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巴戎寺多久的歷史

巴戎寺多久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2-06 09:38:46

Ⅰ 吳哥王朝盛極一時,為何在歷史上突然消失了幾百年呢

在我國古代史書中,記載有真臘國,真臘國自秦漢起就與我國交往密切,從隋朝起向中國朝貢,唐朝時改稱“閣蔑”或“吉蔑”,到了宋朝時又改回了“真臘”,元朝稱為“真臘”或“甘勃智”,到了明朝變更為“甘武者”,明萬曆後稱為“柬埔寨”。是的,真臘國就是今天的柬埔寨。早在公元7世紀,真臘國就有了自己的文字,在公元802建立吳哥王朝後,進入了黃金時代,於11、12世紀發展到了頂峰,其標志就是盛極一時的吳哥城。因其主體民族是高棉族,所以其文化也被稱之為高棉文化或吳哥文化。



在這里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個雕塑都是歷經千年的文物,至今吳哥窟迴廊內的浮雕仍然清晰、細膩,浮雕上載歌載舞的場面讓人聯想到征戰勝利,也讓我們窺見了吳哥王朝昔日的輝煌。

Ⅱ 柬埔寨最奇特寺廟,為啥這里的佛像都是面帶微笑

柬埔寨最奇特寺廟,這里的佛像都是面帶微笑目前沒有明確的原因。

作為佛教的第二故鄉,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推崇佛教文化,修建了許多寺廟。不僅在中國,在其他佛教國家,也有許多寺廟。說到寺廟,留給我們的印象通常是佛教聖地,非常庄嚴肅穆。

行走在巴戎寺的廢墟中,令人傷感,但佛像慈祥的面容,充滿神秘的微笑,為寒冷的寺廟增添了溫暖。似乎夜幕降臨時,他們會從牆上跳下來和遊客跳舞。

Ⅲ 世界最奇特寺廟,佛像面帶微笑,究竟是哪裡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生活也更加豐富,更加註重生活質量。很多人在休閑時都喜歡出去旅行,通過旅行可以放鬆心情,緩解壓力,充分的得到休息。除此之外還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獨特魅力,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探索不一樣的世界。


除了微笑的佛像,寺廟裡面還有著生動的迴廊壁畫。遊客們能從中了解到當年的王宮征戰及市民生活的歷史。不同的浮雕壁畫記載著不一樣的經歷,讓遊人們充分感受柬埔寨不一樣的人文歷史。國內外的很多遊客也會專程去巴戎寺觀賞日出日落,美麗的風景也會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心情。

Ⅳ 吳哥窟的歷史和傳說

柬埔寨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1992年,聯合國將吳哥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作為吳哥古跡的重中之重,成為了柬埔寨旅遊勝地。從1993年不到一萬人次,迄至2007年已達二百萬人次,吳哥窟已成為旅遊勝地。一百多年來,世界各國投入大量資金在吳哥窟的維護工程上,以保護這份世界文化遺產。

吳哥窟塔尖頂端日出現象,就是太陽升起時正對吳哥窟塔尖頂端,顯得非常壯觀和美麗。這種現象每年會出現兩次,即分別在3月和9月出現。

吳哥窟會出現這種現象不是偶然,而是建造吳哥窟的高棉祖先智慧非凡,他們根據天文地理原理來建設吳哥窟,將吳哥窟與大自然結合得如此巧妙,使日出剛好出現在塔的尖端,美輪美奐。

(4)巴戎寺多久的歷史擴展閱讀

吳哥古城是柬埔寨的象徵,也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明珠。與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觀」。

吳哥窟作為舉世聞名的建築奇觀,每年吸引了超過百萬的遊客到訪。很多人親眼見識到了吳哥窟的宏偉壯麗,然而卻不知道吳哥窟還隱藏著偉大歷史和值得探索的奧秘。

Ⅳ 吳哥巴揚寺神化的國王石像頭為什麼會重現於世的吳哥古城

歷史總留下很多遺憾,光陰總毀去太多珍奇。龐貝古城、瑪雅文化遺址已讓人們感慨不已,吳哥古城更在叢林之中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吳哥古城是柬埔寨的象徵,它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明珠。它與埃及金字塔、中國的長城、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並稱為「東方四大奇觀」。12世紀前半葉,吳哥王朝進入全盛時期,信奉婆羅門教的高棉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為了祭祀「保護之神」毗濕奴,炫耀自己的功績,而建造了著名的吳哥窟(小吳哥)。

