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遺留問題,怎麼解決
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是最棘手的工作之一,也是在基層鍛煉的「必修課」。既然是「歷史」,說明確有其事;而又成了「遺留問題」, 說明沒有徹底「擺平」,當事人尚未完全信服。盡管有的問題乍看起來並不復雜,但是,任何接棒處理此類事務的人均應謹記:千萬不要低估前人的智商,不管事情原本多麼簡單,歷經多年不得解決,足見其早已人為地復雜化了。所以,那些「觸景生情」般地躍入腦海的解決方案,往往難以奏效;倘若常規方法就能息事寧人的話,也就輪不著我們這些「後人」為「前人」堵槍眼或者填窟窿了。
初來璧山不久,就聽W縣長針對一起重大歷史遺留問題提出了「遵守法律,尊重歷史,換位思考」的處理原則;實踐證明,這三項原則確是破解難題的利器,屢試不爽。細細品來,其中自有一番道理。
從結論來看,任何問題都可分為兩類,要麼有解,要麼無解;而歷史遺留問題復雜就復雜在有解而難解,或是無解而必解。能辦的事不好辦,不能辦的事必須辦,常常是因為在辦事過程中偏離了法律與政策的正常軌道,進行了不適當的變通或妥協,結果事後較起真來,不免理虧氣短,進退維谷,很是被動。
待人處事,無外乎情、理、法三端;而歷史遺留問題所以難解,往往就是情、理、法交織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有些問題是「法不容情」,政府非常理解和同情老百姓的訴求,但卻不能公然違反法律和政策;有些問題是「情理難容」,政府做了承諾而不兌現,即便這個承諾並不符合法律和政策,也不能因此否認老百姓要求政府兌現「問題承諾」的主張是無理取鬧。雖然造成歷史遺留問題的原因和責任不難查明,但「追究人」不等於「解決事」——除非問題本身就是為了對具體人問責;所以,著眼於「事要解決」,就要打出一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約之以法」的組合拳——「遵守法律,尊重歷史,換位思考」恰恰就是體現其精髓的行之有效的套路。
對於意見分歧的問題,唯有求同存異方可解決;而所求之「同」,須為兩點:一是對基本事實有共識,二是對價值判斷標准有認同——前者即為「尊重歷史」,後者即為「遵守法律」。為了躲避或者推卸責任,矢口否認曾經實際發生過的言行,是最蠻不講理、最缺乏誠信的表現,也是通往問題最終解決之路的最大障礙;而在事實爭議消除之後,必須對事情的性質作出評價和判定,因為「真的」不一定是「對的」。判斷「對」或者「不對」,決不能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死胡同,而必須用公認公正的「大道理」超越當事各方利己主義的「小道理」——法律,特別是強制性法律,就是價值判斷的超然標准,既無需選擇,也不容挑戰,構成了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
拋開我國現有立法的種種缺陷不論,就法律滯後於實踐的一般特性而言,法律總是有彈性的。語義不明如何解釋,寬嚴尺度如何把握,法律沖突如何取捨,都可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鑒於歷史遺留問題常有可歸責於政府的事由,處理時尤其要注重「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群眾利益無小事」,久拖不決就更是「大事」了,如果還思想僵化、死摳條文,「寧可我負百姓,不可法律負我」,只會進一步激發民怨、惡化事態,甚至釀成官民對抗的悲劇和慘劇,這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其實,只要能守住法律的底線,「擦邊球」不僅能打,還能打得很漂亮。只懂得用法來「踩剎車」,不懂得用法來「加油門」,勢必舉步維艱、好事難成。
頗具反諷意味的是,很多歷史遺留問題正是企圖打法律和政策的「擦邊球」而結出的惡果。事實證明,取一時一事之巧只是小聰明,求萬全萬安之策才是大智慧。為官一任,必須對歷史負責、對百姓負責,提思路、作決策、推項目都必須有全局的觀點和長遠的眼光,不能頭腦發熱胡干蠻干,只重眼前不計後患。人事固然有興替,但留下的敗筆和罵名卻將長久、嚴 重地折損政府的公信力,「後人」也不得不用數以倍計的精力和財力來為「前人」的失誤「埋單」——「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還是讓我們努力使「歷史遺留問題」成為歷史吧。
⑵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歷史錯誤
1.耶穌就不像畫里畫的那樣
沒有人真正見過耶穌,但每個人都能描繪出他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慘狀。長發和胡須幾乎是這個神靈的標志,他也因此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但耶穌是拿撒勒人,縱使他有著長發與胡須,看上去也不該是現在白人那樣。實際上,他更可能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中東人士。
