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論文要怎麼寫
歷史小論文寫作要領
一、立論。立論就是確定歷史小論文的中心論點。即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歌頌
什麼,批判什麼。或對某一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表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考慮中心論
點時應注意:
1.立論的科學性
所謂立論的科學性就是作者的觀點和搜集的資料信息要有理論根據和事實依據。即作
者的觀點要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有利於社
會主義事業,講述的史實要有依據或明確的出處,不可以想當然,更不應該憑空臆造。
只有這樣的立論才有價值。
2.立論的前衛性
立論的前衛性就是超前意識。
立論要新,就是要寫沒有人寫過或很少有人寫過的題材。
這就要求學生對近幾年的學術動態應該有大致的了解,以免撞車,還有人雲亦雲之嫌。
3.立論的指導性
立論的指導性又稱立論的實用性。論文出來是給別人看的,作品要能給讀者以啟迪,
對讀者有所幫助、有所鼓舞、有所收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這就是論文的價值。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去歌頌義和團運動的盲目排外,或者為反
面人物歌功頌德,這類文章即使寫得再好,也是不可取的。
二、命題論文的中心論點決定以後,給論文定一個新穎、明確、有吸引力的題目,用
來表達文章主題是十分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論文的命題比論文寫作更難。
1.題目要新
在重視科學性的前提下,論文命題要新,要有創意,切忌平淡無奇,要力爭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
2.題目要奇
命題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戲或故弄玄虛,而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態度為
自己的論文命題,以達到文章能引人入勝的效果。
3.題目要小
歷史論文題,宜小不宜大。特別是剛剛學習寫作的中學生更是不要選大題目,選大題
目的結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亂。想把文章寫得面面俱到,卻往往因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會一面都不到。
三、布局
1.開頭、結尾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論文開頭十分重要,第一段應該力求開門見山,直接接觸
主題,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最好還要有點懸念,引起讀者的
注意和追求。結尾要提綱挈領,發人深思,餘味無窮。所以有些有經驗的作者在論文的
開頭和結尾上是很下功夫的。
2.編寫提綱
論文寫作提綱是文章的設計方案。首先提出論點(包括總論點和分論點),然後提出
論據。論據包括歷史史實、名人名家論述。最後是明確的結論。至於有幾個分論點,引
用哪些論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一般視作者自身習慣而定。如果有必要,或文章篇
幅較長,也可以加上小標題,以求取得一目瞭然的效果。
四、定稿
歷史小論文的寫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個步驟。
起草就是寫初稿,要深思熟慮,一氣呵成。修改時,要對史料、觀點、語言一一檢查,
以提高文章的質量。還可以徵求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對文章加以補充,最後定稿。
⑵ 高考歷史小論文題怎麼寫
這類題型是一種很難把握好的題型,不僅材料變化多、問題不固定,回答也可以是多元的,主要是要培養你的開放性、發散性思維,如果沒有準備或者恰好考到了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識就會有些捉襟見肘,但也是有一些解題技巧的:
先來一個評分標准,讓大家清楚得分點在哪裡:
得分點
打開騰訊新聞,查看更多圖片 >
得分點
1.分類
我們先來看一下分類吧,一般是兩類:1.由你來評價分析某一歷史事件、人物的作用、意義、影響;2.由你來論證某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或者是對比幾個事件、觀點進行評價。對於第一類,偏重於結合史實來表明自己對題目的認識,定性評價和定向評價結合進行,對於第二類題目,要注意對於歷史事件和觀點都要緊密結合特定的歷史環境,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
2.答題技巧
