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教育教研工作如何開展

歷史教育教研工作如何開展

發布時間:2022-08-03 09:19:39

A. 如何做好歷史教學研究工作的

歷史是一門重要的課程,但是,人們一直把歷史放在副科的位置之上,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怎樣組織課堂教學,以做好歷史教學工作,

B. 如何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教研活動方案

摘要 一:設置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C. 如何開展教研活動

提高教研組活動的有效性。教研組作為一個教學研究最為基層的實體由來已久,但是並不意味著教研組活動都是有效的,高效的。我理解中的有效性有這樣三層意思:
效率:是指工作總量與工作時間的比值,應放棄「事倍功半」,追求「事半功倍」。
效果:有沒有效果,就是看教師們參加校本教研前與參加校本教研後的變化值?有效果的校本教研應是帶著困惑而來,在參與研討的過程中形成新的思考、產生新的問題而離開。
效益:是投入與產出的比值,要盡可能地促使老師都願意全情投入教研活動。如果產出與投入不成正比,那麼校本教研將及不上個人自主的研修,這將使得校本教研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怎樣提高教研組活動的有效性,我將其歸結為五方面,分別是:
(一)提升教研組長的工作能力——活動有效的關鍵
(二)精心篩選教研內容,滿足教師實際需求——活動有效的根本
(三)基於「對話」的教研方式——活動有效的前提
(四)全員參與教研活動全過程——活動有效的保證
(五)逐步完善評價體系——活動有效的助推器
五點中,著重交流第四點,詳細描述我們是怎麼做的,其餘四點就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了。
(一)提升教研組長的工作能力——活動有效的關鍵
1、給予引導、幫助及監控
2、培養組長自我反思的習慣
3、對教研組長的評價實現多角度
(二)精心篩選教研內容,滿足教師實際需求——活動有效的根本
1、研究問題來自於真實的教學環境。
2、研究內容系列專題化。
(三)基於「對話」的教研方式——活動有效的前提
1、對話建立於自我的思考
2、對話要有民主的氛圍。
3、多元的對話途徑。
(四)全員參與教研活動全過程——活動有效的保證
原本屬於教研組長或上課教師的工作,從始至終讓每一位教師參與其中,重心從一個教師轉移到了如何讓每一個生命個體主動參與進來,關注每一個生命個體對教學的思考,從而使我們每一個教師在教研組活動中得到發展。
聚焦問題階段:每位教師每周提出一至兩個具有研究價值或感到困惑的問題,或者提出一個具有獨特見解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的分析、來自於自己的課堂實踐,也可以來自聽別人課堂實踐後的所思所想。例如本學期,我們開展了校本教研發現真問題的聽課活動,每位教師在聽好一節課後必須提交兩個問題。(舉例讀)教研組利用每周活動時間,通過問題會診、問題答辨等方式,能討論解決的當場解決,如不能解決的則也會在討論的過程中逐漸剝離其非質化的東西,使問題得以明朗並逐步聚焦,最為此問題便成為下學期的研究主題。
情報搜集階段:教研主題產生之後,由組內每一位成員群策群力。每人都有各自的任務。或是現狀分析、或是理念引領、或是案例的搜集整理。在這樣的過程中使每位教師在任務驅動之下,主動地去探尋與主題相關的知識,而在這樣的搜尋情報過程中,有助於每個教師對該研究主題的提升。
以課為載體的研究階段:研究應與課結合在一塊兒,很是美好的思考也必須經過實踐得以驗評。過程中要改變一人上課教研組長賣力的教研方式,倡導每一位教師提前介入,一起與上課教師經過寫教案、試教、上課的每一個環節,在這樣一起研磨的過程實現共同成長。
我校數學教研組曾經於2005年3月25日開展過市級校本教研展示活動,這一次活動就是一次提前介入式的活動,該次活動的研究主題是:如何開展有效地自主探究。流程如下:
● 課題的確定、評課維度的確定
課題的確定 在教研課中,課題的確定一般是由執教教師所決定的,但是我們把課題確定的過程作為全組教師研究教材、並明確什麼樣的教學內容適合用於這一學習方式的過程。
環節一:研讀教材,並根據自主探究的理論知識,在個人認識基礎上並結合教學進度,確定你認為適合於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方式的課題。
環節二;交流討論,我認為哪一堂課是適合於開展自主探究這一學習的運用?我為什麼是這樣認為的?在研討的基礎上,最後確定了兩堂課。
評課維度的確定 全組討論:只停留於對課堂教學策略的評課方式行不行?怎樣更有利於對主題形成清晰的認識?研討的結果:評課應圍繞主題制定出評課的維度,這樣才能使對課的解剖更具有針對性,從而使我們的思考更深入。再次討論:評課維度提出的依據是什麼?提出怎樣的維度?研討結果:評課維度應依據前期出現的一些教學行為與自主探究學習之間存在的差距提出,提出的維度應該在自主探究這一學習方式中起到較為重要的作用。最後我們確立了四個評課的維度並在每個維度上安排了兩到三個重點點評的教師。
● 試教、提出修改意見
試教前,我們要求兩位上課教師先自己備出教學預案。原因一:每人有每人的想法,尊重教師的原創;原因二:改變教師依賴別人指導的心理與行為。3月11日進行了第一次試教。按照慣例,全組教師到場聽課,並於當於下午進行了課後研討。研討包括:1、說課:關鍵要讓執教教師說出你對教材是怎麼理解的?目標定位是什麼?你是通過哪些細節落實目標的?2、教師評課:提出哪個環節上是不夠好或不夠清晰的?並且質疑執教教師你這樣設計的目的是什麼?並提出是否可以這樣改進,會更有利於目標的達成?
● 課堂教學展示,數學組教師和其餘學科部分教師研討活動
展示集體智慧的結晶,使每個教師從中看到我們改進後的策略是否有利於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並一起來反思成功或不足的原因所在,,以求得共同發展。
回顧這個全體教師一起行進的過程,過程中蘊含了全體教師與文本的對話,與學生的對話,與自我的對話,與他人的對話。對話使教研活動變成了創造、生成的過程,對話促進了每一位教師的共同成長,對話了促進了學校教研組文化的形成。
主題總結階段:不反思的教研是沒有深度的、它的有效度也必然是低的。某一主題的教學研究告一段落之後,要引導教師抓住教師的說課、上課、評議的環節,讓教師在自我比較、同行評價、集體反思中找到研究的生長點,在一段時間里對研究專題深入進行實踐解剖,積累教與學的原始資料,在相關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對資料進行加工、構建,形成具有一定理論色彩的案例研究,經過案例教學的驗證,直到對典型案例進行符合教育論文要求的精緻加工,整合到教育專題論文的理論框架中去。這樣,教師的研究就從直觀、感性、經驗的水平提高到理論聯系實際、揭示本質特徵和因果關系的水平上。教研組內的每一位教師在一學期內經歷一次上述的全過程,只要持之以恆,教學研究活動的質量和效益就會明顯提高。
(五)逐步完善評價體系——活動有效的助推器
充分發揮評價導向作用,在學校內廣泛深入開展創建品牌教研組活動,從「教研組長負責任、教研活動規范求特色、教學常規質量監控有實效、教研氛圍濃厚、教研有實績、其他」六個方面加以評價。在校內樹典型、引路子、拓思路、引領教研組工作不斷提升品質,從而形成比、學、趕、崇尚學術、崇尚研究的教研氛圍,推動教研組活動有效地開展。

