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朝哪個皇帝是嫡系的
中文名:愛新覺羅·旻寧
出生日期: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
逝世日期:道光廿八年正月丙午日(1849年)
主要成就:林清事件鳴槍殪敵平定張格爾叛亂
廟號:宣宗
謚號:成皇帝
享年: 69歲
在位時間: 1820—1849,享位28年
年號:道光(1821-1850)
道光的母親:
孝淑睿皇後(1760年10月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臘氏,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時,和嘉 仁宗孝淑睿皇後喜塔拉氏
與嘉慶皇帝是同年生,但比嘉慶皇帝大42天。總管內務府大臣、副都統、承恩公和爾經額女。
乾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高宗親賜封為皇子永琰的嫡福晉,年十五歲。乾隆四十五年,生皇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皇二子綿寧(即道光帝)。
乾隆四十九年,生皇四女固倫庄靜公主。嘉慶元年正月,冊立為皇後。
嘉慶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嘉慶二年五月,謚孝淑皇後。
嘉慶八年十月,入葬昌陵地宮。道光元年三月,加謚:孝淑端和仁庄慈懿光天佑聖睿皇後。
道光三十年四月,加謚: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光天佑聖睿皇後。
咸豐十一年十月,加謚: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肅光天佑聖睿皇後。
② 清朝的皇帝那些是嫡出,那些是庶出,其母有是誰
【努爾哈赤】嫡出,長子
生母喜塔臘氏額穆齊。
塔克世嫡妻,順治追封宣皇後。
生三子一女,努爾哈赤居長。
【皇太極】嫡出(偽),第八子
生母葉赫那拉氏孟古哲哲。
初為側福晉→晉大福晉→子謚孝慈高皇後。
生皇太極時為側福晉。
生一子,即皇太極。
【順治帝-福臨】庶出,皇九子
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
初為側福晉→封庄妃→子尊皇太後→孫尊太皇太後→孫
謚孝庄文皇後
生福臨時為庄妃。
生三女一子,福臨最幼。
【康熙帝-玄燁】庶出,皇三子
生母佟佳氏(佟氏)
初為妃→子尊皇太後→子謚孝康章皇後
生玄燁時為佟妃。
生一子,即玄燁。
【雍正帝-胤禛】庶出,皇四子(第十一子)
生母烏雅氏
初為宮女→封德嬪、德妃→子尊皇太後→子謚孝恭仁皇
後。
生胤禛時為庶妃(尚未封嬪,可能是貴人)
生三子三女,胤禛居長。
【乾隆帝-弘歷】庶出,皇四子(第五子)
生母鈕祜祿氏
初為庶福晉→封熹妃、熹貴妃→子尊皇太後→子謚孝聖
憲皇後。
生弘歷時為庶福晉(雍親王庶福晉,或稱格格)
生一子,即弘歷。
【嘉慶帝-顒琰】庶出,皇十五子
生母魏佳氏(魏氏)
初為宮女→封令嬪、令妃、令貴妃、令皇貴妃→乾隆謚
令懿皇貴妃→子謚孝儀純皇後。
生顒琰時為令貴妃。
生二女四子,顒琰居其四,有二姐一兄二弟。
【道光帝-旻寧】嫡出,皇次子
生母為喜塔臘氏
初為嫡福晉→封皇後→乾隆謚孝淑皇後
生旻寧時為嫡福晉。
生二女一子,旻寧居中,有一姐一妹。
【咸豐帝-奕詝】嫡出(偽),皇四子
生母為鈕祜祿氏
初為貴人→封全嬪、全妃、全貴妃、全皇貴妃→冊皇後
→道光謚孝全皇後。
生奕詝時為全貴妃。
生二女一子,奕詝最幼。
【同治帝-載淳】庶出,皇長子(獨子)
生母為葉赫那拉氏
初為貴人→封懿嬪、懿妃、懿貴妃→子尊皇太後→孫尊
太皇太後→謚孝欽顯皇後。
生載淳時為懿嬪。
生一子,即載淳。
【光緒帝-載湉】嫡出,過繼子(醇親王奕譞次子)
生母為葉赫那拉氏
醇親王奕譞嫡福晉,慈禧之妹。
生四子,載湉居次(其餘三兄弟皆早夭)
【宣統帝-溥儀】嫡出,過繼子(醇親王載灃長子)
生母為瓜爾佳氏
醇親王嫡福晉。
生二子三女,溥儀居長。
③ 明朝有哪些皇帝是嫡子
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武宗朱厚照都是嫡長子繼位,明英宗朱祁鎮是嫡子,但先立太子後封的皇後。
④ 清朝皇帝都是嫡出長子嗎哪個皇帝最有作為
中國古代有不少皇帝都是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不過清朝的情況比較特殊。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只有道光皇帝一人。原本康熙皇帝的嫡長子胤礽也是很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但是在兩度被廢太子後最終與皇位失之交臂了。
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也很有作為,兩人都有不錯的文治武功,不過也都有過失。相比起來雍正皇帝更為完美一些。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錯漏請指正,歡迎加入交流。
⑤ 中國歷史上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有哪些
1、朱高熾
明仁宗朱高熾(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後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號洪熙。
朱高熾生性端重沉靜,言行識度,喜好讀書。但身形較胖,導致身體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難期間,以世子朱高熾守北平(今北京)。
