧眾採用了唐代最先進的建築方法,因而這座建築異常牢固精美,經過一千二百餘年的風雨,特別是經歷1597 年日本地震的考驗,在周圍其他建築盡被毀壞的情況下,獨金堂完好無損,至今屹立在唐招提寺內。金堂成為研究了解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最有價值的珍貴實物之一。
雕塑方面
鑒真及其弟子在雕塑藝術上也留下了寶貴的遺產。鑒真隨船帶有佛像,在日本又用「乾漆法」(又稱夾紵法)塑造了許多佛像,著名的是唐招提寺金堂內的盧舍那大佛坐像、葯師如來立像、千手觀音菩薩像等。這種夾紵法我國早在東晉時已經出現,到唐朝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武則天時用夾紵法塑造的大佛高達九百尺。鑒真及弟子將這種雕塑藝術在日本推廣並發揚光大。鑒真晚年,弟子忍基等用於漆夾紵法製作了一尊高八十點零四厘米的坐像,表示對這位中國高僧的紀念。鑒真結跏趺坐,雙目緊閉,神志安詳,栩栩如生。它不僅再現了鑒真的真實形象,而且著意刻畫了精神氣質,溫和中流露出剛毅,安詳中凝聚著嚴肅,微笑中體現出沉思。這尊塑像一直供奉在唐招提寺內。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