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隋國公怎麼死的

歷史隋國公怎麼死的

發布時間:2022-08-08 13:51:47

Ⅰ 隋朝滅亡

隋煬帝
在隋朝最殘暴的皇帝--隋煬帝
楊廣--隋煬帝 2003-6-20 煬帝,名楊廣(公元569-618年),隋文帝次子,他殺死文帝及兄長楊勇後繼位。在位14年,被農民大起義的浪潮困於江都(今江蘇揚州市),為部下宇文化及等發動兵變縊殺,終年50歲,葬於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側。

隋煬帝楊廣,又名楊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為晉王,在南下滅陳和抵禦北方突厥的過程中,他立有大功,並籠絡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長楊勇的太子地位。楊勇由於生活奢侈,漸漸失去了隋文帝的歡心。楊廣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節儉,偽裝出生活儉朴,不好聲色的樣子。每當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濃裝艷抹的姬妾鎖進裡屋,王府中只安排幾個又老又丑的婦人,穿著粗布衣服,在左右侍候,他又故意將樂器的弘弄斷,使樂器上布滿了灰塵。放置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文帝見了以為楊廣象自己,十分稱心。有一次,楊廣外出狩獵,正逢大雨。侍衛給他送上油衣(雨衣),他拒絕著說道:「兵士們都在大雨中淋著,我一人豈能穿上獨自避雨呢?」文帝聽了以為楊廣還具備仁愛之心,日後能成大事,更加喜愛,與此同時,楊廣又勾結和楊勇不和的越國公楊素,在文帝和獨孤皇後面前極力中傷楊勇,誣陷楊勇在文帝生病期間,說他盼望父皇快死。文帝聽後逮捕了楊勇,於公元600年廢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楊廣篡位的第一步成功。

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卧床,楊廣認為登上皇位的時機已到,迫不及待地寫信給楊素,請教怎樣處理將要到來的文帝後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給了文帝。文帝讀後大怒,馬上宣召楊廣入宮,要當面責問他。此時,宣華夫人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乘她換衣時無恥地調戲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楊廣的蒙騙,拍著床子大罵:「這個畜生如此無禮,怎能擔當治國的大任,皇後誤了我的大事。」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得到安插在文帝周圍的爪牙的密報,忙與大臣楊素商量後,帶兵包圍了皇宮,趕散宮人,逮捕了柳述、元岩,謀殺了文帝。楊廣又派人假傳文帝遺囑,要楊勇自盡,楊勇還沒有作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將楊勇拖出殺死,就這樣,楊廣以弒父殺兄的手段奪取了皇位。史稱煬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大業」。 楊廣一奪到帝位,就顯露出荒淫奢侈,殘虐人民的本性,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浪子、暴君。 楊廣即位的第一年,就決定遷都洛陽。他命楊素營建東京宮室,又命宇文愷與封德彝等造顯仁宮。

每月役使200萬人營建洛陽。又徵集各地的奇材異石,運送洛陽。農民被迫運輸,千里絡繹不絕,使許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他下令在洛陽西郊建築一座西苑,佔地二百多畝,苑內有海,海中修造三個仙島,高一百多尺,島上建築亭台樓閣,十分壯觀。海的北面有龍鱗渠,渠水曲折流入海中,沿渠修建了16個別院,建築非常華麗,每院由一個妃子主管。整個西苑被點綴得四季如春,秋天,用彩綾剪成花葉,掛滿樹枝。冬天,楊廣所到的宮院,池沼中的冰得趕快鑿掉,用綵綢剪成蓮葉荷花布置在上。苑內還飼養著各種珍禽異獸,供楊廣游獵、觀賞。晚上,楊廣經常帶著幾千騎馬的宮女,吹奏著樂曲,到西苑游覽、夜宴。 同一年起,楊廣為了遊玩和加強對南方的統治,征調一百多萬民工,歷時六年,修建了一條東北起自涿郡(今河北省涿縣),東南到蘇杭,全長四千多里的大運河。河的兩旁開辟大道,道旁種上榆樹和柳樹,岸邊每隔兩個驛站設置一座供楊廣休息的行宮。自洛陽到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共設置了40多座行宮。

