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太後
NO.1:宣太後清代末年,垂簾聽政制度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形成為一套嚴密、系統、完善的政治體制。但是這套體制的形成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伴隨著殘酷的政治斗爭,經歷了十分曲折的歷程。 ­
清代建國伊始,並不容許後妃干預朝政,幼主即位,往往以攝政王代行皇權,或以輔政大臣輔佐少帝,處理國家大事。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福臨駕崩。康熙帝年紀尚小。江南桐城縣生員周南在「詣闕」上疏中,曾要求孝庄太皇太後垂簾聽政。孝庄太後頗有政治才能,論威望和地位完全可以左右局勢,垂簾聽政,但她寧可在幕後輔佐康熙,而不願到台前來垂簾,故周南的建議為孝庄太後所拒絕。清代不許母後垂簾聽政的「祖制家法」,直到清末才被鐵腕人物慈禧所沖破。
慈禧引起人們的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因為她是個女人,一個末代皇朝神秘的女人。在一個以男權傳統的社會,慈禧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內憂外患,還要面對「女人亂政必亡國」的邏輯結論。
慈禧太後的垂簾聽政,在歷史上最為著名,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女主執政,在當時的政治舞台上也導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後來「戊戌變法」失敗,光緒被囚,老慈禧第三次臨朝稱制,前後共掌握清代朝政達48年之久。隨著清王朝的覆滅,延續了兩千餘年的垂簾聽政制度也就壽終正寢了。
❷ 歷史上第一個垂簾吃政的太後是誰
鄧綏(81-121),新野人,高密候鄧禹之孫女,東漢和帝皇後,史稱鄧太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皇後。東漢和熹皇後鄧綏(公元81年-121年),新野縣人氏,雲台二十八宿之首高密候鄧禹之孫女,6歲讀史書,12歲通《詩經》、《論語》,專志典籍,不問居家之事, 家人號曰「諸生」,其才能為諸兄弟所不及。其父鄧訓(時任護羌校尉)有疑難之事也常詢問鄧綏。她15歲應選入宮,16歲封為貴人。因鄧綏身材修長,姿容秀美,處事謹慎,善待下人,在後宮很有威信,深受和帝喜愛。因此,陰皇後對她十分嫉妒,揚言要除掉鄧綏。鄧綏獲此情報,向和帝哭訴,和帝於永安二十四年(102年)廢殺陰後,立鄧綏為皇後,綏終於如願以償。元興元年(105年),和帝駕崩,時年27歲。鄧皇後自己沒有兒子,但她知道後宮生有兩個兒子寄養在民間。一個年齡大些,但體弱多病,不能繼位;一個是新生嬰兒,剛滿百日。她就立為皇帝,即漢殤帝,尊鄧皇後為皇太後,鄧太後臨朝垂簾聽政,但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為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殤帝夭折,鄧綏定立清河王劉安為漢安帝,是年不足13歲,鄧太後繼續臨朝。她一直到永寧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簾聽政達16年之久。在此期間,她牢記陰皇後的前車之鑒,摒弊揚善,不計前嫌,先後減免受陰皇後誅連被遣免者之罪,並賜贈財物田地,給以生計,並把皇戚馬氏、竇氏家屬因罪禁錮者赦為平民,以緩解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她專門為內戚和鄧、馬、竇氏家族子弟開設學堂,傳授經書,培養名門之後。綏執政嚴明,內檢左右,外抑宗族,連其兄觸犯刑律也嚴懲不貸。她對內精簡冗員,減去宮內老弱無用之吏 500餘眾。她對蔡倫改革造紙術極為贊賞,下令宣傳推廣,並封蔡倫為候,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鋪平了道路。綏執政期間,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僅延平二年(即她執政的第二年),全國就有18郡地震、41郡大水、28郡風雹侵襲。她日夜操勞,躬自處置,增收節支,減輕賦稅,救濟災民,終使歲還穰豐,百姓安居樂業。她採納西域都護任留斑超之子斑勇的進諫,通西域,抗匈奴,安定並州、涼州,使西線多年無戰事。她聽從虞詡等人良策,以赦免戰俘、安撫和談的辦法轉守為攻,使羌人暴動得平息。大臣們紛紛上書歌頌鄧太後:「興滅國,繼絕室,錄功臣,復漢室……巍巍之業,可望而不可及,盪盪之勛,可誦而不可名。」日夜操勞使年僅41歲的鄧太後染病咯血,卧床不治。公元121年, 她抱病下詔,大赦天下,是年3月崩,與和帝合葬於順陵。
