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

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

發布時間:2022-08-06 07:14:50

『壹』 馬哲題,論述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1、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了解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已有基礎,這就需要認真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原著。

2、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以已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基礎,必須與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觀點前後相繼、一脈相承,而不是離開這個基礎和血脈另立門戶、另起爐灶、另搞一套。

3、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理論創新,是十分嚴肅、十分艱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於探索,要持之以恆,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1)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擴展閱讀:

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目的是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習近平同志強調:「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

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採眾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貳』 當代中國怎樣堅持馬克思主義

首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對於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任何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都來自於時代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馬克思恩格斯還多次強調,他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並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對他們理論中一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理論,始終嚴格地以客觀事實為根據,而實際生活又總是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和時代主題的轉換,馬克思針對特定時代、特定情況所作出的具體結論和一些觀點,必然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可以說,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由時代發展決定的。而時代的變化,既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又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源泉所在。
時代化體現著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時代魅力。時代是一種評價坐標和評價尺度,在時代的要求下,才能凸顯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時代魅力,才能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內涵。早在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就對當時不斷發展的世界貿易和不斷開拓的世界市場進行了總結,認為隨著生產力、交換和分工的發展,各民族的歷史將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世界的歷史。但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思想長期以來並沒能為人們所重視,正是今天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才使馬克思恩格斯當年關於全球化的思想和全球社會出現的預言得到了證實。因此,只有在時代下,才能更凸顯馬克思主義的當代意義。
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由理論形態轉變為實踐形態的通道。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理論,其使命和存在的意義在於改變現實、指導實踐。背離時代的理論,既難以得到時代的認同,又難以轉化為實踐的指南。之所以要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從根本上說是由其實踐品格決定的,也是馬克思主義由理論形態轉變為實踐形態的需要。這是因為,任何實踐都是一定時代條件下的實踐,任何實踐都受時代的制約。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品格,要求不斷關注時代發展,時刻保持對時代發展趨向的敏感和熱忱,以使理論與時代發展相適應。因而,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由理論形態轉變為實踐形態的通道。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把馬克思主義同當前時代的發展和時代的特徵緊密結合起來,使之適應時代需要、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課題。 一是從基本原理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基本原理體現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性質和整體功能,是對事物本質和發展規律的概括,具有科學性和真理性。只要客觀規律及客觀規律所起作用的條件依然存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就發揮指導作用,適應不同時代.如關於社會基本矛盾、關於生產力最終決定作用、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等,至今仍然是有效的、合理的。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於這些基本原理的運用和發展,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時代價值和時代意義。二是從基本方法上把握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為審視歷史、評價歷史、觀察當代問題,提供了基本方法。這種思維方式,為我們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認識現實、解決問題提供了基本方法。三是從理論旨趣上把握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馬克思一生堅持面向人民群眾,以實現絕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為己任。馬克思主義時刻關注人的價值、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對人的發展進行了深層的思考。這在一定意義上說,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理論旨趣。而這一理論旨趣,為中國共產黨人正在堅持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也更加賦予馬克思主義理論旨趣的時代意義。第四,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路徑選擇
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肩負的一項重要使命。歷史反復證明,什麼時候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什麼時候我們的事業就會興旺發達。反之,我們的事業就要遭受挫折。廣大黨員和黨的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自覺擔當起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歷史重任。
在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過程中,首要的任務是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認清時代的基本矛盾和時代主題,推斷世界歷史發展所處的大時代,准確把握時代特徵。這樣,才能明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所面臨的主要任務,以及確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主題和內容。
科學闡釋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放到其創始人所處的那個時代去分析,結合那個時代的特點來說明。同時,站在當今時代的高度,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正確的解讀,揭示其契合當今時代的內容,展示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
用馬克思主義回答時代重大課題。對時代問題的回答和解決,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主線和脈絡。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新變化。同時,國際力量對比也呈現出新態勢,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漸新特點,綜合國力競爭和各種力量較量更趨激烈,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多。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用馬克思主義詮釋現實、審視現實,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課題,以彰顯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價值。
為馬克思主義注入新的時代內容。在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過程中,要從時代吸收新的元素、補充新的養分,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當前,要根據時代特徵和時代發展要求,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真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驗、科學社會主義實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經驗,並對這些經驗和實踐進行理論概括和理論升華,以為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增添新的時代內容,讓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與活力。
其次,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各個理論成果,其精髓都是實事求是。一方面,正是由於把握和運用了這個精髓,才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創立和發展,才有十六大以來的理論創新;另一方面,這個精髓,又體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基本內容的各個方面。
二、革命、建設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問題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一切從本國實際出發,敢於和善於走自己的路。
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領導我們黨成功地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並把中國引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問題上,同樣強調從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努力探索一條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明確指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責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場上體現了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的統一。
走自己的路,在理論原則上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無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的統一,還是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都意味著對不合宜的傳統觀念和不符合客觀實際的主觀偏見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時意味著開拓創新。
三、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推進理論創新,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的與時俱進,要特別重視理論創新。
在理論創新問題上要堅持正確的方向和思想方法。否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丟掉老祖宗,是錯誤的、有害的;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主義,也是錯誤的、有害的。
理論創新必須服務於、落腳於實踐創新。離開了對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理論創新就無從談起。理論創新不是為新而新,而完全是為了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理論創新的成果要通過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去貫徹落實,並且在貫乇落實的實踐中進一步使理論創新得到檢驗、豐富和發展。
理論創新和一切工作的創新,都要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實事求是內在地包含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內容。實事求是還內在地包含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等內容。由於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我們通常把黨的思想路線簡明概括為「實事求是」,把黨的思想路線稱作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
第一,它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豐富和發展。
第二,它是制定並貫徹執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
第三,它是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和提高領導能力的重要內容。

