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到什麼作文

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到什麼作文

發布時間:2022-08-05 19:06:54

1. 學習歷史的好處作文400字左右

一、
在成長階段,我們身邊都存在著許許多多不同愛好的人,有的愛天文,有的愛地理,有的愛音樂……而我卻對歷史情有獨鍾,無比熱愛。
我愛學歷史,我有過這樣的經歷,比如:我從小就對歷史無比的熱愛,這就是最大的特點。幼童時就開始讀有關於歷史的書,聽爺爺說:「歷史這門課程,非常神秘,非常奧妙,需要很深的探究才可以成功,才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史學家,只有足夠的歷史知識,才可以成為一個經驗豐厚的史學家。」
我從小就開始學習歷史,每一天都不放鬆對這門知識的學習,從中我學到了祖國的光輝歷史,還知道了祖國的艱難歲月,懂得了落後就要挨打的慘痛歷史教訓。我們的祖國的貞觀之治和康乾盛世,還經歷過鴉片戰爭和火燒圓明園的過去,出現過像漢武大帝與康熙大帝這樣的聖賢之君,同樣也出現過丟下江山,把江山和人民扔給兇殘的敵人,任列強宰割,自己躲起來過著逍遙日子的咸豐皇帝皇帝。也有一心維新變法立志強國、救國、救民的光緒皇帝。可惜,由於他沒有掌握實權,最終遺憾告終,含恨而死。許許多多的忠臣奸臣,他們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各種角色,留下了眾多的不解之謎。
只有我們「愛」歷史、「學」歷史、「懂」歷史,才能把這些有趣的歷史未解之謎一個一個正確的解開。
二、
戴爾卡耐基先生曾經說過「整部人類歷史是用一支悲涼的筆所寫成:殺戮、瘟疫、飢餓、貧窮……」!我沒能完全讀懂卡耐基先生的意思,也許在這里只能算是斷章取義.
說到歷史,我們第一反應都會想到中學時期學習的中國、世界古近現代史;我也會.說到學習歷史的作用,我們首先會認為是增長了自己的見聞感識,以此作為我們交談時的一個資本或者是應對時的一種策略;我也是.學習了歷史,我們都想滿足個人的自重感,不管是交談還是傳教,都在為自己的價值得以體現而努力.越來越少的人會從歷史的車轍中體驗人性冷暖,繼而有所悟、有所用.現在的年輕人,我大抵將他們分為兩類人:「窮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當然,這樣劃分,不止是以他的財產經濟狀況為依據,還會以由經濟地位帶來的社會地位以及附帶產生的心理優劣勢作為界線.窮人和富人也僅僅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已.幸福?談到幸福,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覺得自己還夠不上幸福,即使你在別人的眼中已經足夠闊綽、安逸.
你不妨去看看,現在的「窮人」的孩子,或者更確切地說,學生(現在的孩子大多在20歲前都是學生這一角色),總會有對現實的不滿,認為世事不公,壓力漸增,奮斗就似苦海.我也會有.更別去比作古代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了.卡耐基先生告訴我們「當你感到心情沮喪時,請去讀一讀歷史吧,將自己的眼光延伸到千年之外,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你會發現:自己的煩惱是多麼的不值一提」.因為「整部人類歷史是用一支悲涼的筆所寫成:殺戮、瘟疫、飢餓、貧窮……」.我們能安安靜靜地生活——沒有殺戮彌漫,沒有瘟疫頻發,沒有飢腸轆轆,沒有窮困潦倒——難道真的要去期待亂世出英雄的機會出現嗎?
相比於「窮人」的孩子來說,富家公子們更有必要去讀一讀歷史了.我一直堅信,一個人若要取得成功,獲取認可,就必須經歷過挫折再爬起身.大學時期,教學樓課室總會有很多名言警句激勵著我們,初次見到有一幅字寫得不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也許是興趣使然(字寫得不錯),每次我都會去端詳一陣.是的,我們必須承認,「富人」的孩子無論從出世還是經歷,他們都可算是見多識廣,起點相對要高,而這往往也是他們最終可能失敗的起緣.讀一讀歷史,看一看前輩們用心譜寫的辛酸血淚史,降低自己的起點.慎重自己的定位,不要對別人有太高的期望,腳踏實地,也許會更好一點.
我第一次系統地接觸到歷史,是在初中時候,當時是說中國歷史,老師總把中國古代史從黑板的最左邊畫到最右邊,呈一條波峰波谷間隔的波浪線,每一個朝代都有興與衰,如此更替.而每一個朝代的開始都是由一些偉大的人物創造出來的.這些人,應該可以稱為成功人士,他們大多都是經歷過貧窮或者挫折,並最終開辟輝煌,明太祖朱元璋尤為如此.同時,一個朝代的滅亡,也正是因為「富人」的孩子沒有讀好歷史,最終成就了另一個「窮人」的孩子.外國的修鞋匠、小學徒等等「窮人」成就偉大事業的也不乏其人.
前段時間,讀到我們現代的語言大師馮鞏先生,馮國璋嫡孫,他的成功史.一個本該「富人」的孩子,怎麼走過自己的「窮人」時光,再走向「富人階層」,並最終取得輝煌.
歷史,我們要謹記「整部人類歷史是用一支悲涼的筆所寫成:殺戮、瘟疫、飢餓、貧窮……」,歷史的作用就是這樣簡單.