大吳哥位於吳哥窟的北部,是闍耶跋摩七世統治時期建造的新都。吳哥城規模非常宏偉壯觀,護城河環繞在周圍。城內有各式各樣非常精美的寶塔寺院和廟宇。在吳哥城中心的是巴揚廟,它和周圍象徵當時16個省的16座中塔和幾十座小塔,構成一組完美整齊的階梯式塔型建築群。重現於世的吳哥古跡,具有獨特和永久的魅力,這使世人為之傾倒、贊服,同時又使人們產生了無窮的遐想和許多疑問。

疑問之一,是何人建造了美妙絕倫的古城。它的每一塊石頭都是精雕細琢,遍布浮雕壁畫,其技巧之嫻熟、精湛,想像力之豐富,使人難以置信,以至於長時間流傳著吳哥古跡是天神的創造,不可能出自凡人之手的說法。在壘砌這些建築時,沒有使用粘合劑之類的材料,完全靠石塊本身的重量和形狀緊密相連,絲絲入扣。時至今日,吳哥古跡的大部分建築雖歷經滄桑,仍巋然不動。吳哥古跡充分向人們展示了柬埔寨人民高度的藝術才能和偉大的智慧。

疑問之二,通過對吳哥城的規模進行估計,在這座古城最繁榮的時候,至少近百萬居民生活在這兒。可是為什麼這樣一座繁榮昌盛的都城竟會淹沒在茫茫叢林里呢?它的居民為什麼都不見了呢?有人猜測,流行瘟疫或霍亂之類的疾病,使他們迅速地在極短時間內全部死去。還有人猜測,可能是外來的敵人攻佔這座城市後,將城裡的所有居民趕到某一地方做奴隸去了。

疑問之三,在柬埔寨歷史上,放棄吳哥是一個具有重要轉折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一度強大的吳哥王朝的瓦解。那麼,是不是有別的因素呢?中國一些學者認為,這種結局與暹羅人的不斷入侵有關,這使得高棉人做出了撤離吳哥的最終決定。自從暹羅人不斷強大後,使高棉人蒙受深重的災難和巨大的損失。日益衰竭的國力使高棉人無法應付暹羅人的挑戰,只好採取迴避的方法。O.W.沃爾特斯博士也有相似的看法。但是他認為,吳哥王朝的衰弱和抵抗力的喪失,並非完全是暹羅人所造成,而是高棉王族之間內部矛盾斗爭發展的後果。這時,暹羅人入侵,從而導致了吳哥王朝放棄古城之舉。

15世紀上半葉,吳哥王朝被迫遷都金邊,曾經繁華昌盛的吳哥城雜草叢生,逐漸被茂密的熱帶森林所湮沒。由於有關柬埔寨中古時代的史料極其缺乏,重現於世的吳哥古城只能有待後人去探索研究。

Ⅵ 吳哥窟全部古跡有多長歷史

吳哥窟全部古跡距今約860多年歷史,吳哥窟建於12世紀,是蘇利耶跋摩二世皇帝建造。

吳哥窟的整體布局是由一道明亮如鏡的長方形護城河,圍繞一個長方形的滿是鬱郁蔥蔥樹木的綠洲,綠洲有一道寺廟圍牆環繞,綠洲正中的建築乃是吳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須彌山金字壇。

吳哥窟寺坐東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東的長堤,橫穿護城河,直通寺廟圍牆西大門,過西大門,又一條較長的道路,穿過翠綠的草地,直達寺廟的西大門。

吳哥窟現存古跡600餘處,分布於方圓近40平方公里范圍內,大概在1432年,整個吳哥城就被神秘地遺棄,也被人們遺忘,被樹林吞噬。從它被發現,挖掘,一直到今天,吳哥城為什麼被遺棄,一直是個謎。

(6)巴戎寺多久的歷史擴展閱讀:

吳哥窟的景區介紹

1、巴肯山

巴肯山是吳哥主要遺跡群內的一座小山丘,在吳哥窟西北1.5公里處,高67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點,可以騎大象上山。山丘上有一座吳哥廟宇遺跡,是耶輸跋摩一世開始以大吳哥城附近地區為首都後的第一座國廟,亦奠下後來吳哥建築的基礎格局。

2、女皇宮

柬埔寨的吳哥地區,有著上千座的古文明遺跡,其中有一座看似火紅的神廟,稱為」女人的城堡」。位於暹麗省西邊」女人的城堡」,原名為」班德斯蕾」,照柬埔寨文來翻譯,是」謀求幸福」 的意思,當地人則習慣稱這兒為」女皇宮」,那是因為在神廟的中央刻有許多」阿帕莎拉」女神像而得名。

