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李善長劉伯溫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的李善長劉伯溫是怎麼死的

發布時間:2022-08-04 04:48:06

『壹』 劉基劉伯溫是怎麼死的

劉基劉伯溫是患病離世。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劉基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後,派胡惟庸帶了御醫去探望。御醫開了葯方,他照單抓葯回來煎服用,覺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塊擠壓在一起,讓他十分痛苦。最後於農歷四月十六卒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六月,葬於鄉中夏中之原。

(1)歷史上的李善長劉伯溫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其實劉伯溫的真正死因是兩派政治斗爭的犧牲品,當時劉伯溫功高蓋主,得罪了不少大臣,為了平衡兩派之間的競爭,於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讓御醫用葯使劉伯溫慢性中毒身亡。明朝建立後,朝廷中形成了以朱元璋的老鄉會為主的淮西集團,代表人物有李善長、湯和、徐達等人。

另一派是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尤其是淮西派集團,自朱元璋稱帝之後,李善長就真正成為了淮西集團的第一把手,當然朱元璋也自然而然地偏袒淮西集團。從此兩大集團,勢不兩立,互相攻擊。尤其是自從劉基殺了李善長的親信李彬之後,這兩個黨派之間的明爭暗鬥開始升級。

李善長一直在尋找機會陷害劉基。李善長煽動其他大臣一齊攻擊劉基,朱元璋當然看出了這些黨派之爭的把戲,後來再加上劉伯溫的學生胡惟庸一案,朱元璋已經不信任劉伯溫了。他明知劉伯溫和胡惟庸之間的關系破裂,卻還命令胡惟庸去探視劉基,最後使劉伯溫魂歸西天。

朱元璋的這一計可謂是一石三鳥,一是他利用黨派之爭除掉了自己的心頭之患,二是他打擊了黨派爭斗局面,三是為自己的子孫順利登基掃平了障礙。

『貳』 歷史上的劉伯溫和李善長是怎麼樣去世的

作為一代軍師和智者,劉伯溫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時疾惡如仇,得罪了許多同僚和權貴,同時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後,毅然選擇激流勇退,於洪武四年(1371年)主動辭去一切職務,告老還鄉,回青田隱居起來。

劉伯溫在青田過了2年的隱居生活,本來希望遠離世間是非爭奪。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實在太高,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間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這就無法避免政敵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溫,說他想霸佔一塊名叫"茗洋"的"有王氣"的土地做自己的墳墓,圖謀不軌。早就對劉伯溫放心不下的明太祖,聽到誣告後果然剝奪了劉伯溫的封祿。劉伯溫非常惶恐,於是親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謝罪,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後來,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天下第一大奸臣可與秦檜相提並論,劉伯溫更加憂慮,終於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劉伯溫由皇帝朱元瘴所派使者護送回家,不久在家憂憤而死,終年65歲。
劉伯溫在南京時,胡惟庸曾派太醫為劉伯溫診病送葯,但劉伯溫吃了他的葯後,病情加劇。因此,當時人們懷疑劉伯溫是胡惟庸下毒致死。他死後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因而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縣是1948年析置的新縣,縣名就是為了紀念劉基。

胡惟庸以李善長推薦,被擢為太常寺少卿,後為丞相,兩人往來甚密。十三年,胡惟庸案發。二十三年,李善長以胡黨獲罪,謂其元勛國戚,知逆謀不舉,狐疑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連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一律處死。朱元璋手詔條列其罪,傳著獄辭,為《昭示奸黨三錄》布告天下。次年,虞部郎中王國用上書訴其冤,朱元璋得書,竟不加罪。關於李善長是否參與謀反,明代史家鄭曉、王世貞等人均持否定態度。
關於李善長詳細的死因,因其當時一句話。胡惟庸在朝時,曾想拉李善長下水,善長不從,胡拉李善長的弟弟勸說善長,時間久了,善長終於說了一句「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這句話後來由於李善長的下人屈打成招,說了出來,朱元璋便由此定下他的謀反罪,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善長既無謀反的野心也無那個必要,胡惟庸若是做了皇帝,李善長不過也是人臣第一,同現在沒區別,為什麼要花那個風險去幫胡謀反呢?

