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宜昌有什麼歷史故事

宜昌有什麼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2-08-04 06:44:48

⑴ 大蝦們,發生在宜昌的有哪些歷史故事

宜昌的歷史故事也太多了吧,三國的故事就不少,可以去看看《三國演義》。最著名的就是當陽的長坂坡,張飛在長坂坡,當陽橋前一聲吼,喝斷橋梁水倒流!
還比如:三游洞的題詞、昭君的出生、屈原……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0908477.html

彝陵決戰開始後,陸遜即命令吳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吳將朱然率軍5000首先突破蜀軍前鋒,猛插到蜀軍的後部,與韓當所部進圍蜀軍於涿鄉(今湖北宜昌西),切斷了蜀軍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軍馮習部,大破之。諸葛瑾、駱統、周胤諸部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守御夷道的孫桓部也主動出擊、投入戰斗。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40餘座,並且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系。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四面圍攻,又殲滅蜀軍數萬之眾。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60723.htm

宜昌乃三國故地,關於三國的故事太多了,民間流傳的就不提了,最著名的恐怕要算猇亭之戰了,也叫夷陵之戰,就發生在現在的猇亭區,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戰猇亭 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 書生拜大將」說的就是此事,其中說的書生就是指的陸遜,宜都市現在還有叫陸遜洲的地方,另枝江董市還有董和的塑像也是三國名人,當陽長坂坡是<<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之地.第四十一回」趙子龍單騎救主」也發生在當陽

⑵ 宜昌有什麼著名的歷史故事

宜昌市歷史悠久,距今一、二十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四、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後為歷代郡、縣、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拔郢燒夷陵,置南郡,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 兩漢時,分屬荊州南郡和武陵郡,置有夷陵、夷道、枝江、當陽、臨沮、秭歸、佷山等縣。三國時,大部地域始屬魏,又屬蜀,旋屬吳。晉置宜都郡,統夷陵、夷道、佷山、宜昌(分夷陵西境而置)4縣,宜昌之名始見於史籍。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同。梁稱宜州,西魏改名為峽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4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為峽州郡,領原4縣,屬山南東道。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峽州,轄原4縣,仍屬山南東道。五代時,峽州曾並入南平國。宋代復稱峽州,仍領原4縣,屬荊湖北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原4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明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3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清順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為宜昌府,改夷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4縣屬荊州府。
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峰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8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蘇區湘鄂邊根據地、歸(秭歸)興(山)巴(東)根據地、荊(門)當(陽)遠(安)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斗爭,在許多地方建立過革命政權。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8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1949年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同月在當陽組建宜昌市黨政領導班子。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分設8個行政區,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9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1951年,改湖北省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署領導。此時,宜昌專署轄9縣1市。1955年7月撤枝江縣,將其轄區並入宜都縣。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8縣1市。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設立宜昌專員公署。1962年6月,復置枝江縣,仍為宜昌專署所轄。至此,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神農架林區劃歸宜昌地區領導,1972年3月復為省屬。1978年8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7月,宜昌市復為省轄市。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長陽縣和五峰縣,分別成立長陽和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宜昌市設置西陵、伍家崗、點軍3個縣級行政區。198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都縣,設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縣撤縣設市。�
1992年3月,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經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並,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此時,宜昌市轄7縣(宜昌縣、枝江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2市(枝城市、當陽市)和3區(西陵、伍家崗、點軍)。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宜昌市猇亭區。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准枝江縣撤縣設市。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昌縣,設立夷陵區。至此,宜昌市轄5區5縣3市。

夷陵之戰
昭君出塞
屈原投江

⑶ 關於在宜昌的歷史故事

宜昌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為楚西塞。西漢初年置縣為縣治,名夷陵縣,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府名宜昌。 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 由於宜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從古至今一直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劉備兵敗夷陵,諸葛亮黃陵廟撰碑,關羽宜昌城點軍,陸遜在宜昌破蜀兵,張飛在三游洞擂鼓督戰,...抗日戰爭時期,宜昌亦是國軍抵抗日寇,保衛陪都重慶的橋頭堡。著名的石牌保衛戰使得國軍取得了對打擊日寇囂張氣焰的勝利,挫敗了日軍進入西陵峽的美夢,粉碎了日軍攻打重慶的部署,遏制住了日軍肆意踐踏的鐵蹄,是中華民族戰爭重大軍事轉折點。它被西方軍事家譽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確立為世界軍事史上中華民族反法西斯取得勝利的著名戰役。而著名的抗日將領——張自忠將軍,則犧牲在宜昌的另外一場戰斗——棗宜會戰中。滄海桑田,如今宜昌城區融峽江特色、水電特色、古文化特色與現代化城市融於一體,使宜昌成為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旅遊名城。 宜昌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和漢代名妃王昭君的故鄉。

