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代有什麼重大瘟疫及具體發生年限
1、公元196年,據張仲景在其著作《傷寒雜病論》中記載,外感熱病及當時的烈性傳染病,被統稱為「傷寒」,得了傷寒的人中的三分之二都不治身亡了,可見當時疫情的嚴重。
2、公元217年,癘氣流行,根據曹植《說疫氣》的記載,癘氣導致很多人的死亡,有的甚至全族覆滅,詳細描繪了當時的慘狀。癘氣是由於陰陽失位,寒暑錯時導致,而當時的老百姓卻信鬼神之說,可見當時百姓的愚昧無知。
(1)歷史上瘟疫流行多久擴展閱讀:
瘟疫的種類:
1、流感
起源於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臘時期,是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病,傳播范圍廣,死亡率高。
2、鼠疫
源於中東,傳播速度極快,持續時間也很久,歷史上有一次著名的鼠疫,也就是被稱為「黑死病」的那次。
3、登革熱
患有登革熱的人會產生關節、肌肉的疼痛,是一種熱帶傳染疾病。它產生的原因是伊蚊傳播的病毒進入人體,在20世紀末,我國東南沿海等地也曾有許多人感染此病。
B.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哪一年結束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1353年結束。中世紀瘟疫從1347至1353年六年時間,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比3。黑死病是在中世紀歐洲爆發的一次毀滅性的瘟疫。
前後歷經6年時間,從1347年開始,直至1353年結束。這期間,歐洲總共7500萬人口,6年瘟疫下來,死亡人數達到了2500多萬人口。也就是每年死亡人數超過400萬人,被稱為整個歐洲歷史上的一次浩劫。到現在都被歐洲稱為是地獄,不堪回首。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的災難發展
1347年9月抵達歐洲的第一站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的港口城市墨西拿,11月經水路一下子蹦到北部的熱那亞和法國地中海港口城市馬賽,1348年1月攻破威尼斯和比薩,1348年3月一鼓作氣佔領了居於義大利中心位置的工商、文化重鎮佛羅倫薩。
於是,黑死病在這些城市厲兵秣馬、集中兵力,通過陸路、水路,輻射到歐洲的四面八方從義大利北部經布倫納山口到蒂羅爾、克恩騰、施泰爾馬克到維也納、在法國,以馬賽為起點,橫掃了從普羅旺斯到諾曼底的整個國家,巴黎在1348年8月陷落。
1348年夏,黑死病找到了進攻英國的突破口多塞特郡的港口,8月攻克倫敦,翌年征服整個不列顛、1349年初,黑死病從法國的東北部越過萊茵河,5月到巴塞爾、8月法蘭克福、11月科隆,1350年抵達漢堡、不來梅。
但澤黑死病的遠征又轉向北歐、轉向東歐,1352到1353年,最終來到了俄羅斯,結束了它這次觸目驚心、血腥的征程。
C. 歷史瘟疫一般多久才會消失
准確來說是沒有確切時間的
1、歷史上病毒一直都宿伴著人類存在,每一次病毒的攻擊都在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作出反應。病毒攻擊人類免疫差的人會伴生並發症死去但免疫強的剛活了下來,所以人類一直在努力的研製疫苗來對抗病毒。
病毒瘟疫大爆發我認為跟自然界引力射線爆及自然環境有關,病毒是伴生人類存在的,每當大自然環境由於各種引力或射線及溫度等滿足了病毒生長或進化的需要毒病就會大爆發。
當人類有了疫苗或抗體病毒仍會伴生人類而存在的。
病毒大多不會消失,一直伴人類常在,甚至人類滅絕了都會在。了解下印第安人瀕臨滅絕原因,不僅僅是遭到歐洲入侵人的屠殺,更因為歐洲人帶來了病毒,而原地土著居民沒有各種病毒的抗體,大量死滅就發生了。
2、人類傷亡最大的疫情是戰爭
3、麻風病,應該是有幾千年了,發病時間不詳,在上世紀80年代基本上消滅,聽說個別的偏僻的地方還有,具體數據不詳。
4、鼠疫肆虐人類持續最長。最終,人類也沒消滅了鼠疫菌,人類也沒有被它絕滅。
5、人的身體大概有2kg的東西屬於病菌。病菌不一定是對人體有害的,但是病毒基本是。
(3)歷史上瘟疫流行多久擴展閱讀
自2400多年前至19世紀中後期雅典瘟疫
2400多年以前的一場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並發出異常惡臭的氣味。不幸的患者打噴嚏,聲音嘶啞,因強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
一位醫生發現用火可以防疫,從而挽救了雅典。
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臘時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記述了類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紀,德國醫學地理學家Hirsch詳細列表記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來的歷次類似流感的流行病爆發情況。
明顯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發生在1510年的英國。
後來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現過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規模流行病的情況。而對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詳盡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後,文獻中共記載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東歐人,1889年至1894年席捲西歐的「俄羅斯流感」,發病范圍廣泛,死亡率很高,造成嚴重影響。
鼠疫
