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汕頭市有多少年歷史
汕頭市有100年歷史了。歷史變革如下:
汕頭市區地處韓江、榕江、練江的出海口,汕頭灣把市區分成南北兩片。汕頭市區古為濱海沖積地。
宋時砂尾(今金砂鄉)已形成村落,屬潮州揭陽縣。南片濠江古為潮陽縣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華埠一帶已有較大漁村,稱廈嶺。
明初設蓬州守御千戶所,嘉靖年間潮州府置澄海縣時隨屬澄海。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柵捕魚,稱沙汕。
汕頭清康熙年間潮州府建沙汕頭炮台。雍正年間簡稱汕頭。汕頭素有「百載商埠」之稱,1858年(咸豐八年)4月,已經佔領廣州的英法聯軍進逼大沽口,美國駐華公使夥同英、法、俄三國公使聯袂到達大沽外,照會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國公使列衛廉與清政府直隸總督譚廷襄開始談判,討論了美國所提出的草約。5月19日,因英法聯軍即將於次日發動進攻,美國應英國的要求,不動聲色地中止了正在進行中的談判。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後,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納等人與英、法談判。雖然清朝官員並不信任美使,但還是一再懇求美使與俄使居中調停。列衛廉以「調停人」的偽善面孔欺騙清政府。6月7日,美使列衛廉恢復了與清朝官員的會談,並同意就美方所提出的條約草案再度進行談判。6月18日,美國搶先英、法與清政府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 其中增開潮州(後改汕頭)、台南為通商口岸。 1858年恩格斯在《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中指出,汕頭是「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第3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921年,汕頭市政廳成立,與澄海分治,從此一直稱為汕頭市。
㈡ 汕頭市龍湖區下蓬中心小學怎麼樣
簡介:汕頭市龍湖區下蓬中心小學,原是一所農村老校,歷史悠久,1949年11月定名為「鷗下小學」,1979年被定為下蓬鎮的中心小學,方改名「下蓬中心小學」。在五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在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的關心下,學校領導、師生員工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取得了顯著成績。1995年7月,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1998年、1999年、2001年、2006年7月順利通過省一級學校復評、抽評。下蓬中心小學,以一流的硬體設施、一流的軟體管理,成為了龍湖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成為了汕頭市一顆閃亮的明珠
注冊資本:178萬人民幣
㈢ 陳厝合的歷史沿革
陳厝合早在1400 年前潮汕海陸「唐初濱線」大變遷中就已形成沙洲。北宋末年宣和三年(1121)前,陳厝合屬潮州府海陽縣延德鄉蓬洲都。北宋宣和三年復置揭陽縣,蓬洲都改屬揭陽縣轄。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設置澄海縣,蓬洲都改屬澄海縣轄。