3、十二生肖塔

十二生肖塔在通往吳哥通王城勝利大門的道路的前端,離在吳哥古皇宮前約 1200 米(3937英尺)處。可從東側進出。這座塔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於十二世紀末建成。屬拜雲建築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哥窟

Ⅶ 吳哥古跡的歷史

1.吳哥古跡,又名吳哥考古園,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吳哥(Angkor)是高棉語「城市」的意思。古跡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包括高棉王國從9世紀到15世紀歷代都城和寺廟,如吳哥窟、吳哥城、巴戎寺、女王宮等遺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跡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吳哥地區最主要的寺廟建築吳哥窟(Angkor Wat),由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於1113年至1150年間建造。打破傳統設計,吳哥窟是一座獻給毗濕奴神的須彌山寺,也是當時的國寺。以五塔和三層迴廊構成,外有灌水的壕溝做為鹹海,牆面浮雕神話故事與蘇耶跋摩二世個人的皇室生活。建築佔地廣闊,宏偉壯麗,牆面雕刻生動自然,為高棉古典藝術代表作,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建築。

Ⅷ 吳哥窟的歷史和傳說。

公元9世紀初,高棉國王闍耶跋摩二世統一了柬埔寨地區,自封為「神王」,這一政教合一的傳統延續了近千年,西哈努克國王是柬埔寨最後一位「神王」。印度教的三大史詩之一的神話故事,可以在大吳哥的四個城門、小吳哥迴廊的壁雕等地發現。

Ⅸ 柬埔寨巴戌寺的介紹

巴戎寺坐落於吳哥通王城之中心點,其迴廊東西長160公尺、南北長140公尺;迴廊上方原本皆有木造之屋頂,但由於年代久遠,目前只剩下斷垣殘壁及巨大之石柱供後人憑吊。值得一提的是寺廟之牆壁上仍保存著豐富且生動之雕刻,舉凡古代戰爭記述、尋常百姓之生活百態、洞里薩湖之湖畔風光等皆充分透露著當時之情景,絕對是不可不看的珍貴史跡。那一幅幅活靈活現的壁畫彷佛訴說著一段段遙遠的故事。

巴戎寺共分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外側廊壁雕刻故事性浮雕;頂層為圓形,樹立佛塔。底層浮雕從東門開始順時針行進,看到的分別是:出徵佔婆-林迦崇拜-水戰--水上生活-贏得勝利-斗雞和下棋-軍隊-內戰-大魚吞羊-勝利遊行-馬戲團-占婆人洗劫吳哥。

從外觀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築,最高處是一座塗金的圓形寶塔,它建在兩層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識,這表示天上的佛與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圍建起了48座大小不一的寶塔,眾星捧月一般,簇擁著中心寶塔。每一座寶塔上四面佛的原型就是闍耶跋摩七世本人,所有來這里朝拜景點內景的臣民都驚奇地發現,原來菩薩就是自己的國王,而這樣的國王當然是必須效忠和敬仰的。

巴戎寺的迴廊壁畫也十分豐富,從王宮征戰到市民生活應有盡有。廟宇的建築結構相當復雜,經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現在的建築事實上是由兩座不同時代和造型的寺廟疊加而成的,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巴戎寺的外觀似乎與吳哥窟很相似,但巴戎寺是佛教寺院,它的整體構成是以傳說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須彌山為樣本的(印度教也有須彌山,其細節與佛教的雖然不同,但基本上可以相互對應)。與吳哥窟相似,巴戎寺也建在三層基台上,底層基台尺寸為140MXL60M(南北×東西),二層基台尺寸為72MX80M(南北×東西),三層基台為十字形平面,中心為圓形平面的雕刻塔。各層基台的周圍有圍廊,基台中部和圍廊上共有塔49座,形成林立的塔群。巴戎寺最著名的是刻在塔身的巨大的四面觀音像,象徵著當時高棉王國的強盛。


巴戎寺 (Bayon) 以佛面塔、迴廊壁畫而著名,因為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篤奉佛教,整個寺廟採用佛教教義的須彌山(世界的中心)為概念而起造。中央拔尖、磊磊環堆如同玉米外型的高塔,代表須彌山;四面城牆象徵喜馬拉雅山;城牆與第二層建築之間的環溝空地,代表大海。當時的高棉民眾也信奉印度教,巴戎寺 (Bayon) 的宗教圖像以佛教為主,融合印度教,是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藉由寬大的宗教政策,讓民心迴流國王權力中心的縝密考慮。

四面佛:49座佛塔均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為典型高棉人面容,據說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臉帶安詳的微笑,這就是令吳哥窟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穿行在眾多佛塔間,身處任何一個角落,都浮雕會發現有帶笑的眼睛注視著遊客的一舉一動。