開鑿大運河,共用了約1億5千萬個人工,平均當時每戶百姓要出近20個人工,還有許多開挖運河的民工累死在河中。有一段河道挖得淺了些,楊廣竟下令將挖掘這一段的官吏和民工五萬多人全部捆住手腳,活埋在岸邊。在客觀上,這條用無數勞動人民血汗修建成的大運河,起著便利南北交通,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國家統一的重要作用。 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八月起,楊廣三次通過大運河到江都巡遊,他乘著長二百尺,高四十五尺,上下四層的大龍舟。 隨行的嬪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分別乘幾千艘華麗的大船,首尾相望,綿延二百多里,拉船的纖夫就有八萬多人,兩岸還有騎兵護送,旌旗蔽日,熱鬧非凡。一到晚上,燈火通明,鼓樂喧天。楊廣在船上縱情飲酒作樂,觀賞兩岸風景。沿途五百里以內的百姓,被迫奉獻食品。珍貴美味的食品吃不完,開船時就挖一個坑掉了事。許多百姓被弄得傾家盪產。 有一年,楊廣從陸路去北方巡遊,帶了50萬大軍,特地征調了十幾個郡的民工。開鑿太行山,修起一條大道。又征調了一百多萬人,限期二十天,修築長城,以保護他的安全。雖然楊廣開鑿大運河勞民傷財,但大運河在此後的近千年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唐代詩人皮日休曾說:"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與禹論功不較多.」

到了北方,沒有行宮,他命令巧匠宇文愷建造了一座活動宮殿,稱觀風行殿,上面可容幾百人,可隨時裝拆,下有輪子轉動。 楊廣先後三次發動了對高麗的戰爭。在朝鮮半島,隋朝時分高麗、百濟、新羅三國,高麗最強,煬帝繼位後,徵召高麗王入朝不至,煬帝率大軍征討。 大業八年(公元612年),楊廣進行了第一次征討。出兵以前,他征調大批工匠在山東東萊(今山東省掖縣)海口大規模造船。工匠被迫在水中不分晝夜地勞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亡的有十分之三、四。他還征調江淮以南的民工和船隻,把黎陽倉,洛口倉的糧食運到涿郡,船隻前後相繼,長達一千多里。奔走在路上的民工和兵士,經常有幾十萬人。很多人倒斃路旁,屍臭不絕。准備就緒後,隋軍一百多萬人分海、陸兩路進攻高麗,大敗,只有2700人逃回。

大業九年正月,楊廣第二次征討高麗,四月煬帝再渡遼水,六月國內楊玄咸起兵攻洛陽,煬帝因後顧之憂,只好退兵。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國內農民起義席捲大東南北。煬帝妄想以對外勝利來扭轉危亡的命運。對高麗進行了第三次征討。但當時農民起義軍遍地皆是,徵集的士兵或因道路阻隔不能到達;或沿途逃散。以致兵員不足,無法進軍,只好與高麗和議,乘勢收兵。 同時,楊廣為了表示隋朝的富足強盛,他利誘西域使者和商人入朝,沿途郡縣奉命耗費巨資迎送。公元610年,西域各國使者和商人齊集洛陽。從正月十五夜間開始,楊廣命令在皇城端門外大街上置設盛大的百戲場,為西域人演奏百戲,戲場大至周圍五千步,奏樂人多至18000人,幾十里外都能聽到樂聲,燈光通明如同白晝,直演奏到正月底結束。西域人到洛陽東市做交易,楊廣命令本市商人盛飾市容,廣積珍貨,商人都服裝華美,連地攤上的賣菜人也得用龍須席鋪地。西域人經過酒食店門前時,店主都得邀請他們入座吃飽喝足,不收分文,還說隋朝富饒,酒食照例不要花錢。市內樹木也都用帛纏飾,以示富足。西域人問道:「你們隋朝也有赤身露體的窮人,為什麼不用這些帛給他們做衣服穿,卻白白用來纏樹?」市人無言以對。就這樣,隋文帝時期積累起來的巨量財富和民力被楊廣無限止地揮霍和消耗著。而無止境的徭役和兵役,又迫使千千萬萬的農民離開家園,大量田地荒蕪,廣大農民無法生活,只得吃樹皮,樹葉,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 楊廣又言無又無信。

