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最早的指南儀器到底是什麼是什麼時期發明的它根據什麼原理製成的
最初的指南儀器稱作「司南」是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北指極性而製作的指向儀器。
戰國時期發明的,是將天然磁石經人工琢磨後製成的,樣子如同一隻圓底的勺。它在平滑的盤上自由旋轉,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自由指向南方。
㈡ 指南針最早叫什麼
指南針最早叫司南,是中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同時也是中國最早使用的指南工具。司南是古代華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發明,是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勺形的東西,放在一個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
㈢ 我國最早的指南儀器是什麼時期發明的
司南.司南是用天然磁石人工琢制而成的,外觀像一把湯匙,有一根長柄和光滑的圓底,把它放在平滑的地盤上輕輕一推,湯匙便轉動,停下來時長柄所指的方向總是南方,起定向作用。
據兩千多年前戰國末期成書的《管子》和《呂氏春秋》記載,中國人就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他們管這種石頭叫做慈石。司南的磁性指南特性是我國著名科技史學家王振鐸根據春秋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書中和東漢時期思想家王充寫的《論衡》書中「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的記載,考證並復原勺形的指南器具。磁石的南極(S極)磨成長柄,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個磁勺在底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傳統上認為的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儀器,叫做司南。其中,「司」就是「指」的意思。
一篇提到司南的典籍是《鬼穀子·謀篇第十》:「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鬼穀子,戰國時期人,生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穀子村。鬼穀子活動的地方和文中所記載的鄭人取玉一事,也在邯鄲文化區域內。
㈣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叫做()。 A.指南針 B.地動儀 C.地球儀
1492年,馬丁.貝海姆發明地球儀。
至於指南針,是由司南演變來的,最早明確記載是在11世紀(1041年)北宋楊惟德所撰寫書中提到過。
地動儀是張衡在公元132年發明。
所以..一目瞭然...地動儀最早...(確定地動儀是指方向,而不是測地震發生方向的??)
㈤ 最早的指南針是什麼
最早的指南針
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最早的指 南針叫司南。它是戰國時代我國人民利用磁 鐵製造的一種指示方向的工具,「司南」就是 指南的意思。
司南是怎樣製成的呢?根據專家的研究,司南是把整塊的天然磁鐵,琢磨成勺子的 形狀,並且把它的S極琢磨成長柄,使重心落 在圓而光滑的底部正中。
這把非凡的「勺子」做好以後,還得做 一個光滑的底盤。使用的時候,先把底盤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底盤的中間,用手撥動 它的柄,使它轉動。等到司南停下來,它的 長柄就指向南方,勺子的口則指向北方,由 此來辨別方向。底盤可以用青銅做,有的 是個塗漆的木盤。因為青銅和漆器都比較 光滑,摩擦的阻力比較小,司南轉動起來很 靈活。這種底盤內圓外方,四周還刻有表 示方位的格線和文字。現在的出土文物 中,就有這樣的銅盤和塗漆的木盤;還有東 漢時候的一副石刻,刻著一個小勺子放在一個小方台上,有人認為這就是司南。可見,司南是現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㈥ 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叫什麼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叫司南。
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稱,始於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終止於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因為司南古義不斷演化,使它與一系列的古代發明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中國的方位文化中經歷了從天文學方法定位再以磁學方法製成司南,最後由司南演變成指南針的三個階段,隨之而來的是測定方位技術的不斷完善。
(6)歷史上最早的指南針儀器是什麼擴展閱讀:
指南針原理
地球是一個大磁體。地球的兩個極分別在接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地方。地球表面的磁體,當可以自由轉動時,就會因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指示南北——這個道理,古人不夠明白;但這類現象,古人已經發現。
中國的磁針和羅盤先後經由陸水兩路西傳,曾給人類文明的進程帶來重大的影響。史學界認為磁針浮在水中的水羅盤與指南針一脈相承,是中國的發明。1985年江西臨川南宋朱濟南墓出土的「張仙人」俑手持的旱羅盤證明:旱羅盤的發明權也屬於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