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教授怎麼看唐朝史書

歷史教授怎麼看唐朝史書

發布時間:2022-08-01 22:52:15

『壹』 想真切完整的學習唐朝歷史,讀什麼書最好

讀《新唐書》,還有《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這部書以記言為主,所記基本上是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於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

《太平廣記》中收錄了很多唐代的傳奇小說

《冊府元龜》為宋代四大部書之一,收錄各代君臣事跡

《長安志》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都志。宋熙寧九年(1076)宋敏求撰。著重記述唐代舊部,並上至漢以來長安極其附屬縣的情況。

《大唐西域記》雖然大部分為唐貞觀時期的西域風貌和天竺佛教的情況,但也有部分貞觀時期的事跡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總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總集。可以從中找到很多當時的詔書、墓誌、文章、奏摺原文。
個人認為《全唐文》最有用,很多人物傳記可以在新舊唐書中找,不過墓誌,詔書一類的就只有看《全唐文》,還有《全唐文遺考》。

《唐才子傳》 唐五代詩人簡要評傳匯集。此書對中、晚唐詩人事跡所記尤詳,也包括部分五代詩人。按詩人登第先後為序。書中保存了唐代詩人大量的生平資料,對其科舉經歷的記敘更為詳備。傳後又有對詩人藝術得失的品評,多存唐人舊說,其中頗有精闢之見。

《通鑒紀事本末 》可以配合著《資治通鑒》看,東西基本一樣,不過細節可能會有互補。

《日本書紀》日本的古史書,有與唐朝交往的記錄。

《通典》通記歷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取材博綜古今,廣采群經、諸史、地誌,漢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國史、實錄、檔案、詔誥文書、政令法規、大事記、《大唐開元禮》及私家著述等,皆按時間順序分類纂次。

《唐六典》的正文記敘唐朝中央、地方各級官府的組織規模、官員編制(定員與品級)及其職權范圍。約佔全書三分之一的注文,或記職官沿革,或作細則說明,或附錄有關詔敕文書。

《唐大詔令集》該書所收詔令含有唐朝軍事、政治和社會狀況等方面的重要資料,從中可以看到當時某些歷史事件的真相,且個別詔令已不見於現存其他史書。可惜有不少詔令的重要內容被刪去。

《唐律疏義》唐朝的法律

《大唐創業起居注》中國記錄隋末李淵自起兵反隋直到攻克長安、廢除隋帝、正式稱唐帝為止共357日史事的史書。內容與新舊唐書有很大出入,有很多李淵與李建成的內容。

《唐兩京城坊考》詳細地記載了這兩個都城的街道、市場、官署、宅第、寺廟、宮殿的形狀、位置,以及某些街巷住居人民的生活面貌。編撰者清代徐松(1781~1848)

《文苑英華》中收錄不少詔誥、書判、表疏、碑誌,還可以用來考訂史實。全書一千卷,上繼《文選》,起自蕭梁,下訖晚唐五代,選錄作家兩千於人,作品近兩萬篇,按文體分賦、詩、歌行、雜文、中書制誥、翰林制誥等三十九類(如把謚冊和哀冊合並則為三十八類)。

再有就是看看《全唐詩》了,詩句里總有當時社會的痕跡。還有什麼《則天實錄》、《中宗實錄》、《睿宗實錄》之類。慢慢找吧,我感覺還是先找本現代人寫的唐史看,看其中引用了哪些古籍,再去找,這樣比較好。

『貳』 想找記載唐朝或宋朝的詳細歷史書

朱紹侯主編《中國古代史》,雖是通史,但很詳細,考驗都用這個做參考書。要看唐朝的,可以看看《新唐書》《舊唐書》,宋朝的《宋史》,要是感覺看著累就看白話文版的以及斷代史,一般的書店是沒有賣的,只能在網上買