1921年,陳厝合屬澄海縣下蓬區。1932年陳厝合屬澄海縣第八區(下蓬區)。1937年屬澄海縣第三區(上蓬、下蓬、鮀浦合並)。1946年陳厝合屬官埭鄉(轄十八村,俗稱官埭十八鄉)。1948年屬澄海縣第三區(上蓬、下蓬合並)。
1949年十月解放後,陳厝合屬澄海縣第六區(下蓬區)。1951年陳厝合屬澄海縣下蓬區官三鄉(大概范圍今新津街道和珠池街道)。1957年1月屬澄海縣官埭鎮級鄉(官一鄉、官二鄉、官三鄉和浮隴鄉合並)。1957年12月屬澄海縣下蓬鎮級鄉(官埭鄉、鷗汀鄉合並)。1958年9月屬汕頭市紅光人民公社。1959年3月屬汕頭市下蓬人民公社陳厝合大隊(由原陳厝合、東合、媽宮腳、南片埔等自然村組成陳厝合大隊)1961年3月陳厝合屬汕頭市官埭人民公社陳厝合大隊。1965年6月陳厝合屬澄海縣官埭公社。1970年2月16日屬澄海縣下蓬人民公社(下蓬、官埭兩公社合並)。1976年屬汕頭市郊五.七人民公社陳厝合大隊。 1984年汕頭市郊珠池區公所。1986年屬汕頭市龍湖行政管理局珠池街道陳厝合管理區(即陳厝合村委會)。1992年陳厝合屬龍湖區新津街道陳厝合村委會。1994年屬龍湖區新津街道,經龍湖區人民政府批准,陳厝合撤村設立南碧埠、東新、東和、南和、佳和、金和六個居委會。2002年2月各居委會更名為社區居委會至今。
參考資料:《澄海縣志》、《汕頭市志》、《龍湖區大事記》、《官埭史略》
㈣ 官埭的歷史沿革
官埭早在兩千年前潮汕海陸「漢代濱線」大變遷中就形成沙洲。南宋年間,潮州官府為防水患,令當地民眾於蓬洲都鷗汀背南面沙洲修築堤壩,此後便將這片土地稱為官埭。註:埭指已土修築的堤壩,官府修築的堤壩稱為「官埭」。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前屬潮州府海陽縣延德鄉蓬洲都。北宋宣和三年復置揭陽縣,蓬洲都改屬揭陽縣管轄。元朝惠宗至正年間(1341-1368),居住於鷗汀背的紀姓族人,在五世祖紀辛六,字:機學,率領下南遷至官埭聚居,後隨人口增多設置「里」一級基層單位,時稱官埭里(扶龍鄉)。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揭陽縣設置鮀浦巡檢司作為佐堂(副縣衙)。下轄:蓬洲都、鮀江都、鱷浦都(今汕頭市金平區、龍湖區,澄海區壩頭和潮安庵埠交界一帶)。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 年)設置澄海縣,鮀浦巡檢司所轄的蓬洲都、鮀江都、鱷浦都改屬澄海縣管轄。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王朝施行靖邊海禁政策,強迫沿海人民內遷五十里,製造無人區,史稱「海界」。整個澄海縣被栽撤(廢除縣制)並入海陽縣。清康熙七年初(1668年),廣東巡撫王來任何兩廣總督周有德的上奏下,解除靖邊海禁,官埭紀姓人家得以回歸故里。清康熙年間,官埭鄉已達到一定規模。隨著人口不斷增多,紀姓人家逐漸向南遷移,搬到官埭外埔、紀厝圍、紀厝海土墘(今:龍祥街道、新津街道、珠池街道)等地居住創祖。時以上地方屬澄海縣蓬洲都官埭鄉管轄。
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時澄海縣屬澄海縣蓬洲都官埭大圖。民國十年(1921年),澄海縣廢都設區,官埭鄉屬澄海縣下蓬區(新津河東岸為上蓬區,西岸為下蓬區)。民國21年(1932年)官埭鄉屬澄海縣第八區(下蓬區)。民國26年(1937年)屬澄海縣第三區(上蓬、下蓬、鮀浦合並)。
