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業余歷史愛好者應當如何提升自己的水準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多讀書。
其次是多寫。
最後是讓科班出身的人幫忙看看。
對中國歷史感興趣的,大多文言文水平不會差,都會有一兩套古漢語課本(雖然說不一定會看,因為大部分是有白話文譯本輔助理解的,文言文水平不需要太高)和古代漢語詞典。
❷ 一個歷史愛好者該如何入門
我本人是一個歷史愛好者,中學學校學習期間曾經長期擔當歷史課代表職務,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經濟史。以我本人的經驗來說,歷史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全面到專業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由興趣到研究的過程。歷史學習應該經歷如下階段,第一,純興趣階段,第二,歷史研究階段,第三,專業歷史研究階段。大多數喜歡歷史的人,多數都是因為小時候的興趣使然,我本人就是從小學時期就開始看歷史人物傳記,從興趣開始,然後逐步深入。在經過初期的興趣後,學校的基本歷史課本課程學習也是歷史學習的必要階段。通過學校基本課程學習,對於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了一個概括性了解,對於世界上下五千年歷史有了一個概括性的概念,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比在歷史書籍的閱讀必不可少的。包括二十四史,各國傳記史料等。
❸ 愛好歷史,但學歷低,可以找什麼合適的工作
你說他學歷低?學歷低怎麼可能看懂歷史的書?你們所謂的歷史書,說白了就是故事書,那算什麼。
真正歷史的書,200%都是古文,資治通鑒看過沒?史記看過沒?戰國策看過沒?三國志看過沒?後漢書看過沒?
❹ 愛好歷史的人適合做什麼職業
如果有意願把興趣愛好發展為自己的職業的話,那麼你可以從事考古,博物館工作,歷史老師,文物鑒真,盜墓也不錯! 如果沒有把愛好發展為工作的想法,就把歷史當做你的愛好,收藏歷史文物。
❺ 我是個歷史愛好者, 希望提高自己歷史水平 有什麼可靠的軟體嗎。 但不是,中學歷史那樣關於課本的。
現在軟體寫歷史娛樂新聞居多吧,不如去知網一類的網站看看相關論文,或者加入豆瓣,知乎內的歷史群體。歷史研究最新進展公開挺慢的。
❻ 怎樣才是歷史愛好者
哈,我也是很喜歡歷史,雖然覺得初中老師講歷史的時候很無聊,,
其實我覺得多一點歷史是很有益的,畢竟是"愛好者"嘛,不需要太專業的啦,,不過如果你大學選的是歷史,,那就不一樣啦.我覺得歷史嘛,,還是課余的時候學學,增長一下知識就好了,不然的話,太專業會失去樂趣,而且還會讓人發瘋.
❼ 當歷史老師和歷史愛好者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呢
當歷史老師,最主要的一點是在保證學生可以得分的情況下,盡可能的做到客觀公正,而歷史愛好者就可以不需要做到客觀公正,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和想法來。歷史老師,實際上並不是說歷史老師就一定會愛好歷史,他先是老師,而後才是教授歷史學科的老師。作為一位老師,他需要傳授給學生相關的知識,他最為主要的任務是教書育人。
而歷史老師是萬萬不可以這樣去做的,他們只能依照歷史課本來教授學生,好一些的歷史老師,可能會根據相關知識給學生延伸一下。但是還是那句話,不能將個人情感帶到課堂上,強行灌輸給學生自己的喜惡,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❽ 高中的歷史社團,可以組織什麼活動
提供一個環保,省錢,便利的活動方式,那就是搞辯論會。辯題可以多種多樣都可以,沒有限制。相信我,經過一段時間的辯論肯定會有更多人加入的。
❾ 歷史專業生和歷史愛好者有什麼不一樣的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專業歷史科班出身和歷史發燒友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其實,差別還是很大的。
首先,歷史科班出身的人,他們接受了系統的歷史學教育。比如,他們會上中國通史課,西方通史還有史學理論這些課,這裡面從猿猴到當代中國都會講到,古希臘到現在美國也都會提到,什麼經濟政策、文化政策、土地政策全部都要面面俱到,雖然講的不細,但是你會有一個全局的視野,思考問題也往往面向更大。因為要考試,有些東西即使你不喜歡,也必須學,必須弄清楚。
歷史發燒友就不一樣了,很多人只看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有人喜歡宋朝,有人喜歡明朝,他們對那段歷史了如指掌,但是他們卻對其它東西不關心,那些制度問題或者土地問題這些抽象的東西更是沒有興趣,所以很多歷史發燒友寫的東西往往不客觀,也不能根絕這些經濟和社會狀況去全面分析一個時代。記得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人問現在歷史巨擘余英時,南明時期一個將領的名字,結果余英時先生非常不高興,這些東西不是查書就能查出來的么,又不專做南明史,怎麼知道。
余英時
自己也經歷過,有人問三國時期一個非常小的人物,表示看書沒有注意。他就嘲笑很久,還是讀歷史的,連這個都不知道。後來才知道,哪個人物是他打游戲的時候,知道的。所以,歷史發燒友往往注重細枝末節,而有時忽略了全局。
第二個,則是歷史方法問題。
學歷史的人自然要學史學理論,也要學很多做歷史研究,比如考證或者分析的方法。歷史發燒友往往不去學,所以分析問題往往偏激。
最有名的可能是錢穆,雖然他是國學大師,但是他小的時候沒有系統學習,非科班出身,所以他很多問題往往故意誇大了中國好的一面,忽略很多弊端,因為他的分析不理性,感情色彩太濃。
因此,歷史科班出身的人往往能有研究的突破,歷史發燒友很多隻能做普及或者片面的工作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