⑷ <有關宜昌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宜昌市歷史悠久,距今一、二十萬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長陽人」的活動。境內數十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證明四、五千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遠古屬西陵部落,夏商時為古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為楚國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後為歷代郡、縣、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拔郢燒夷陵,置南郡,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縣,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屬南郡。 兩漢時,分屬荊州南郡和武陵郡,置有夷陵、夷道、枝江、當陽、臨沮、秭歸、佷山等縣。三國時,大部地域始屬魏,又屬蜀,旋屬吳。晉置宜都郡,統夷陵、夷道、佷山、宜昌(分夷陵西境而置)4縣,宜昌之名始見於史籍。南北朝時,宋、齊皆與晉同。梁稱宜州,西魏改名為峽州。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峽州為夷陵郡,轄夷陵、夷道、長楊、遠安4縣,夷陵縣為郡治,隸屬荊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為峽州郡,領原4縣,屬山南東道。天寶初又改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峽州,轄原4縣,仍屬山南東道。五代時,峽州曾並入南平國。宋代復稱峽州,仍領原4縣,屬荊湖北路。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峽州為峽州路,領原4縣,屬河南行省荊湖北道。明初改峽州路為峽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為夷陵州,領宜都、長陽、遠安3縣,治所夷陵,隸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上荊南道。清順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隸屬荊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夷陵州為宜昌府,改夷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宜都、枝江、當陽、遠安4縣屬荊州府。
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宜昌被辟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設立海關,正式對外開放。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改東湖縣為宜昌縣,與興山、秭歸、巴東、長陽、五峰、鶴峰縣屬荊南道。當陽、遠安屬襄南道。1922年,宜昌屬荊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8縣先後屬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於宜昌縣城。枝江縣先後隸屬於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蘇區湘鄂邊根據地、歸(秭歸)興(山)巴(東)根據地、荊(門)當(陽)遠(安)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斗爭,在許多地方建立過革命政權。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8月,中共江漢區委決定成立第四專員公署(亦稱襄西專署),1949年1月改為當陽專署。1949年5月20日在當陽成立宜昌專員公署,同月在當陽組建宜昌市黨政領導班子。6月11日,中共宜昌市委員會、宜昌市人民政府在當陽蘆家灣正式成立。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區解放。宜昌專署機關和宜昌市黨政機關隨即從當陽遷駐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北省分設8個行政區,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轄宜昌、宜都、枝江、當陽、遠安、興山、秭歸、長陽、五峰9個縣。同時劃出原宜昌縣城區和近郊農村置宜昌市,直屬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轄。1951年,改湖北省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區專員公署,1955年改為湖北省宜昌專員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屬宜昌專署領導。此時,宜昌專署轄9縣1市。1955年7月撤枝江縣,將其轄區並入宜都縣。此時宜昌專員公署轄8縣1市。1958年12月,撤銷宜昌專員公署,建立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銷宜都工業區行政公署,設立宜昌專員公署。1962年6月,復置枝江縣,仍為宜昌專署所轄。至此,宜昌專員公署轄9縣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1月,神農架林區劃歸宜昌地區領導,1972年3月復為省屬。1978年8月,撤銷宜昌地區革命委員會,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1979年7月,宜昌市復為省轄市。198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長陽縣和五峰縣,分別成立長陽和五峰兩個土家族自治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宜昌市設置西陵、伍家崗、點軍3個縣級行政區。1987年11月3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都縣,設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當陽縣撤縣設市。�
1992年3月,為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經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並,實行市領導縣的體制。此時,宜昌市轄7縣(宜昌縣、枝江縣、遠安縣、興山縣、秭歸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2市(枝城市、當陽市)和3區(西陵、伍家崗、點軍)。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批准成立宜昌市猇亭區。1996年7月30日,國務院批准枝江縣撤縣設市。2001年3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宜昌縣,設立夷陵區。至此,宜昌市轄5區5縣3市。