『叄』 我想看關於唐朝歷史的書籍,請問有哪些書呢

如果你是單純想了解唐代歷史的話,建議你看《舊唐書》和《新唐書》兩部先了解唐朝歷史,再看一看《貞觀之治》是一本還原了隋末唐初歷史的一部作品,有很多學者的不同見解與評論,很有見地,接著建議你看一下各位君主的傳書,如《武則天》《長恨歌》······ 但是像《隋唐演義》之類的藝術性較強的小說類就盡量別看,因為可能會造成你對史實的誤解。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意見,如果你喜歡看藝術類的,市面上有很多,你可以選擇看,也可以看一下《圖說天下·隋唐五代》,很適合學生和學者看的。

『肆』 想了解唐朝武則天死後至開元初年這一段歷史應該去看那些史書

《蒙曼說唐》
蒙曼說唐系列現有三本《蒙曼說唐:武則天》、《蒙曼說唐:亂世紅顏》、《蒙曼說唐:長恨歌》
《蒙曼說唐:武則天》

這是一個大氣磅礴的王朝,這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代女皇。她是怎麼樣從唐太宗的才人變成唐高宗的皇後的?她為什麼要突破人倫的底線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女?她怎麼能夠在一個千百年來都由男人統治的世界裡,成為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怎麼又會及身而止,不能傳之後世 ?她推翻了李唐王朝建立了武周王朝,為什麼李唐的子孫又始終對她尊奉有加,把她當做自己的皇帝?一千三百年來,她是歷史也是傳奇,她的歷史功過,猶如那塊無字碑一樣,任由後人評說。

蒙曼說唐:亂世紅顏

本書講的是從武則天鐵血統治結束到唐玄宗開元盛世到來這八九年的歷史。毫無疑問,這是綿長的近三百年的唐朝歷史上的一段波谷,但也是盛世華章到來之前的一段充滿陰謀、鮮血與希望的前奏。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不同尋常的一段歷史,這是一段上層統治飄搖動盪的時代,這是一個數名女子在政壇上先後閃亮登場的紅妝時代。
在這八年多的時間里,一共爆發了五次宮廷政變,兩個皇帝(武則天、唐殤帝)被迫退位,一個皇帝(唐中宗)死得不明不白,還有一個皇帝(唐睿宗)被逼無奈當了太上皇,可謂有唐歷史上宮廷最動盪的一段時光。
武則天的成功顛覆了只有男人才能當皇帝的傳統觀念,也刺激了一批宮廷女性的政治野心。那些曾經在她身邊生活過,目睹了她驚人成功的女性都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楷模,都如飛蛾撲火一般,前仆後繼地追逐著最高權力。在這些宮廷女性中,有四個人最為著名。她們是武則天的兒媳韋皇後,武則天的孫女安樂公主,武則天賞識提拔的才女上官婉兒,還有,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宅。遍觀中國歷史,從來沒有哪個時期有如此多的女性同時投身激烈的政治角逐,所以,這是一個空前絕後的紅妝時代。

《蒙曼說唐:長恨歌》

主要講述玄宗開元、天寶時期的政治局勢、玄宗的個人生活和情感變遷。從事業風流、情趣風流、愛情風流為您全面闡述唐玄宗的一生,對唐玄宗與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的愛情做了細致入微的客觀解讀。

『伍』 有哪些講唐朝歷史的書值得推薦

《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中的《唐紀》部分,卷185至卷265。還有 王仲犖先生的《隋唐五代史》以時代為主軸,對唐代的經濟、社會、邊疆、交通、農工商業、文化都有全面敘述 。呂思勉的《隋唐五代史》,唐史領域大家岑仲勉的《隋唐史》,唐通史:孫英剛先生的《細講中國歷史叢書·隋唐五代史》,政治軍事制度方面:著名學者陳寅恪先生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還有唐史巨擘黃永年先生的《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部分。

『陸』 請介紹幾本關於唐朝中晚唐時期的歷史專著,要有學術性。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成書於民國時期,研究隋唐必讀,包括老外)
鞠清遠《唐代財政史》(上世紀40年代出版,也成書於民國時期,研究唐代經濟也必讀)
[中國的唐代研究著作我就推薦此兩本,其他的其本都是抄來抄去]

日本人 內藤湖南的著作很有見解 其是近代日本唐史研究的開創者
[一定要看,因為當代世界研究唐史的中心在日本而不是在中國!]