歷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發生於公元6世紀,起源於中東,流行中心在近東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經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陸海商路傳至北非、歐洲,幾乎殃及當時所有著名國家。
這次流行疫情持續了五六十年,極流行期每天死亡萬人,死亡總數近一億人,這次大流行導致了東羅馬帝國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發生於公元14世紀,其起源眾口不一。
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續近300年,遍及歐亞大陸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歐洲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達2000人,一個月後竟達8000人。
直到幾個月後一場大火(史稱「倫敦大火災」),燒毀了倫敦的大部分建築,老鼠也銷聲匿跡,鼠疫流行隨之平息。
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歷史上稱為「黑死病」的那一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瘟疫
D. 世界上最大的疫情曾經發生在什麼時候
世界上最大的疫情曾經發生1918年。
1918年3月4日一處位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發生流感,接著中國、西班牙、英國都發生了流感。當時的症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慾不振而已。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
(4)歷史上瘟疫流行多久擴展閱讀:
流行的范圍和影響:
此流感蔓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倖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台灣,在當時造成約4萬餘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於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後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並藉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25,394人死亡。
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1920年2月底結束,造成約14餘萬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人社群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台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
當時台灣醫療資源缺乏,在台灣367萬人中,只有732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日本人患者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為1.1%;台灣漢人為3.3%、台灣原住民則為3.5%。
麻薩諸塞州的 Emery Hill,放屍體的帳篷,1919年5月29日西班牙流感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經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E. 中國歷史上瘟疫都發生在什麼時候有哪些防治經驗
瘟疫一直伴隨著人類的成長,時不時地暴發。它是各種急性傳染病的總稱,種類非常多,天花、傷寒、鼠疫、黑死病等,是我們熟知的瘟疫。瘟疫的傳播性強度不一,危害性大,令人猝不及防,大家不免談疫色變。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關於疫災的記載。殷墟甲骨文中有關於「疾年」的記載,表達出當時人對瘟疫的初步認識。秦漢以來,有關於瘟疫的記載較為豐富,對於我們認識歷史上的瘟疫有很好的幫助。總體上看,中國的疫災頻度總體上呈現越來越高的趨勢。
漢代發生的瘟疫明確記載的有42次,主要發生在三類地區:一是南方和東部等氣候溫暖濕潤地區,二是人口眾多的京師洛陽,三是行軍打仗中。東漢時,南方多次發生大規模的疫病,主要發生在長江中下游的荊州、九江、廬江、會稽諸郡;首都洛陽共有5次疫病發生,這顯然與京師人口眾多,疫病容易流行有關。疫災與自然災害的關系也很緊密,數據顯示,水、旱、飢荒與疫災的關系最為緊密。
一、暴發時間一般較長,短暫幾個月,長則數年。這對疫區的民眾來說殺傷力大,死亡率較高。如果是在王朝的後期大規模暴發,容易動搖政府的統治。東漢、明代的末年都是瘟疫流行。清末也曾發生多次大規模瘟疫,特別是東三省的鼠疫,對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是重大打擊。
二、范圍較廣,每次疫災可能涉及多省,每個時期涉及多地。長江中下游和黃河中下游地區是重災區,都城是重災地,這與人口密集有很大關系。
三、從季節來看,春夏季較多,秋冬季較少。我們不能期望瘟疫在天氣轉暖後自然消失。
在與瘟疫長期斗爭中,中國人民積累了豐富的防疫經驗。一是通過祈福、求神實施禳災,二是政府積極指導救治。歷代政府一方面派遣使者、太醫等到疫區調查,治療,送葯,另一方面會組織患者隔離。唐政府曾屢次命令地方各州謄抄葯方、方劑,控制疫病傳播,抵制巫醫誤診,玄宗時下令抄寫南朝時期陶弘景撰寫的《神農百草經》,不久又組織編撰頒布《廣濟方》。可以看出中醫應對瘟疫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經驗。
瘟疫傳染性強,及時處理屍體也是阻止瘟疫蔓延的必要措施,歷代政府和慈善組織、個人都有出資掩埋屍體的措施。