滿意請採納
❸ 古代總共發生多少次大赦天下分別是哪幾次
中國古代封建帝王掌握子民的生殺予奪大權,常以施恩為名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皇帝駕崩、更換年號、皇帝生兒子、立皇後、立太子、皇帝打了大勝仗等情況下,常頒布赦令。天下大亂或者自然災害,也會大赦,因為自然災害的時候,民不聊生,犯罪現象就會增多,所以皇帝就大赦天下。也有一些情況正好倒過來,大豐收,經濟形勢很好,然後皇帝一高興,也宣布大赦,來緩解社會矛盾。
根據史料記載,秦代以前並沒有發生過皇帝大赦天下的事情。大赦這個風氣是從漢朝開始的,到了唐朝和宋朝更不得了,天下大赦的頻率相當之高,大概平均18個月,皇帝就要來一次大赦天下。所以,唐朝的徒刑,規定最高只有3年,也有道理,平均18個月就會有一次大赦,判罪犯坐三年牢,實際上沒有意義的。由於唐宋時代都是一年半左右就大赦一次,所以唐宋囚犯坐牢很少有能坐滿兩年的。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水滸傳》里的那些梁山好漢,為什麼一有了人命案以後,往往是選擇出去避風頭,然後老老實實地等天下大赦,實在不行,他們也會選擇去吃官司,反正也坐不了幾年牢。宋江殺了閻婆惜,後來要被刺配江州,父親宋太公對他說,你現在到江州去,不要去做強盜,一年半載等到皇恩大赦下來,依舊回來父子團聚。宋太公對兒子宋江說的「等到皇恩大赦下來」的「一年半載」,正好是唐宋大赦天下的平均時間:18個月一次。
到了元代,大赦的頻率就有所下降,大概就是平均二三年來一次,還是比較頻繁的。到了明朝就大幅度降下來了,大約是平均5年多才來一次大赦,然後到了清朝,大赦就越來越少,平均14年多才會大赦一次。而且清朝一般採取的大赦是打了折扣的,不是把罪犯的罪行全部赦免,而是給予普遍的減刑。
❹ 自哪一個朝代開始有大赦天下
清朝末代皇帝宣統帝登基,公元1908年
❺ 中國歷史上其實有3位女皇帝,除武則天外,其他2位分別是誰
中國古代雖然一直是男權社會,但是也有不少巾幗英雄,她們的手段和氣魄都不比男性差,甚至還要超過了許多的男性。這其中為將為官者有之,但是能「稱帝」的卻又是鳳毛麟角,甚至可以說是屈指可數,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甚至只有武則天一人而已。
不過一系列的陰謀浮出了水面,將元姑娘推向皇位的那隻手是北魏孝明帝元詡的生母,臨朝稱制的胡太後。孝明帝就是被她給毒死的,她害怕朝局動盪,於是謊稱元姑娘是男兒身,將她推上了皇位。等人心穩定了下來,她又改立了臨洮王元寶暉的幼子元釗為帝,而歷史上連這位第一個登基的女帝名字都沒留下,因此稱她為元姑娘
❻ 秦始皇是誰所生
秦始皇,是秦莊襄王與趙姬之子。趙姬(?―前228年),趙國邯鄲人,秦莊襄王的王後,秦始皇的生母,與秦莊襄王合葬於西安。
趙姬原為呂不韋的姬妾,後成為秦莊襄王的王後,其子秦始皇即位為秦王後,她成為王太後,秦始皇統一天下,追尊她為帝太後。她的真實姓氏已失載,「趙姬」一詞始於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故史家也稱她為趙姬。
(6)歷史上第一個大赦天下的是哪個擴展閱讀:
秦庄襄為政措施
秦莊襄王登基元年,宣布大赦天下,施德布惠於人民。同年,秦莊襄王命蒙驁伐韓,韓國被迫割讓成皋、鞏等地。秦國的地界延伸至大梁,初置三川郡。
秦莊襄王二年和三年,庄襄王連續命令蒙驁攻打趙國,秦莊襄王命蒙驁攻打趙國,奪取了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榆次(今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新城(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西南)、狼孟(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等三十七座城池。同年三月,蒙驁又攻取了魏國的高都(今山西省晉城市東北)和汲(今河南省衛輝市西南)。