民國35年(1946年)屬澄海縣下蓬區官埭鄉,轄:洋邊、官埭頭、官埭尾、新鄉、紀厝海墘、蝦堀埔、坑田墘、紀厝隴、周厝塭、何高圍、陳厝圍、吳厝圍、分塭、東合、張厝、萬合圍、黃湖、紀厝圍、大圍、內塢、紀仔圍、東壩仔、十一合州共23村居地名(今龍祥、新津、珠池、新溪)。1948年屬澄海縣第三區官埭鄉(上蓬區、下蓬區合並)。1949年解放後,同年10月官埭鄉改屬澄海縣第六區(下蓬區)。1951年屬澄海縣下蓬區官一鄉,原官埭鄉分設為官一鄉(今官一)、官二鄉(今夏桂埔、周厝塭)、官三鄉(今新津、珠池)、浮隴鄉(今廣廈、東廈、金霞)四個行政鎮級鄉。1957年1月屬澄海縣官埭鎮級鄉(官一鄉、官二鄉、官三鄉和浮隴鄉合並)。1957年12月屬澄海縣下蓬鎮級鄉(官埭鄉、鷗汀鄉合並)。1958年9月屬汕頭市紅光人民公社。1959年3月屬汕頭市下蓬人民公社,時稱官埭大隊轄官埭頭、官埭尾、洋邊、新鄉四個聯隊。1961年3月屬汕頭市官埭人民公社,轄:官一、夏桂埠(1984更名夏桂埔)、周厝塭、陳厝合、辛厝寮、充公、浮隴七個大隊(原官埭大隊與官埭公社同名,更名為官一大隊)。1965年改屬澄海縣官埭人民公社轄官一、夏桂埠(1984更名夏桂埔)、周厝塭、陳厝合、辛厝寮、內充公、外充公、浮東、浮西九個大隊。1970年2月16日屬澄海縣下蓬人民公社(下蓬公社、官埭公社合並)。1974年11月五日屬汕頭市郊下蓬人民公社(1975年11月浮西、浮東大隊劃歸金砂公社,12月內充公、外充公、陳厝合、辛厝寮大隊劃歸五、七公社)。1978年改革開放後,1984年1月1日改屬汕頭市郊下蓬區公所。1987年1月屬汕頭郊區下蓬鎮。1991年11月1日屬汕頭市龍湖區下蓬鎮,1996年11月30日屬汕頭市龍湖區龍祥街道(官埭鄉又稱扶龍鄉,取以「龍鄉」與「龍祥」諧音得名龍祥街道,轄泰龍、如龍、洋濱、新興、祥和5個居委)。2002年1月屬汕頭市龍湖區龍祥街道(龍祥街道與龍津街道合並,轄泰龍(官埭頭)、如龍(官埭尾)、洋濱(洋邊)、新興(新鄉)、祥和(鎮政府小區)、夏桂埔(蝦堀埔)、周厝塭、衡山等8個社區居委會,包括夏桂埔、坑田墘、李厝塭墘、周厝塭(東元)、紀厝葛南、紀厝葛北(新鋒)、辛厝葛(新鋒)、合仔寮(新聯)、林厝塭(中元)、汫溝、陳厝葛(新元)、海香埠、塘堀墘等15自然村。
㈤ 汕頭市龍湖區下蓬鎮。女人有沒有零工活干
現在那個地方都有零工活可以干,可以到勞務市場去看一看。
㈥ 頭蓬鎮的歷史沿革
頭蓬社區原為錢塘江曬鹽區。曬鹽時刮鹽泥、濾泥鹵而堆成泥蓬。因這里為新漲的沙地頭一個曬鹽泥蓬,故又稱頭蓬。又因本地方言,「義」與「泥」同音,故又稱義蓬。現鎮域1951年為頭蓬、義蓬鄉,1956年2鄉合並為義蓬鄉,1958年為宇宙紅公社的一部分,1959年為義蓬公社頭蓬管理區和義蓬管理區,1961年兩個管理區合並成頭蓬公社,1969年2月5日與義盛、新灣公社合並為義蓬公社,1971年3月又各自分開,1985年義蓬鄉改為頭蓬鎮,1992年5月宏偉鄉並入頭蓬鎮,2010年與義盛合並為義蓬街道。
1978~1998年,頭蓬集鎮從小到大,20年來共建商品、聯建房24幢、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集鎮區域擴大1.5平方公里。1993年,新建糧食交易市場、農副產品交易市場、小商品市場,共徵用土地25畝,總投資1200萬元。1994年,由省天然氣開發總公司開發的天然氣井6口,安裝用戶350戶和34家企事業單位。1996年,鎮有線電視開通,到1998年已普及5個村。1997年,市西水東調工程的自來水開通,至1998年底已有400餘戶居民安裝了自來水;同年,經杭州市人民政府驗收為首批「教育強鎮」。
頭蓬之所以叫頭蓬,是因為蕭山圍海造田第一個帳篷搭建在這個地方。這個不起眼的小鎮,當年是整個蕭山東圍墾的中心。蕭山圍墾指揮部在這里,當年蕭山東片最大的紡織廠曾經在這里,當年東片地區唯一的農機、機械廠曾經在這里。20世紀40年代錢塘江改道以後,最早的堤壩就在頭蓬鎮邊上,這條堤壩曾經是北啟海鹽南到寧波餘姚的環錢塘江大動脈。現在這一段堤壩被稱為左十四線。如果有人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地圖,會發現沒有什麼義盛什麼河庄,但是一定能找到頭蓬,因為當年堤壩公路時代這個地方太關鍵。
圍墾指揮部、紡織廠、農機廠、函閘飯庄以及現在已經搬走的「大醫院」,曾經這里是知青涌來的方向,曾經這里是燈火通明的繁榮鬧市,曾經這里有無數英豪為圍海造田出謀劃策。輝煌已經不在,剩下的只有蕭條!