2. 你從歷史中學到了什麼

隋煬帝讓我學到做好事也要講究方法的,你以為的好事,你做的好事,並不一定對世上所有人都是好事。

3. 以歷史的啟迪為話題作文800

寫作思路及要點:題目要求作文以歷史的啟迪為話題,既然是歷史的啟迪,就要對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在腦海中構思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歷史人物或事件,這些令你印象深刻人的物和事件給你帶來的啟迪有哪些,再整合這些構思,將它們串聯起來,進行描寫。

作文:

熱愛祖國是每個人的本能,一出生愛國的幼苗就在我們的心中不斷成長,變得越來越茁壯。所以,我們關注我們的祖國,關注著祖國一點一滴的成長。當看足球賽時,我們焦急不已,在心底為我國的足球隊員加油打氣,也在為他們默默祈禱。

每進一次球,便會迎來我們的一片歡呼雀躍,每失一次球,便又是一片唉聲嘆氣。是的,我們關注我們國家的名譽,我們熱愛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有源遠流長的古今文化,有豐富多彩的神秘歷史,有美麗多姿的自然風光。祖國帶給我們無限的自豪之感。

最讓我刻骨銘心的,就是中國特有的兩種精神一革命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勇於抗戰,艱苦奮斗,不屈不撓。在中國近代史上,發生了不少戰爭,但中國人民不畏懼,勇於斗爭。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戰斗到最後一刻,最後,毅然跳下懸崖,令敵人膽戰心驚。

邱少雲在與敵人戰斗時,敵人的炮火引起烈火,為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潛伏部隊的安全,邱少雲嚴守潛伏紀律,紋絲不動, 直至壯烈犧牲。黃繼光在一次戰斗中, 用身軀堵住了敵人的機槍射口,掩護戰友奪回陣地,自己卻壯烈犧牲。

年僅15歲的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刀子,面不改色心不跳,從容就義,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他人的平安。這-場場悲劇帶來我們無限的悲憤與傷感,卻又帶給我們無限的啟發。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這種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個人因公殉職時,年僅22歲。但他卻被幾代人所銘記,且影響了幾代人,他就是雷鋒。他是一個貧困的孤兒,在舊社會,他飽經磨難。新中國成立後,他受到黨和人民的情切關懷,在每一個崗位上都兢兢業業的工作,默默無聞的為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

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我們是生活在21世紀的少年,英雄的年代早已遠去,但他們視死如歸,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感一直激勵著我們。而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是多麼好哇!