2.The Big Bang 根本就不是一次爆炸
你不需要去猜測宇宙大爆炸是個什麼,實際上我們義務教學所知道的物理知識完全不能說明這個東東。根據字面意義,這里肯定存在著某種厲害的爆炸,不是嗎?只有爆炸,才能炸出來一些生命,宇宙才能這樣行程。
雖然科學界對這個玩意還有一些爭議,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這里並不存在著什麼我們已知的那種爆炸。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所以比起爆炸來說,它更像是一個不斷膨脹的氣球。
隨便給你說幾個吧
二戰中,全歐洲包括部分非洲都是德國打下來的,跟義大利半毛錢關系沒有,如果沒有義大利這個盟友,德國估計早已拿下蘇聯,後果不堪設想。
馬可波羅根本沒有來到過中國,最遠到達當時的波斯諸國,而他寫的游記也是在當地聽人描述的。
MJ據說不是被他的醫生害死的,而是美國政府,他的醫生只是替罪羊。
牛頓最偉大的造詣和貢獻應該是神學和玄學,只不過現代人依然無法解密。
真正發明燈和交流電的人是應該是尼古拉。特斯拉,這位偉大的天才, 與他同時代的企業家包括我們所知的愛迪生利用了這位天才科學家的愛心和才華,騙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榮譽,因他的發明而腰纏萬貫。但特斯拉卻是窮困潦倒、長年經濟拮據。在他死後,美國政府人為秘密刪除了有關他的歷史記載和報道,FBI將他的所有設計圖紙和試驗作品全部沒收,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被收繳並列入高級機密。
另外說一句尼古拉 特斯拉這個人,樓主有興趣可以去找找他的資料,看完後,你會完全顛覆現代物理學,包括對你少時耳熟能詳的偉人的顛覆,愛迪生,愛因斯坦這些人。
太多了,其他就不多說了。謝謝
⑶ 說說人們常犯的歷史常識錯誤有哪些
詩辭,唐詩、宋辭過早出現在前期的朝代,也是因為編劇的文學功底不夠,不了解早期的辭賦和詩歌所致。如果他們能多讀不同朝代的詩辭歌賦,估計這個常識錯誤就不會發生了。還有成語,也是經常亂用的,沒有弄清楚出處和時間,就出現穿越。
⑷ 有哪些我們熟知的歷史常識其實根本就是錯誤的
阿房宮就是一爛尾工程,根本就沒燒過!
註: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五年 (前212年)……先作前殿阿房……阿房宮未成。」
又《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不是阿房宮),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⑸ 我國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基本原則和立場是什麼
正確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六大原則:
「向前看」原則;
「宜粗不宜細」原則;
「有錯必糾」原則;
客觀性原則;
分析個人責任與分析復雜背景相結合的原則;6. 總結成功經驗與汲取失敗教訓相結合的原則。
我國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的立場是始終堅持中國固有領土神聖不可侵犯。
⑹ 矛盾論和實踐論解決了歷史上的什麼錯誤
矛盾論認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的絕對的某種事物,駁斥了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觀點,實踐論強調實踐對認識的作用,解決了唯心主義的各種「認識決定物質的思想」
⑺ 如何看待歷史上的錯誤
對於歷史上的是非對錯我們要以一個,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在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觀始終都是成者王侯敗者寇。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無論勝利之前做過什麼只要它他最後獲得了勝利那麼他所做過的一切都對的,都是正確的他所代表的永遠是正義的一方。而失敗者無論之前他做過什麼好事或是有益的事情。在勝利者看來那都是為了一己之私所做的,失敗者永遠代表者非正義的一方。正是由於這種狹隘和偏激的歷史觀點使我們不能正確的看待歷史上許多人物和事件的真實一面。無論任何人或是事只有在他結束或死亡若干年後人們對於他蓋棺論那才是真實的也是可信的。一個人或是一件事物的好壞要以實踐來證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這絕對不是用嘴巴或是書能夠真實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