㈦ 下蓬中學怎麼樣
下蓬中學是汕頭市一級學校,位於汕頭經濟特區發祥地龍湖區嵩山北路中段,交通方便,校舍布局合理,環境宜人。前身為蓬鷗書院,始創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校址位於鷗汀文昌祠。抗戰時期停辦,文祠遭毀。一九四六年復辦,校址遷至鷗汀李氏宗詞並定名為「私立蓬鷗初級中學」。一九五一年人民政府接管,五三年八月更名為「澄海縣第六初級中學」,一九五八年下蓬劃歸汕頭市郊區,易名為「汕頭市下蓬中學」並設高中部,成為完全中學。歷史上,因下蓬歸屬幾經更迭,下蓬中學校名幾次更換。一九八六年八月,原汕頭市郊下蓬中學分拆為下蓬中學和蓬鷗中學。下蓬中學為完全中學,校址設於原下蓬中學新校舍,原下蓬中學的所有檔案資料連同學籍印章歸下蓬中學管理,下蓬中學為汕頭市郊區重點中學;蓬鷗中學為初級中學。一九九二年底,汕頭市郊區一分為三,下蓬鎮劃歸龍湖區,又恢復名為「汕頭市下蓬中學。」一九九四年被評為區一級學校。一九九七年被評為市一級學校。
長期以來,下蓬中學培養了一批在各自領域建功立業的成功人士,積淀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散發出濃郁的時代氣息。現任貴州省長林樹森,全國著名禽流感專家、博士生導師辛朝安,全國知名古建築專家紀傳英,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岳陽四化部總工程師許炳堂,清華大學畢業生、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後、電腦雄才林偉……都是蓬中校友。他們和眾多蓬中人一起,見證了蓬中的厚重,見證了蓬中的輝煌,撐起了蓬中的品牌。
歷任校長「好學力行」,以其人格魅力、學識水平及管理能力使蓬中穩步發展,使辦學理念與時俱進,代代傳承。楊智慶、黃璧珊、張良之、黃鏗、胡平……都是建國後維系蓬中生存,推進蓬中發展的有為校長,學子永遠不會忘懷。
暑往春來,物換星移,時光把蓬中帶入新世紀。今天的蓬中,校園綠色盡染,生機勃發,風氣宜人,已成「容人之短、待人以情、讓人參與、激人追求、助人成功」之氛圍,是成就事業或圓求學夢的綠色天地。
現任校長張瑞麟----汕頭市2007年優秀校長,工作拼搏,開拓進取,執著追求,不斷創新。班子求真務實,崇尚理性,追求高效,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學校員工107人,專任教師95人,達標率100%。其中特級教師1人,名教師1人,高級教師15人,一級教師61人,陣容整齊,加工再造能力突出,為業內人士認同。蓬中教師勤於耕耘,勇於探索,甘於奉獻,誨人不倦。致力於構建「激趣、精講、善導、探究、共長」的教學模式,努力把激情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趣味帶進課堂,把要義帶進課堂,把反思帶進課堂,力求思維共振,情感共鳴,最大限度提高教學效益,與學生共進共長。蓬中學子積極進取,努力拚搏,奮發向上。以改變命運為目標,以振興家庭為己任,以奉獻社會為己責,以學會學習為天職,修身養性,從自己做起,從現實做起,風雨兼程,奮斗不息。
學生合唱隊唱出了青春風采,唱出了辦學特色,唱出了質性內涵。近年先後3次榮獲潮汕三市中學生合唱比賽一、二、三等獎,好評如潮,在社會上贏來了較高聲譽和影響。
他們,為蓬中增添了亮色,續寫了輝煌,展望了明天。
學校先後被汕頭市委、市政府評為「汕頭市文明單位」;「汕頭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汕頭市綠色學校」。被省評為「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第三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雄起,蓬中,向省一級學校邁進,更高!更快!更強!