⑸ 宜昌的歷史故事

彝陵決戰開始後,陸遜即命令吳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頓時間火勢猛烈,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反攻,迫使蜀軍西退。吳將朱然率軍5000首先突破蜀軍前鋒,猛插到蜀軍的後部,與韓當所部進圍蜀軍於涿鄉(今湖北宜昌西),切斷了蜀軍的退路。潘璋所部猛攻蜀軍馮習部,大破之。諸葛瑾、駱統、周胤諸部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守御夷道的孫桓部也主動出擊、投入戰斗。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40餘座,並且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系。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土著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卸甲投降。劉備見全線崩潰,逃往夷陵西北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四面圍攻,又殲滅蜀軍數萬之眾。

⑹ 關於宜昌的歷史故事

夷陵之戰戰役名稱: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
夷陵猇亭之戰是三國史上三大戰役之一,這三大戰役就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交戰雙方:孫權,劉備
指揮官:陸遜,劉備
爆發於公元222年,是三國時期吳國(孫權)和蜀漢(劉備)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八郡而進行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夷陵戰是劉備的最後一戰,接近10萬大軍兵力,卻大敗於東吳陸遜。應該說這是真正確立三國三足鼎立的一戰:吳國占據荊州,蜀漢保有西川,蜀吳聯盟的削弱也減少了進入休養生息期(正處於曹操逝世曹丕稱帝時期)的魏國受到的軍事壓力,基本確定了三方此後數十年的版圖。蜀漢完全失去了軍事要地荊州

⑺ 宜昌的歷史故事有哪些{30字以內}

1,范縝發表《神滅論》
2,昭君出塞
3,屈原跳江
4,李白游三峽
---------------------
還有一些關於戰爭故事:
劉備兵敗夷陵
諸葛亮黃陵廟撰碑
關羽宜昌城點軍
陸遜火燒連營
趙子龍大戰長坂坡

