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涿鹿多少年歷史

涿鹿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8-08 02:03:44

A. 涿鹿之戰發生在什麼時候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B. 涿鹿之戰是怎麼回事

涿鹿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役,它發生於5000年前,可以說是中華民族起源的時候,當時還是以部落制度為主,而且生產力低下,一塊好的地盤對於部落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為了爭奪合適部落發展的中原地帶,以蚩尤部落為主的南方部族和炎黃為主的部族展開了激烈的戰爭。
根據《史記》記載,當時是因為蚩尤反叛不聽從黃帝的號令,所以皇帝才帶著各地諸侯征討蚩尤,從這里可以看出當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王侯制度的觀念,並不是單純的兩個部落擴張導致的戰爭。關於這場戰爭的記載要比阪泉之戰來得多在《逸周書·嘗麥》中就有提到,其中的記載雖然有著後人想像的成分存在,但是依舊可以看出這場戰爭起源於蚩尤的侵略,黃帝幫助炎帝最後在涿鹿之戰中大敗蚩尤,從此奠定了華夏幾千年的基調。
這場戰爭是當時比較發達的蚩尤部落帶頭發起的,他們的武器製作比較精良,士兵戰力比較高,在當時很快就擊敗了炎帝部落,炎帝向黃帝求助,因此引發了一場大戰,這場戰爭非常的激烈,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神話傳說,比如黃帝屢戰屢敗,蚩尤作巫法釋放大霧黃帝發明指南車才得以沖出大霧;還有黃帝得到九天玄女的幫助,殺掉東海之上的夔獸,製成屁股才得以擊敗蚩尤;甚至還有黃帝的女兒因此一戰成為旱魃,從此以後流傳了旱魃出世大旱千里的傳說,這些傳說故事雖然有著不少誇張的成分,但是對於後來人研究那段歷史卻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料,也讓我們更好的了解涿鹿之戰的情況和當時的歷史環境。

C. 春秋戰國時諑鹿縣屬哪國

在公元前5世紀以前,今天的涿鹿縣西南部屬於代國;北境、東境有屠何等山戎邦國。

公元前664年,齊桓公伐戎救燕,滅山戎,山戎領地大多納入燕國疆土。

公元前475年,趙襄子滅代國,代國領土名義上並入晉國,實際上為趙氏所據;

公元前457年,三家分晉,涿鹿西境正式屬於趙國;

戰國時期,燕昭王中興,「伐趙,圍濁(涿)鹿」, 佔領了涿鹿全境,公元前283年設上谷郡。

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城,涿鹿復屬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軍破邯鄲滅趙,公子趙嘉北逃,在代地稱王,涿鹿地區屬之。公元前222年被秦將王賁所滅,該地遂屬秦。

1、代國屬地:

趙嘉是趙悼襄王的嫡子,但不受寵愛被廢。至趙幽繆王(趙遷)八年,秦拔邯鄲,虜趙幽繆王。趙人北保代,擁立趙嘉為王。王代六年,為秦將王賁所虜。

D. 涿鹿縣的建制沿革

秦朝時,兼並諸侯分天下為36郡、涿鹿縣境屬上谷郡。
漢朝時,屬幽州上谷郡,並於今縣境內置涿鹿(因涿鹿山得名,治今礬山鎮三堡),下落(治今涿鹿鎮西)、潘(治今保岱)3縣。
西晉時,改置廣寧郡(治下落),仍置三縣於原治,唯下落改稱下洛。
北魏時,屬燕州廣寧郡,州、郡治下洛縣。並改下洛縣為廣寧縣,仍置涿鹿、潘縣於故址。北魏末廢潘縣,北齊改置懷戎縣。同時廢廣寧、涿鹿2縣。
隋大業初廢北燕州、改屬涿郡,為懷戎縣地。
唐代初屬河北道媯州懷戎縣。光啟中改置新州(治永興縣)及永興縣(治今涿鹿鎮)、礬山縣(治涿鹿故城),隸屬河東道新州。
遼時,屬西京道奉聖州,置永興、礬山2縣。
金代屬西京路德興府,大安元年(1209年)改永興縣為德州縣,仍置礬山縣於故址。
元代時,屬中書省上都路順寧府,至元二年(1265年)省礬山縣並入永興縣,屬順寧府保安州(治永興縣)。
明代時,屬京師保安州(徙治今懷來縣新保安)。
清初沿明制,仍為保安州(治今縣城),屬宣府鎮;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屬宣化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保安州為保安縣,屬於直隸省口北道。民國5年(1916年),改為涿鹿縣,仍屬直隸省口北道。民國九年(1920年),涿鹿縣改屬察哈爾省。民國17年(1928年),改屬直隸省。民國十九年(1930年)口北道十縣劃為察哈爾省,涿鹿縣又改屬察哈爾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被日軍侵佔,屬偽「察南自治政府」,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建立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宣(化)涿(鹿)懷(來)聯合縣,屬平西專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屬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察南政廳,民國三十年(1941年)改為宣化縣。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建懷(來)涿(鹿)及蔚(縣)涿(鹿)宣(化)二聯合縣,屬北嶽區第六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30日,共產黨解放涿鹿縣成立涿鹿縣人民政府,屬冀察區第十一專區,年底劃歸察哈爾省,屬第五專區,同年增設涿鹿市,由省直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3日,國民黨軍隊佔領,涿鹿縣同日成立國民黨縣政府。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共產黨重建蔚涿宣、宣涿懷二聯合縣,屬察哈爾省第六專區。12月改屬北嶽區第六專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撤銷聯合縣,涿鹿縣仍屬北嶽區第六專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改屬察哈爾省察南專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涿鹿縣仍屬察哈爾察南專區。
1952年察哈爾省建置撤銷,涿鹿縣劃歸河北省,屬張家口專區。
1958年撤銷涿鹿縣,並入懷來縣。
1961年以原轄區復置涿鹿縣,仍屬張家口專區。
1970年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涿鹿縣屬之。
1993年7月撤銷張家口地區改屬張家口市管轄。

E. 逐鹿中原發生在什麼年代

逐鹿中原 ( zhú lù zhōng yuán ) 涿zhuō 〔涿鹿〕〔涿州〕地名,均在中國河北省。 〖解釋〗 逐:追趕;鹿:指所要圍捕的對象;中原:本來指我國黃河中下游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現泛指整個中國。常比喻帝位、政權。指群雄並起,爭奪天下。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指爭奪天下。 〖示例〗三軍在江、淮、河、漢之間布成「品」字形陣勢,互為觭角,~,機動殲敵。 ★劉伯承《千里躍進大別山》 〖近義詞〗 龍爭虎鬥、鹿死誰手 〖成語故事〗:①晉朝時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中趙國國王石勒十分有才幹,但自以為是,有一次他問大臣徐光他能與歷史上哪位皇帝相提並論。徐光答復為漢高祖劉邦。他笑道他只能做劉邦的部下,但與劉秀並驅於中原,相互較量,那就不知鹿死誰手了 ②約在4600多年以前,黃帝戰勝炎帝後,在今河北涿鹿縣境內,展開了與蚩尤部落的戰爭——涿鹿之戰,蚩尤戰死,東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形成了今天中華民族的最早主體。河北省涿鹿縣境內現存有軒轅丘、蚩尤墳、黃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車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橋山等遺址遺存。具體可詳閱《涿鹿縣志》、《史記》、《水經注》等文獻史料。現代建築有「中華三祖堂」等。 豬,繁體字做」豬「根據原始人造字的方法,估計古地名「涿鹿」豬和鹿比較多,又有水。適合原始人打獵生活。大家都想搶占。結果引發了黃帝部落和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戰」。涿鹿之戰後,黃帝成為中原大地上的部落首領。