首先要速讀材料,認真看題目要求,明確自己要分析論證什麼;
接著精讀材料,要把材料的觀點提煉出來,用恰當的語言來表述出來,做到言簡意賅;
最後進行撰寫答案的時候要分段進行,這樣才是完整的小論文:
第一段表明你的觀點,用詞要確定,比如:我認為……是……的;
第二段結合史論進行論證,這個時候要注意進行多角度分析,不要只抓著某個角度一條道走到黑,常見的角度可以分成這幾種: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社會狀況,內因(如國內因素、組織內部因素)、外因(如國外因素、社會風氣),要注意先整理好思路再書寫,不能想一句寫一句;
第三段要用來進行一些總結或者升華,這部分最好結合歷史發展趨勢、已有史實來進行一波探討升華。
3.結合題目進行一波分析
在分析題目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讀題,避免片面,很多時候可以用求同存異的方法來剖析材料,我們可以來找這些材料的共同點,來論述這些共同點,也可以尋找一些差異,不是固定的,可以按照題目要求來:
⑶ 請問歷史小論文要怎麼寫啊
歷史小論文寫作要領一、立論立論就是確定歷史小論文的中心論點。即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歌頌什麼,批判什麼。或對某一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表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考慮中心論點時應注意:1.立論的科學性所謂立論的科學性就是作者的觀點和搜集的資料信息要有理論根據和事實依據。即作者的觀點要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有利於社會主義事業,講述的史實要有依據或明確的出處,不可以想當然,更不應該憑空臆造。只有這樣的立論才有價值。2.立論的前衛性立論的前衛性就是超前意識。立論要新,就是要寫沒有人寫過或很少有人寫過的題材。這就要求學生對近幾年的學術動態應該有大致的了解,以免撞車,還有人雲亦雲之嫌。3.立論的指導性立論的指導性又稱立論的實用性。論文出來是給別人看的,作品要能給讀者以啟迪,對讀者有所幫助、有所鼓舞、有所收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就是論文的價值。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去歌頌義和團運動的盲目「排外」,或者為反面人物歌功頌德,這類文章即使寫得再好,也是不可取的。二、命題論文的中心論點決定以後,給論文定一個新穎、明確、有吸引力的題目,用來表達文章主題是十分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論文的命題比論文寫作更難。1.題目要新在重視科學性的前提下,論文命題要新,要有創意,切忌平淡無奇,要力爭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2.題目要奇命題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戲或故弄玄虛,而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態度為自己的論文命題,以達到文章能引人入勝的效果。3.題目要小歷史論文題,宜小不宜大。特別是剛剛學習寫作的中學生更是不要選大題目,選大題目的結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亂。想把文章寫得面面俱到,卻往往因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會一面都不到。三、布局1.開頭、結尾「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論文開頭十分重要,第一段應該力求開門見山,直接接觸主題,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最好還要有點懸念,引起讀者的注意和追求。結尾要提綱挈領,發人深思,餘味無窮。所以有些有經驗的作者在論文的開頭和結尾上是很下功夫的。2.編寫提綱論文寫作提綱是文章的設計方案。首先提出論點(包括總論點和分論點),然後提出論據。論據包括歷史史實、名人名家論述。最後是明確的結論。至於有幾個分論點,引用哪些論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一般視作者自身習慣而定。如果有必要,或文章篇幅較長,也可以加上小標題,以求取得一目瞭然的效果。四、定稿歷史小論文的寫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個步驟。起草就是寫初稿,要深思熟慮,一氣呵成。修改時,要對史料、觀點、語言一一檢查,以提高文章的質量。還可以徵求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對文章加以補充,最後定稿。
⑷ 歷史小論文應該怎麼寫
歷史論文--首席範文網
http://www.yyoo.org/1fanwencom/html/wenke5/index_7.html
歷史論文--範文123網