公元615年,他再次去北部邊境巡遊,突厥幾十萬騎兵突然來襲,把他圍困在雁門(今山西小代縣),他只能抱著幼子楊杲日夜啼哭,束手無策。最後接受了大臣蘇威等建議,下詔書保證不再出兵攻打高麗,並重懸賞募兵,各地縣令紛紛應募,領兵前來求援,使他才得解圍。但是,他回到洛陽後就推翻諾言,不給賞賜,並下令再次攻打高麗。 楊廣如此暴虐的統治,終於在公元611年激起了農民大起義。但楊廣卻仍不加收斂,依然奢侈殘暴,而且拒絕臣下的勸諫,他自以為才學傑出,對侍臣說:「別人說我只不過是繼承先帝的遺業,其實,即使和士大夫比才學,我也應該做皇帝。」又說:「我生性不喜歡別人勸諫。如果是達官,再想以進諫來求取聲名,我更不能饒他們。如果是一般百姓,我還可以饒他些,但決不讓他有出頭之日。」開國功臣高穎,賀若弼、宇文弼等重臣因為不滿煬帝的奢侈,被煬帝加上誹謗朝政的罪名處死。公元616年,他不顧隋朝的安危,再次巡遊江都,臨出發時,小官崔民象上表諫阻,他把崔民象殺了。走到汜水(今河南省滎陽縣),小官王愛仁上表勸諫,他又殺死王愛仁,繼續前行。到了梁都(今河南開封),有人攔路上書,說你如果定要去江都,天下就不是你的了,他又殺死了上書人,最後,他來到江都。 農民大起義的烽火越燃越烈,楊廣預感末日臨頭,一直膽戰心驚,晚上他難以安睡,睡夢中又常驚呼有賊。要幾個宮女象哄孩子那樣哄著,搖撫著才能入睡。一天夜裡,大業殿起火,他以為是農民軍殺了進來,慌忙逃入西苑,藏在草叢中,直到大火熄滅以後才敢出來,逃到江都後,他更加荒淫無度,在宮中建造了一百多座殿房,各居美女多人,每天輪流由一房作東,他帶著後妃侍女一千多人前去飲酒,整天酒不離口,日夜昏醉。他不願聽到不利的消息,但這仍消除不了心頭的,常常對蕭皇後說:「外面有不少人想計算我,且別管他,還是快快活活地飲酒吧。」有一次,他拿起一面鏡子獃獃地照了良久,對蕭皇後說:「我這顆頭顱不知道誰來砍它呢?」 蕭皇後驚恐地問他為什麼說這話,他強作笑容說:「貴賤苦樂沒有一定,砍頭也不算什麼。」當然,他是不肯束手待斃的。眼見隋朝的大部分土地已被起義軍所控制,隋軍只是困守著洛陽、江都等幾座孤城,他怕江都不安全,准備遷都到長江南面的丹陽(今江蘇省南京市),命令民眾給他修建宮室。楊廣的禁衛軍將士都是關中人,早已怨恨煬帝的久居江都,現在見他還要南遷,都愈加思念家鄉親屬,紛紛謀劃逃歸故里,一時軍心浮動,眾叛親離。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3月3日,將作少監宇文智與郎將司馬德勘,直閣裴虔通等人,乘機推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為主,煽動士兵,於傍晚時殺入宮中,楊廣聞變,倉皇改換服裝,逃入西閣,叛將裴虔通、元禮、馬文舉等從宮女口中得知煬帝所在,引兵趕到西閣,只見煬帝和蕭皇後正並坐在一起哭泣,楊廣還責問叛將道:「我犯了什麼罪,你們要如此對待我?」叛將們說:「你窮兵黷兵,遊玩不息,窮奢極侈,荒淫無度,相信姦邪,拒絕忠言,使男子枉死戰場,婦女兒童死於野外,百姓失去生計,天下大亂,你還說沒有罪嗎?」楊廣說:「我確實對不起百姓,至於你們,跟著我享盡了榮華富貴,我沒有對不起你們,今天的事,是何人為首?」叛將說:「天下人對你這個昏暴之君都恨之入骨,豈止是一個人帶的頭。」說完就上前拉楊廣下閣。這時,叛官封德彝趕來傳宇文化及的命令說「這種昏君,用不著帶來見我,趕快結果了他。」蕭皇後哀求說:「皇上實在不賢,但看在以往對你們的恩情上,叫他讓位,降為三公,留他一條命吧。」叛將們不允,以裴虔通為首,提刀要殺楊廣,楊廣叫喊道:「你們別動手,讓我喝毒酒自盡吧」裴虔通不準,說毒酒不如刀鋒省事。楊廣哭著說:「我怎麼也是一位天子,就讓我留個全屍吧。」說完解下了自己的巾帶,馬文舉接過巾帶,和士兵們一起將他擁入內室勒死。 事後,蕭皇後叫宮女拆去床做成棺材,暫時裝殮楊廣的屍體,不久,宇文化及將他葬於江都宮西面的吳公台下。唐朝建立後,遷葬於雷塘旁邊。

