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學歷史學習中做筆記的幾種基本方法
學會做筆記是學會學習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做歷史筆記就是將課本上要掌握的知識加以整理;就是將自己對課本的理解加以整理。做歷史筆記的過程就是閱讀歷史教材的過程;對歷史歷史教材的內容加以歸納、概括、提煉的過程;所以也就是記憶、理解的過程;培養自己學習能力的過程。通過對歷史教材內容的多次整理,對自己思維的不斷整理,最終達到把教材看透,使教材在自己頭腦中變薄、變簡單,使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不斷加深,對歷史事件的認識不斷加深的目的。所以中學生要學會做筆記,做歷史筆記。我認為做歷史筆記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種: 1、提綱法。這是做歷史筆記的最基本方法。這種方法就是根據教材的原有編排體系對知識點加以概括、歸納、整理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最適用於對教材的初步整理。它常見的格式是:一、背景 1、政治 2、經濟 3、文化 4、軍事……二、經過 1、發生(或序幕、或導火線) 2、前期(第一階段) 3、後期(第二階段,後面可能還有第三、第四階段) 4、結束 [也可能是:二、內容 1、政治 2、經濟 3、文化 4、軍事…… 也可能是:二、措施 1、…… 2、…… 3、……]三、影響 1、政治 2、經濟 3、文化 ……(或1、國際 2、國內 或國際、國內中還分別分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 用這種方法整理知識點,首先就是要理解課文編者的思路,然後用概括性的語言,把有關內容寫下來。具體步驟是:首先是閱讀教材,閱讀教材時要圈、要畫、要寫。要圈出關鍵詞語,畫出能回答問題的語句,前面寫上「背景」、「經過」、「影響」、「政治」、「經濟」、「文化」、「性質」、「特點」等字眼,然後再把有關內容寫到筆記本上。[好研網]
❷ 讀歷史書如何做筆記
在書上找到關鍵的內容,然後抄到筆記上面就可以了
❸ 怎麼做好歷史筆記
筆記有很多種:如課堂筆記(又分要點記錄,課堂隨記),課後整理筆記,課後摘抄筆記等等,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筆記,可以把零散的知識收起來,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這有利於鞏固消化已學過的知識,並開闊視野,拓展思維,補充教材,突破課堂的局限,更有利以後復習,勤做筆記,做好筆記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學習途徑,那怎樣做好筆記呢?(一)做好課堂筆記:課堂筆記的內容主要是老師所講解的重難點問題,如重要的歷史概念,歷史觀點,重要結論,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例,老師板書的知識框架與線索,聽講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和疑難批註等許多內容。決不是記下老師所講的每一句話,在黑板上所寫的每個字,而這樣實際上既無必要,又不可能。由於記筆記不能影響聽課,因此,記課堂筆記時,書寫速度要快,對歷史名詞,概念等盡量簡記,對較長的句子可抓住句子的主幹縮寫或關鍵詞,還可以自己定義一些特殊的簡單的符號來代替文字等,從而節約時間。(二)做好課後整理筆記。課後整理筆記就是把課堂筆記進行整理,可就原筆記基礎上進行補充、修改、完善,也可重新處理,做好課後整理筆記,實際上也是一個再回顧、領悟、鞏固知識的過程,可以收到較好的復習鞏固的效果。(三)做好課後摘抄筆記。信息時代,知識更新加快,而我們的教材,課堂提供的信息量很有限。因此,同學們應充分利用各種現有資源和手段(圖書館、媒體、網路等),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新的歷史知識。這對我們學習歷史也很重要,開闊我們的視野和知識,培養我們的多向思維,全面分析和看待歷史現象,從而彌補教材與課堂教學的不足。做好課後摘抄筆記,就是把通過各種途徑有針對性地搜集來的信息整理出來,進而進一步理解教材,把握學術觀點與學術動態。 課後如何復習課後復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就如何搞好課後復習提幾點建議:(一)在課堂上沒有弄懂的還未解決的知識盲點,似懂非懂的知識模糊點,課後應及時復習解決,徹底弄懂、懂透。可以去看課本,查資料,尋找一些與之相關的練習題做做,也可以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尋求解決。(二)課後應及時做好課堂筆記整理,反復研究教材。(三)適當做些歷史練習題以反饋自己對所學知識是否真正掌握,掌握多少,掌握程度,從而做到有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四)善於歸納整理歷史知識,構建歷史知識體系,可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方面進行。1.宏觀上應把握一個單元(章)有哪些重大歷史事件組成,這些重大歷史事件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系,這些重大歷史事件與所處歷史階段的基本特徵又有什麼聯系,下面以第一章為例來說明,第一章共計有七節內容,共敘述了三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鴉片戰爭、第二次鴉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本章標題揭示歷史階段基本特徵: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三個歷史事件之間與本章標題的內在聯系是: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鴉片戰爭加劇了國內業已尖銳的階級矛盾,加速了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第二鴉片戰爭結束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又加速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太平天國運動打破列強將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2.中觀上,應把握重大歷史事件的構成要素,即我們對這個歷史事件應了解些什麼,以太平天國為例,我應了解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背景,興起與發展的經過、結果及其原因、教訓、性質,主要歷史功績,特點及其成因等。微觀上,把握重大歷史事件各構成要素的相關知識點,以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為例,我們應掌握以下內容:根本原因:階段矛盾的激化⑴興起的原因 外部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直接原因:自然災害嚴重
❹ 怎樣做好歷史學讀書筆記
拿歷史書籍來說,我會邊看邊記,最後總結,此步驟分四步:
一、做標記:劃出一些重要歷史知識,做好標記;看到某一歷史事件,如果可以分析出發生這一事件的原因,寫在書上,如果不能,畫個問號繼續往後看。(根據書籍頁數,大概需一到兩周。)
二、整本書看完,書上也零零散散一堆標記或文字。這時,我習慣打開電腦,打開Evernote,快速看一遍整本書,著重翻到做標記的頁數,然後把做標記的一些重要歷史知識和對某些事件的心得錄入Evernote中,按時間順序或事件重要程度排版整理,並同步雲端。(一般會在周末,需一到兩天。)
三、打開MindManager,腦中過一遍整本書,開始做Mindmap,把腦中混亂的知識整理成一個結構,並導入Evernote。(需一晚上。)
四、在網上查閱各種對於這本書的書評,把一些優秀的書評和一些自己沒有領悟到的道理收藏到Evernote中。(時間不定。)
❺ 怎樣快速記憶歷史筆記
反復背.先讀5遍在背一句(一句一句的背)必須用心去體會,長的你就一自然段背,背完一自然段、後就讀3遍自己在背(在讀的過程中必須大聲的讀).不記的在讀在背,總之一定要背熟在能背下個自然段.(在早上背書最有效,記的也最快)全部背完後在全文讀3遍在自己背一遍背熟了,就OK了.最好每天都要記一次,比較好,怕完掉
:其他方法:
第一招,因為每個段落都不是雜亂無章,毫無頭緒的,總有它一定的層次,所以如果掌握了它的層次,背書時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看到字面,第一時間聯想什麼意思.再根據自己的猜測看注釋.驗證一下.再看看自己的解釋跟正確答案有什麼區別.
