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啟示答什麼

歷史啟示答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3 08:47:55

Ⅰ 中考歷史啟示題怎樣答、。

啟示是指從歷史中所總結出來的可供後人借鑒、少走彎路的認識。啟示類主觀題通常是通過「啟示」、「借鑒」、「經驗教訓」、「認識」、「對策」等引導詞來提問,要求學生就某一個特定的歷史問題總結規律、提出對策、得出結論、分析得失。它一般出現在主觀題的最後部分,來檢測考生歷史思維層次、歷史認知水平、歷史感悟能力。啟示類主觀題是歷史學科中最能體現「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原則的題型,它雖然所佔分值不大,但是非常吻合新課程理念、符合新高考方向,很有生命力。我們通過對典型高考題的分析來綜述該類試題的解題規律。

1、「啟示」一般由「經驗教訓」而來,因此,回答「啟示」,就答「經驗與教訓」。
2、談「認識」,有如下幾情況:
(1)對問題的總體掌握,實際就是對教材知識、所給材料的高度概括;
(2)對問題作出簡要的分析評價,對這類「認識」教材中往往有現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時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關評述,然後再依據題目所提供的材料,進行適當的補充;
(3)由某一具體問題,談對某一類問題的看法;
(4)通過歷史問題對相關的現實問題作出預測;
(5)經驗教訓、啟示。

Ⅱ 中國近現代史給我們的歷史啟示有哪些

1.許多次戰爭的慘劇(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等等)。
啟示: 我們必須是自己的祖國強大,不再飽受凌辱。 我們必須要有強烈的愛國熱情。
2.洋務運動,以及其他中國人向外國學習的事例。
啟示:一定要積極向比自己強大的國家學習,不僅學習先進技術,還要引進先進的思想,去改造社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面對許許多多的賣國賊、亡國奴,我們要不斷凈化自己的靈魂,擁有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做一個無愧於祖先、人民的人。
4.建國後中國人民積極建設祖國。
啟示:我們要在建設國家的道路上奮勇前進,充分發楊偉大民族精神,不斷進取,開拓創新。
5.文化大革命以及各種無理迫害活動。
啟示:我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自己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堅決不向任何獨裁暴政屈服。同時,在建設國家的道路上要吸取從前的經驗教訓,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避免再次發生同類錯誤。
6.人民公社化運動和大躍進。
啟示:我們搞經濟建設要從實際國情出發,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聯系的、發展、變化的眼光看問題。不能盲目搞建設,生產關系要符合生產力水平的發展程度。
7.我國取得的各項舉世矚目的科技成就。
啟示:我們要學習科學研究者刻苦鑽研、不斷創新的精神,不僅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取得成就,還要積極支援祖國建設事業。
最後,通過上述所有史實,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客觀的看待、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還要銘記歷史,警鍾長鳴,努力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

Ⅲ 歷史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首先,「學史可以明智」,「有資於治道」.也就是說你從古人曾經的所作所為上得到某種啟示,練就一種處世智慧,不要走彎路.
其次,歷史能增加人生命的厚重感,加強對精神家園的戍守,激發人對現世的熱愛.

Ⅳ 【歷史】歷史大題中,如何回答啟示和認識

啟示是從材料中體現的對我們做事的建議,認識是對材料本質和表象的看法。
比如:羅斯福新政
認識是這次新政創立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雖然建立在維護資本主義基礎上,但還是一定程度促進美國經濟發展,緩和矛盾。
啟示是我國以後在經濟方面不能過於依賴市場自己調節,也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其實還有一個方法,如果在考場上,你實在不放心,時間又足夠,可以把對材料的看法,和從中體味出的對我們有利的道理等等你覺得有關的都寫上去,寫多了,老師總不會扣分吧,這樣就有雙保險~我就經常這樣,效果不錯,寫這么多答案,總會寫到點重點吧~】