『柒』 怎樣詳細了解唐朝歷史

隋煬帝統治後期,暴虐無道。爆發隋末農民大起義。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任大丞相,進封唐王。大業十四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殺死,隋朝滅亡。
同年五月,李淵稱帝,定國號為唐,李淵就是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長安。而後,長子李建成被封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三子李元霸早夭,四子李元吉為齊王。唐朝建立後,李淵派李世民征討四方,剿滅各方群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戰有功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退位,是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改元貞觀。
貞觀之治
太宗時期將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納為勢力范圍,唐朝北方的諸民族專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內政方面承繼了宰相制,發展完善和確立了後世運用的三省六部和科舉選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他不計出身,網羅了一大批精明強乾的大臣,不論降將或建成舊臣,他也一一重用。例如魏徵,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後不計前嫌,而且事事也聽從魏徵的勸練。這時期社會秩序安定,經濟繁榮,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其政績的總結《貞觀政要》成為日本和朝鮮的帝王教科書,亦為後世君主模彷學習的對象。

日月當空
唐太宗晚年,因為太子的問題而煩惱,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內斗,結果太宗也廢掉他們二人,並立仁孝的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高宗時期對外接受了新羅之請,終於滅了高句麗和百濟並打敗日本援軍。使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唐高宗在太宗晚年,結識了唐太宗的才人武氏,在太宗死後,武氏入感業寺為尼。時高宗的王皇後與蕭淑妃內斗,王皇後准許高宗接武氏回宮。武氏入宮後,先後使高宗廢了王皇後及蕭淑妃。在大臣的反對下,高宗立武氏為皇後。

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後武氏來處理。高宗死後不久,武皇後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後,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後武氏廢睿宗秸號稱帝,改國號「唐」為「周」,稱聖神皇帝。武後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自稱皇帝的女人,前後掌權50餘年。由於謚號中的「則天」二字,所以近代以來一些學者稱其為「武則天」,但這是一個不嚴謹的稱號。

在武周十五年統治時期,武後為了制衡甚至打擊高宗以來的世家大族的權力,所以對以科舉進身仕途的官員大力提拔。狄仁傑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兒黨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擔任重要機務。傳統史學家對武後批評,如索元禮、來俊臣和周興等官員在她的鼓勵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監視群臣。武後又常繞過門下省,中書省直接對官員發號施令,開了破壞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內侍張昌宗弟兄和薛懷義等。不過傳統男性皇帝的後宮亦很多。武後對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時期的佛寺興建頻繁,使用年號證聖、大足等;這與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貞觀、永徽、景雲、開元等年號相對。另外武後成了後來唐朝後宮女性爭權的效法者。

韋氏當權
神龍元年(705年),敬琿和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擁立中宗李顯復位,恢復了唐朝的政權。李旦被立為相王。中宗卻一直受到韋皇後、女兒安樂公主和武後的舊有黨羽武三思等人的影響,張柬之和敬琿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誅殺。韋皇後有意成為第二個武後,安樂公主則曾要求被立為皇太女。在景龍四年(710年)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殺中宗,韋皇後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少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政變,誅殺韋皇後、安樂公主及武氏殘余勢力,擁立李旦復位。