http://www.zs123.com/html/wenke5/index_7.html
http://www.westfj.com/html/class/6/471.html
歷史論文寫作方法:教研實踐是寫好論文的基礎
不少青年教師向我吐苦水:想寫論文卻不知寫什麼、怎麼寫,情急之下只能東拼西湊應付了事。我發現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說一說我的經歷吧。由於工作需要,學校安排我由上數學課改為上歷史課,算是一個不小的改變。為了適應新工作,我集中全部精力鑽研教學,真有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教學研」,閱讀了大量名師、大師的中學歷史教學參考資料,為的是能把歷史課上得夠權威。
可一段時間後,效果並不如我的預期,課堂沉悶、學生沒勁、授課吃力成了我最大的困惑。靜心反思,我頓悟,一味依賴教材、參考資料,缺少鮮活的素材,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正是我課堂的軟肋所在。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課題,便對「學習興趣與歷史課教學的關系」作了深入研究。
我結合學科特點、學生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徵,注意收集與歷史教學相關的素材。講「南京大屠殺」這一知識點時,我把平時搜集的《郴州日報》刊登的《曠世奇情,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尋子返鄉》,《文萃周報》刊登的《正義的呼聲與邪惡的叫囂》,《中國教育報》刊登的《孰為「二十世紀最大的謊言」》,《湖南日報》刊登的《南京作協國際和平日集會》和《我要將官司打到底》等文章講給學生聽,用事實揭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罪行,駁斥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南京大屠殺的謬論,教育學生牢記歷史,認清軍國主義的真面目。這節課,我感動了自己,更感動了學生。
另外,我還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教學,如上復習課,不是簡單地重復講解,而是採用「知識搶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使課堂氣氛格外活躍,讓學生產生酣戰後的痛快淋漓之感,在興奮的狀態下掌握知識。
後來,我把這兩個案例從不同側面整理進了我的教學論文《利用歷史教學滲透德育之我見》《怎樣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我在總結中這樣寫到:只有在備課中具備強烈的教育教學研究意識,才能進入較深的思維狀態,授課才更有科學性和創造性,從而也為撰寫論文打下基礎。
毋庸置疑,寫好教育教學論文,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認真做好教育教學的研究工作。研究的方面有很多,如教法、學法、基礎知識、智力開發、非智力因素等。要把研究與講課、聽課、評課、試卷分析、作業講評有機結合起來。除了研究,還要注重實踐,從實踐中來,上升為理論,再回到實踐中去,既指導實踐,又接受實踐的檢驗。這樣多次往復循環,再得出結論,就是不斷研究教育教學的過程。夯實了一定的研究基礎,又掌握了必要的論文寫作知識,這樣才能寫出有真知灼見的教學論文來。
⑸ 如何寫歷史小論文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現已收為重慶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彭水的竹板橋造紙術通過代代相傳而延續至今,它是蔡倫古法造紙的再現,但這份遺產眼看就將要失傳。本文通過對該技術的實地調查和相關資料的收集,探究了該技術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分析了技術失傳的原因,並對此提出了保護與開發的措施。
關鍵詞:彭水;蔡倫造紙術;保護
彭水是一個位於重慶東南部的小縣城,而在彭水的深山裡的一個叫竹板橋的村落,還保留著一項最原始的民間工藝——蔡倫造紙術。
由於現代的文化正不斷地對古代文化進行猛烈的沖擊,使得不少的文化遺產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彭水的蔡倫造紙術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加緊其保護的步伐,在結合當地的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以找到一個同時具有保護和開發的方法。
一、蔡倫造紙術的歷史淵源
東漢時,農業發達,國力強盛。蔡倫於東漢元年發明了用植物造的纖維紙,起初蔡倫造紙的原料多為樹皮、破布、舊魚網、麻頭等造出的紙既輕便又美觀。105年蔡倫把這一重大發明上報了朝廷,受到嘉獎,並通令全國一律通用[1]P430。從那以後,紙張便以新的姿勢進入了社會文化生活中,並逐步在中國大地上傳播開來。社科論文到公元317年,晉文帝司馬睿遷都金陵(南京),隨即使造紙術從黃河流域傳到了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2]P591。
