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閩南燕尾建築歷史多久

閩南燕尾建築歷史多久

發布時間:2022-02-06 06:10:15

1. 什麼是燕尾樓

大概是指塔樓的各「肢」不是朝正南北,而是有一定角度

2. 閩南古民居建築特色和閩南傳統習俗

閩南民居特色:
明、清古民居建築沿襲中原漢族古民居建築的風格特徵:其一,沿襲北方漢族四合院住宅布局,左右均齊配置;其二,屋頂人斜面皆成凹曲線,兩端為燕尾脊;其三,木、磚、石等建築構件裝修裝飾花樣繁多;其四,建築著色配以五行而為五色;其五,建築用材以木材與磚石混合為主。而由於受到海外文化的影響,近代以來在建築材料、建築形式上也兼容海外的建築特色。但是,即使是現代私人別墅仍然具有傳統古民居的建築風格特徵。典型傳統民居為「皇宮式」大厝,這種「皇宮式」大厝民居建築特徵與古代由中原南遷的族姓大多是官宦人家有直接關系。「皇宮式」大厝建築布局特點是軸線對稱,多層次進深,前後左右有機銜接,均齊配置。這種建築布局特點至少從秦朝起就一直沿襲下來。如秦代被項羽一把火燒了三月之久的阿房宮就已經有這樣的建築布局特點。「皇宮式」大厝一般為四柱三開間或六柱五開間。大厝諸房必然左右均齊配置,廳堂、天井、房間必然由走廊連通一體,體現中華民族的對稱、連絡的審美意識、形成以廳堂為主軸,以天井為中心的建築格局。
「皇宮式」大厝為封閉式建築。大厝前一般鋪設寬敞的石埕。大厝的墀頭大門門位凹入,有的兩側有小邊門。入門處有下廳,左右建兩間下房。下廳止步銜接天井,天井兩側有走廊並建有廂房。走過天井踏上石階及廊沿石即到主屋正厝,中為廳堂,廳堂左右各有大房,其後有小後廳及兩側的後房,這部分是主人的起居住房。廳堂和大房前走廊鋪設巨大的廊沿石,兩側辟有兩個小邊門,可通厝外或護厝。規模完整的「皇宮式」大厝出後廳復有天井,兩側有走廊和廂房,後面建有一排平屋作廚房、雜間。主屋正厝兩邊建有護厝。正厝邊門有廊道通護厝中間小廳,其餘房間亦為住房。護厝房間前仍有走廊,有的並辟有小天井。這樣,就形成了「皇宮式」大厝左右均齊配置,而又渾然貫通的建築特徵。「皇宮式」大厝屋頂為懸山式曲線燕尾脊,屋面頂鋪紅瓦,間以瓦簡壓,檐口掛滴水、瓦當。下房、廂房、護厝的屋頂較低,為硬山式屋頂或馬頭式山牆。這種屋頂斜面成凹曲線,屋脊兩端高高翹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曲紅審美意識。而且主屋屋頂較傾斜,廂房、下房屋頂較低且緩傾斜,於是大厝屋頂的輪廓就成三段折曲線,即形成中間高,兩邊低的三段脊和高低檐,重疊向兩邊翹起的態勢,使整座建築更具有美感。據史籍所載,屋頂成凹曲線自秦代就形成了,而閩南古民居保存了這傳統建築的特徵。
「 皇宮式」大厝大都為穿斗式木構架、柱、梁、枋、檀、椽等木質構件皆用榫卯鉸接成為框架式結構,以承載屋頂。牆體反而不甚承重而僅起阻隔作用。如大廳與大房的隔牆,有的用蘆葦或竹片編軹而成,外面再塗上灰泥即成牆體。有些廳房隔牆則純用木材構成。這種牆體由於輕薄,具有抗震力。而閩南沿海一帶因明末清初禁海遷界,民居被夷為廢墟,故清代的古民居有不少外牆體為「出磚入石」牆,即利用廢墟里的舊磚瓦、石、磚混砌成的牆體。這反而成為蘊涵歷史文化的一種建築特色。
「皇宮式」大厝的木、磚、石構件裝修樣式在明、清初時較為簡朴,用材也較大,如衙口施琅府第的樑柱,池店李五故居的廊沿石等。至晚清及民國,木、磚、石構件越來越講究精雕細琢,樣式富有變化。作為宅門的廊檐,明代少有雕飾,晚清發來,檐桁、月梁均予雕刻。廳堂斗拱、雀替、駝峰等木質構件亦雕刻有花卉、動物、人物等形象,橫枋上楣額則裝飾各種拼木圖案。挑檐支承的垂簡木則有圓雕花藍或倒吊蓮花等造型。凹斗式大門門額嵌有主人姓氏郡望的石雕匾額,並裝飾石雕「伍員目」。曲牆裝貼細磨石板或花磚,以花鳥、動物或人物故事組雕裝飾。
廳堂上有木製格扇門,格扇分格芯和裙板兩部分,均有作各種圖案木裝飾,尤以花鳥木雕透鏤窗最為精緻。諸 房間均有木製窗欞,樣式有格扇窗、支摘窗、欄桿窗、檻窗,均有木雕圖案。主房正厝有「光廳暗房」的特點,大房、後房天窗小,向外窗位高且小。向厝外的窗欞一般用石雕欄桿裝飾。
大厝外面牆體裙採用細磨條石裝砌,而門牆牆裙則有浮雕、線雕透雕等,圖案有花鳥、人物及名人詩文題贈等。牆裙上不當之處還往往配以磚雕裝飾。大厝大門有的配置一對門枕石,有抱鼓石、上馬石式樣,並加以雕飾。木柱石礎有砧、盆、鼓、瓶等式樣,明代一般無雕飾,清代以來則加以花樣雕飾。