[編輯本段]下蓬中學歷史演變
前身為蓬鷗書院,始創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校址位於鷗汀文昌祠,抗戰時期停辦,文昌祠遭毀。
一九四六年復辦,校址遷至鷗汀李氏宗詞並定名為「私立蓬鷗初級中學」。
一九四九年春,原「私立蓬鷗初級中學」改更名為下蓬區「鷗下中學」。秋,該校始辦高中部。
一九五一年市人民政府接管,五三年八月更名為「澄海縣第六初級中學」(高中部撤消)。
一九五八年5月,在市郊紅光人民公社官埭尾村(今如龍居委)興建新校舍,更名「汕頭市下蓬中學」(並重設高中部)。
一九六一年三月汕頭市郊以汕幛路為界以北設立下蓬人民公社,以南設立官埭人民公社轄官一、周厝塭、夏桂埔、陳厝合、辛厝寮、充公等6個大隊。「汕頭市下蓬中學」更名為「汕頭市官埭農業中學」簡稱「官埭農中」
一九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劃歸澄海縣管轄,原官埭、下蓬兩公社重新合並為下蓬人民公社,復辦「澄海縣下蓬中學」。(1974年11月5日重歸汕頭市郊)
一九八六年八月,原汕頭市郊「下蓬中學」分拆為「下蓬中學」和「蓬鷗中學」。「下蓬中學」為完全中學,校址設於下蓬公所官埭尾村(今龍祥街道如龍居委),原下蓬中學的所有檔案資料連同學籍印章歸下蓬中學管理,「下蓬中學」為汕頭市郊區重點中學;蓬鷗中學校址設於下蓬公所鷗汀上村(今鷗汀街道鷗上居委)為汕頭市郊區初級中學。
一九八七年一月,汕頭市郊區一分為三,下蓬公所更名設立下蓬鎮,下蓬鎮劃歸龍湖區,又恢復名為「汕頭市下蓬中學。」
一九九四年「下蓬中學」被評為汕頭市龍湖區一級學校。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汕頭市龍湖區下蓬鎮撤鎮設街道分為龍祥、龍津(2002年合並為龍祥街道)和鷗汀、漁州(2002年合並為鷗汀街道)4個街道,「下蓬中學」歸屬龍湖區龍祥街道如龍居委轄地(既嵩山北路中段)。
一九九七年「下蓬中學」被評為廣東省汕頭市一級學校,至今。
㈧ 汕頭歷史
源起——潮汕在遠古時屬南交之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時屬揚州南部的荒僻地帶,居住在這里的居民為越族的一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設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陽嶺設置戍所。秦末陳勝吳文起兵抗秦,趙佗占據這里,擁兵自立為南越武王,設揭陽令於此,於是這里才有政權建制。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潮汕地區設立揭陽縣。從此,正式有了行政區劃。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改稱義安郡,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始稱潮州,「以潮水往復而名」。以後又經過多次變動,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為潮州府,一直沿用到清代。
開埠——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這里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元代時,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稱為「廈嶺」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蓬洲御千戶所於此。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稱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這里築煙墩建炮台,稱為「沙仙頭」。從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間,遷到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魚、耕田之外,還利用海水曬鹽,各地鹽販也常到這里販鹽運銷。清政府在此設站徵收鹽稅。簡稱「汕頭」。汕頭又有「魚它 島」。以後,隨著過往商船日趨頻繁,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清政府在放雞山(今媽嶼島)設立「常關」,課收南北商運的關稅,這是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
建國後——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重新建制,設立潮汕專區;1953年1月與惠陽、興梅專區合並為粵東行署;1956年2月與興格合稱汕頭專區,1965年興梅獨立設專區,汕頭及下轄縣稱為汕頭地區。另經幾次變動。但汕頭市均為地方或專區黨政機關所在地。1981年11月,在汕頭市劃出一片土地創辦汕頭經濟特區。1983年7月,實行地市合並,建立市領導縣的體制,轄澄海、南澳、潮陽、揭陽、揭西、普寧、惠來、饒平8縣和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劃為省轄市。1991年4月6日,國家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擴大到整個汕頭市,面積234平方公里,並定於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務院1991年12月決定,調整潮汕地區的行政區劃,設置汕頭、潮州、揭陽3個地級市。1993年4月,國務院批准潮陽撤縣設市(縣級);1994年4月,國家遼批准澄海撤縣設市(縣級);同月,國務院批准潮陽市河清鎮劃歸汕頭市,設河浦區(縣級)。至此,汕頭市轄龍湖、金園、昇平、達濠、河浦五個縣級區和南澳縣,代管潮陽市、澄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