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秦朝芷陽是現在什麼地區
秦朝芷陽,現在西安市臨潼區有芷陽村
Ⅱ 在西安什麼地方《白鹿原》。具體在哪哪個地方
白鹿原在西安黃土台原位置。Ⅲ 古代的芷陽現在是什麼地方
芷陽是秦縣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史記·項羽本紀》
芷陽村隸屬西安市臨潼區斜口街道辦事處,地處關中平原中南部,半山塬地帶,毗鄰隴海鐵路、108國道,距西安城區26公里,距兵馬俑7公里。
距離華清池、驪山風景區1.5公里,交通便利,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5℃,無霜期224天。均降水量1583.6mm。芷陽村屬旱塬區,農業用水主要靠地下水和天雨。農民生活用水主要依自來水和井水。
(3)歷史上的芷陽是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關於芷陽的歷史記載:
秦置,屬內史。西漢高帝二年(205)屬渭南郡,九年復屬內史。景帝二年(前155年)屬右內史。九年於此築霸陵,並改縣名為霸陵,故城在今陝西西安市東北三十五里。
秦悼太子、昭襄、庄襄俱葬芷陽,宣太後葬芷陽驪山,沛公從驪山道芷陽間行歸霸上,即此,《長安圖》「自驪山以西,皆芷陽縣地,」蓋秦時芷陽地甚廣,不止霸上也。唐分萬年置芷陽縣,尋廢,其地在今西安市東。
」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本紀》通過敘述秦末農民大起義和楚漢之爭的宏闊歷史場面,生動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項羽一生。項羽既是一個力拔山、氣蓋世、「近古以來未嘗有」的英雄,又是一個性情暴戾、優柔寡斷、只知用武不諳機謀的匹夫。
Ⅳ 白鹿原在陝西哪個縣
白鹿原即陝西省西安市境黃土台原,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地跨長安區(原長安縣)、灞橋區、藍田縣兩區一縣的灞河、滻河之間,東起點與簣山相接,西到西安和長安,南依秦嶺終南山,北臨灞河,居高臨下,是古城長安的東南屏障。因傳說周平王遷都洛陽途中,曾見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漢文帝灞陵位於塬上,故亦稱灞陵原。又因居灞水(灞河)之上,故古代又稱灞上。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首次出版於1993年。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Ⅳ 秦始皇的墳墓在哪裡
秦始皇陵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以東30公里臨潼縣的驪山,亦稱驪山園。
有關秦陵地宮位置問題,歷來眾說紛紜。有的說墓室約一個足球場大,地宮是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而據史料記載——秦皇陵建築的核心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
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說讓秦陵地宮位置更是撲朔迷離。民間曾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裡,驪山和秦陵之間還有一條地下通道,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地下通道里就過「陰兵」,人歡馬叫,非常熱鬧。
據悉,考古學家根據這個傳說曾作過很多考察,但卻一直找不到這個傳說中的地下通道。
(5)歷史上的芷陽是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秦始皇陵的傳說
千百年來圍繞著秦陵地宮引發了許多神奇的傳說故事。《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曾以30萬人盜掘秦陵。在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這只神奇的飛雁一直朝南飛去。
斗轉星移過了幾百年,三國時期,寶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給名曰張善的官 吏,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出自始皇陵……這類神奇的傳說更是給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坐落在驪山腳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墳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宮。封土北側有寢殿禮儀建築群、飼官建築群,封土外有兩道長10千米的內外城垣,封土周圍及東、西、南、北側分布著數百座地下陪葬坑。
秦始皇陵園封土、地宮、內外城垣形制及其禮儀建築和布局都不同於先秦任何一座國君陵園。這座帝陵陵寢規模恢宏、設計奇特。陵園工程之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秦始皇陵地宮
Ⅵ 秦宣太後羋月到底葬在什麼地方
宣太後(?―前265年),羋(mǐ)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後。宣太後出身於楚國,為秦國相穰侯魏冉之異父姊、後為秦惠文王妃,生子秦昭襄王。宣太後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惠文王死後,由惠文王後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由武王之弟——羋八子所生的公子即位,即秦昭襄王,羋八子因此成為王太後,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十一年的臨朝稱制。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死後葬於芷陽驪山。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後可能就葬在位於西安臨潼的秦始皇祖墳——秦東陵,為秦始皇的「祖墳」,保護面積在20多平方公里。
秦東陵是1986年村民修渠時發現的,共有4座陵園,每座陵園以人工環壕或自然溝壑為界。在這4個陵園中,共發現亞字形墓3座、中字形2座、甲字形墓葬5座。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專家孫偉剛介紹,根據史籍記載,可以確定葬於秦東陵的王公貴族有昭襄王與唐太後,庄襄王與帝太後、悼太子、宣太後。至於孝文王與華陽太後是否葬在秦東陵范圍內尚有爭議,他推測4號陵園的亞字形大墓為宣太後羋八子之墓。
4號陵園位於小峪河南岸,整個陵區位於山前沖擊扇面上,在一片麥田裡,豎立著國家重點文物保護碑。在4號陵園亞字形大墓的位置早已沒有了封土,如果不是專家介紹,很難相信麥田下埋葬著一位先秦太後。
Ⅶ 白鹿原屬於西安哪個區
白鹿原屬於西安市長安區、灞橋區、藍田縣兩區一縣的灞河、滻河之間。
白鹿原,陝西省西安市境黃土台原,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地跨長安區(原長安縣)、灞橋區、藍田縣兩區一縣的灞河、滻河之間,東起點與簣山相接,西到西安和長安,南依秦嶺終南山,北臨灞河,居高臨下,是古城長安的東南屏障。因傳說周平王遷都洛陽途中,曾見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漢文帝灞陵位於塬上,故亦稱灞陵原。又因居灞水(灞河)之上,故古代又稱灞上。
白鹿原是在中更新世時期河流沖擊階地的基礎上,被風積黃土覆蓋,又經過近代地質垂直斷裂運動與河流切割後形成的階梯狀或台狀黃土高原,廣義上仍屬渭河平原。它是西安市東郊的一種特色地貌,為了與河流沖擊階地相區別,習稱黃土台原。白鹿原東起點與簣山相接,南依秦嶺終南山,西到滻河,北臨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