朱高熾善撫士卒,僅以萬人拒南軍李景隆五十萬之眾圍攻,城賴以全。永樂二年(1404年),立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數次北征,朱高熾都以太子身份監國,朝無廢事。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寵於朱棣,串通宦寺,陰謀奪嫡;後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變更換太子之意。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在位期間為政開明,發展生產,與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許多舊臣,平反了許多冤獄,廢除了許多苛政。在軍事上,修整武備,停止了永樂時期的大規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為仁宣之治打下基礎。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去世,終年47歲。廟號仁宗,謚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葬於十三陵之獻陵,由長子朱瞻基繼位。
2、劉奭
漢元帝劉奭,生於元平元年(前74年),漢宣帝劉詢的長子,母親是恭哀皇後許平君。劉奭出生後數月,其父劉詢即位,是為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年)八歲的劉奭被宣帝立為太子。西漢第十一位皇帝。
劉奭出生幾個月後,漢宣帝即位為帝。兩年後,其母許平君被霍光妻子霍顯毒死。地節三年(前67年)四月,劉奭被立為太子。黃龍元年(前49年)十月,漢宣帝駕崩,皇太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
漢元帝多才藝,善史書,通音律,少好儒術,為人柔懦。在位期間,因為寵信宦官,導致皇權式微,朝政混亂不堪,西漢由此走向衰落。
竟寧元年(前33年),漢元帝在長安未央宮病死,終年42歲,在位16年,葬於渭陵。
3、曹叡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長子,母為文昭甄皇後。
黃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黃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為皇太子,即位於洛陽。
曹叡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設置律博士制度,重視獄訟審理,與尚書陳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編纂史上的重大進步。
魏明帝在軍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頗有建樹,但在統治後期大興土木,廣采眾女,因此留下負面影響。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於洛陽,時年三十六歲,廟號烈祖,謚號明帝,葬於高平陵。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其散文二卷、樂府詩十餘首。
4、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和誠孝昭皇後張氏的長子,年號宣德,自號長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朱瞻基幼年就深受祖父朱棣與父親的喜愛與賞識。永樂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朱棣征討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之變。
次年,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議,停止用兵交趾。重視整頓吏治和財政,繼續實行仁宗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
在位期間文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蹇義、夏原吉;武有英國公張輔,地方上又有像於謙、周忱這樣的巡撫,一時人才濟濟。
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朱瞻基與其父親的統治加在一起雖短短十一年,但卻被史學家們稱之為「功績堪比文景」,史稱「仁宣之治」。
同時,明宣宗也是傑出的書畫家。翰墨圖書,極為精緻,「點墨寫生,遂與宣和(宋徽宗)爭勝」。
書法能於圓熟之外見遒勁。尤工繪事,山水、人物、走獸、花鳥、草蟲均佳。鈐「廣運之寶「、」武英殿寶」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宣德十年(1435年)去世,終年38歲,葬十三陵之景陵。廟號宣宗,謚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長子朱祁鎮繼位。有《明宣宗御制樂府》一卷,今佚,存詞二首。
5、愛新覺羅·旻寧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1782.9.16—1850.2.25),原名綿寧,即位後改為旻寧。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六位皇帝。