Ⅳ 如何解答高考歷史「啟示」類試題

1、 啟示,按中文意思是指「啟發指點,使有所認識」。啟示類主觀題通常是通過「啟示」、「借鑒」、「經驗教訓」、「認識」、「對策」、「看法」、 「理解」、「你認為」等引導詞來提問,就某一個特定的歷史問題要求考生總結規律、提出對策、得出結論、分析得失的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它一般出現在主觀題的最後部分,來檢測考生歷史思維層次、歷史認知水平、歷史感悟能力。
2、歷史啟示題的作答程序是:
(1)對相關歷史問題的教材、題目材料及前面幾問的答案進行系統,依據自己的理解將教材與材料中涉及這一歷史問題的相關因素,分為「好」「壞」兩個方面。「好」的即是經驗,「壞」就是教訓。
(2)對上一步所歸納的內容進行分析提煉。對內容相近或屬於同一理論體系的因素整理合並,並上升到理性高度。因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東西才能具有借鑒意義,用於指導現實活動。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關鍵,切中要害。最後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條目間內容相近,或答出內容過於具體,缺乏理性與概括。
(3)最後確定作答內容。經驗教訓與啟示問題,多能通過一定角度與現實相聯系,依據題目本身能夠得出許多經驗教訓或啟示,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將那些與現實聯系最密切的內容寫入答案。因為,這類題一般而言答案要求不會太長,答出三個左右的條目就可以了,即使我們想多寫上兩條,也注意作答的順序。
(4)注意語言表達。由於經驗教訓或啟示,是用於指導現實活動的,表達時應用正面語言,即把「壞」的正過來說。如人民公社化的錯誤在於生產關系的公有化程度過高,脫離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作答時我們應說:「應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

Ⅵ 高考歷史認識啟示題怎麼答

基本上都是答影響意義。。理解 就是大致描述一下現象,然後答事情發生的影響,和意義。評價 就是主要答影響,分兩層一個是有利的一面,一個是有害的一面。最後把最重要的意義寫上。認識 直接答影響意義。