『叄』 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

一種理論要不要堅持,能不能堅持,並不在於它產生時間的長短,而是取決於它正確與否,對現實是否仍有指導作用.我們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指導思想,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一定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根本,歸根到底,就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是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它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內在矛盾、本質和規律,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先進、最嚴密的思想體系,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縱觀150多年來的人類歷史,我們深刻地感受到:馬克思主義已不僅僅是一個「幽靈」,而是已經轉化成活生生的實踐;它已不只是在歐洲游盪,而是沖出了歐洲大陸,影響了全世界;歐洲當時的反動勢力以及時下那些企圖讓馬克思主義「壽終正寢」的人雖然依舊在大肆詆毀,但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全球數以億計人的政治信仰.在這個歷史過程中,盡管各種學說、理論、主義紛紜繁雜,但沒有哪一種理論、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保持勃勃生機,對推動社會進步起那樣巨大的作用,產生那樣深遠的影響.盡管現在世界上的情況有很多新變化,但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並沒有越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揭示的規律.

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我們戰勝艱難險阻、抵禦錯誤思想干擾的強大思想武器.80多年來,在探索中國革命和發展道路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取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走向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使一個四分五裂、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發展的新中國.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像的.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以具體生動的實踐和無可爭辯的事實,充分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威力.可以說,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黨和人民的選擇,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選擇.蘇聯解體、蘇共垮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放棄了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能否堅持、鞏固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是一個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問題.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六中全會的《決定》為什麼要把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首要內容,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可以說,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決定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性質和方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

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任何時候「老祖宗不能丟」.不丟老祖宗,就是老祖宗的書必須讀,堅持不懈地學習,完整准確地理解其精神實質並掌握其科學方法.我們說堅持馬克思主義,歸根到底,就是要毫不含糊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但這種堅持和遵守並不是死抱住經典作家的某些個別提法或主張不放.19世紀60年代,在《資本論》第一卷快要出版之際,恩格斯對那些想從這本書中知道共產主義具體是什麼樣子的人說,誰期望得到這種愉快,誰就大錯特錯了.列寧進一步指出: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精神,它的整個體系,要求人們對每一個原理都要歷史地,都要同其他原理聯系起來,都要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系起來加以考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是晦澀難懂、遠離群眾的思辨哲學,不是高談闊論、脫離現實的清談哲學,不是空講道理、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書齋哲學.總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是空泛的,而是具體的;不是乾巴的,而是生動活潑的.它在解釋和改造世界中廣泛深刻地展開,在實際運用中顯示出無比豐富的科學內容.