浮雕:巴戎寺的迴廊壁畫也十分豐富,1200米長的浮雕長廊令人驚嘆的刻畫了11000個人物。內層迴廊主要為神話和宗教故事,而外層迴廊則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從戰場廝殺到生產勞動、集市貿易的生活圖景應有盡有,這樣世俗化的雕塑題材在吳哥建築群中是非常少見的。如果時間有限,可以只參觀底層浮雕,第二層規模和技法都稍遜一籌。

巴戎寺 (Bayon) 的浮雕包括兩個畫廊,內畫廊所雕的是印度神話,外畫廊所雕的則有日常生活,諸如街市情景、打魚、節日慶祝,有斗雞、玩魔術等,現在所殘存的浮雕,與其它吳哥古跡有很大的不同。外畫廊描述當時人的日常生活,如送禮、生產、雜耍、建築、拜神、煮飯(也有中國人)等種種生活故事的描述。也有歷史性場面,描述各場戰役的經過。吳哥王朝留下的文字紀錄相當稀少,也難以辨識、了解,巴戎寺 (Bayon) 的壁畫,為後代研究吳哥王朝的學者,提供一個相當可貴的歷史線索,巴戎寺迴廊有關描寫當時的市場、打獵景況的浮雕,是得以了解庶民的生活的寶貴資料。

Ⅹ 吳哥的歷史沿革

吳哥城曾是東南亞歷史上最大、最繁榮、最文明的王國之一的高棉王朝皇家中心。從9世紀的最後10年耶輸跋摩一世(Yasovarman I)遷都至吳哥直到13世紀初期,吳哥諸王統治著南起中南半島南端,北至雲南,東自越南,西到孟加拉灣的大片土地。在此期間,他們動用了大量人力、財力從事大規模建設,以為自己和國都增色。自闍耶跋摩七世後,國勢逐漸衰落,1431年泰族軍隊攻佔並洗劫了吳哥,此後該城便被廢棄。
吳哥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於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在幾百年的建造過程中,吳哥三易中心。第一次王都中心建在巴肯寺(耶輸跋摩一世時代),第二次王都中心是在巴戎寺(羅因陀羅跋摩二世時代),第三次王朝中心又定在巴芳寺(烏答牙提耶跋摩二世時代)。吳哥曾先後兩次遭洗劫和破壞。第一次是在1177年占婆人侵入柬埔寨時,吳哥遭受了劫掠;第二次是1431年暹羅軍隊的入侵,攻陷了吳哥。吳哥遭到了嚴重破壞,王朝被迫遷都金邊。此後,吳哥被遺棄,逐漸淹沒在叢林莽野之中,直到19世紀60年代才被發現,據說是一個名叫亨利·穆奧的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了吳哥古跡。
根據中國商務使者周達觀的生動記載,13世紀末吳哥仍是一個興盛的大城市,也是亞洲最宏偉的都城之一。然而,這時在闍耶跋摩七世王執政時達到頂點的建設狂熱顯然已經終止,一種以小乘佛教為代表的更有克制性的新宗教傾向正在興起,而且在帝國西面建立的泰族王國的軍隊開始侵入高棉心臟地區。到16世紀,當另一份可查的直接記載寫成時,這些趨勢已使這座城市被廢棄了多年,只留下叢林覆蓋的古代廟宇遺跡和一度壯觀的貯水池及水渠廢墟。
在古城滅亡和現代時期開始的4個多世紀中(即從15世紀初期至19世紀末期),人們對吳哥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吳哥窟,這處由小乘佛教僧侶接管並大致保存完好的古跡成為東南亞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在此期間許多來到柬埔寨的早期歐洲旅遊者對這個「消失」的城市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法國殖民地政權建立後(1863),整個吳哥遺址成為熱心的學者們關注的焦點。他們最初是獨立研究,後來得到政府資助的遠東法國學校支持,一批有才能和獻身精神的法國考古學家及語言學家開始了一項全面研究計劃,逐漸積累並掌握的關於吳哥古城歷史,並揭露及引導它的生活的迷人宗教和政治制度方面的知識。考古學家們還堅持了一項艱巨的重建計劃,使古代廟宇群、貯水池和運河在某種程度上恢復它們原來的宏偉規模。
20世紀後半期,柬埔寨出現了政治和軍事動亂,吳哥廟宇群也遭到一些戰爭破壞和盜竊,但主要問題在於被人們忽略。由於缺乏適當管理,許多建築物已為草木所掩蓋,並受風雨侵蝕破壞了。

閱讀全文

與巴戎寺多久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6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9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8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7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