Ⅱ 隋煬帝楊廣究竟是怎麼死的

隋煬帝楊廣,在歷史上大家都習慣性的認為了他是一個暴君,年輕的時候,雖然有為,但是後期貪念美女,奢華生活,致使全天下人們揭竿而起。到618年,隋王朝的勢力己土崩瓦解,只剩下洛陽和江都兩地,隋煬帝在江都極度恐懼,天天打卦問卦,以酒澆愁。 有一天,他竟對著鏡子哀傷地說:「好頭顱,誰當砍之?」他備下了一缸毒酒,對他的寵妃們說: "賊兵若來了,你等先飲,然後朕也飲之。"其實,隋腸帝很怕死,還幻想能得到寬恕,他對肖後說:"痛痛快快地喝酒吧,不管怎樣,朕不失為長城公,卿亦不失為沈後。(長城公,是南朝亡國之君陳後主降隋以後隋給他的封號,沈後即陳後主的皇後。) 然而,當隋煬帝死的那天來臨的時候,禁衛軍嘩變了,隋煬帝怕被殺頭,便從身上解下一條絹帶,遞給禁衛軍頭領,讓他把自己活活勒死了,死時年僅50歲。同時被處死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隋煬帝死後,肖皇後和宮人用床板做了三口小棺材,將其裝礆,草草埋葬了。後來,江都太守陳核又把他改葬在江都城西的吳公台下,以後又移葬雷塘。 民間傳說,因隋煬帝作惡多端,他葬在哪裡,雷就轟到哪裡。隋煬帝墓後來漸漸荒蕪。直到清朝嘉慶年間,才被住在雷塘附近的揚州學者阮元發現,現陵前有阮元重修時所立的碑,碑上刻有當時的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授所書"隋煬帝陵"四個大字。 南朝後主是在隋煬帝即位那年即604年死去的,當時,這位雄心勃勃的新皇帝賜給死去的陳後主一個貶稱 "煬",意思是說他一生貪圖花天酒地而荒疏了政務。顯然,他是在嘲弄這個亡國之君。但是,沒想到,14年之後,隋煬帝自身,也被大家稱為了「隋煬帝」。

Ⅲ 隋文帝楊堅是怎麼死的呢

隋文帝是隋朝的開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魄力的一個君主。他的死亡方式卻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因為一些史書對他死亡的記載十分離奇。

那麼,文帝不是死於他殺,那麼到底是如何死的呢?有學者認為文帝確如史書所說是因病而死,死前已作好了後事安排。也有人認為是因晚年縱欲過度而亡。文帝的死因,最終成為一個歷史謎案,供人們去猜測和回味。

Ⅳ 隋煬帝是怎麼死的為什麼

  1. 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唐朝謚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謚閔皇帝,其孫皇泰主楊侗追謚為世祖明皇帝。

  2. 身死國滅

    大業十二年(612年)七月,楊廣從東都去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領的瓦崗軍逼圍東都,並向各郡縣發布檄文,歷數楊廣十大罪狀。

    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李淵在晉陽起兵,同年十一月攻入長安,擁立楊侑為皇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