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運用,因國情不同、條件不同而各具特色,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具有具體化、民族化的特徵.比如,馬克思主義在英國就不同於法國,在法國不同於德國,在德國不同於俄國,在東方國家不同於西方國家,在中國又不同於在其他國家.毛澤東曾經說過:「馬克思活著的時候,不能將後來出現的所有的問題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時把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加以解決.俄國的問題只能由列寧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由中國人解決.」鄧小平也指出:「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後上百年、幾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列寧也同樣不能承擔為他去世以後五十年、一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的任務.」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我們黨創造性地實現了歷史性飛躍,創立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我們要始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實踐、尊重群眾,關注和研究當代世界的新變化和新思潮,批判地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成果,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

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在新的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具有蓬勃生命力的關鍵所在.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科學,必定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要譜寫新的理論篇章;既要發揚革命傳統,又要創造新鮮經驗.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前進,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在發展,一系列新的實踐課題需要給予研究和回答,一系列新的實踐經驗需要進行總結和提煉,一系列幹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需要解疑釋惑,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勇氣,總結實踐的新經驗,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要堅持以廣大人民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為理論創新的源泉,以實現和發展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理論創新的歸宿,以順應時代潮流不斷與時俱進的創造精神為理論創新的動力,以研究和解決我們在前進中面臨的突出問題為理論創新的著力點,不斷打開理論創新的新視野,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和引領作用.「主導」就是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唱響主旋律,掌握主動權,使馬克思主義始終成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引領」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社會思想的變化進程和不同性質,區別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使多樣化社會思想朝著健康的軌道發展.當前,我國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改革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給社會思想意識帶來了相應的變化,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盪,人們的思想活動具有了更多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社會意識和社會價值觀也呈現出日益多樣化的趨勢,影響社會和諧的各種矛盾問題都會反映到人們的思想上來,正確的與錯誤的、先進的與落後的、主流的與非主流的思想觀念相互交織,辨別是非的難度加大.面對這些復雜情況,關鍵是要有我們自己的主心骨,最根本的就是要鞏固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能被錯誤的思想所迷惑、所誤導.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打牢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才能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根本,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權、主動權、話語權;才能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中主導、引領和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思想,凝聚起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肆』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組織地傳播和實踐的七十年。人們今天談論馬克思主義的命運,就不能不注意它在中國的發展。確實,這個發展不但遠遠超出過去一般人的預料,也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所預料不到的。在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七十周年的今天,回顧一下這段歷史是很有意義的。
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的中國,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發展的資本主義,因而有了一定程度發展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同時又有相互勾結的強大的帝國主義勢力和封建勢力,是世界上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最激烈的國家之一。這是馬克思主義被廣泛接受的重要條件。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以後,有些國家也曾經歷過很激烈的階級斗爭或民族斗爭,馬克思主義也曾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傳播,但是沒有取得中國這樣的成功。中國共產黨奪取政權的斗爭不是沒有遇到過嚴重的困難和危險,它所以取得成功,除了由於黨和在它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善於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分析斗爭形勢,總結斗爭經驗,把經驗提高到理論高度,並在斗爭中立場堅定,組織嚴密,團結一致,勇敢頑強之外,在客觀條件方面,我想還應該指出:第一,競相爭奪中國的帝國主義列強長時期陷於自身相互間的尖銳的利益沖突,不可能對於中國革命的潛力和發展速度及時地作出恰當判斷並採取統一政策和一貫步驟;第二,中國統治階級的內部斗爭表現為長期的軍閥混戰,加上中國疆域廣闊,政治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使革命力量有可能取得局部勝利並逐步壯大;第三,民族資本主義缺乏充分發展的條件,資產階級思想的發展也受到限制,資產階級革命不可避免地歸於失敗,因而深受壓迫和貧窮折磨的中國人民比較容易接受社會主義的選擇。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是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曲折前進和取得偉大勝利的七十年。