『叄』 歷史上的劉伯溫怎麼死的與胡惟庸有嗎

提到劉伯溫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拿他跟諸葛亮作比較,所以民間才有了「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作為一個輔佐朱元璋打下明朝江山的傳奇人物,留下了不少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由於胡惟庸當時作為丞相,這件事情自然沒人敢說出去。後來因為爆發了所謂的胡惟庸案,牽連了不少的朝廷大臣,作為疑似主謀的胡惟庸被朱元璋處死之後,關於劉伯溫離奇死亡的事情才重新被搬上了朝廷。這時候不少朝廷官員將他的死歸結到當初的丞相胡惟庸身上,認為就是被他害死的。由於當時關於胡惟庸案牽連了不少人,即便不是胡惟庸做得也大家不敢給他翻案,一不小心就會被當成他的黨羽,落得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至於劉伯溫的死因到底跟胡惟庸案有多大的關系,或許只有曾經的當事人了解,如今有的基本都是一些猜測而已。

『肆』 大明第一謀士劉伯溫,他最後究竟是怎麼死的

劉伯溫晚年常常報病而不上朝,惹得朱元璋有些不快,一是因為劉伯溫因事借病躲避上朝,二是因為劉伯溫確實病了。劉伯溫需要抄心的事情太多了,打天下的時候就需要運籌帷幄,看上劉基讓他當丞相,他又像張良一樣推脫回鄉,朱元璋可不喜歡這一套,硬把劉基趕回身邊你不幹就一邊待著。朱元璋再設信得過的人了,為了防宗派小團伙,索性廢除了承相制。

洪武八年(1375年)元旦,朱元璋君臣在朝堂上慶賀新年,劉伯溫躬逢其盛,曾隨喜寫了一首《乙卯歲首早朝奉天殿,柬翰林大本堂諸友》,應該說,身子骨還可以。朱元璋對劉伯溫算不得多好,官爵俸祿都比他們低很多。因為劉伯溫是浙江溫州人,而李善長和胡惟庸是朱元璋的同鄉,都是安徽人,老鄉幫老鄉嘛。

劉伯溫徹底明白了,胡惟庸就派人把他送回老家。劉伯溫也不再找醫生吃葯看病,他對劉伯溫的次子劉璟說,當年滿朝都是胡惟庸的黨羽,只有你的父親不跟他們為伍,最後被他們殺了,你的大哥劉璉也是被胡惟庸逼死的,給兒子們交代後事,不久就病死在家裡,一代謀臣駕鶴西去。而腐朽的元朝政府沒人願意重用他,後來得到了伯樂朱元璋的賞識,劉伯溫成了朱元璋的核心幕僚,幫助朱元璋大敗陳友諒,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立下不朽功勞。

『伍』 劉伯溫是怎麼死的

病逝的。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劉基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後,派胡惟庸帶了御醫去探望。御醫開了葯方,他照單抓葯回來煎服用。

覺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塊擠壓在一起,讓他十分痛苦。二月中,劉基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的向他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來探病,以及服食御醫所開的葯之後更加不適的情形。

朱元璋聽了之後,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病的安慰話,這使劉基相當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經無法自由活動的劉伯溫,由劉璉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員的護送下。

自京師動身返鄉。回家後,拒絕親人和鄉里為他找來的一切葯石,只是盡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幾天之後,劉基自知來日無多,找來兩個兒子交代後事。

交代完後事時,又讓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對他說:「我死後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皇上,一點都不耽誤;從此以後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

又對次子劉璟說:「為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循環相濟。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盡量修養道德,法律則應該盡量簡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以道德感化群眾。

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比較深遠,一旦部屬或百姓犯錯,也較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過自新的目的。

而法律若能盡量簡要,讓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優良形象,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佑我朝永命萬年。」

又繼續說道:「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皇上貢獻我最後的心意與所學。但胡惟庸還在,寫了也是枉然。不過,等胡惟庸敗了,皇上必定會想起我。

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皇上密奏吧!」最後於農歷四月十六卒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六月,葬於鄉中夏中之原。

(5)歷史上的李善長劉伯溫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人物故事:

有一天,劉伯溫去觀看皇上新建的宮殿,剛跨進宮殿的大門,一個人就跪在他面前,哭著喊「救命」。劉伯溫忙問事情的原委。

原來此人是名雕花匠,昨日他在大樑上修飾完浮花准備下來時,猛然看見皇上在豪華富麗的宮殿前手舞足蹈,狂笑不止。

雕花匠心想,皇帝一定是看到華麗的宮殿,一時得意忘形才這樣輕狂的。這時,雕花匠忽然止不住咳了一聲,笑聲隨即便沒了。只見朱元璋紅著臉,正瞅著自己,然後尷尬地離開了宮殿。

雕花匠事後一想,堂堂九五至尊,竟被我看到了輕狂之態,那我豈不是要沒命了?所以,今日一見到劉伯溫就跪在劉伯溫面前,請他救自己性命。

劉伯溫聽完暗暗思忖:皇上是個從不輕易露出自己本性的人,所以別說是一個雕花匠,就是某個大臣看到皇上那個癲狂的樣子,皇上也會毫無疑問地殺死他的。

劉伯溫想了一下,便叫花匠起來俯過耳朵,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通。過了幾天,劉伯溫裝作不知道朱元璋已去過宮殿,啟奏道:「臣聽說皇上新殿已快落成,請皇上去游覽審視一下吧!」

朱元璋因恐泄了「天機」,不好說已去看過,只好跟劉伯溫一起來到新殿。兩人在殿內轉悠了半天,正要離去。

忽聽得樑上有人咳嗽,朱元璋抬頭望去,見是前幾日那名雕花匠,頓時沉下臉來,就要問罪。劉伯溫見狀大聲喝問那雕花匠:「大膽刁民I為何見皇上來到不跪,還驚擾皇上!」

那花匠好像沒聽見,繼續干他的活,又咳嗽了一下。劉伯溫張開嗓子放聲大喊,朱元璋在旁邊震得早已捂上了耳朵。那人經過驚天動地的喊叫似乎聽見了,扭頭朝兩人望過來。

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和嘴,擺手搖頭。「原來是個啞巴,還聾!」劉伯溫說道。朱元璋高興地笑道:「聾得好!聾得好!」結果,雕花匠僥幸逃了一命。

