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七年級下冊歷史重點背誦內容是什麼
初一歷史必背知識點有:
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水稻的國家:生活於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子。
2、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生活於黃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種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傳說中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炎帝黃帝(人文初祖)部落結盟,為漢族前身華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礎。
4、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堯、舜、禹時期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禪讓制」。
6、河姆渡聚落位於浙江餘姚河姆渡村,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住的是干欄式的房屋。
㈡ 初中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初中歷史必背知識點:
1、標志著綏靖政策發展到頂峰的事件是——1938年9月,慕尼黑陰謀。
2、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標志——1939年9月1日,德國突然閃擊波蘭。
3、標志著二戰進一步擴大——1941年6月,德軍進攻蘇聯(斯大林格勒戰役)。
4、二戰的規模空前擴大(世界規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5、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建立的事件是——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
6、標志著歐洲戰爭結束的事件是——1945年5月,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
7、標志著二戰結束的事件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8、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冷戰的開始。
9、1955年華約組織的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正式形成。
10、1991年蘇聯的解體,標志著冷戰的結束。
11、遵義會議——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㈢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中國廉價的工業原料。
2、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中英貿易逆差。
3、虎門銷煙:時間: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煙。
經過:1839年6月,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二百多萬斤鴉片,在廣東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意義: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4、(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時間: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6、鴉片戰爭影響:
①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7、啟示:落後就會挨打!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努力提高綜合國力。
抗美援朝背景:
①美國入侵朝鮮並公然干涉中國內政。
②美國把戰火燒到了中國的國土上,新中國的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③中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請求。
概況:1950——1953年,美國最終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英雄人物:用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
遵守潛伏紀律壯烈犧牲的邱少雲。
意義:
①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不僅保衛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保障了我國的安全。
②從根本上粉碎了美國的侵略,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
③為新中國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㈣ 歷史中考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如下: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㈤ 中國歷史必背知識點
我覺得應該主要也就是各個王朝的一些重要的事情,另外它的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還有經濟文化方面的一些東西,這些肯定都是需要記住的,主要還是一些重要的事情,還有整個王朝的一個交替的過程。
㈥ 中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一、文藝復興
開始時間:14世紀義大利
發源地:義大利
指導思想:人文主義
實質: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
成就:
1、詩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達·芬奇代表作是《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
3、英國的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羅密歐和朱麗葉》和《哈姆雷特》。
意義: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二、新航路的開辟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稱當地居民為印地安人;麥哲倫最終完成環球航行。
意義: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三、英國、美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
1、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2、英國的殖民統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3、法國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四、英國《權利法案》
頒布時間:1689年
制定機構:英國議會
目的:限制國王的權利
作用: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起來。
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六、美國獨立戰爭重要事件時間表
1、開始:1775、4,來剋星頓的槍聲
2、美國誕生於1776、7、4(國慶節),標志是《獨立宣言》的發表
3、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
4、英國承認美國獨立:1783
七、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美利堅合眾國誕生。
八、獨立戰爭的意義
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九、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十、法國大革命期間頒布《人權宣言》,內容: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十一、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的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封建主義,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十二、工業革命的啟示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推動社會的進步。
2、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勇於創新,努力探索科學奧秘的精神品質。
十三、美國南北戰爭的意義
1、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2、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十四、為人所佔有而做奴隸的人都應有那時(指1863年元旦)以後永獲自由
1、這一文件名稱、頒布時間、頒布者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林肯
2、該文件頒布的作用
扭轉了戰局,有利於美國的統一。
十五、讓統治階級在無產階級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階級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將是整個世界
1、這個名言出自於什麼文件、發表於何時。
《共產黨宣言》、1848年
2、這個文件是誰起草的,為哪個組織起草的。
馬克思、恩格斯;共產主義者同盟
3、文件的發表有何意義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十六、俄國1861年改革的內容和評價
內容:
1、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2、地主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
3、農奴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須出錢購買。
評價: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雖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十七、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意義、啟示
內容:
1、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2、經濟上,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3、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評價:
1、使日本由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2、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3、但強大後,很快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啟示:
1、引進外資,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堅持改革開放。
2、提倡科教興國,發展教育。
㈦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高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1、歸納分析洋務運動的各類內容(軍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務運動的目的,失敗原因。
2、記憶洋務派開辦的軍民企業名稱,行業,地理位置。民資企業的名稱,行業,地理位置。
3、辨證的分析「扶清滅洋」的兩面性,反映的歷史背景和農民的階級性。
4、清政府那些舉措順應了19世紀中期世界的經濟和政治發展趨勢。
5、歸納早期無產階級的特點和成因。
㈧ 高考歷史重點背哪些
這個看機率,誰也說不準會出哪些題目。所以高考的話,肯定是要做試卷的了,但是做完的試卷不能丟了,你還要去回顧,所謂的溫故而知新,這個非常重要。對的題目基本上還是會答對的,但是錯的題有時會錯好幾遍。綜合基本歷史書來看,看看自己哪些方面比較薄弱然後有針對性的對症下葯。多問多思考多做題還有的就是多復習,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歷史比較重重要的就是要梳理脈絡,一般哪些重要事情的標志啊,導火線啊,什麼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之類的,所以要記住的就是那個事件的時間,以及抓住那個時間的一些特徵去分析,去排除。
㈨ 九年級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九年級歷史必背知識點如下:
1、印度的獨立:1947年、英國殖民統治被迫承認印度獨立,但實行印巴分治;遺留的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為印巴爭奪沖突埋下隱患。
2、15世紀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著名建築有聖索非亞大教堂。
3、第二次鴉片戰爭目的: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
4、《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
5、4世紀後期,我國東北地區鮮卑族的一支強大起來,建立了北魏,439年,統一黃河流域。當時各族人民長期生活在一起,生產、生活相互影響,民族融合已經成為趨勢。
㈩ 初二歷史必背知識點(精華版)有哪些
初二歷史必背知識點(精華版)有: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時間:1949年9月。
2、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3、土地改革時間:1950年-1952年底。
4、一五計劃時間:1953年-1957年
5、一五計劃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6、一五計劃期間重工業成就:鞍山鋼鐵公司建成投產、長春一汽生產出第一輛汽車、製成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7、一五計劃期間交通運輸業成就: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車。
8、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時間:1954年9月。
9、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1978年底),背景:1978年,思想理論界展開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通過討論,人們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10、農村改革時間: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
(1)農村改革地點:我國首先從農村開始改革。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
(2)農村改革改革方式: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3)鄉鎮企業改革:改革中,鄉鎮企業迅速發展,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11、對外開放:
(1)經濟特區的建立。
980年,我國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福建的廈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後來又增設了海南經濟特區。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經濟特區對於引進外資、國外先進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經驗,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2)開放14個沿海城市。
(3)開放3個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廈漳泉三角區)。
(4)開放內地(省會城市和邊境城市)。
(5)對外開放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12、國有企業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點)。
(1)我國城市改革開始的時間:1985年。
(2)城市改革的重點:國有企業改革。
(3)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3、民族團結
(1)我國民族分布的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2)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我國已建立了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4)民族區域自治的意義: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5)我國處理民族關系基本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
(6)我國促進中西地區經濟發展(有利於少數民族地區)的一項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
14、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時間:1971年10月25日。
(2)相關會議:第26屆聯合國大會。
(3)內容: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4)意義: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5、2001年,中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2001年中國還在上海成功舉辦了第九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這些都說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16、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1970年我國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神舟系列飛船:1999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2003年成功地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005年,成功地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
17、雜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被稱為「東方魔稻」的秈型雜交水稻。獲得2001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