黨從創立後登上中國政治舞台到國民黨大規模反共,不到六年時間。一九二七年反革命勢力的血腥恐怖似乎把共產黨人斬盡殺絕了,但是百折不撓的共產黨人經過幾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又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出現了。蔣介石對於這支力量的打擊從未放鬆,但他所發動的「圍剿」卻連連失敗。可是黨內的「左」傾錯誤在客觀上幫助了蔣介石,並且在一九三四年的長征初期幾乎使黨陷於絕境。遵義會議挽救了黨和紅軍,到達陝北的幾萬人重新成為中國革命的希望。黨由於努力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再次實現與國民黨的合作,為全民族的抗日戰爭奠定了政治基礎。
日本侵略者和蔣介石雖然沒有放過一切可以重新扼殺共產黨的機會,但是他們卻沒有力量改變歷史前進的方向。在蘇德戰爭、太平洋戰爭先後爆發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新形勢下,英美不得不與蘇聯同樣反對蔣介石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方針,日本侵略者和蔣介石也終於不可能攜手合作。一部分美國有遠見的人士曾經企圖改變美國政府的片面援蔣政策,他們的努力失敗了。抗日戰爭結束以後,美國政府竭力援助蔣介石重新發動內戰,但是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已經成為巨人。它領導全國人民打敗了和從大陸上趕走了美國政府裝備和資助的蔣介石軍隊,建立了獨立的、統一的、人民民主的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四十多年的歷史遠不是輕松的。西方列強長期封鎖並以武力威脅中國,妄圖把中國困死,直至七十年代這個政策才徹底崩潰。即使在與中國建交以後,它們對中國的關系也充滿了復雜性。西方始終有一股勢力想通過種種方式干涉中國內政,企圖使中國向資本主義和平演變。但是,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中國已經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任何力量也推翻不了。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建設自己國家的工作中,盡管發生過嚴重的失誤,但總的說來是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中國在五十年代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八十年代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的一切成就都應歸功於這兩座里程碑。現在的中國和以前已有很大不同,它已經實現了空前的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已有相當強大的經濟基礎和國防實力,在國際事務中已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由於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速度都大大加快了。盡管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上名次還很低,但是它的綜合國力已達到世界前十名之列。無疑,在中國實現了它的發展的第二步戰略目標以後,情況將有更明顯的變化。中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道路越走越寬廣,對前途充滿信心。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歷史說明,馬克思主義是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都是馬克思主義和它在二十世紀的發展──列寧主義基本原理的勝利。很明顯,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和階級斗爭理論,沒有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通過階級斗爭奪取政權以實現社會主義的理論,沒有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必須組成新式政黨以領導勞動人民實現本階級的歷史使命的理論以及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理論(這方面列寧的貢獻特別豐富),沒有俄國十月革命成功的巨大鼓舞和直接聲援,就不可能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不可能有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和黨所領導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群眾的長期斗爭。沒有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要在斗爭中同其他有革命要求的階級和其他可能聯合的政治力量組成統一戰線並且要在統一戰線中保持自己獨立性的理論,就不可能有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充滿風險的兩次合作,不可能有共產黨與其他愛國民主力量的長期合作。沒有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必須發展自己的暴力來反對統治階級的暴力,建立自己的專政(按照本國的情況,中國人把無產階級專政先後改變成為工農民主專政和人民民主專政)以摧毀統治階級的專政的理論,中國共產黨就不可能建立自己的軍隊和政權並最終建立人民共和國。沒有馬克思主義關於革命是為了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要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按勞分配、有計劃發展經濟的理論,人民共和國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改造和改革開放政策,並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使中國經濟得到巨大的發展,使中國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的改善。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歷史是成功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同時也是成功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明確地宣布,他們的學說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是發展的,它本身也必然隨著世界的發展而發展。世界千差萬別,馬克思主義在各國的成功的運用,也必然由於各國具體情況的不同而形成各自的特色,也必然形成對於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各自的發展。中國是個大國,是個東方大國,而中國革命的成功又是主要依靠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領導中國人民長期艱苦奮斗的結果,因此,中國共產黨成功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不可能不是中國共產黨使馬克思主義獲得重大發展的過程。事實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在長時期內充滿了關於是否把和怎樣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斗爭和探索,而為了把兩者成功地相結合,就必然要在許多重要方面把馬克思主義加以創造性的發展。毛澤東思想正是兩者相結合的最高成果。毛澤東最早提出並一貫堅持「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一貫要求中國同志認真研究中國的歷史和現狀,要從客觀實踐中探索中國革命的規律,「以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革命之的」,因而對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努力作出了最大的貢獻,並且長期教育全黨,使全黨接受了他的這一思想。這是中國共產黨一貫堅持並一貫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

