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歷史到底有多少年
國際上說中國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所以是3700年。而如果算上五帝時候的話是五千多年。 因為夏600年,堯舜165年,三皇並不是傳國,所以大約有500年。 這樣算就是差不多五千年。
另三個文明古國分別是大約在前3500、前3000和公元前2500年開始,中國為什麼會在書上比他們晚是因為歷史學家發現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商朝的。如果按建造城市,中國應該不會很晚,可能使因為夏朝賀以前的文字記載沒有流傳下來,所以是公元前1700年。
(1)中國存在多少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
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㈡ 中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有大約五千年的歷史。如果從黃帝時期約是公元前2700年開始算的話,中國歷史約有4700年,在百位四捨五入的話,就是五千年歷史了。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盤古開天到二十一世紀之間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從盤古、女媧、後羿等神話時代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00年。
就現在而言,中國文明的發端應是二里頭文化,其典型遺址是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二里頭遺址分四期,從二期開始聚落規模就變得很大,整個遺址面積有300萬平方米,之前的新石器時期,只有陶寺遺址有相近的規模(280萬平方米),從三期開始,還有青銅作坊和其他手工作坊。二里頭遺址顯現城市、青銅冶煉、王宮等文明的特徵,雖然沒有文字,但是從文化的傳承上來看,二里頭---鄭州商城---殷墟是一脈相承的,而殷墟恰恰出土了世界聞名的甲骨文,而確認是商朝晚期的遺址(盤庚遷都後的都城),所以二里頭文化至少從第三期開始可以認為是商文化(若鄭州商城是商湯的都城的話,二里頭是先商文化;若不是,則二里頭是早商文化),而中國的歷史(文明史)應是從這里開始。真么算的話,中國的歷史時代可能是從公元前1700年左右開始的(據最新的碳14年代測定的結果,二里頭遺址的年代約為公元前1750~公元前1530左右)。之前的中國處於史前時代(或包含一部分原史時代)。所以,中國的歷史至多為3700年,從商文明開始算起。
㈢ 中國歷史有多少年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大約5000年。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升華的果實。
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史前時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黃帝時期:
黃帝(姬軒轅)是4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聯盟首領。他提倡種植五穀、馴養牲畜,促使這個部落聯盟漸漸強大。他曾率領部落打敗黃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北方的蚩尤部落。
後來,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息、繁衍,構成了以後華夏族(漢族古稱)的主幹成分。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這就是把中華民族稱為炎黃子孫的由來。
黃帝是三皇五帝之中的傑出代表,奠定中華魂,是現在中國人70%的祖先。其餘30%也大多可以追溯到燧人氏。
㈣ 中國有多少年歷史
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距今5800年前後,黃河、長江中下游以及西遼河等區域出現了文明起源跡象;距今5300年前後,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
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並向四方輻射文化影響力。後歷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國家的大一統局面。
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最早的人類: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傳說中,黃帝是大約45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聯盟首領。他提倡種植五穀,馴養牲畜,促使這個部落聯盟逐步強大。
他曾率領部落打敗黃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後來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活、繁衍,構成了以後華夏族的主幹成分。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中華民族被稱為炎黃子孫,就是這么來的。
㈤ 中國從古至今有多少年歷史
是5000年燦爛輝煌的歷史。
㈥ 中國有多少年歷史
中國大約有5000年的歷史。
按史記的說法算起,從三皇五帝上古傳說,黃帝炎帝,堯舜禹開始,大約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大中國至今約有5000年的歷史。其中商以前的歷史沒有文字記載,屬於傳說中的歷史,需要通過考古證實。
夏朝(約前2070-前1600)第一個朝代,維持了近440年,主要活動區域是黃河中下游一帶,相當於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一帶。秦朝(前221年—前246年)公元221年,秦滅六國,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皇朝,北方是匈奴和東胡這些民族,這時還尚未和西域接觸。
中國歷史年代時期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升華的果實。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
史前時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㈦ 中國古代一共有多少年歷史了
中國古代一共有五千年的歷史。此外,若是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
(7)中國存在多少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會。
中國的原始社會,約從一百七十萬年前的元謀人開始,到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夕為止,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階段。氏族公社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中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從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止,中國奴隸社會延續了一千五六百年左右。
㈧ 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拓展資料:
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人們常說:歷史是一面鏡子。豐富的中國古代史,正為後世留下了無數有益的經驗和教訓。
古代的中國,勇於進取,以開闊的胸懷包容四海,開拓疆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涌現出多民族融合的壯觀景象,漢族與眾多少數民族共同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此同時,在對外交往活動中,中華民族一方面積極吸取其他國家和民族之所長,另一方面更盡自己之所能,無私地將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推向世界。
㈨ 中國有多少個歷史呢
中國是世界上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會。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經過漫長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歷了原始人群、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幾個階段。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開始步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於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受益匪淺。
㈩ 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
大約5000年。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拓展資料:華夏文明指華夏族所創造的文明。華夏也稱「華」、「諸華」,又稱「夏」或「諸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說無論是中原地區的民族,還是邊遠地區的民族,都對周武王表示順從。其中的「華夏」是指漢族的前身。
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和古籍記載,華夏文明經歷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後來的炎帝和黃帝為共主,華夏先民在黃河流域留下眾多的文明遺址。
華夏文明以禮樂為制度、易經八卦、丹書朱文、上古漢語為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歷史上一脈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