Ⅶ 中考歷史的各種啟示答法大全

1、 大運河被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理由是什麼?
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促進了南北交通,是人類利用自然,造福人類的傑作,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2、 當代青少年對毒品應持有什麼樣的態度?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3、 美國成為世界強國,其中很多經驗可供我們借鑒和學習,從南北戰爭中,你認識到了什麼?
國家統一是一個國家成為世界強國的條件,我們應該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
4、 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主題,你認為中國應為爭取世界長久的和平作出那些努力?
1)、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2)、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國際地位3、積極發揮在聯合國和其他組織中的作用。
5、 我們應該如何借鑒印度發展經濟的做法?
1)、引進外資、先進的技術 2)、發展開放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 3)、制定適合本國特點的經濟發展戰略。
6、在經濟全球化這種趨勢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應如何應對?
1)、中國應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潮流 2)、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 3)、引進國外的投資和先進技術 4)、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 5)、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6)、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
談談中國應該怎樣應對當前這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政府要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政策;經濟建設一定要從國情出發;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實事求是;要勇於探索和創新;要加強國際間的經濟合作。
7、你認為當前影響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恐怖主義
8、青少年如何認識毒品的危害,如何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
毒品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對社會的穩定也造成威脅;自己堅決不接觸毒品;發現家人、朋友、同學有接觸毒品行為的,要主動幫助他們遠離毒品;積極參與打擊毒品違法犯罪的活動。
在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方面:要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要勇於面對生活中的挑戰,積極進取;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崇尚科學;積極服務社會,樂於助人;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積極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
9、日本兩次侵華戰爭結果不同的感想。
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走上民族振興之路,近代中華民族的歷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爭史,我們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抵禦外侮,報效祖國。
10、回顧中日兩國的近現代外交史實,你得到的最主要的啟示是什麼?
1)、勿忘歷史,以史為鑒,熱愛和平,開創未來 2)、中國日本為亞洲強國,要積極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為維護世界和平共同努力。
11、科技就在我們的身邊,舉例說明:
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現代交通工具,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12、例舉我國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四項科技成就?
原子彈、氫彈發爆炸成功;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燦型雜交水稻。
13、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對我們有哪些啟示?
1)、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堅持改革開放 2)、大力發展生產力,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3)、依法治國,加強黨的建設,維護黨的領導
14、今天開放的中國應該怎樣對待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文明?
對人類共同的文明應理解和尊重,合理的吸收不同文明的積極成分,自覺抵制消極成分,與中華文明融合相補,共同發展。
15、你認為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
可通過加強經濟文化交流,發展交通,密切兩岸人員的友好往來。
16、三農問題:針對我國當前解決「三農」問題,提出幾點解決建議。
建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普及農村義務教育,提高人口素質,實施人才強國戰略。
17、請你結合所學知識,為當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減輕農民負擔;調整產業結構;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增加農民收入;移風易俗,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視農村教育和醫療;依法行政;保護農村耕地,注重環保等。
18、蘇聯東歐的社會主義探索給我們哪些啟示?
啟示:①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②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③加強執政黨的建設,維護黨的領導。
19、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基本方針、基本原則):一個中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①近代史上,侵佔台灣的國家有哪些? 英國、美國、日本、法國
②解決台灣問題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一國兩制」
③二戰中有一個國際文件規定台灣必須歸還中國,該文件的名稱是什麼?
《開羅宣言》
20、歷史上的台灣地區
古代:①三國時吳國派衛溫到達夷州,夷州即台灣。
②元朝時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流球,流球即台灣。
③台灣與祖國的第一次分離和回歸:1624的荷蘭殖民者入侵台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④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
