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字的繁體字怎麼寫
「四」字沒有繁體字。
Ⅱ 國的繁體字怎麼寫
國的繁體字寫法如下:
造字本義:名詞,武力守衛的一方獨立疆域,有獨立軍政體系的主權社會。《說文解字》:國,邦也。從囗從或。
白話版《說文解字》:國,諸候受封之地。字形採用「囗、或」會義。
相關詞彙:
1、外國[wài guó]
本國以外的國家。
2、國慶[guó qìng]
指開國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是10月1日。
3、祖國[zǔ guó]
稱自己的國家。
4、中國[zhōng guó]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1949年10月1日成立。成立後的中國,通常稱新中國;成立前的中國,通常稱舊中國。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
5、國魂[guó hún]
指一個國家國民的特有的精神。
Ⅲ 「四」的繁體字怎麼寫
「四」的繁體字是肆。
Ⅳ 的繁體字怎麼寫
「的」字沒有繁體字。
組詞
的確 、標的 、破的 、鵠的 、伍的 、的當
繁體字,亦稱繁體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簡體字表》稱之為正體字,歐美各國稱之為傳統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漢字簡化運動被簡化字所代替的漢字,有時也指漢字簡化運動之前的整個漢字楷書、隸書書寫系統。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標准字。
目前仍然使用繁體字的地區有中國的台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漢字文化圈諸國,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海外華人社區多為繁簡體並存,中國內地在文物古跡、姓氏異體字、書法篆刻、手書題詞、特殊需要等情況下保留或使用繁體字。
Ⅳ 繁體字怎麼寫(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你可以用網路翻譯】
繁簡轉換
MicrosoftWord、Excel中的簡繁轉換功能和Google翻譯中以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為目標語的翻譯。其中MicrosoftWord的轉換品質相對較好,作了很多修訂,不過轉換結果中仍可以找到大量未修訂,不符合目標語表達習慣的地方,而Google翻譯中的修訂僅限於字級別上的修訂,如簡體中文中"頭發"和"發現"是一個字,但在繁體中這兩個發不一樣,Google對大多數這類情況進行了適當的修訂。
影響
在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根據《聯合國憲章》,中文和英、法、俄、西五種語言為聯合國官方語言。1973年中文又被規定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上個世紀70年代,新中國重新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後,聯合國的中文官方文件已經"自動"從繁體字改為簡體字,只有原有的歷史文件仍維持為繁體字。
由於繁體字具有數千年的歷史,所以不僅在中國,在中國周邊國家中,繁體字仍舊具有非常的影響力。簡繁互補是中國文字的演變規律。今天我們知道的字古老的漢字是甲骨文,它的筆畫最簡單。可是到了商周的金文很多字被繁化了,秦的小篆比六國文字繁復,而之後的隸書又有簡化的趨勢,後來的唐楷繁簡相宜最後穩定下來。世界上一些使用漢字的國家也因此進行漢字簡化。比如,日本早就有自己的簡化字(日本新字體),在日本日常生活主要使用新字體,但日本政府並未宣布廢止舊字體,在專有名詞等很多場合中,舊字體仍可使用。新加坡教育部於1969年頒行《簡體字表》,開始正式推行簡體字。當然,繁體字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比如在書法中。更重要的是,繁體字是對漢字演變的一種記錄,如果繁體字徹底消失,漢字的演進鏈條就會缺失一環。
中華人民共和國1971年獲得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藉此全面推動簡體字。聯合國有關一個國家使用的語言文字相關條例也規定,所有地區語言文字和語言文字來源於該國所使用的現代語言,應保持一致。繁體字用於台灣、香港、澳門。簡體字用於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北美的華人圈、東南亞的華人社區,則繁簡並用。另外,像日本、韓國也使用相當多的繁體字。
Ⅵ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繁體字怎麼寫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繁體字:
Ⅶ 中國傳統文化用繁體字怎麼寫
中國傳統文化的繁體字: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孔子為代表的道儒文化為主體,中國約5000年歷史中延綿不斷的政治、經濟、思想、藝術等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總和。
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000年優秀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根本。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Ⅷ 「史」的繁體字怎麼寫
「史」字的的繁體字是:史,是它本身。
出處:自去史職,五載復還。——《後漢書·張衡傳》
白話譯文:自己辭去官職,五年後歸來。
筆順讀寫:豎折橫撇捺
拼音:shǐ
部首:口
部外筆畫:3
總筆畫數:5
五筆86:kq
五筆98:kri
筆順編號:25134
釋義:
1.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亦指記述、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科:歷史。通史。斷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學史。史詩。史部(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包括各類歷史著作)。史壇。史評。史前(沒有書面記錄的遠古)。史不絕書。
2.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太史。內史。
3.古代官職:刺史。御史。
4.姓。
5.(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簡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來表示掌管文書記錄。本義:史官)
6.史冊;歷史。
7.虛飾;浮誇。
8.指畫師。
演變過程:
相關組詞:史書 、秘史 、史前 、歷史 、史官 、通史 、史策 、講史 、史實 、國史 、修史 、史學 、信史 、青史
1.史書[shǐ shū]
記載歷史的書籍。
2.史前[shǐ qián]
沒有書面記錄的遠古:史前時代。史前考古學。
3.歷史[lì shǐ]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個人的經歷:地球的歷史。人類的歷史。
4.通史[tōng shǐ]
貫通古今,並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作敘述的史書。如《史記》《資治通鑒》《中國通史》等。與「斷代史」相對。
5.講史[jiǎng shǐ]
我國古代民間流行的口頭文學形式,主要講述歷史上朝代興亡和戰爭的故事,篇幅較長,如《三國志平話》、《五代史平話》等。
6.修史[xiū shǐ]
編寫史書:直筆修史。
Ⅸ <中國 >這個字 繁體字怎麼寫
在輸入法裡面添加微軟拼音輸入法,
然後把輸入法工具條調出來,
右鍵->簡/繁,點繁就可以輸入繁體字體了
Ⅹ 歷史的繁體字怎麼寫
歷史的繁體字(史是簡繁同體,史的繁體字就是史):
一、歷史的釋義:
1、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個人的經歷:地球的~。人類的~。
2、過去的事實:這件事早已成為~。
3、過去事實的記載。
二、引證:
1、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資本主義絕種,要使它……變成歷史的東西。」
2、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學問,待從新整理者甚多,即如歷史,就該另編一部。」
(10)中國第四歷史檔案館的繁體字怎麼寫擴展閱讀
歷史的近義詞:汗青、史書、史籍
一、汗青[ hàn qīng ]
解釋:古代用來記事的竹簡,是用青竹烤去水分做成的。烤時竹子上冒出的水像汗一樣,所以古人稱竹簡為汗青。後用來泛指書籍史冊。
二、史書[ shǐ shū ]
解釋:記載歷史的書籍。
三、史籍[ shǐ jí ]
解釋:歷史書籍。
引證:瞿秋白 《<餓鄉紀程>跋》:「幾世紀幾千年的史籍,正象心血如潮,一剎那間已現重重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