開元盛世
後來睿宗妹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生權力之爭。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讓位於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稱唐明皇。713年,唐玄宗將太平公主賜死,黨羽或殺或逐,結束了這段史稱「韋後之亂」的混亂政局。同年改元開元。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迅速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這一時期被認為是繼漢武帝時期之後,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二次鼎盛局面。首都長安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安史之亂
唐玄宗改元天寶後,志得意滿,決意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為宰相長達十八年,使得朝政敗壞。李林甫死後又以楊國忠為相,此時期又開始出現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權勢炙手可熱。唐玄宗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異族的戰事,以邀戰功。又由於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就出現了邊將專軍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祿山最著。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重兵,在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敗、軍事空虛之機和史思明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是為唐肅宗,奉玄宗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燕皇帝,年號聖武。經過8年時間這場叛亂才被平定。

大唐衰落

唐朝元氣大傷,從此由盛轉衰。此時均田制已經逐步瓦解,土地兼並現象日趨嚴重,租庸調制也無法實行。藩鎮割據的形勢已經形成。
唐代宗時,劉晏改革鹽法,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唐德宗任用楊炎為宰相,於建中元年(780年)開始實行兩稅法,一年分夏、秋兩季依土地征稅。唐德宗還力圖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亂。結果發生奉天之難。戰爭持續了5年,最後雖然朱泚和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

元和中興
自此以後,唐朝有吐蕃、回紇、南詔等外患,內有宦官掌權,禁軍兵權甚至皇帝的廢立都由宦官決定。節度使對地方有獨立於中央的管理權。唐德宗死後,經過了順宗的過渡階段,然後由永貞內禪而受宦官支持的唐憲宗登基,依靠禁軍的兵力令全國所有的藩鎮至少名義上全部歸服唐朝,史稱元和中興。

會昌中興
憲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為首的大臣之間的朋黨之爭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勢。牛黨、李黨相繼執政,史稱「牛李黨爭」。
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與李訓和鄭注等發動甘露之變,密謀誅殺宦官失敗。甘露之變而後,宦官團結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鎮兵力對抗宦官權力,埋下殘唐時藩鎮和宦官的直接沖突。

文宗死後,唐武宗繼位,建元會昌。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擁立下,經過派系斗爭而繼位。由於擁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鑒於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給武宗親自處理朝政,武宗重用李黨首領李德裕,削減仇士良的權力。武宗一連串振興朝廷的政績,史稱會昌中興。武宗重視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宗教,例如佛教、景教等。故在佛教史上列為三武滅佛的其中一位稱號武字的君主。又稱為會昌滅佛。

宣宗之治
唐武宗死去後,唐宣宗在宦官的協助之下繼位。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後勵精圖治。一改唐武宗的封殺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殘唐而亡
宣宗之後,唐懿宗與唐僖宗是著名的無能之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唐朝後期,戰爭不斷,經濟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發唐末農民戰爭,經過黃巢的打擊,唐朝統治名存實亡。經過黃巢之亂後,把唐朝的基礎打破。而宦官所管理的禁軍也損失過重,所以宰相與宦官爭權不斷。黃巢之亂後,唐僖宗在節度使的動亂之中去世,由弟唐昭宗繼位。

而朱全忠與李克用成為唐末的風雲人物,在朝廷各樹黨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勝利,朱全忠入宮盡誅宦官。天佑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並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河,史稱白馬驛之禍。唐昭宗被朱溫毒死。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禪位,改國號梁(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都於開封。唐朝滅亡。

『捌』 想了解唐朝歷史,應該看什麼書文言文絕緣

如果想要比較系統地了解唐朝歷史,還是應該讀《唐書》和《新唐書》,尤其是歐陽修等人編寫的《新唐書》。
其實,文言文不可怕,特別是史書類的文言文,比較通俗。硬著頭皮啃下幾篇,往後不再感覺困難。讀文言文史書,不必按順序,可先讀故事性強的人物傳記,讀得順了,再去其他的。有些網站,附有白話譯文,可作對照參考。

閱讀全文

與歷史教授怎麼看唐朝史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