近代:⑤1885年,清朝正式在台灣設省
⑥台灣與祖國的第二次分離與回歸: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二戰結束後,1945年台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現代:⑦台灣與祖國的第三次分離——台灣問題的由來與實質
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台灣再次陷入與祖國大陸的分離狀態之中。
2)、歷史上三次收復台灣
①鄭成功於1662年驅逐了荷蘭殖民者,收復了台灣。
②1683年鄭成功後代歸順清朝,清政府設台灣府,開始管理台灣。
③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把台灣交還給中國。
3)、台灣問題與香港問題的區別:前者是內政問題,後者是主權問題
21、日本的成功對我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何啟示?
a、要善於學習吸收世界先進文化,堅持改革開放,國家才能強大進來;
b、要倡導科教興國戰略,努力發展教育事業,大力提高勞動者素質;
c、要堅持對外開放,引進外國先進科技;
d、發展經濟的時候要保持社會的穩定。
22、日本應有的態度:
①正視歷史;②以史為鑒,反省戰爭中犯下的罪行;③守和平承諾;④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⑤與周邊地區、國家友好相處。
22、(A)請你列舉中日古代人員之間友好交往的一個事例。 鑒真東渡
(B)說出近代以來日本發動和參與的三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並試舉一例其在中國犯下的罪行。
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31-1945年侵華戰爭。 南京大屠殺等
(C)你認為近年來中日之間政治關系結「冰」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何才能促進中日之間的世代友好?
日本前政府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文部省通過美化侵略戰爭的新教科書等;日本政府應教育國民正視歷史,反思歷史;中日之間應建立互信機制,加強經濟、軍事、文化和人員間的交流、對話和協商等。
23、蘇聯崛起失敗的內因:主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管理體制
長期推行霸權政策,拖垮了蘇聯
24、改革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使一個國家擺脫民族危機實現民族獨立;可以使封建農奴主度過統治危機;也可以使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但是改革不當也會導致國家分裂。同一時期,同一種社會制度的國家改革,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1)請舉出材料種的「它可以使一個國家擺脫民族危機實現民族獨立;可以使封建農奴主度過統治危機;也可以使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史實各一例。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
俄國通過1861年改革使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度過了統治危機;
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暫時擺脫了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困擾。
(2)請用實例說明「同一時期,同一種社會制度的國家改革,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20世紀80年代蘇聯、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和中國都進行了改革,但卻出現了不同的結果,東歐改革失敗發生了劇變,蘇聯改革失敗解體,而我國的改革卻取得了巨大成就。
(3)以上史實能否說明「改革是一把雙刃劍」?為什麼?
能。以上實例說明,改革既有積極的一面,它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時改革不當也會產生負面作用,導致不良後果。
(4)通過解答上述問題,你認為我國的改革應該吸取什麼經驗教訓?
善於吸收世界先進文化,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立足本國國情,實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國經驗;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警惕和堅決抵制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等。
25、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新的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識經濟)?
(一)從國家來講:我們應該:①學習借鑒最新科技成果,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③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的發展觀;④努力推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二)從學生個人來講: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注意對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26、如何減少科技的「負面影響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注意生存環境質量的提高;將科技造福於人類等。
27、科技是柄雙刃劍①對社會生活的積極影響
a、科技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b、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c、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d、方便了人們的出行,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
②科技發明的消極影響
a、戰爭問題:一戰中的飛艇、飛機、毒氣彈、坦克、遠程大炮;二戰中的原子彈。
b、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廢氣、汽車尾氣、太空廢料、核廢料等。
c、高科技犯罪:網路「黑客」、冰毒等。
d、其他問題: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等。
28、結合三次科技革命和我國現代化建設,請談談你的認識?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實行科教興國戰略,必須堅持改革開放,積極學習外來先進技術和經驗。
29、你如何看待中學生的上網問題?
上網是一把雙刃劍,健康上網,有利於加強自己與外界的溝通和交流,有利於創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互動關系;但網路的不健康現象也會給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網民帶來危害.因此,我們青少年應該遵守《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30、你認為我們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世界政局的變化?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