D. 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歷史學科教研工作

你好!我也是老師,在新形勢下要做好歷史學科教研工作應該結合時代的發展,跟著社會形勢走,這樣更容易做好歷史教學工作。謝謝,請採納!

E. 政治歷史地理教研組的活動主題有什麼

政治教研組的活動主題:如何提高政治學科課堂討論有效性

通過「同課異構」聽評課活動和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當下政治課堂討論呈現的問題。 教師在課堂上用好課堂討論這一教學形式,提高其有效性,使學生的思維能變得發散而流暢,能變通而有獨創,避免觀點、目的、心理和方法的定勢,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然也對教學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保障。

2、積極展開課外的活動。如組織研究性課題的展開,選擇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地理相關的課題,組織學生開展調查研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科學的探索精神,養成合作交流的團隊精神。如開設地理學科講座,豐富學生的地理學科的課外知識,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F. 如何開展有效的歷史教學

新課程下如何開展有效的歷史教學
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終身教育――這些都是新課程標准所提倡的。新課程標准既要求我們要做好基礎教學,又要求我們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麼,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我們該如何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思想,如何開展有效的歷史教學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擺正自己的角色
新課程標准下,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宰。我們教師應成為教學的引導者、促進者。教師要擺脫舊的教學習慣的影響,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一切以學生的需求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我們歷史教師雖然掌握了大量的歷史知識,能夠靈活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但這些都是為學生來服務的。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總是採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教師會給學生一種壓抑感,嚴重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歷史教師一定要從單一的傳授者轉變為教學的綜合體。古語有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幾點一個都不能少。
教師一定要做一個引導者、促進者,在教學的同時,與學生一起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而且隨著網路的普及,學生吸取知識已不僅僅局限於課堂上,許多知識也許我們還沒有搞懂,學生已經知道了。所以傳統教學一定要向引導型教學轉變。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程標准強調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一種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終身適用的學習能力。在歷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利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教學內容中的許多具有創新能力的歷史人物:創立「日心說」的哥白尼、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還有我們中國的祖沖之,他把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7位……這些偉大的人物都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他們敢於質疑前人的結論,敢於思考。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歷史人物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大膽思考,大膽提問。

G. 如何開展有效的歷史教研活動

教研組是學校學科教師集體進行教學研究的基本組織,是學校整體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關鍵,歷史教研活動開展的有效性,也直接影響教師成長、教育教學效果和學校學科發展。通過多種形式教研活動樹立老師們科學的人生觀、學科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熱情;研究小課題解決教學活動中的現實問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為歷史教師撐起一片天。

閱讀全文

與歷史教育教研工作如何開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