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會有中國5千年歷史看山西,3千年則看河南的說法
文明是歷史的傳承,是一種創新的智慧。縱觀歷史可以知曉,人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約兩百萬年前,然而中華民族的祖先成為真正的文明人卻只能從四千七百多年前算起,彼時正是公元2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這就有了老百姓口耳相傳的“中華上下五千年”。
從時間線來看,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上下五千年”,從地理來看,也有一句常見的俗語:“五千年的歷史看山西,三千年歷史看河南。”
五千年歷史看山西
關於山西,許多人都知道這里是座歷史古城,隨隨便便就能舉出一些有重大歷史影響的人和事情,比如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長平之戰;比如趙氏孤兒;比如滿門忠烈楊家將……但山西的歷史其實遠不止此。這里不僅是經濟政治的重要盤踞點,更有可能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始源地。
不忘來處,方有歸途
古話說:“讀史使人明智。”許多人讀歷史,就將歷史看作智慧的源泉。但其實歷史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民族的過去,是民族的來處。勿忘來處,方有歸途。
㈡ 華夏五千年是什麼意思我們中國真的有那麼長歷史嗎那其他國家呢
這個只是傳統的說法,事實中華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來說這個五千年是從大禹治水那時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時間根據目前的考證應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時.不過五千年文明之說早已有之,以當時的學術水平自然不能考證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地說五千年了為什麼說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
最近,夏商周斷代工程己經取得突破性成就。專家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確定夏代始年約為公元前2070年。黃帝事夏一千年左右。這樣算來,從黃帝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歷史。
㈢ 中國五千年歷史看哪裡
中國五千年歷史的發展,主要是以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為紐帶,中華文明的發展進步過程即是中國五千的的歷史,所以要研究中國歷史就離不開研究中華文化。
㈣ 華夏五千年指的是什麼
華夏五千年
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里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這是中國五千年的意思。
㈤ 大家都說華夏五千年歷史,從秦至今才兩千年,那麼另外三千年發生了什麼
熟悉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擁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這是一件非常讓人驕傲的事情,但是如果仔細去算中國歷史,從秦始皇時代算到現在,時間也就是從公元前221年開始算起,到現在也才過去了2000多年。那麼剩下的3000年到底該怎麼算呢?
根據推斷,陶文據我們現在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而這些大量記載文物的穀物出土,都能證明我們的歷史超過5000年。秦之前的3000多年只不過是因為文字資料不足而記錄較少。這段時間到底延續了多長,現代人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值,就只好說它是中華文化5000年歷史的一部分。從1900年之後,國際考古學家已經陸續發現了8000年之前的文物。
㈥ 華夏五千年,歷史知多少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自從歷經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後,人類就進入原始母系社會。之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部落的逐漸形成,父系氏族社會出現,人類社會進入三皇五帝時代,之後堯舜禹禪讓天下,一度被後世稱為美談。後來禹聯合各大部落,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政權——奴隸制的夏朝。
夏朝歷經將近400年的歷史,公元1600年在商部落的首領成湯在伊尹的輔佐下,滅亡夏朝建立商朝。商朝歷經將近600年王位傳到紂王手裡,紂王暴虐無道,公元1046年周部落首領姬發在國師姜子牙的幫助下,滅掉商朝建立西周。西周後來傳位到了周幽王手裡,在「烽火戲諸侯」的鬧劇下,西周滅亡。
之後周平王在諸侯的幫助下擊退犬戎,將都城遷到洛陽,史稱東周。後來周桓王敗給鄭庄公,東周王室從此大權旁落,進入春秋爭霸、戰國七雄的時代。公元前221年,西方的秦國君主嬴政經過十年的征伐,成功滅掉六國統一全國。
之後嬴政建立中央集權的秦朝,自己自稱皇帝,中國從此進入封建社會。但是秦朝施用暴政導致百姓不堪重負,最後農民起義爆發,劉邦和項羽逐鹿中原,最後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建立漢朝。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西漢末年王莽篡漢,之後天下大亂。皇室後裔劉秀臨危受命重整江山,建立東漢。東漢傳位將近200年,迎來了魏蜀吳三國時代,三國鼎立局面一度僵持四五十年,之後司馬炎篡位曹魏,先後滅掉蜀吳統一天下,建立西晉。西晉在經歷「八王之亂」後,緊接著五胡亂華,西晉被滅,北方被少數民族政權先後占據;南方先是司馬睿建立東晉,被劉宋、蕭齊、蕭梁、陳朝先後易主。
後來北方被北魏統一,之後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後來東魏被篡為北齊,西魏被篡為北周。再後來北周滅掉北齊,然後外戚楊堅篡周建立隋朝。
只可惜隋朝隋煬帝施行暴政農民起義蜂擁而起,李世民擊敗群雄,建立唐朝,勵精圖治後,成就了「貞觀盛世」。但是之後武則天一度篡唐立周,索性後來唐玄宗李隆基復國成功,開啟了「開元盛世」。但是好景不長,後來唐玄宗沉溺酒色,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由盛轉衰。
唐朝滅亡後,就進入了五代十國時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中原政權先後出現,而中原以外地區小國林立,前前後後一共出現10個政權。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隨後主義滅掉其他割據政權,統一全國。宋徽宗時北方的金人南下入侵,擄走了徽宗欽宗,北宋滅亡。後來趙構在義軍的擁護下建立南宋,但是趙構只想偏安一隅,最後竟然勾結饞臣秦檜殺害了抗金英雄岳飛。
在金朝和南宋末年,北方的蒙古族興起,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蒙古族迅速擴張發展,最後蒙古滅掉了金朝。後來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滅掉了南宋,一統全國。
但是元朝排斥外族,種族歧視很大,所以僅僅過了100多年就被興起的朱元璋給滅掉了。朱元璋即位後建立明朝。他的兒子朱棣篡位後派遣鄭和下西洋,創造了「永樂盛世」。明朝傳位17帝,最後農民起義軍攻佔北京城,崇禎帝弔死萬歲山。
但是農民起義軍並沒有一統天下,他們被北方興起的後金政權給打敗了,最後後金進入關中,掃清了關內各股南明勢力,最後一統天下,改國號為清。
清朝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英明帝王的治理,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但是後來因為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落後於世界,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戰敗簽訂了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之後又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加速了清朝的覆滅,1912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覆滅,中國正式結束了封建時代。
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
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㈦ 中國上下五千年,我們應該銘記哪一段歷史呢
歷史從來不相信選擇,因為歷史也從來無法選擇──任何一段歷史,都是曾經實實在在發生過的真實事件,容不得我們後人肆意篡改,更不容許我們忽略、無視那段沾滿了榮光或淚雨乃至血肉的真實存在。
凡是我們民族繁衍生息經歷過的,我們都必須銘記。無論這段歷史帶給了我們多少無尚的榮光或者莫大的恥辱,我們都需要銘記,並永誌不忘──一個忘記了歷史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出息、沒有未來的民族。
我們無法選擇歷史時段來重生淬煉,但我們有權銘記任何一個讓我們背上沉重枷鎖的歷史時刻,這會促使我們在回味與咀嚼中,重溫歷史,品嘗歷史,再塑歷史,強悍歷史。這也是歷史在現階段,賦予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歷史使命。我們無法躲避,我們必須拾階而上。
㈧ 華夏五千年歷史朝代
歷史朝代順序:
1、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
2、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3、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6、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7、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8、玄漢:公元23-25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16、十國:公元891-97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
(8)華夏五千年歷史看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