⑻ 跟宜昌這個城市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除開昭君出寨以外)拜託各位大神

宜昌市,是古代巴文化的搖籃、楚文化的發祥地(巴楚文化之鄉)。這里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以及民族友好的使者——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這片神奇的土地,記錄了無數古往今來的歷史名人。古城周圍山川形勝天下稱奇,歷朝歷代三十多位赫赫有名的文學家、詩人、學者先後來過宜昌。他們無不陶醉於此,留連於斯。自唐宋以來,這里因地理位置偏遠,又成為朝廷作安置處罰官史的地方,遭貶而來的有朝中正直大臣和一些不明不白被貶謫的文人學士。他們各自的經歷和苦吟而出的無數詩文,又給這里留下一部值得研究的「古代貶官文化史」。南朝齊梁間思想家、《神滅論》的作者范縝,仕齊任宜都(宜昌古稱)太守。在任期間,一方面廢淫祀,教民破除迷信鬼神;一方面鼓勵民眾勤於農事,安居樂業。政績斐然,為民稱頌。 1600年前,東晉人袁崧在這里考察山川形貌,寫下了對古代文壇頗有影響的《宜都記》,被現代學者錢鍾書推崇備至,稱之為中國最早獨立成篇的山水記。 至唐代,大詩人李白成長於四川,雖然「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他還是三次歷三峽之險,而且縱情吟唱 三 峽之美。「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句。公元725年,李白離蜀出峽,曾在夷陵(宜昌古稱)小住。住了多久?《郢門(即荊門)秋懷》一詩說:「郢門一為客,巴月三成弦」已作了回答。他的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可說是歷史上最先對江水出峽、險夷交替景象的生動描繪。 除了李白,杜甫與三峽更有一段詩緣。他在夔州一住就將近兩年,寫出了《白帝城最高樓》、《八陣圖》、《詠懷古跡》、《登高》、《秋興》等詩作400餘首,可算是創作上的大豐收,他在夔州居住過的地方,曾建有杜公祠,遺址尚存。公元768年春,杜甫離夔州東下,抵峽州(宜昌古稱)後受到地方官的熱情款待,並在下牢溪畔的津亭,為他設宴洗塵。他寫了《春夜峽州田待御長史津亭留宴》一詩以記其事。他還游覽了附近的山川,所寫《虎牙行》一詩,生動地描述了虎牙(在宜昌境內)的險峻形勢。 唐元和十三年(818),詩人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升忠州(今重慶忠縣)刺史,與弟白行簡一同赴任。恰巧另一位詩人、白居易的好友元鎮,由通州(今四川達縣)司馬徙虢州(今河南靈寶)長史,出峽東下。三人於元和十四年三月相逢於夷陵(宜昌古稱),便乘舟同游江上。他們在上岸尋幽時,發現岩壁間有一奇洞,便入洞飲酒敘懷,通宵不寐。言末盡意,又各賦古調詩二十韻。為記其事,白居易特作《三游洞序》,詩與文均抄寫在洞壁上。今詩已失傳,洞中尚存有明代重刻的《三游洞序》碑。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成為後世的游覽勝地。 唐代「茶聖」、著名學者陸羽,不僅是中國最早的茶葉專家,而且也善詩文,平生著述不下五十卷。他考察栽培茶樹及水質情況,走遍了全國山川。峽州(宜昌古稱)本茶葉故鄉之一,峽江兩岸當然也留下他的足跡。他將天下水列入前茅者計二十種,而鑒別西陵峽口蛤蟆泉水為第四品,故蛤蟆泉號稱天下第四泉。又鑒別香溪水為第十四品,因而香溪也有天下第十四泉之稱。在他的專著《茶經》中還記載有:巴山峽州有兩人合抱的大茶樹。對峽州茶葉也評價甚高:「山南,以峽州上」。 宋景祐三年,一代文宗歐陽修坐貶夷陵縣令。他在此任縣令時,體察民情,教民建瓦屋,增城柵,辟南北之街,作市門市區。還用他那支妙筆,為我們記述了北宋時期古城的市貌風情。「西陵山水天下佳,寄人堪畫圖誇」便出自歐陽修之手。他在任約一年時間,留下了《與尹師魯書》、《峽州至喜亭記》、《祭桓候文》、《黃楊樹子公賦》、《夷陵九詠》等詩五十餘篇(首)。其中不少篇章是今天研究宜昌歷史的重要資料。三游洞岩壁上,還保留歐陽修親筆題刻一處。為紀念這位文學大師,明代在夷陵城(今宜昌城)東修建了「六一堂」,現有跡可導。近年,宜昌文化部門在三游洞附近山頭,修建了仿古建築「至喜亭」,並在亭中豎立了新鐫刻的《峽州至喜亭記》碑。 宋嘉祐年間,著名文學家蘇洵與兒子蘇軾、蘇轍,從故鄉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赴汴京(今河南開封)受任。途經三峽,對峽中風物多有吟誦。到夷陵(宜昌古稱)後,「三蘇」同遊了三游洞,在洞中各賦詩一首寫在洞壁上,因而被世稱作「後三游」。蘇軾過三峽,還留存《入峽》、《出峽》、《至喜堂》、《黃陵廟》、《峽州甘泉》等詩篇。 此外,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被貶到涪州(今四川涪陵)、黔州(今四川彭水)期間,曾於紹聖二年、靖國元年三次到峽州(宜昌)游覽三游洞,並題名洞壁,書寫了《三游洞序》。惜所書《三游洞序》已失,只在洞壁上還殘留他的手跡一處。