實際上,很多瘟疫的消亡我們並不清楚原因。2003年的SARS病毒當時究竟是如何消失,我們其實長時期也不清楚。中外歷史上,瘟疫橫行曾多次發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難以避免,成為大自然與人類相處的方式之一,人類雖然不歡迎它們,但要有接受它們的心態。
大災大難時,肯定會造成大規模的損失,瘟疫首先會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其次會帶來大量的次生災害,短期內肯定會帶來經濟的衰落,但多難興邦,一般都會走出來,迎來下一階段的繁榮,社會還會煥發新機。黑死病在第一次大流行時持續了7年(1347-1353),歐洲有1/3以上的人死亡,但卻因為對死亡的恐懼,開始了身體解剖和思想的啟蒙,誕生了歐洲文藝復興。瘟疫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歷史,促進了社會的新陳代謝。
瘟疫暴發,短則數月,長則數年,會折射世間萬象,特殊時期,也更考驗人性,出現各種平時無法想到的狀況。對於處於困境時期的人類來說,如何生存下來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防護物資緊缺,生活、生產都會受到很大影響,這提醒我們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情況下,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互相支持,盡量節省物資,好鋼用在刀刃上,不要隨意浪費!
我們所煩惱的事,可能有九成都不會發生,但未雨綢繆,還是非常必要的。大家利用身邊的條件多保護自己,關愛他人,病毒早晚都會消失,不要過於驚慌,實際上,恐慌用來對付病毒這樣看不見的敵人是沒有用的。大家熬過這次疫情,各國經濟會逐步恢復,當然,有些國家恢復得快,有些稍微慢一些。很多產業布局、組織形式,甚至人們的思維方式,因為這次疫情會發生改變。
F. 過去250年共發生10次疫情大流行,你知道是哪10次嗎
天花:16世紀末,歐洲探險家、殖民者和征服者開始進入新大陸,並把天花病人用的毯子送給印第安人。結果,瘟疫肆虐,居住在美洲大陸的近1億土著人口減少到500萬至1000萬。正是天花造成了歷史學家所說的“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種族滅絕”。
西尼羅河熱:西尼羅河病毒(WNV)於1937年首次從烏干達西尼羅河發熱婦女的血液中分離出來。它最初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給人類的鳥類病毒。
SARS:這個2003年的非典我們在熟悉不過了,2002年11月,廣東省佛山市出現首例SARS病例,也是世界首例SARS病例,並迅速形成疫情。
G. 人類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
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疫情——麻風病。
麻風病,說到這個疾病的名字估計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種由麻風桿菌引起的,在我國流行了近2000年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在世界上流行了近3000年)。
在古代民間有人將這種病稱之為「天刑病」為什麼取這么個名字呢,這是因為這種疾病極易被傳染、極其難治,而且這種疾病會牽連至外周神經和皮膚,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容貌毀損、肢體殘疾,曾是世界醫學界的一項重要難題。而中國、埃及和印度是麻風病的三大主要疫源地。
首先,麻風病傳染性極強,與梅毒、結核病並稱為世界三大慢性傳染性疾病。
其次,麻風病潛伏期長,其潛伏期達數年之久,最長者潛伏期高達10年以上,平均潛伏期是2——5年,潛伏期較短的也是數月之久。發病之前並沒有什麼特異性表現,所以很難被發現,這也是麻風病難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H. 瘟疫一般多久才會消失
自2400多年前至19世紀中後期雅典瘟疫[1]
2400多年以前的一場疾病幾乎摧毀了整個雅典。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會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並發出異常惡臭的氣味。不幸的患者打噴嚏,聲音嘶啞,因強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醫生發現用火可以防疫,從而挽救了雅典。
流感
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臘時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經記述了類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紀,德國醫學地理學家Hirsch詳細列表記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來的歷次類似流感的流行病爆發情況。明顯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發生在1510年的英國。
後來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現過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規模流行病的情況。而對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詳盡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後,文獻中共記載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東歐人,1889年至1894年席捲西歐的「俄羅斯流感」,發病范圍廣泛,死亡率很高,造成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