「皇宮式」大厝室內地面鋪設正方形紅色地板磚。廳前走廊邊沿鋪設大規格的條石。天井亦鋪設條石,並修設排泄污水的地下涵洞,有的還放養烏龜於涵洞之中,使其保持通暢。宋、明代對民居建築著色繪彩有嚴格規范,清代以來民居建築開始有著繪彩。由於我國自古有陰陽五行之說,因此著色亦配以五行而為五色,即青、赤、黃、白、黑。閩南「皇宮式」大厝一般以青、赤著色繪彩。如樑柱門窗漆以朱紅色,牆裙石材喜用「青草石」(綠輝岩),外牆體飾以紅磚,屋頂飾以紅瓦。
「皇宮式」大厝以木料和磚、石混合為主體結構。木質構件多為杉木,磚瓦選取本地紅土繞制的產品,石材為各種花崗岩。建築結構上體現了木、磚、石混用的楣式和拱式兼容的構造特色。
中國自古就有祭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的風俗,即自然物崇拜。閩南傳統民居建築也有些相關的 習俗。建宅,俗稱「起大厝」之前,要請「風水先生」選地擇向。一般民宅忌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大都採用兼字。晉江古民居一般坐東北向西南,為「艮坤丑未」方位,這和閩南一帶夏秋常刮東南季風有關系。「起大厝」一般依山勢,即順靈脈。這些都是很有科學性的。但亦有地點方位確定,還要根據歲次「年利」來確定方位及建設時間的。施工之始要 「動土」,祭「土地公」,即用鐵錐自東向西沿宅基四周挖一圈,並在宅基的廳中位置設「土地公」靈位,上書「福德正神」。在施工過程中,每逢農歷初二、十六都要犒祭「土地公」。一般厝宅的東邊留水溝,西邊留狗洞。謂之「東龍西虎」。
新建的大厝,一般習慣在天井的廊檐下懸掛「天地燈」,每年更新一次。此即是自古沿襲的對於天地的崇拜。在廚房灶壁一般設置小神龕。貼有灶君圖像,並以紅紙書上「灶君司令」,按規定時間祭祀。 一般民宅不繪「門神」,但民間有貼神符護厝宅的習俗,還有在門頂上懸掛「八卦圖」以御凶辟邪的習俗。在一些三岔路口的牆壁上,還嵌有「石敢當」石碑。「石敢當」最早出自西漢《急就章》: 「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最著名為「泰山石敢當」。民眾信其能鎮鬼怪,消災禍。此外,還有忌厝宅門窗相對向的習俗,要建照牆堵隔。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閩南民居出現了融合海外建築風格的華僑民居建築,但仍然保留濃郁的民族特色。及至六、七十年代,閩南民居湧出了大量結構單一的石頭房屋。一方面反映歷經劫難的閩南鄉村資源的枯竭,經濟的衰敗,一方面也反映民族傳統文化的失落。閩南古民居建築是中華民族文明結晶之一,其嚴謹、精緻、實用、美觀,即使在現代化別墅面前,也毫無一點點遜色。
閩南古民居建築體現了中華民族和閩南地域的歷史文化特色,是不可再生的寶貴的文化資源。閩南晉江古民居建築與中國漢民族古民居建築傑出範例的山西晉中平遙古民居和被譽為中國南方建築的典型精作的廣州陳氏書院相比較,有其共同建築特徵,即均為布局嚴謹的四合院形式,具有中軸明顯,左右對稱,主次有序特點的封閉型建築,在木、磚、石建築構件上均有著精美花紋圖案雕飾。但也有其不同的特點,與平遙古民居比較,平遙古民居牆磚、地磚、瓦蓋均為青灰色,屋頂沒有兩端翹起的燕尾脊,沒有紅磚、綠瓦、白石建築構件,不如閩南晉江古民居瑰麗多彩。與廣州陳氏書院比較,陳氏書院屋頂斜面沒有凹曲線美感,石雕略遜於閩南古民居,而木雕則勝之。閩南古民居建築還有其突出特點,即於大門門額嵌有鐫刻主人姓氏郡望堂號的石匾。
目前,許多從事建築歷史和理論研究的學者認為傳統古民居建築是一個遠未被現代人充分認識的智慧寶庫。古民居建築涵蓋著科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多項內容,突出了古人在兼顧地理環境、經濟利益和文化傳統三方面需求的高度智慧。我們保護、研究這些建築遺存,應該在文化、經濟等方面具有繼承與發展的雙重意義。中國的古代建築是中國人文精神和生命血脈的一部分,古民居建築蘊含著成熟的審美觀,凝聚著世代傳承的親情,承載著濃厚的人氣。以前地方史缺少這方面的記載,而目前由於自然的淘沙和人為的破壞,這一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亦即將趨於消失。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扎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群」,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凈凈、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閩南傳統婚禮習俗
一、前期准備:

①講聘金:男方須同媒人同往女家,與其家人商談聘金數量。通常取偶數。

②談聘禮:種類,名稱、數量、搭配比例,都是計較的內容,女家大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姿態,男家則需多方考慮,因為這是個大負擔。

③訂日期:雙方都得按男女雙方的「八字」請人測算,擇定無傷雙方的良辰吉日,男方將聘金,聘禮熱熱鬧鬧地送至女方家。

二、落實聘禮

①禮餅:俗稱「大餅酪花」。「大餅」即特製碗口大馬蹄酥,兩個一包,紅紙包囊,動輒成百上千包。「酪花」即油炸的中空糯米條,外裹糖漿粘上「米香」(爆米花)。「四色餅」即各種包裝成封小餡餅,按「大餅」數量,搭配上相應的「酪花」「四色餅」。

②禮糖:大糖——壓製成中空狀的糖塊,小巧——實心的小塊糖。「大糖小巧」均壓出龍鳳或喜字圖案,或「百年好合」等吉祥於,按比例搭配。

③全豬全羊或豬腿。女方收下豬羊肉,腳卻需退還男家,俗話說:「肉給人吃,骨不給人啃,」否則,便是「目俗」,即對男家不敬。

④面線:寓長壽之意,即對新人幸福長壽的祝福。

⑤冰糖:冬瓜糖,桔餅柿果(柿餅),生花(糖生花)蜜棗,即「吃甜甜生後生,」寄寓吉祥,早得貴子之意。

⑥瓮酒、活雞活鴨,寓寄平安長久,和諧安分,女方留下酒、退回雞鴨。

⑦龍鳳大紅燭、禮炮、禮香,龍鳳燭供女子嫁前舉行「上頭」(冠禮)儀式用。

⑧首飾、手環、戒指、項鏈、金銀釵等珠寶:女子嫁前佩戴,以祈富貴,生活富足,亦含驅邪之意。

⑨盤頭衫仔:女子結婚時穿的新衣裳、綉花鞋、四季外裝、一般四套、八套、或更多、多取偶數,紅色為主。

⑩將南方婚書交付女方。

三、女家回禮:

①收大部分禮餅禮糖,退回小部分,俗稱「壓箱底」。

②收下豬羊肉、退回豬腳

③回贈女婿一套結婚禮服,衣服鞋襪,文房四寶及其他禮品,希望女婿知書達禮,出人頭地。

④填寫女方婚書,交付媒人送往男方家,即起結婚證書的作用。至此是緣定終身,婚事宣告成功

崇拜灶神,是地處東南海隅的閩南地區諸多拜神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農歷臘月二十三(有的是二十四)就是民間祭灶神的日子。

3. 「閩南建築」的特色

閩南代表性建築是指福建南部建築的典型代表,其特點是紅磚白石雙坡曲, 出磚入石燕尾脊, 雕梁畫棟皇宮式, 土樓木樓還有中西合璧。如:騎樓、紅磚大厝、生土建築。
閩南民居牆的構造和裝飾的最大特點是牆石混砌,即「出磚入石」,它就是磚與石兩種不同材料的混砌,其造成一種裝飾美感在於石的表面與磚的表面產生質地的對比,石塊作為面、點,而磚縫作為線,青石、紅磚加上一些裝飾的邊線圖案,在陽光照射下,這些色彩能與周圍環境形成一種互動關系,響亮又有調和,具有一種親和力。
生土建築始於人工鑿穴,已有悠久的歷史。從古代留存的烽火台、墓葬和故城遺址等,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營造建築物的情況。生土建築分布廣泛,幾乎遍及全球。1981年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和文化中心曾舉辦世界各地生土建築展覽。世界上約有 1/3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築中。生土建築 (Earth Construction)定義:生土建築主要是指用未焙燒而僅作簡單加工的原狀土為材料營造主體結構的建築。

4. 燕尾槽有什麼好處,作用

燕尾槽一般與燕尾配合使用,在導軌上用得比較多,如車床的中拖板.其作用是:一是精度較高且間隙可調,如車床上的燕尾槽,用一軸向可移動的斜鐵來調間隙,二是承載能力大.

5. 求閩南燕子磚的詳細解說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閩南燕子磚民厝現在越來越少,島內目前保存比較完整成片區位於仙岳路與金尚路交界地方,誠毅地產開發的閩南印象(在保留這些老紅磚民厝的基礎上開發的商業地產項目),感謝誠毅地產,為我們留下寶貴的財富。其他的還零散分布在曾厝安、鍾宅一帶,還有島外的海滄。對比中國所有的民居建築,我最喜歡廈門的紅磚厝,首先紅磚厝的色彩古樸耐看,廈門具有得天獨厚的紅土資源,這些紅土燒成的磚色澤鮮艷而富有光澤,而且磚的紋理很細膩。其次主厝上那精緻的燕尾脊,"燕尾式"的屋頂造型華麗動人,如燕子的尾巴,動人可愛。

閩南燕子磚民厝一般有三開間、五開間、帶護厝、突山庭堂,兩邊對稱,橫向擴展布局。縱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以庭為組織院落單元,庭、廊、過水貫穿全宅。較多運用磚、瓦,多用石砌基礎和紅磚砌築外圍牆。穿斗木構架作承重結構,多採用硬山屋頂,彎曲起翹屋脊,脊角。主厝一般使用的燕尾屋脊,最常見的有一曲和雙曲,集美學村的嘉庚建築卻創造性地使用三曲燕尾,一幢紅瓦雙坡歐式主體的屋頂上,左右六個燕尾高高揚起,在藍天白雲下振翅欲飛,勻稱美麗得無以比擬。護厝上是使用馬鞍脊,有方形、銳形、曲形、直形、圓形之別。燕尾馬鞍兩相匹配,表現出閩南燕子磚民厝的曲線美、形體美。