F. 逐鹿之戰的發生時間

我來答:【中文名稱】: 涿鹿之戰
【發生時間】: 黃帝時期(公元前26世紀)
【發生地點】: 河北省涿鹿縣
【事件介紹】
涿鹿之戰

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原始社會中晚期,逐漸形成了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其中華夏集團以黃帝、炎帝兩大部族為核心。它們分別興起於今關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經融合後,遂沿著黃河南北岸向今華北大平原西部地帶發展。與此同時,興起於黃河下游的今冀、魯、豫、蘇、皖交界地區的九夷部落(東夷集團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領袖蚩尤的領導下,以今山東為根據地,由東向西方向發展,開始進入華北大平原。這樣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之間的一場武裝沖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戰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據說蚩尤族善於製作兵器,其銅制兵器精良堅利,且部眾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牴,進入華北地區後,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沖突。蚩尤族聯合巨人誇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並進而占據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遂向同集團的黃帝族求援。
黃帝族為了維護華夏集團的整體利益,就答應炎帝族的請求,將勢力推向東方。這樣,便同正乘勢向西北推進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區相遭遇了。當時蚩尤族集結了所屬的81個支族(一說72族),在力量上占據某種優勢,所以,雙方接觸後,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勢眾、武器優良等條件,主動向黃帝族發起攻擊。黃帝族則率領以熊、羆、狼、豹、雕、龍、鴞等為圖騰的氏族,迎戰蚩尤族,並讓「應龍高水」,即利用位處上流的條件,在河流上築土壩蓄水,以阻擋蚩尤族的進攻。
「戰爭」爆發後,適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很適合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所以在初戰階段,適合於晴天氣環境作戰的黃帝族處境並不有利,曾經九戰而九敗(九是虛數,形容次數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過去,天氣放晴,這就給黃帝族轉敗為勝提供了重要契機。黃帝族把握戰機,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勢向蚩尤族發動反擊。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風大作,塵沙漫天,吹號角,擊鼙鼓,乘蚩尤族部眾迷亂、震懾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驅眾向蚩尤族進攻,終於一舉擊敗敵人,並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區)擒殺其首領蚩尤。涿鹿之戰就這樣以黃帝族的勝利而宣告結束。戰後,黃帝族乘勝東進,一直進抵泰山附近,在那裡舉行「封泰山」儀式後方才凱旋西歸。同時「命少皞清正司馬鳥師」,即在東夷集團中選擇一位能附眾的氏族首長名叫少皞清的繼續統領九夷部眾,並強迫東夷集團同自己華夏集團互結為同盟。
涿鹿之戰的結果,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並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這場戰爭勝利的部族首領黃帝從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並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戰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後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

G. 涿鹿之戰產生了什麼歷史影響

涿鹿之戰有力地奠定了華夏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並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遠古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涿鹿之戰距今大約4600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涿鹿戰爭之後,方圓數百數千里懾於黃帝威嚴,各宗族安分守己,不敢輕易發動戰爭,這樣就使得中原及其四方趨於安定。因而各宗族活動的地域便相對固定下來。活動地域的相對固定,使得氏族成員由游獵為生逐步轉向稼穡為生,從而使得生產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H. 涿鹿的歷史

【涿鹿由來】
涿鹿這一古老的地名,縣名是得自城名,城名是得自山名,山名是以山下植物「竹」、動物「鹿」而得名為「竹鹿」的。按「竹鹿」之音,曾經分別記之以涿鹿、獨鹿、濁鹿、濁漉、獨漉等許多名稱。據考證,商末周初,寒冷期出現,竹子生長絕跡後,竹鹿山無「竹」之後,山名、城名以「竹鹿」二字之音亂記了一個時期後,到了春秋之後,便逐漸統一到「涿鹿」二字上來。「竹鹿山」變成了涿鹿山,「竹鹿城」變成了「涿鹿城」,「竹水」自然早被寫作「涿水」了。
至於「涿」字,當敲擊講。因擊瓦鼓之聲同流水下滴之聲相似,後「涿流水下滴也。從水,涿聲。」遠古的狩獵人要想捕到鹿,只得派一部人攜弓箭埋伏起來,而另一部人在遠處相對的地方涿(敲擊)器具發出響聲,使鹿子受驚向獵人埋伏地方奔跑,現今俗稱「趕坡」。皮肉俱佳的鹿實在難得,鹿死誰手誰就成了英雄。以後,「涿鹿」就有了其引伸之意——諸侯爭霸天下的地方。
.
.
【涿鹿城】
古涿鹿城,其遺址在今涿鹿縣城東南30多公里的礬山鎮三堡村北。初以軒轅黃帝所居稱為軒轅之丘、軒轅之台,約在夏商之際依山名稱竹鹿,春秋之際普以「竹鹿」二字之音,分別被記之以濁鹿、獨鹿、蜀漉等不同名稱。戰國後期統一到涿鹿二字上來,西漢始置縣、南北朝時其城即毀;今涿鹿城因處桑乾河、洋河匯合處,古為沼澤地帶,所以建城較晚,北魏以後才逐漸修建完善。漢代始置縣,稱下洛,王莽更名下忠,三國魏時稱廣寧,北齊曰北燕,唐長安時名永興,後唐為新州,石敬瑭送予契丹後改名奉聖州,元更名保安州,1914年恢復使用古涿鹿縣的名稱,依縣治所在稱涿鹿。

I. 涿鹿之戰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公元前27世紀的涿鹿之戰涿鹿之戰,指的是距今約4600餘年前,中國古代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涿鹿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