❼ 歷史上第一個反對「刑訊逼供」的皇帝是誰
其實在我國古代,有很多提出過反對嚴刑逼供的皇帝,比如東漢時期的和帝和鄧綏皇後。
我國古代出現過很多冤案,因為在審訊這些犯人的時候,有些官員常常會嚴刑逼供。哪怕這個犯人本來沒有做這件事情,但最終也會在逼供下伏法。可以說在每個朝代都出現過支持嚴刑逼供的人,盡管在當時嚴刑逼供是法律,是正常的,但還會有很多人站出來,想要推翻這種嚴苛的制度。
可見在嚴刑逼供下的政治環境中,還是有很多皇帝對於這種嚴苛的法律持反對意見。
❽ 歷史上大赦天下主要案件有多少
最後一次大赦天下是在1908年12月2日,末代皇帝溥儀登基時大赦天下。此後就再也沒有過大赦天下大赦天下是封建時代的特色,新社會沒必要帶有封建殘余色彩。而且,大赦天下也太寬泛,對廣大人民不負責任。
近代各國的大赦,則與中國古代的不同,不是出於恩典,而是國家的刑事政策。大赦的適用范圍最廣,凡在某一時期內犯一定之罪的,都可適用,而不以特定的人為限。大赦的赦免效力也最大,它不僅免除刑的執行,而且使罪、刑從根本上消滅,凡受大赦赦免的,不存在前科。由於大赦是國家的一項重大行動,通常是由國家元首或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以命令方式宣告,而不由司法機關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1954年於其憲法中規定了大赦和特赦,並將大赦決定權賦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特赦的決定權賦予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大赦令和特赦令由國家主席發布。1975年、1978年所修改和現行的中國憲法則都只有特赦的規定,這表明中國已經取消了大赦制度。根據中國現行憲法第67條和第80條的規定,特赦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由國家主席發布特赦令。
大赦與特赦的區別大赦赦免罪、刑,特赦僅赦免特定人的刑。 大赦可以免除刑罰的執行,也可以免除刑事追訴;特赦只可免除刑罰的執行,不可免除刑事追訴。大赦可使犯罪人的罪行在法律上歸於消滅,特赦只能消滅其刑,不能消滅其罪。大赦令中要指明所赦免之罪的種類和范圍,凡屬於受赦免之罪的罪犯都要赦免,不用指明被赦的具體人,特赦令則要指明被赦人名單。
❾ 古代的天子什麼時候會開始「大赦天下」
中國古代封建帝王掌握子民的生殺予奪大權,常以施恩為名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皇帝駕崩、更換年號、皇帝生兒子、立皇後、立太子、皇帝打了大勝仗等情況下,常頒布赦令。天下大亂或者自然災害,也會大赦,因為自然災害的時候,民不聊生,犯罪現象就會增多,所以皇帝就大赦天下。也有一些情況正好倒過來,大豐收,經濟形勢很好,然後皇帝一高興,也宣布大赦,來緩解社會矛盾。
根據史料記載,秦代以前並沒有發生過皇帝大赦天下的事情。大赦這個風氣是從漢朝開始的,到了唐朝和宋朝更不得了,天下大赦的頻率相當之高,大概平均18個月,皇帝就要來一次大赦天下。所以,唐朝的徒刑,規定最高只有3年,也有道理,平均18個月就會有一次大赦,判罪犯坐三年牢,實際上沒有意義的。由於唐宋時代都是一年半左右就大赦一次,所以唐宋囚犯坐牢很少有能坐滿兩年的。
❿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是誰呢
中國古代十位最偉大的皇帝是哪些?哪一位絕不能少?
中國有兩千幾百年悠久的封建帝國歷史,有大大小小幾十個封建王朝、形形色色幾百個皇帝。那麼,其中有哪些皇帝算得上是最偉大的皇帝呢?
說到對中國皇帝的評價,現當代以來自然是從毛老人家開始了,他在其最著名的詞作《沁園春·雪》里那幾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早已流傳千家萬戶,被大家認為是他「欽定」的中國古代5位最偉大的皇帝: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蒙元大帝成吉思汗孛爾只斤·鐵木真。
就算他們5位都在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皇帝之列吧,那麼若要評出10位呢,另外還有哪5位應該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