黃庭堅還在四川萬縣留下了寶貴的《西山碑》。所著《黔南道中記》,有關於三峽風流的記述,也描繪了三游洞的奇觀。 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中年曾至川陝一帶,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軍旅生活。在這里,他寫下了大氣磅礴的《初發夷陵》,又在他的《入蜀記》中,對夷陵古城名勝作了生動的描繪。孝宗乾道六(1170)入蜀時道經三峽,寫了不少詩文。在三游洞游覽時,取山下清洌的泉水煎茶,覺得很甜美,便寫了一首七律詩記述這件事,在詩中贊道:「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於是便留下了「陸游泉」這個名勝。 明清時代,宜昌古城內讀書之風甚濃,隨著社會穩定,加之讀書人中涌現出劉一儒、王篆、趙勉、顧嘉衡、王世恩等一批學業有成的人物。城內相繼興建起爾雅書院、墨池書屋等院舍,使古宜昌城成為鄂西學子們嚮往的地方。宜昌城內現殘存欲傾的青灰色磚木結構建築物,大多是這一時期所建。這些古宜昌人的宅院,雖然大多隻剩斷壁殘牆,但當年的飛檐翹角,仍古樸典雅依稀可辯。時人把每棟這樣的宅院門庭稱之為「朝門」。一座朝門宅院內有五、六道門坎,各家門樑柱上的雕畫十分講究,門口兩旁多立有石凳、石鼓。街巷地面鋪著整齊的青石板,使整個街巷顯得十分幽深、恬靜。從而形成古宜昌宅院建築特色。 相關歷史事件還有: 1、白起燒夷:周赧王三十七年(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即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於史籍。 2、趙子龍大戰長坂坡:渾身都是膽的白袍將軍趙雲,字子龍,是蜀漢五虎上將之一。他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在華夏大地家喻戶曉。當劉備等被曹軍追趕得丟盔棄甲,逃到長坂坡(宜昌當陽),劉備的妻兒走失,許多兵將死的死、傷的傷,被困的被困。趙子龍卻單槍匹馬殺入重圍、往來沖突,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殺死不少曹軍兵將,救出許多劉備的謀臣軍卒,以及劉備的甘夫人與剛滿周歲的兒子阿斗。 3、張飛在三游洞擂鼓督戰:張飛是蜀漢猛將,也是劉備桃園三結義的三弟。建安十三年,曹操率軍二十多萬人攻佔荊襄。劉備率殘部逃奔當陽(今當陽市),曹軍窮追不舍直逼長坂。張飛將20騎斷後,他據水斷橋,橫予立馬,環眼圓睜,吼聲如雷,使曹軍喪膽,不敢逼近,劉備等得以安全脫險。 4、諸葛亮黃陵廟撰碑:作為智慧化身的諸葛亮,幫助劉備攻取四川,曾途經三峽,留下了不少遺跡與傳說:黃牛山麓的黃陵廟(宜昌境內)前,至今立有《黃陵廟記》碑,其碑文相傳說是諸葛亮撰寫,稱武侯碑;傳說諸葛亮入川時,曾把兵書寶劍世藏於峽中,神奇的兵書寶劍峽(宜昌境內)便由此而得名;巫峽中一塊岩壁上,還有所謂「孔明碑」供人憑吊; 奉節河灘上,還傳說諸葛亮當年曾在這兒擺八陣圖使陸遜被困,至今留有遺跡。 5、關羽宜昌城點軍:在宜昌地區,關羽的活動遺跡更多。這位常秉燭夜讀《春秋》的蜀漢名將,在清代被奉為「關聖帝」,全國各地均建有關廟。但是這位驕傲的將軍,由「威震華夏」最終得到「敗走麥城」的悲壯結局。建安十九年,劉備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可能就是這期間,他曾來夷陵(古宜昌城)點視軍馬。今宜昌城區大江南岸點軍坡,傳為關羽當年點兵處,現存「漢壽亭侯點兵處」石碑,為清光緒十一年宜昌總鎮羅縉紳所立。 6、關羽兵敗回馬坡: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攻曹仁於樊城,水淹七軍,魏將於禁投降,華夏震驚。不想吳軍乘機偷襲荊州,使關羽腹部受敵,大意失荊州,兵敗逃往麥城(宜昌境內),後又與兒子關平欲取道羅漢峪溝,向西北突圍,退回蜀漢。當關羽人馬突圍逃到臨沮(遠安縣),行至羅漢峪中的一個三岔路口時,發覺吳兵在此設下埋伏。他正准備回馬尋路,卻已晚矣!赤兔馬已被吳兵的絆馬索絆倒,關羽也束手就擒。回馬坡因此而得名。對於關羽的忠義宣傳及他悲壯的遭遇,在民間影響很大。相傳他遇害後,陰魂游盪到玉泉山(當陽市),高呼「還我頭來」,得到了在玉泉山結廬的普凈法師的點化,至今玉泉山有「關雲長顯聖處」石碑,玉泉寺也由此香火日盛。 今日當陽市境,還留有規模宏偉的關陵、關羽部將周倉之墓、麥城遺址等。長陽縣境也有點河兵、馬回溪等傳說中的關羽遺跡。 7、蜀吳夷陵之戰:被稱作梟雄的劉備,平定四川後在成都稱帝,是為蜀漢先主。吳軍偷襲荊州,他二弟關羽在臨沮(宜昌境內)為吳軍所殺,他誓為關羽復仇 ,遂於章武元年舉兵順江而下,首先佔領了秭歸(宜昌境內)地,相傳秭歸即為劉備征東吳時所築。蜀軍乘勝東進,分兵圍夷陵(古宜昌城),主力直抵夷道亭與吳兵相拒。到第二年夏,蜀軍疲睏,終為陸遜所破,敗逃四川。章武三年,劉備病死於白帝城。這段歷史,演變產生了火燒連營、燒鎧、斷道、白帝託孤等一系列關於劉備的故事與戰爭遺跡。

閱讀全文

與宜昌有什麼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