    楊廣在江都卻越發荒淫昏亂,命王世充挑選江淮民間美女充實後宮,每日酒色取樂;又引鏡自照,預感末日將到,銳意盡失的楊廣晚年常引鏡自照,對蕭後和臣下說:「好頭頸,誰當斫之!」

    楊廣晚年,既沒有像陳後主那樣做個長城公,也沒有把帶在身邊的毒葯派上用場。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楊廣見天下大亂,已心灰意冷,無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陽宮(今南京),准備遷居那裡。從駕的都是關中衛士,他們懷念家鄉,紛紛逃歸。這時,虎賁郎將元禮等,與直閣裴虔通共謀,利用衛士們思念家鄉的怨恨情緒,推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楊廣聞變,倉皇換裝,逃入西閣。被叛軍裴虔通、元禮、馬文舉等逮獲,楊廣欲飲毒酒自盡,叛軍不許,遂命令狐行達將其縊弒,時年五十歲。楊廣造成的大亂,是華夏人口銳減到兩百餘萬戶。

    這個雄心勃勃的帝王,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由蕭後和宮人拆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後陳棱集眾縞素,為楊廣發喪,備儀衛,改葬於吳公台下,衰杖送喪,慟感行路。

    楊廣遇弒的消息傳到洛陽,洛陽群臣擁立楊廣之孫越王楊侗為帝,史稱皇泰主,楊侗追謚楊廣為明皇帝,廟號世祖,農民軍領袖竇建德追謚楊廣為閔皇帝,同年,李淵逼迫傀儡楊侑禪讓,建立唐朝,追謚楊廣為煬皇帝。不久,洛陽權臣王世充逼迫楊侗禪讓,隋朝正式滅亡。

    唐朝平定江南後,於貞觀五年(631年),以帝禮改葬於雷塘。

Ⅳ 軍事:隋文帝楊堅是怎麼死的

關於隋文帝楊堅的死法,共有兩種版本:
版本一:病死。《隋書文王本紀》中記載:乙丑,詔賞賜支度,事無巨細,並付皇太子。夏,四月,乙卯,帝不豫。六月,庚申,赦天下。秋,七月,甲辰,上疾甚,卧與百僚辭訣,並握手歔欷,命太子赦章仇太翼。丁未,崩於大寶殿。
版本二:被楊廣所殺,而所殺的方法,也有好幾個說法~

Ⅵ 隋文帝哪年死的

隋文帝(公元541-604年)楊堅,鮮卑名普六茹, 小字那羅延。隋朝開國皇帝,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人,其父楊忠是西魏和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武帝時官至柱國大將軍,封為隋國公,楊堅承襲父爵。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宣布大赦天下。 公元589年,隋文帝遣兵揮戈南下,滅亡了割據南方的陳朝,統一了全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突厥可汗尊楊堅為聖人天可汗,表示願為藩屬永世歸順,千萬世為聖朝典牛馬。隋文帝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面、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初唐的李延壽在《北史》中贊美隋文帝, 「皇考美須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大隋朝建立以後,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將地方的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鞏固了中央集權。楊堅由繼承父親楊忠的隨國公起家,其家族曾被賜姓普六茹,,進稱隨王,故把自己新王朝的國號定為隨,他又感到隨字有走字旁,與走同義,不太吉利,便改隨為隋。 大隋開皇盛世氣象恢宏磅礴,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興城(即後來長安城)和東京洛陽城,大興城的修建不僅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規劃高超水平的標志,也是當時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綜合體現。大興城乃當時的「世界第一城」,它的設計和布局思想,對後世都市建設及日本、朝鮮都市建設都有深刻的影響……隋文帝於公元584年命宇文愷率眾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150多公里,名廣通渠。這是修建大運河的開始……大運河對於中國來說遠比長城對於中國更重要。大運河連接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接了兩個文明。使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逐漸成為一體。 「鴻恩大德,前古未比。」「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無警。於是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行,君子咸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強無凌弱,眾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歡娛。二十年間,天下無事,區宇之內晏如也。考之先王,足以參蹤盛烈。」這就是隋書里的「開皇之治」。 程朱理學祖師朱熹激動地評價這位偉大的皇帝:「地憑宸極,天縱神武,開運握圖,創業垂統,聖德也;撥亂反正,濟國寧人,六合八紘,同文共軌,神功也;玄酒陶匏,雲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極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禮裁樂,納民壽域,驅俗福林,至政也。」 後世的魏徵贊嘆道:「皇帝載誕之初,神光滿室,具興王之表,韞大聖之能。或氣或雲,蔭映於廊廟;如天如日,臨照於軒冕。內明外順,自險獲安,豈非萬福扶持,百祿攸集。」可見隋留給子孫後代的財富、對後世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卻很多。如三省六部制、開皇律、州縣兩級制、均田制、大運河、科舉制度、長安城、洛陽城、義倉的創立。 文帝在位24年,被次子楊廣謀殺,終年64歲,葬於泰陵(今天陝西省縣西南20里)。