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我們的革命先烈為創造我們這樣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所付出的一切的一切。我們要弘揚延安精神,繼承革命傳統,艱苦奮斗的學習,將愛國之心化為愛國之行。中國現今還只是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有自己偉大的理想一讓我們的祖國變為發達國家。

也許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 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的光輝旗幟,銳志進取,自強不息,用手中的知識創造出一個泱泱大國一中國。

讓我們重踏長征路,追尋金色的理想,明媚的春光,紅的太陽!

(3)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到什麼作文擴展閱讀:

常用的寫作方法:

1、說明法。

採用說明法描寫物品時,首先要真實地說明它的特點,其次要抓住重點來說明。例如對物品的各部分進行說明時,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質地;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特點;有的部分,可以說明它的作用。此外說明物品的歷史、特點或用途時要圍繞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遠。

2、內外結合法。

從外面看建築物,主要了解建築物的輪廓,使讀者對建築物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從內部看建築物,主要了解建築物的構造,因此要作詳細的介紹。從外面觀察建築物要著重從整體上進行描寫,切忌寫得支離破碎。

從內部觀察建築物要細致,因此要按方位順序依次進行介紹,這樣才能條理清楚,讀者也看得明白。採用內外結合法描寫建築物,要注意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法。

3、遠近結合法。

同一棵植物,遠看和近看是不一樣的。這同照相一樣,放在照相機的前面和遠離照相機,攝下來的照片是大小不相同的。採用遠近結合法描寫植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的形狀和顏色的特點,給讀者以完美的印象。

要把觀察點交代清楚,也就是要說清楚是遠看的還是近看的。其次要注意敘述的順序,或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這樣文章才能條理分明。

4、時序變換法。

植物各個部位的形態和顏色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我們把植物在不同季節的特點寫出來,同時把前後有關的情況交代清楚,就等於在不同的時間給植物拍了彩色照片。看了這一組彩色照片,讀者對它就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採用時序變換法描寫植物,首先要注意在平時積累資料。要有計劃地在不同季節對同一植物進行仔細觀察,並記下觀察日記,這樣,寫作時才能對積累的材料進行取捨,寫出一篇好文章。其次要注意觀察的連續性。

4. 從中國歷史故事中學到了什麼 1000到1400字

如果文言基礎好的話,推薦讀二十四史,雖然有些地方不太真實,但畢竟是官方史書,我讀的就是二十四史。文言基礎一般,就先去買一本中國通史,什麼版本都行,看過之後可以挑自己感興趣的朝代或歷史人物,去讀斷代史或人物傳記。中國通史語言都比較干,怕枯燥就去看歷史講評,像百家講壇系列,明朝那些事兒,不過那些都屬於一家之言,有些地方主觀色彩很重,建議先了解一下正史再去看專家學者講的歷史,否則有可能對自己的歷史觀產生影響。如果要推薦書籍,我認為史記最好,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啊。其次就是三國志,因為我喜歡三國這個驚心動魄的年代。

5. 我從歷史中學到了語文作文

在歷史的長流中,語文幾乎無處不在,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使我不禁感嘆,語文這一學科怎會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開始運用文字來作為信息的載體,用來記錄社會的發展,用來鐫刻歷史的變遷。而在這飛速發展的時代中,我猶如一顆小小灰塵,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微不足道,但卻見證了一代代的先哲們嘔心瀝血的巨著,為後來的時代,後來的子孫,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在那個遙遠的時代,人們用粗糙但卻形象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譜寫了一篇篇感人肺腑的詩句,吟誦了一曲曲回腸盪氣的歌謠,讓我們在古人的文字感受到了時代的縮影。

當我翻開歷史教科書的時候,有一句話直躍入我的眼簾,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這是秦始皇時期,陳勝吳廣起義時,陳勝振臂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八個字,卻深深地震撼了我,是啊,那些出身於貴族世家的人難道就是天生的嗎?這是那個時代飽受壓抑的人們向世界、向帝王、向人民,所發出的第一聲吶喊,這聲吶喊穿越古今,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正的開啟了人們對於自由的嚮往,推動了整個時代的發展,我感到非常慶幸,古人能夠把它記錄下來,讓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也能夠感受到語文獨特的魅力。