『伍』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英文是Marxism,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

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

意義

馬克思主義最大的存在意義就是告訴我們,觀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從實踐開始,實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縛,哪怕是曾經認為是正確的,後來被證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時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們的目標不變,採取何種形式都不重要。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不是一種對社會的預測或規范,在學習馬克思主義時不應當先入為主的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某種社會制度的代言人。馬克思主義觀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則無往而不勝。

『陸』 "簡述堅持馬克思主義主要堅持什麼"

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堅持它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並學會運用這些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我們不應當把它看成包容一切學科的知識總庫,它也不提供一切問題的現成答案。

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要堅持它的精神實質和理論品質,不要把馬克思主義視為可以各取所需的詞語和生搬硬套的條文,而是要理論聯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源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產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而創立的嶄新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經接受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從1841年下半年起轉向 L.A.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他們吸取G.W.F.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而擯棄其唯心主義,吸取費爾巴哈哲學中唯物主義而擯棄其形而上學和社會歷史問題上的唯心觀點,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

『柒』 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方

1、必須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這是就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而言的。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條件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針對特定歷史條件的一些具體論述可能不再適用,而新的實踐又會提出新的問題,需要我們去認識,去解決,這就要求我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不斷地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2、在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的過程中,堅持與發展是統一的。
只有堅持,才能發展;只有發展,才能更好地堅持。否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是錯誤的、有害的;教條式地對待馬克思主義,也是錯誤的、有害的。老祖宗不能丟,要搞清楚,還要講新話。我們一定要適應實踐的發展,以實踐來檢驗一切,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做到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基本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捌』 在新的時期我們該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

如下:

1、全面准確理解馬克思主義。

要在真正讀懂馬克思主義文本的基礎上,站在實踐、時代和科學的前沿,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價值觀和方法論,去分析和破解當代世界,特別是當代中國的重大現實問題。

2、與時俱進地發展馬克思主義。

一方面,要將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密切結合,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吸納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只有提高理論思維水平,才能更加深刻地把握當代中國的歷史方位、現實問題和未來走向。

存在意義

馬克思主義最大的存在意義就是告訴我們,觀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從實踐開始,實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縛,哪怕是曾經認為是正確的,後來被證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時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們的目標不變,採取何種形式都不重要。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不是一種對社會的預測或規范,在學習馬克思主義時不應當先入為主的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某種社會制度的代言人。馬克思主義觀察世界的方法是一流的,用好了它,則無往而不勝。

『玖』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

簡要說來,就是既要堅持,又要發展。只有堅持,才能發展;只有發展,才能更好地堅持。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自身發展規律的。馬克思主義是在歷史和科學的前進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科學,它並沒有窮盡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違背和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各種錯誤傾向作斗爭,必須澄清一些模糊甚至錯誤的看法:

一是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百多年前創立的學說,現在已經「過時」,已經不再能解決當今的社會問題。

二是認為馬克思主義僅僅是一個「學派」,否認它對革命和建設的指導作用。這種錯誤觀點的要害,在於貶低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指導作用。

三是僵化地對待馬克思主義。

總之,每個要求入黨的同志都要堅信馬克思列寧主義,抵制各種否定和懷疑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錯誤思潮,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逐步使自己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為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

『拾』 我們如何堅定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和社會主義接班人的歷史使命

首先要弄懂弄通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才能更好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做到真學、真信、真用。
其次要堅定理想信念。這個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
再次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認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時空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人們認識和改造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實踐是檢驗真理真理的唯一標准,要求我們不能搞投機取巧,要踏踏實實,真抓實干。人生要多講奉獻,不講索取。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只有播種才會有收獲。
第四、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為,人民創造歷史。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觀點,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人民為中心。
第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我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以及無數革命先驅為之奮斗而開拓的。我們要無比珍惜這一理論成果,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當下就是要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一個真正的馬克思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

閱讀全文

與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