閩南燕子磚民厝的出磚入石方法優化到了極致,利用閩南一帶盛產多色花崗石的優勢,在建築主體和立面以及柱子上也使用彩色花崗石鑲成圖案,色彩本原,美觀大方,穩重和諧,使整體的美感大增,個性更加鮮明。

作為一個房地產從業者,非常希望能夠保留好這些優秀的歷史建築,也希望能夠把閩南燕子磚民厝的精華元素融合到未來的開發設計中,使這種建築文化重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6. 閩南的燕尾脊如何提現天人合一的特點

屋頂正脊,也稱中脊,正脊兩端線腳向外延伸並分叉,即燕尾脊、燕仔尾。廟宇、祠堂及大厝中多使用燕尾脊
假四垂屋頂主要流行於福建的莆仙地區和閩南地區的漳州、泉州、廈門。「燕尾飛檐」的建築裝飾僅限用於帝王宮室。若民間隨意使用,便是屬違反禮制,屬於僭越身分地位的行為按照閩南民間的說法,只有舉人以上的官宅才可使用。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地域上,泉州地區民居使用燕尾脊的現象十分普遍,至漳州、同安一帶民居則使用相對較少。

7. 古建築裡面一般燕尾角翹起多少

飛檐,中國傳統建築檐部形式之一,多指屋檐特別是屋角的檐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台、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檐翹角。飛檐為中國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通過檐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有利於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彷彿是一種氣將屋檐向上托舉,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檐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
——————————————————
種類的話我沒找到,只看到這么一句:而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句式」,飛檐也有許多類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製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朴實、或威嚴,亭、台、樓、閣都要用飛檐來標明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情感。

8. 燕尾脊的簡介

假四垂屋頂主要流行於福建的莆仙地區和閩南地區的漳州、泉州、廈門。
按照閩南民間的說法,只有舉人以上的官宅才可使用。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地域上,泉州地區民居使用燕尾脊的現象十分普遍,至漳州、同安一帶民居則使用相對較少。所謂的「皇宮起」大厝,大多使用燕尾脊,稱「雙燕歸脊」。 台灣民間也有相似的說法,林道衡先生記曰:「明清時代,在福建南方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有中了舉人的人家,才能蓋燕尾型的房子,一般人家只能蓋馬背型的。這個習俗傳到台灣,南部地區倒是奉行不渝,可是北部各地就不大理會這一套了,只要有錢,不管有沒有功名,也照蓋燕尾型的房屋不誤,台北市及台北縣偏多燕尾型的古屋,即因此故。」閩南、台灣兩地民間都認為燕尾脊等級高於馬背,而燕尾脊也只在某些地區流傳。脊皆用紅磚砌成。在結構上,常見的正脊有兩種,一種稱「鼎蓋脊」,斷面呈工字形,束腰(脊堵)處常作花磚、粘貼陶瓷等各種復雜的裝飾;還有一種稱「花窗脊」、「車窗脊」、「梳窗脊」,在束腰處以空透的紅色或綠色花磚砌成。

9. 廈門的歷史!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國民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

10. 閩南古厝的建築特點是什麼

閩南古厝的建築特點是以白色花崗岩做台基階石,其上大量使用紅磚紅瓦構建屋子主體,屋頂多為兩端微翹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細部裝飾十分精緻。

「光廳暗屋」為閩南古厝的布局特點。中間廳堂寬敞明亮,為奉祀祖先、神明及會客的場所。廳堂後壁多用可開啟摺合的大扇木門隔成,平時閉合與後軒分開。後軒可布置成小書齋,遇有貴客要事,也可延入後軒密談。有事時,可把大扇木門打開,把廳堂與後軒合並為一,增大活動空間。

(10)閩南燕尾建築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閩南古厝為在閩南一帶的傳統民居,在閩南語里,「厝」是房子,紅磚厝就是用紅磚蓋的房子,也是閩南最有代表意義的傳統建築。

閩南古厝主要分布在福建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莆田市及其所轄的泉港、德化、永春、安溪、南安、惠安、晉江、石獅、南靖、平和、雲霄、詔安、東山、漳浦、龍海、華安、長泰等地。各地古厝總體相似,但部分細節不盡相同。

閱讀全文

與閩南燕尾建築歷史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6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