據竹板橋的造紙術傳承人劉開勝介紹:早在清朝康熙年間,為了避難,他的先祖劉國倫從江西舉家從江西西遷,在途經彭水縣朗溪鄉的竹板橋時,因看到這個大峽谷有山有水,山高竹茂,谷間河水清澈,兩岸竹林青翠,形成一條有長約10公里的綿延的竹海,於是決定紮根下來,世代繁衍,以祖籍相傳的造紙術為生,營造家園。從那以後,彭水竹板橋的蔡倫造紙就成了一個永恆的話題。到如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了。
二、蔡倫造紙術的社會文化價值
1、保留傳統文化的生產工藝
劉氏造紙術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老造紙術的傳統工藝,代代相傳,不斷改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保留了當年蔡倫造紙的傳統72道工序而成紙的工藝。原始的造紙工序大致有打漿、調料、上漿准備、流送布漿、脫水成形、壓榨脫水、烘乾成紙、表面處理[3]P585。在竹板橋主要的工藝工藝流程有:取料(主料竹子,輔料石灰)、制料(浸泡,發酵)、制漿(碾碎,踩料,攪漿,制備樺葉)、成型(舀紙,榨乾,打光上色)、乾燥(揭張,晾曬)、包裝保管六大工序。二是發展了傳統的造紙法,自上世紀70年代起,改變了原始張型,從原來的每張30*50厘米逐漸改進為現在的規格,提高了產品的經濟價值。三是保留了傳統的文化藝術,在每年開始伐竹進廠前,要祭祀蔡倫、山王菩薩、土地菩薩,在春節、月半這樣的傳統節日里也要將他們與自己的祖先一同祭祀;在勞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勞動號子、山歌,現今仍在傳唱;同時還保留著多種禁忌,加重了它的神秘感,增添了更多的魅力。據村中劉開勝介紹:以往蔡倫先師發明造紙時,他造出來的紙張極不均勻,結構性也不強,很容易被扯破,長期以來也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有一個晚上觀音菩薩托夢給劉國倫,讓劉國倫在紙漿中加入樺液(樺葉碾碎)便能使紙張成型。事實果真如此,於是這技術便成了竹板橋人的「專利」。
⑹ 大學歷史論文怎麼寫
一、歷史論文寫作三要素
1、論點(觀點):觀點應明確、清楚?
2、論據(證明觀點的證據):證據要准確求真。要選擇能證明論點的典型史實。
?3、論證(用證據證明觀點的過程):
A:論證過程邏輯要清楚、嚴密,經得住推敲,做到證據與觀點之間的無縫連接。
B:論證過程應有「歷史味」,用學科語言,做到言必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切忌大白話和空發議論,或簡單的羅列史實。?
C:表述成文,不能像問答題一樣,應以文章的形式來呈現。
D:語言精煉,歷史論文一般都有字數限制,應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題意圖的基礎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動筆,以保證語言精煉,切中要害。?
二、歷史論文寫作技巧。
(一)引言(研究對象和目的)
利用本部分為研究和問題設置背景。某些讀者可能不會很快理解你研究的意義,因此,應使用通俗的語言和清晰的條理將讀者引導到主要問題/研究目的上來。
寫作指南:
1、闡述研究的基本原理;
2、闡述本研究如何為本領域做出重要貢獻或增進知識;
3、清晰地描述研究問題;
4、闡述研究所依據的論文框架;
5、提供研究嘗試探討和解決的問題背景,應引用其它研究支持你的論據;
6、概述相關主題的知識現狀,根據需要引用相應的研究;
7、不要回顧所有相關主題的已發表研究。
(二)研究方法(你做過的工作)
本部分是研究的主幹。完美研究的主要標準是其必須具有可復制性。也就是說,其他研究者按照你論文中詳細介紹的方法可重新獲得相同的結果。
寫作指南:
1、提供關於所有方法、技術和儀器的完整詳細的信息;
2、介紹問卷、調查或其它數據採集方法;
3、提供或引用可支持分析方法和手段有效性及可靠性的研究;
4、介紹分析方法及選擇這些方法的理由;
5、不能為了避免對方法的冗長描述而省略重要的詳細信息。
(三)研究結果(你的發現成果)
本部分應提供研究數據和結果的所有詳細信息。應首先突出最主要的研究成果,然後再過渡到次要成果。應該使讀者在閱讀本部分時可很快地了解你的研究結果。
寫作指南:
1、充分利用圖表直觀清晰地展現你的研究結果;
2、提供實際數據,而不只是概括性說明;
3、在文中闡述主要研究成果;
4、在文中突出非常規或令人吃驚的研究結果;
5、對研究結果進行解釋,而不是簡單地介紹統計數據;
(四)討論(研究成果的意義)
良好的討論部分可將特定結果延伸到更一般性的結論,這些結論與引言中介紹的一般背景相配合,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篇論文的影響。因此,應牢記討論部分與引言部分的「相互呼應」。
寫作指南:
1、開頭闡述你的假定是否得到支持;
2、闡釋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的意義是什麼?