31、2000年9月6—8日,在紐約召開了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來自180多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和代表就世界面臨的新挑戰及對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1)當今世界格局的特點是什麼?
舊的世界格局已經結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極化在加速發展。
(2)世界格局變化導致了哪些矛盾的激化?
地區沖突和民族沖突此起彼伏。
(3)當今世界人民面臨的重大任務是什麼?
重大任務: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4)舉例說明21世紀的世界和平仍面臨著挑戰。(要求舉3個例子)
事件: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美國對伊拉克的襲擊與制裁;印巴沖突;伊朗核問題等。
32、分析指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的主要趨勢,並舉出體現這一趨勢的典型事例兩例。趨勢:經濟全球化(世界經濟一體化)
典型事例: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聯盟、亞太經合組織、跨國公司或生活中的事例
33、歐盟在擴大的同時,另一個與歐洲有關以美國為核心的組織北約也在東擴.2004年3月,保加利亞.斯洛伐克等7國加入北約,是北約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充,其成員國由19個增加到26個,並打著「人權」旗號積極參與局部戰爭,如科索沃戰爭,在戰爭中轟炸中國駐南使館.
①同樣在冷戰中形成,同樣涉及眾多歐洲國家的兩個組織,歐盟與北約的性質有何不同?歐盟與我國及世界多數國家都存在密切貿易往來,說明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是什麼?北約的擴大及其作為,說明當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是什麼?
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是經濟合作組織,北約是政治軍事組織 經濟全球化趨勢;霸權主義
②有人說,歐盟的擴大是順應當前經濟發展趨勢的,利大於弊;北約的作為是違背世界發展主題的,弊大於利.你贊成嗎?說說你的看法.
如:歐盟促進了成員國經濟的發展,而且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北約的存在說明某些國家在和平發展為主題的今天仍在依仗經濟實力推行霸權主義,與時代的主流相違背,所有熱愛和平的人要堅決反對霸權主義.
34、請你為「建設和諧世界」提出兩點建議。建議:各國應積極採取措施並加強國際合作;發揮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35、黨和政府的「三農」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是什麼?
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36、結合中美關系發展的風雨歷程,你認為未來兩國關系怎樣才能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
中美關系在曲折中發展。中美經濟的互補性很強,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兩國需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團結與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37、美國崛起的啟示:
一個國家的振興和發展①要取得民族解放和獨立;②必須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③必須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科技;④必須不斷改革和創新。
38、經濟全球化趨勢正在加速,經濟全球化有哪些具體表現?請你舉出一個經濟全球化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你是怎樣認識經濟全球化的
實例:肯德基、麥當勞、中外合資企業等。
認識: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是由發達國家制定的,它必然存在著許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但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有利於世界各國發揮自身的優勢,參與國際分工,開拓國際市場,還可能帶動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發展的追趕和超越。因此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39、1)根據材料二來回答:中美建交是在哪一年?請列舉出近現代史中「兩國關系風風雨雨的」事例。
(2)根據材料三來回答:中美關系共同面對的挑戰是什麼?面對挑戰,我國應如何應對?
(3)談談你對中美關系的認識。
(1) 1979年;近代史時期,美國夥同其他列強侵略中國,強迫中國簽署不平等條約;提出「門戶開放」政策;支持蔣介石發動內戰。新中國成立後,繼續干涉中國內政,阻止中國人民解放台灣。對新中國採取敵視態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不與中國建交,並對中國沿海實行封鎖。
(2)國際安全、貿易摩擦。積極謀求和平與發展、促進合作與進步。我們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握機遇,應對挑戰,主動進取。為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政治新秩序而努力。
(3)發展中美關系,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於促進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 穩定、繁榮。我們應該以寬廣深邃的戰略眼光、以互利共贏的時代思維來審視和處理中美關系,確保兩國關系沿著建設性合作關系的正確軌道穩定發展
40、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對中國現代化建設帶來哪些實惠?中國「入世」後面臨著哪些負面影響,應當採取怎樣的措施?
①實惠:中國「入世」,有助於中國加強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貿關系,引進外資、技術、管理經驗,為我國對外開放拓展新的空間,參與國際交流和競爭,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
②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發展速度快,市場破壞作用膨脹,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存在,我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國際競爭存在著風險,增加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難度。
③策略:高度警惕國際經濟潛在的風險,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措施,興利除弊。
41、美國推行「新政」帶給我們的啟示有:
「新政」是一次創新。它開創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國家要加強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我們青少年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創新型人才,為民族復興大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Ⅷ 高中歷史題怎麼答啟示類的題