到了現代,語文的發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了,電腦、影視、報刊,到處存在著語文的身影,可謂是包羅萬象,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去思考一下,我們身處在這個充斥著網路語言的時代中,應該如何去保護我們信仰,我們的文化,甚至是我們的文字?我知道順應時代的變化是必然中的必然,但是身為中華民族的脊樑,我們也應該為自己敲響警鍾。因為,有一句話曾這樣說:「如果數學是基礎,那麼語文就是基礎中的基礎。

6. 關於中學生歷史讀後感作文1000字

我向來對中國歷史總是一種模糊的感覺。因此,我對於中學生歷史很感興趣。但是,我讀起來卻磕磕絆絆,困難重重,總沒有一種順暢淋漓的感覺,很多的觀點論述也沒有非常透徹的理解。
在名為中學生歷史,深入的研究,只需求了解個大概、懂個基本的發展脈絡,而不可能具體到歷史中的每一個細節。學習歷史如此,學習外國歷史更是如此。為了這教學的需要,作者乃開始將這中國幾千年歷史予以壓縮。而到後來,這「大歷史」的綜合研究方法更成為作者的一種研究進路。更多的是從宏觀視野去看待歷史,不拘泥於細枝末節,而是縱橫交叉,記錄朝代的更替演變,也放到世界歷史中去對比研究,從中我們可看出中國歷史的興衰榮辱。
作者在書中將中國的幾千年發展歷史分為了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權、官僚體系、意識形態逐漸形成的時期;第二段是從城市商業和國際(邊境)貿易中產生了商業社會的種子,但這種子在官僚體系、自耕農經濟和意識形態面前,只是發展出了服務於宮廷地主玩樂所需的奢侈品生產與商業;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來侵略與沖擊,開始尋找強國的途徑,從清末的洋務自強運動到維新變法、立憲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革命,直到改革開放,這一波一波的革命終於推翻了封建帝制。

歷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歷史轉向的背後,都是政治、社會等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結果。我覺得這本書的成功之處是作者把專業的歷史知識寫成了趣味讀物,卻又蘊含歷史沉重感與深刻的歷史的反思。特別是書中對當今社會的預言的兌現讓我佩服不已。由此也實現了歷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為鑒。讓我感悟到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輪回。如果把自己置身於「人生大歷史」中來看,最大的收獲便是了解在歷史的洪流中每個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因此對於生活中的許多紛擾,片刻的痛苦與偶爾的得失又算得了什麼呢?。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不要去嘗試做一個成功的人,要盡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也許我們可以以一種更加淡定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笑看人生。

我始終堅信著一句話「只要努力了,世界上沒有不會成功的事情。」但是,對於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們要微笑面對。「改變那些你能改變的,接受那些你不能改變的。」這樣我們在以後忙碌的生活中才不會覺得迷茫。人生原本就是十分渺小,惟有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才能讓其變得壯大起來。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無論什麼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瑕疵。而我們存在的理由,就是用自己的一切去修補社會上出現的裂縫。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向大家體現出你存在的價值關鍵就是要讓自己的生命放出光彩。

7. 我們能從古代歷史中學到什麼

從秦始皇那裡,我們知道了不要對別人太苛刻,要允許別人發牢騷;
從漢武帝那裡,我們要學會無神論,不要相信有什麼神仙,不要迷信。要善始善終。
從唐太宗那裡,我們知道了要民主,要傾聽基層群眾的呼聲。
從唐玄宗那裡,我們知道了有時愛情和事業有時就像魚和熊掌;
從宋太祖那裡,我們知道了要寬容;……

8. 你從歷史里學到了什麼呢

據《舊唐書·魏徵傳》記載,早在千多年前偉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就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了原句為:

太宗謂梁公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太宗對梁公說:“用銅當作鏡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我把這三種鏡子當作寶貝,用來防止自己犯錯。現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

我們中華民族畢竟是世界人類文明的一部分,繼承和發展世界歷史文明是我們中華民族責無旁貸的重任,也是我們國家經濟建設高度發展和社會文明高度進步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這一點,從自身學習做起,從教育下一代重視學習世界史做起,創造學習環境和氛圍,我們在不遠的將來會看到一個更加繁榮強大、文明博愛的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最高點。