3、將研究結果與以前的研究結果聯系起來,例如:你的研究結果是否支持或違背以前的研究結果;
4、闡述你的研究如何增進原有的知識;
5、必須介紹研究結果的所有其它可能存在的解釋;
6、介紹研究的局限性;
7、不能只是簡單地復述研究結果;
8、不能推導出無數據支持的結論。
(五)結論(你的研究收獲)
在本部分中,將在在讀者閱讀本部分時,應該已經了解了你的工作及研究結果。讀者應該能夠了解你得出結論的過程和理由。
寫作指南:
1、介紹你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
2、確保結論與研究問題和描述的研究問題直接相關;
3、詳細介紹研究的更一般性意義;
4、闡述研究的未來具體前景,以增進從研究中獲得知識或回答研究未解決的問題;
5、不得誇大研究或「以偏概全」,亦即將研究成果擴展到研究實際不支持的建議或結論;
6、不能簡單地總結研究成果。
以上就是「歷史論文怎麼寫」的全部內容,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問題。
⑺ 初一歷史小論文怎麼寫
你首先認真審題,明確要寫的主題,切忌不要寫偏題,然後給主題命名。命名要准確清楚,緊扣主題。二,保證按照要求完成最基本的字數要求,要抓住主題結合內容寫。不要離題萬里,要史論結合。三要寫出與主題相關的歷史知識影響內容的。四要寫出與此相關的歷史啟示,如歷史啟示,精神教訓等要強調史論結合。我要寫出運用,即如何做,要吸取其中的精神力量,並運用到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注意一定要歷史與現實相結合,歷史與個人相結合,歷史與內容緊密結合。六,請務必注意,不要把學以致用當成問題,是歷史類的文章,書寫要認真,格式要清楚。
⑻ 怎樣寫好歷史小論文
寫歷文小論文有許多好處,不但能鞏固課堂上學過的歷史知識,加深理解,提高認識,而且還能培養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對提高高語文寫作水平也大有幫助。
怎樣寫歷史小論文呢?
首先要選一個好題目。題目應注意「小」和「新」。既然是小論文,就不能求大求全。題目應該具體一點,如「讀文一得」、「一事一議」、「一人一評」等,只要能說明一個問題就很好。所謂「新」,就是選題有新觀點,不要人雲亦雲,不要墨守定論,對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敢於根據史實提出自己的見解。題目從哪裡來呢?
一是從聽課和讀書中發現。在聽課和讀書的時候,要善於獨立思考,從歷史事實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比較、印證,從而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見解。
二是從參觀訪問和社會調查中尋找。參觀歷史遺跡和博物館,訪問健在的歷史當事人回憶往事,探訪有關歷史事實,這樣可以開拓視野,打開思路,從中得到好題目。
三是從觀察和思考現實社會生恬中想題目。現實社會生活常常會向我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肯動腦子思考,就一定能找到可寫的題目。題目選好後,不要急於動筆寫,必須先准備材料。
材料從哪裡來呢?
一是閱讀有關書籍,摘錄下你需要的材料。
二是實地考察收集材料。
三去向老師和別人請教介紹材料。
四是藉助便利的互聯網進行查找並下載。有材料,還必須對材料進行整理、鑒別、比較、分析、去偽取精、去偽存真。 正式寫作時,可先列個提綱,先寫什麼、後寫什麼,有個整篇布局,這樣才能使文章層次清楚、條理分明。
寫歷史小論文最重要的是做到史論結合,也就是觀點與材料的統一。有史無論,文章就失去靈魂;有論無史,文章就沒有血肉。只有史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文章才有生命力。因此寫論文應力求鮮明性、准確性、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