歷史材料題如何答「啟示」

王永平 山東省棗庄八中(北校) (277800) [email protected]

啟示類主觀題通常是通過「啟示」、「借鑒」、「經驗教訓」、「認識」、「對策」等引導詞來提問,就某些特定的歷史問題或歷史現象要求考生總結規律、提出對策、得出結論、分析得失的材料問答題。它一般出現在主觀題的最後部分,來檢測考生歷史思維層次、歷史認知水平、歷史感悟能力。
啟示類題是歷史學科中最能體現「以史為鑒」、「學以致用」原則的題型。在當前高考中,它雖然所佔分值不太多,但非常吻合新課程理念、符合新高考方向,在今後真正考查綜合能力和學科思維的思想下,會更有生命力;並且,對於這類題目有沒有一個基本的答題思路會直接影響優秀考生的答題信心;因此,此類題目也就更能提高試卷的區分度。
我在教學中,卻經常發現即使優秀的學生對於啟示類主觀題也總是「老虎吃天——不知從何處下口」。因此我總結出此類題目的一些特點及一般解題思路:
特點1、答案的開放性
啟示類題目一般這樣設問:從中得出什麼啟示?或從中得出什麼結論?或從中總結出哪些經驗教訓?除了默認的前提是聯系題目所給背景或材料外,沒有過多明確答題導向的關鍵界定詞。所以它的答案有很大的開放性。
特點2、答案的寬泛性
因為啟示類題目的開放性,所以參考答案就要充分考慮到考生思考的可能性角度,此類題目的評分標准和操作細則中經常是多層次給出參考答案,或者多角度給出參考答案,並註明答出其中幾條即可得滿分,或者至少規定「言之有理即可給分」。
特點3、答案角度的難度層次性
一般答案都會由淺入深,由近到遠等方式來組織答案和給出參考思路。
特點4、答案的時效性
既然強調「學以致用」,那麼,和現實結合是必要的角度。「啟示」的最後落腳點應該是和當前的建設、社會、生活等有何本質相似及提供哪些經驗教訓和思索。
前些年的試題多少還受意識形態爭論的影響,往往更多啟示出:戰爭與和平、反腐倡廉等問題;近年,歷史課程改革,以文明史觀和全球史觀等指導,啟示中也就更多體現出: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保持民族文化、文明之間的借鑒和學習、和諧世界等思想。密切結合材料,熟練調用時代脈搏思維,應是啟示答題最後闡述的法寶。
下面,我再結合題目具體探討一下解答啟示類題目的一般思路:
例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伯里克利講道:我們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稱為民主政治,是因為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們的私人生活中,我們是自由的和寬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務中,我們遵守法律。這是因為這種法律使我們心悅誠服。
——伯里克利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時的演講
材料三

材料四 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共產黨可以監督民主黨派,民主黨派也可以監督共產黨。為什麼要讓民主黨派監督共產黨呢?這是因為一個黨同一個人一樣,耳邊很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
請同答:(前3問略)
(4)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發展模式給你有何啟示?(2分)
思路分析:問題中實際已經給了我們比較明確的思考方向,圍繞關鍵詞「不同模式」由近及遠提出思考角度:1、題目給出的這些制度為什麼不同?(當時的歷史要求,適應各國國情)2、東西方制度的不同之中有什麼共同的趨勢?(世界走向近代化,注重民主和法制)3、我們該如何對待這些不同?(尊重政治文明的多樣性,求同存異,互相學習)4、研究這些不同發展模式對我國當前建設有何借鑒?(發揚民主,加強法治)
答案參考:(4)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從本國國情出發,選擇合適的政體,不能照搬別國模式;推行政治體制改革,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2分)
根據此題解題過程,我概括了啟示類題目的解題思路和關鍵:
找准關鍵詞,樹立中心點;
層層再深入,角度要鋪開;
統觀出規律,現實有借鑒;
表述用概念,條理要清晰。
用此思路我模擬分析另一個例題。
例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國今天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它更強大了。……這意味著,我們擁有這樣的力量,就是挑起領導的擔子並承擔責任。
——杜魯門
材料二 「……同我們在二戰結束時候相比,美國遇到了我們甚至做夢都沒有想到的那種挑戰。」
——1971年美國尼克松的演講
材料三 1991年1月,美國總統布希在其《國情咨文》中說「我們是世界上惟一能夠聚集和平力量的國家。正是這一領導的重任以及實力,使美國在一個尋求自由的世界中成為自由的燈塔。」
請回答:(前3問略)
(4)由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你可得出哪些認識?(2分)
思路分析:
A、關鍵詞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不能只答「美國」,也不能光想著「外交」,更不能撇開「變化」;
B、層層深入,設計角度:1、怎麼變的?(強硬——收縮——強硬)2、為什麼變?(內:國力下降;外:國際形勢沖擊)3、變化中,什麼本質的東西沒變?(不論外交態度強弱,國家利益始終是其焦點;美國始終沒有放棄霸權主義思想)4、變化對世界、對我國的影響?(影響世界力量對比和格局變化;危害世界安全)5、我們如何對待其變化和不變?(反對霸權主義;推動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建設和諧世界)
C、規律:外交政策變化的核心永遠是圍繞國家利益;
D、概念:國家利益、霸權主義、綜合國力、和諧世界
參考答案:(4)認識:外交政策要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外交政策要維護國家利益,外交與國家經濟狀況密切相關;美國的外交政策的變化體現了其霸權主義特色。 (2分)