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嘉慶皇帝第二子,母為孝淑睿皇後喜塔臘氏,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旻寧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整厘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嚴禁鴉片,力行節儉,勤於政務,但其才略有限,社會弊端積重難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被迫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此後八年旻寧苟安姑息、拒絕變革,而內憂外患日益嚴重,太平天國運動也已在醞釀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機。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駕崩。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謚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慕陵,傳位第四子奕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旻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瞻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曹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高熾
⑥ 唐太宗李世民是嫡出還是庶出
1、嫡出,母親竇氏,李淵的竇皇後。
2、人物簡介
太穆皇後(約569年—約613年),竇氏,唐高祖竇皇後,北周定州總管神武公竇毅與北周襄陽長公主(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北周武帝之姐)的女兒。聰慧剛毅,頗有才華。嫁李淵,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女平陽公主。謚號太穆皇後。
3、生平簡介
竇氏年幼時被舅舅周武帝宇文邕撫養於宮中,很受寵愛。她曾因勸諫周武帝親近和親的柔然公主而得到周武帝稱贊,認為她小小年紀,見識不凡。有記載稱當時的名將長孫晟聽說這件事以後,對朋友說「此奇人必有奇子,可為婚姻」。幾十年後,長孫晟去世,他的內兄高士廉做主將長孫晟的小女兒嫁給竇氏的二兒子李世民,也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後。
竇氏七歲時,楊堅篡位,宇文家族被誅殺殆盡。竇氏聞訊,自投胡床下,嘆息道:「恨我不為男子,救舅氏之患!」。相傳竇氏兒童時期就發長過膝,光可鑒人,擁有絕世的容貌。因此她長大以後,求親者甚多,竇毅不得不設雀屏選婿,李淵以箭射中屏風上兩只孔雀的眼睛而入選,這就是成語雀屏中選的由來。
她在李淵反隋之前就去世了,據說生前曾經勸說李淵不要把好馬留在家裡,要及早獻給皇帝,以免引起隋煬帝忌妒。李淵當時沒有聽從,而後來不得不被迫獻馬以打消隋煬帝的疑心。李淵回想竇氏當初的勸言,嘆息著對子女們說:「如果我早聽了你們母親的話,哪裡到這地步。」李淵登基以後,追封她為皇後,並追謚為太穆皇後。李淵之後不曾再立皇後。
據說這位太穆皇後生來不凡,剛出娘胎頭發就長過頸項,三歲時這頭發就已經與她的身高一樣長短了。周武帝對這位外甥女非常喜愛,自幼就將她養在宮中。她對舅舅北周武帝與皇後突厥公主夫妻失和的狀態非常擔心,勸說周武帝。這時竇氏可能只有六七歲年紀,能有如此見解,頓時語驚四座。周武帝第一個正色以對,立即接納小甥女的進諫,從此對阿史那皇後態度大為轉變。
隋文帝受北周禪,竇氏大哭道:「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竇毅與襄陽長公主忙掩其口說:「汝勿妄言,滅吾族矣!」竇毅對妻子襄陽長公主提出要求:「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為求賢夫。」——經過廣泛而苛刻的「比武招親」,最終「雀屏中選」的東床快婿也非尋常人,乃是未來的唐高祖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陽公主都是她的親生子女。
隋大業年間,在涿郡去世,時年四十五歲。唐朝建立後,竇氏追封為皇後(約公元618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時,上尊號為太穆順聖皇後。
⑦ 歷史上有多少皇帝是庶出多少皇帝是嫡出
泰二世 隋楊帝 唐太宗 明成祖 雍正 乾隆..
⑧ 中國歷史上真正嫡子繼位當皇帝有那幾位
我知道的也不多,有以下幾個:1,道光皇帝在清朝十二帝中,是惟一嫡子繼承皇位的皇帝;2,明武宗是明朝所有皇帝中唯一的嫡子,就生他一個。3,晉武帝司馬炎的嫡子司馬衷,就是那個白痴皇帝。4,朱棣是明太祖和馬皇後的嫡子,不過他的皇位是搶侄子的。5,劉邦的嫡長子惠帝劉盈。6,唐高宗李治.
就知道這么多了,乾隆是四子,不過確實是嫡子。如果非說朱元璋也是,也可以,因為他爸爸根本娶不起小的。
⑨ 清朝哪位皇帝以嫡長繼位的
道光帝,名旻寧,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嘉慶皇帝的嫡子。他三十九歲繼位,在位三十年, 享年六十九歲。很多人不知道道光繼位也存在疑案問題,道光是清朝皇帝嫡子繼位裡面惟一的一個。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慶帝猝然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根據雍正帝創立的秘密立儲制度,寫有皇位繼承人的密折應封存於鐍匣中,放置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從雍正帝開始,秘密立儲就成為清王朝皇位繼承的祖制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