9. 歷史領我走進新天地作文600

戴爾卡耐基先生曾經說過「整部人類歷史是用一支悲涼的筆所寫成:殺戮、瘟疫、飢餓、貧窮……」!我沒能完全讀懂卡耐基先生的意思,也許在這里只能算是斷章取義.
說到歷史,我們第一反應都會想到中學時期學習的中國、世界古近現代史;我也會.說到學習歷史的作用,我們首先會認為是增長了自己的見聞感識,以此作為我們交談時的一個資本或者是應對時的一種策略;我也是.學習了歷史,我們都想滿足個人的自重感,不管是交談還是傳教,都在為自己的價值得以體現而努力.越來越少的人會從歷史的車轍中體驗人性冷暖,繼而有所悟、有所用.現在的年輕人,我大抵將他們分為兩類人:「窮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當然,這樣劃分,不止是以他的財產經濟狀況為依據,還會以由經濟地位帶來的社會地位以及附帶產生的心理優劣勢作為界線.窮人和富人也僅僅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已.幸福?談到幸福,我們每一個人都會覺得自己還夠不上幸福,即使你在別人的眼中已經足夠闊綽、安逸.
你不妨去看看,現在的「窮人」的孩子,或者更確切地說,學生(現在的孩子大多在20歲前都是學生這一角色),總會有對現實的不滿,認為世事不公,壓力漸增,奮斗就似苦海.我也會有.更別去比作古代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了.卡耐基先生告訴我們「當你感到心情沮喪時,請去讀一讀歷史吧,將自己的眼光延伸到千年之外,站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你會發現:自己的煩惱是多麼的不值一提」.因為「整部人類歷史是用一支悲涼的筆所寫成:殺戮、瘟疫、飢餓、貧窮……」.我們能安安靜靜地生活——沒有殺戮彌漫,沒有瘟疫頻發,沒有飢腸轆轆,沒有窮困潦倒——難道真的要去期待亂世出英雄的機會出現嗎?
相比於「窮人」的孩子來說,富家公子們更有必要去讀一讀歷史了.我一直堅信,一個人若要取得成功,獲取認可,就必須經歷過挫折再爬起身.大學時期,教學樓課室總會有很多名言警句激勵著我們,初次見到有一幅字寫得不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也許是興趣使然(字寫得不錯),每次我都會去端詳一陣.是的,我們必須承認,「富人」的孩子無論從出世還是經歷,他們都可算是見多識廣,起點相對要高,而這往往也是他們最終可能失敗的起緣.讀一讀歷史,看一看前輩們用心譜寫的辛酸血淚史,降低自己的起點.慎重自己的定位,不要對別人有太高的期望,腳踏實地,也許會更好一點.
我第一次系統地接觸到歷史,是在初中時候,當時是說中國歷史,老師總把中國古代史從黑板的最左邊畫到最右邊,呈一條波峰波谷間隔的波浪線,每一個朝代都有興與衰,如此更替.而每一個朝代的開始都是由一些偉大的人物創造出來的.這些人,應該可以稱為成功人士,他們大多都是經歷過貧窮或者挫折,並最終開辟輝煌,明太祖朱元璋尤為如此.同時,一個朝代的滅亡,也正是因為「富人」的孩子沒有讀好歷史,最終成就了另一個「窮人」的孩子.外國的修鞋匠、小學徒等等「窮人」成就偉大事業的也不乏其人.
前段時間,讀到我們現代的語言大師馮鞏先生,馮國璋嫡孫,他的成功史.一個本該「富人」的孩子,怎麼走過自己的「窮人」時光,再走向「富人階層」,並最終取得輝煌.
歷史,我們要謹記「整部人類歷史是用一支悲涼的筆所寫成:殺戮、瘟疫、飢餓、貧窮……」,歷史的作用就是這樣簡單.

閱讀全文

與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到什麼作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