Ⅸ 歷史答教訓 和啟示

啟示就是對我們自身的啟發、有需要吸取也有需要改進的
教訓是從中吸取的,沒有延伸出來,且大部分是從不好的事件中吸取教訓

Ⅹ 高中歷史大題:請問如何回答大題的「啟示」「感想」「認識」啊思路…

好久沒做歷史題目了,但還是提點小意見,可能對你有幫助。先舉個例子說下:
回顧下列中華各民族上下五千年團結、融合、禦侮、奮斗的五個片段

(1)公元前221年,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蒙古族建立元朝,迎來了民族融合的又一次高峰

(3)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開始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

(4)血肉築長城,八年抗戰取得勝利

(5)新中國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繁榮

結合以上史實和所學知識,以「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眾志成城」為主題,談談你的認識。

答案得分點:第一個層次14分

從1、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不斷發展和鞏固,統一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主流。

2、各民族團結一致,創造華夏燦爛文明,書寫民族輝煌歷史。

3、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團結抗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個方面回答並附以簡要史實得滿分14分;

第二個層次12分,能從三個方面回答,未結合史實;

第三個層次10分,能從兩個方面回答,能結合史實;

第四個層次8分,能從兩個方面回答,未結合史實;

第五個層次6分,能從一個方面回答,結合史實;

第六個層次4分,能從一個方面回答,未結合史實;

第七個層次2分,僅復述所給材料的。
從上面的題目說,談認識,首先你要做到要結合材料回答,看清題目他讓你回答的點是什麼,就象上面說的是要結合三方面來講。先講材料,材料講了什麼,然後根據材料你知道什麼(答你所學的知識),你的想法。思路一定要開闊,有的時候寧可多寫,也不要少寫。因為多寫不會扣分,但是如果你的關鍵詞抓住了,你就能得分。

整個工業文明是一個不間斷的連續的進程。隨著科技革命的推進,計算機、網路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據材料三並結合現實,分析網路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利弊?答案: 利:推動人類社會生產力進步;使人類生活、工作、學習、思維等方式改變;信息傳遞迅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答對兩點即得滿分)(4分) 這題是材料題,所以比較簡潔。從這題看,其實它就是讓你談談感想,只不過它說的更直接,讓你從利弊來講。答問題一定要全面,就是正反都要講到。如果是大題目,你要想他說從人類社會,我們可以想到對人類的經濟,生活等方面敘述。它上面講推動生產力的發展,那大問題的話,你可以詳細的說怎麼推動的,帶來哪些成果,然後在講第二點,在生活上怎麼樣,第三點在學習上怎麼樣等等

平時一定要多做題。做多了就有題感了。這很有道理,可以做寫有答案思路比較好的,參考他們是怎麼回答問題的。因為歷史題目,很多人做做選擇題還好,大問題就懶的答了。實在懶你可以在做題目時先想下自己要答什麼,用什麼思路,從哪幾個方面考慮,然後在參考答案。多練幾次就會比較熟悉的了。還有熟悉課本知識很重要,不然如何考慮全面,做起來得心應手?
下面在跟你列點做歷史題需要考慮的點:
對著一道大題,先要知道它問你的是什麼,希望你答的是哪些內容。尤其要注意時間段和關鍵詞。比如問評價李世民:可以答他做了什麼措施,社會狀況怎樣變化,後人對他的評價。要熟悉教材,問你一段時間和提到一些關鍵詞,要馬上反應到那時間發生什麼,與關鍵詞有聯系的人和事。多問幾個為什麼。
多做題,把答案寫下來,再多答案,看看答案是怎麼寫的,自己漏了什麼。經常這樣做,大題會答得好的
考試的時候,寫錯不會扣分的,是按照要點給分的!!
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
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歷史啟示答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