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阜平塔溝為什麼叫塔溝
塔溝里以前肯定是一溝子塔,所以叫了個塔溝
❷ 阜平縣以前叫莞縣嗎
不是,保定下轄的順平縣以前叫完縣,199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完縣改名順平縣。1995年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並,順平縣屬保定市。
❸ 皁嶢縣在那個省
中國沒有「皁嶢縣」地名,只有阜平縣,在河北省保定市。
阜平縣,隸屬河北省保定市,東與曲陽、唐縣交界,東北與淶源為鄰,西與山西省五台縣相接,西北與山西省繁峙縣接壤,南與行唐縣、靈壽縣毗連,北與山西省靈丘縣交接。全縣面積2496平方公里,轄6鎮7鄉1個社管會。漢族為主
,有蒙古、回、滿、藏、苗、壯等少數民族。阜平為全山區縣,屬太行山山系,境內地形復雜。屬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氣候為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阜平縣情的特點是老區、山區、貧困地區「三區合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四軍挺進阜平,在這里建立了中國北方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阜平縣政府。抗日戰爭時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被譽為「模範根據地的模範縣」。2013年時任國家主席習近平來阜平考察後,各方提供年均3億元的扶貧資金,該數字是阜平過去20年扶貧資金總和的1.5倍。
❹ 阜平以前分幾個區
您好,阜平是縣城,不分區,設鎮、鄉。
2000年,阜平縣轄5個鎮、8個鄉:城關鎮、平陽鎮、龍泉關鎮、城南庄鎮、天生橋鎮、王林口鄉、台峪鄉、大台鄉、史家寨鄉、下庄鄉、吳王口鄉、北果園鄉、砂窩鄉。
2010年,阜平縣轄5個鎮、8個鄉:阜平鎮、龍泉關鎮、平陽鎮、城南庄鎮、天生橋鎮(原:東下關鄉)、王林口鄉、台峪鄉、大台鄉、史家寨鄉、砂窩鄉、吳王口鄉、夏庄鄉(原:下庄鄉)、北果元鄉。
望採納,謝謝
❺ 古代 河北保定都叫過什麼
古代河北保定都叫過:保府、保州、靴城、上谷等名字。
河北保定介紹: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保定,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保定市總面積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轄5個市轄區、15個縣,4個縣級市(定州為省直管市),設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 ,全市常住總人口1046.92萬人(不含定州)。保定市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7所高校。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3449.7億元。
二、保定的歷史意義:
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 ,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間,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及中國的區域性政治中心 ,新中國成立後也兩度為河北省省會 。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 ,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 。
三、保定的文化底蘊:
保定市境內文物古跡眾多,如古蓮花池、大慈閣、直隸總督署、清西陵等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也是中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 ,WWF低碳試點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
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沖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2017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選「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5)阜平歷史地名叫什麼擴展閱讀:
保定的民間文藝:
1、高洛古樂
淶水縣義安鎮高洛村古名「高樂」。「高樂」是一種古老的、原生態的民間音樂,其中的祭祀音樂相傳是華夏音樂始祖伶倫4800年前所創的「黃帝家廟」祭祀音樂的變存。「高洛音樂會」是高洛村民自願參加、義務排練、義務演出的民間器樂演奏花會。
2006年,冀中笙管樂(高洛音樂會)被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雄縣趙崗古樂
保定趙崗音樂會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傳承的樂曲內涵和譜式可追溯到唐朝晚期。由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組成,表現形式有唱誦和器樂演奏,使用的樂器和傳承演奏的方式仍以傳統方式進行,吹奏樂有管子、笙、笛子、雲鑼,打擊樂有鼓、鐃、鈸、鐺子。
3、滿城寸蹺
寸蹺發源於滿城縣東於河村,據說由宮庭舞演變而來,已有200餘年的歷史。20世紀九十年代初,滿城縣文化館組織人員深入鄉村對該瀕臨滅絕的古文化遺產進行發掘整理,並將其搬上舞台映屏。在1991年正月初一,由該縣編排的寸蹺舞《小羊倌》在中央電視台多次播放。
4、保定老調
老調又名老調梆子、老生調,從元代時尚小令「河西調」變化而來。保定老調是河北省古老地方劇種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戲曲聲腔劇種。早期老調行當以生、凈為主,而生、凈兩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調,故稱老調,為區別於河北梆子,故名老調梆子,即老調劇種。
5、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是流傳於保北涿州、定興等地的「皮影戲」。演出時使用的文場伴奏樂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揚琴、小三弦等,隨之就有了伴奏音樂和過門。武樂還有大鑔、大鐃等。音樂結構屬於板腔、曲牌綜合體,主要板式有頭板、二板、琴腔、垛板、還魂調、悲調,曲牌有「三趕七」等。
行當分生、旦、凈、丑,各行當都有自己獨特的唱腔。
❻ 阜平歷史上的王快鎮情況介紹
元朝時,屬真定路所轄。明朝時,屬真定府所轄。清朝時,屬真定府(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為正定府)所轄。據《阜平縣志》載;清朝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因「高鼎之亂」廢縣,省入曲陽、行唐二縣。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又復設阜平縣,當時因為縣城坍塌,曾寄治於王快鎮,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復移今治。
據《河北省縣名考原》雲:「境內多山,治所適當平坦,縣或以此名」,阜為「興旺昌盛」之意。夏商時代,阜平屬冀州地域。周朝時,隸屬並州。春秋時為鮮虞國之地,戰國時系中山國的地方。秦朝時,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屬恆山郡。漢朝時,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前漢屬冀州常山郡;後漢屬冀州常山國。魏、晉時,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屬鎮州常山郡。北齊、北周時為行唐、上曲陽二縣地。隋,唐時,為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屬鎮州常山郡。五代時,為行唐、曲陽二縣地。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以行唐縣之西北鏡置為北寨。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又析行唐縣二鄉屬北寨,屬河北西路真定府。金國時,宋之北寨,金初改曰北鎮。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以北鎮並析曲陽之西北境置阜平縣。屬河北西路真定府。
❼ 為什麼陝西省一個縣和河北省一個縣名字的讀音一樣
如今,就河北省和陝西省來說,都位於黃河流域,並且都是歷史文化大省。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東臨渤海、內環京津,西為太行山,北為燕山,燕山以北為張北高原,是中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陝西,簡稱“陝”或“秦”,省會西安,位於中國內陸腹地,黃河中游,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其中,就河北省下轄的阜平縣和陝西省下轄的富平縣,這兩個縣的名字雖然不同,但是其讀音卻正好一樣。而這,無疑是非常容易混淆的地方。
四
最後,西晉時,從彭原(今甘肅慶陽西南)界徙富平縣於懷德縣故址,與頻陽縣並存,其含意取“富庶太平”之意。唐朝中期,徒富平縣治於義亭城(今華朱鄉舊縣一帶),屬京兆府。元末明初,富平縣治由義亭城遷至窯橋寨,即今之老縣城。到了1928年,富平縣直屬於陝西省。1970年5月,富平縣治從老城區遷至新城區(竇村)。1995年後,富平縣隸屬地級渭南市。截至2018年底,富平縣總面積達1242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7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