3.先概括一下內容.再一層一層地背。
對了,背書最記的第一個字,和第一句,如果不記的了,後面就都不記的了.總之來說背書就是多讀.對記.對背.也要學會聯想.很長很長的課文還可以使用唱歌法背誦呢!
記性不如爛筆頭這是老師常說的一句話,不要抄,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多做筆記.把重要的都記下來,在背誦也挺快,在老師講課時,老師要背書時,應該利用讀去記,去學校也能記啊(早讀之前)。
❻ 歷史怎樣有效的做筆記
我的方法是上課時在書上記,上課沒有太多時間記本上,所以記書上省時~~~但回家有時間的話,認真看你上課講的東西,還有買些參考書,有些東西課本上沒有,你看完覺得有用也要記到筆記上。細致的有條理的整理知識點,把一課分成幾塊,每塊再分幾個點........尤其不能放過小的知識點~~~~一般什麼大事的時間一定要注意~~
當學完一課做過很多題的時候,把那些錯的題或者錯的知識點寫在那課的筆記里,以後看的時候就知道那裡不會了~~~
❼ 在閱讀歷史類書籍的過程中,如何做好讀書筆記
做讀書筆記的過程要配合讀書來做,當第一遍拿到書的時候可以快速地瀏覽書中的重點,把自己有感觸的地方標注下來。第二遍讀的時候,把那些需要深刻理解,或者有自己見解的地方抄錄下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用手寫的方式記錄的,因為在你抄寫的過程中,對書中的內容又會加深一遍印象。同時書寫這種方式也可以激發我們的大腦更加專注於書寫的內容。當然手寫也有很多弊端,比如比較花時間,同時也不方便後期的檢索。所以你也可以使用電子工具來替代手寫。比如我現在經常會使用幕布這個軟體來記錄讀書筆記。它可以更好地呈現書籍的結構,同時又可以方便地生成思維導圖,配合讀書使用非常方便。
❽ 閱讀歷史類書籍應該怎樣做筆記
很簡單,可以畫個圖表。比如畫個數軸,在軸上標上時間點,然後按時間順序把發生的歷史事件標上去,保證你記牢!
《萬曆十五年》我看過,看這書要和現在社會結合起來思考,你就會發現當今社會很多東西還是和那時一樣。
❾ 歷史課如何做筆記
最好列一個知識框架,不必過於詳細,只有來做提點就可以了。
歷史:
這個學科的最大難點還是需要記憶的量太大,如果你記不住、背不下來,很難說怎麼才能學好,尤其是對歷史沒有興趣的人,想考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沒興趣,也就記不住,你連記都沒記住,怎麼理解,做題的時候,怎麼對應作答。
所以,學好歷史的關鍵在於在堅持學習和記憶的同時逐漸培養形成興趣,這就需要一個小計劃。
建議:
1、放長線釣大魚,不要緊盯眼前進度和考試,你的唯一考試就是高考,把幾本歷史書做個規劃,每天背熟一兩節內容即可,內容少或學有餘力可適量增加,學習好歷史就是一個慢慢積累記憶量的過程。一輪背完再被第二輪、第三輪。周末時間可酌情復習。看書的時候,不但要把勾勾畫畫的看了,小故事、名言、圖片也要看,這是一個放鬆解悶的不錯途徑,也是積累冷知識點的好辦法。
2、不要注重做題,說實話歷史作業寫都不用寫,沒記住,照著答案抄沒一點用。把時間放在背上。考試成績不取決於你做了多少題,而在於你腦子存了多少貨。
3、學校一定會給你們發很多復習資料,就一個好處,肯定有分好類歸納好的知識點,看看,爭取記住。如果現在沒有,你可以自己簡單的做一個分類提綱,比如水利,比如文學作品等。記住只是提綱。只用於面對提綱,回憶知識點用。
4、千萬不要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在筆記整理上,長個心眼,充分利用輔導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學的。
5、多看答題,分析問題的知識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