『陸』 歷史上李善長為何死,怎麼死的

賜死。
李善長,字百室,安徽省定遠縣人。《明史李善長傳》記其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說的是他雖然沒讀多少書,但很有智慧和謀略,研習法家學說,謀劃事情很有一套。
其實在當初那個戰亂動盪的社會環境里,李善長還有個強項,那就是特別能察言觀色、揣摩度人,嘴巴能說會道,行事投機鑽營。還在明太祖朱元璋寄人籬下時,李善長便看出他器度非凡,今後不是個一般的人物,於是主動投靠這個比自己小10多歲的後生小伙。
朱元璋雖說是個有為青年,但對當時群雄紛爭、天下割據的情形也茫茫然不知前運如何。當李善長來軍中謁見他時,他有幾分試探似地發問:天下的戰爭什麼時候能平定呢?李善長在投軍之前,早就對朱元璋的心理揣摩通透,這一問也在他意料之中,於是便一本正經回答說:秦末戰亂時候,漢高祖劉邦從普通百姓中崛起。他生性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胡亂殺人,5年成就了帝王的基業。看朱元璋一副正顏端聽的樣子,李善長於是接著往下說,現在元朝綱常已經混亂,國家四分五裂。而將軍你是濠州人,離漢高祖劉邦的家鄉不遠,只要你認真學習這位老鄉的長處,天下不是很容易平定。
李善長的這一番言語,不但深深影響了朱元璋,讓他下定決心,去排除萬難爭取更大勝利,也從此改變了自己的蹇滯命運,飛黃騰達幾十年。
當時的朱元璋那是心花怒放,對李善長以禮相待,留下他做幕府的掌書記。於是李善長就跟隨朱元璋,為他出謀劃策,並參與重要事情的決策,主管軍隊的物資供應,很受朱元璋的親近、信任。後來,朱元璋的威名一天天地大起來,各處起義來歸附的將領,李善長觀察他們的才能後,報告給朱元璋任用。又替朱元璋對投誠者表達誠摯情意,使他們能夠安心。在軍中有人因為某些事情相互意見不合,產生矛盾時,李善長就了解事情的原委,從中調停。
短短一段時間,李善長不辭勞苦,充分發揮聰明才幹,確實為朱元璋做了很多事,讓朱元璋十分欣慰沒用錯人。特別是接下來的幾件事,讓朱元璋對李善長更為倚重:一是朱元璋的岳父郭子興聽信流言而懷疑朱元璋,逐漸剝奪他的兵權。同時郭子興還想從朱元璋身邊把李善長拉籠過來輔佐自己,李善長堅決辭謝不去。二是朱元璋在和陽駐軍時,親自率軍攻打雞籠山寨,留下很少一部分兵力給李善長留守和陽,元軍將領刺探得知此消息偷襲和陽,李善長設下埋伏打敗了元軍。
朱元璋認為李善長既有忠心,又有政治、軍事才能,於是越發重用提拔他。朱元璋做吳王的時候,任命李善長做右相國,還封李善長為宣國公。改了百職制度後,以左為尊,朱元璋又任命他為左相國。等到天下平定,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大肆封賞功臣時,仍對李善長另眼相待,厚愛三分。朱元璋在金鑾殿里當著一大幫隨他出生入死、沖鋒陷陣的文官、武將說:李善長雖然沒有戰場上的汗馬功勞,但輔佐我的時間很長,功勞不是一般的大,賜封應該大一點。於是授予他開國輔運推誠守正又臣、特進光祿大夫、大師、中書左丞相,封爵韓國公,每年享受四千石的俸祿,子孫後代可以世襲封爵。還賜給他免死鐵券,可免他兩次死罪,兒子也可沾光免一次死罪。在當時6位封公的大臣中,李善長位居第一,朱元璋對他的褒贊也堪比漢代蕭何,其風光在大明開國功臣中是獨一無二的。
這還不算,朱元璋還把李善長的兒子李祺招為附馬,讓這個明朝第一文臣、開國丞相成為自己的兒女親家。榮耀如此,實在是令滿朝文武羨慕、嫉妒。
自古有言,樹大招風。以李善長的一貫才智,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也許是越老越糊塗,也許是得意忘了形,李善長最終還是驕橫專擅、頤指氣使起來,做出了一些憑借自己的權勢身份凌駕於眾臣百官之上的事來,憑個人好惡,參議文臣、奏罷武將,甚至還把開國老臣劉基排擠逼迫退職回鄉,惹得滿朝不少文武官員對其敢怒不敢言,連皇帝親家朱元璋也對他有些嫌厭,但看在他曾經勞苦功高的份上,隱忍了,只是暗示李善長應趁早退職,告誡他:人之一心,極艱檢點,心為身之主,若一事不合理,則百事皆廢,所以常自檢點,凡事必求至當。今每遇齋戒,必思齊整心志,對越神明。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58歲的李善長被退休。
也許這么早被退休讓李善長在家閑居多年仍有些耿耿於懷,以致於自己的親弟弟李存義捲入了接任丞相胡惟庸的通倭通蒙謀反罪中,被朱元璋特別關照免除死罪後,李善長明知照顧了情份也不去向朱元璋道個歉、致個謝,這讓皇帝親家朱元璋十分不爽。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77歲的李善長仍耄不檢下,大動土木,為擴建別墅,昏了頭去向信國公湯和借300名士兵,被人告了一狀,還不以為然。沒過多久,他竟然還敢不折不撓,三番五次託人,到皇帝朱元璋那裡為自己一個犯了罪的親戚求情赦免,這讓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令嚴刑逼供,徹查李善長求情的親戚丁斌所犯之罪。結果一查,還查出了10年前胡惟庸謀逆之前,曾幾次派人勸說李善長同反,李善長不但不向皇帝和有關部門報告,居然還說出唉,我老了。等我死了,你們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吧!這樣大逆不道的話來。
這還得了,對臣僚本來就十分猜忌的朱元璋怒不可遏,便把李善長賜死。並親自手詔條例李善長罪責,判決除李善長兒子李祺(附馬)和兒媳(公主)及兩個孫子(皇外孫)外,其餘人包括李善長妻、女、弟、侄4家共70多人全部死刑,差不多是滿門抄斬。諾大的一個家,就這樣土崩瓦解毀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李善長劉伯溫是怎麼死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