Ⅶ 隋文帝楊堅到底是怎麼死的 隋文帝死因之謎

隋文帝楊堅(541—604)。公元581年(大定元年)廢胡人建立的周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同年琉球群島歸降隋朝。他結束了中國長期混亂的局面、征服各族蠻夷使中國又回到了和平年代。隋朝的李德林《天命論》中說隋文帝,「帝體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龍自通,天角洪大,雙上權骨,彎回抱目,口如四字,聲若釧鼓,手內有王文,乃受九錫。昊天成命,於是乎在。顧盼閑雅,望之如神,氣調精靈,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愛也可親,早任公卿,聲望自重。」 初唐的李延壽在《北史》中贊美隋文帝, 「皇考美須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

楊堅,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人。隋朝開國皇帝。
楊堅父親楊忠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封為隋國公。楊忠死後,楊堅襲父爵,女兒為周宣帝的皇後。由此可見,楊堅不僅是關隴集團上層犟有力的軍事統帥,還是皇親國戚,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周宣帝死後,年僅八歲的周靜帝宇文闡即位,楊堅便以「入宮輔政」為由,總攬軍政大權,號稱「假黃鉞左大丞相」,都督內外軍事。公元五年二月,楊堅逼宇文闡讓出帝位,登基稱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精心治理,隋朝迅速犟大繁榮起來。他不僅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還使隋朝成為政權穩固,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文化發展,甲兵犟銳,威動殊俗的犟盛國家。後人一般將隋文帝的大治譽為「開皇之治」。

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卧於長安仁壽宮大寶殿內,楊廣認為登上皇位的時機已到,迫不及待地寫信給楊素,請教怎樣處理將要到來的文帝後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給了文帝。文帝讀後大怒,此時,宣華夫人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乘她換衣時無恥地調戲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楊廣的蒙騙,拍著床子大罵:「這個畜生如此無禮,怎能擔當治國的大任,皇後誤了我的大事。」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得到密報,與大臣楊素、張衡、宇文述等人乘機發動宮廷政變,帶兵包圍仁壽宮,趕散宮人,逮捕了柳述、元岩,進入大寶殿害死了文帝。楊廣又派人假傳文帝遺囑,要楊勇自盡,楊勇還沒有作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將楊勇拖出殺死,就這樣,楊廣以弒父殺兄的手段奪取了皇位。史稱煬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大業」。
不過,史學界也對楊廣弒父一說感到質疑。認為楊廣已經是太子,隋文帝也病入膏肓,沒必要弒父。唐朝編寫的隋書極力貶低楊廣,在隋文帝和隋煬帝本紀里皆說文帝是病死。在隋文帝本紀里,隋文帝病情發展非常合里,絲毫沒有他殺跡象。

唐是篡隋而立,抹黑前朝是肯定的。楊廣篡位說不可信。

Ⅷ 隋煬帝楊廣怎麼死的

科學網(kexue.com)訊 盡管歷史書上對隋煬帝楊廣的死均有記載,但實際上卻顯得有些模糊不清,只是說是被部下所殺,實際上楊廣的末日紀實遠比歷史書上乾巴巴的記載有趣的多。話說改革和征高句麗失敗後,隋煬帝楊廣一直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有一次他在游湖時,意外遇到陳後主和妃子張麗華前來拜謁,陳後主除了獻上他的詩作之外,臨走時還撂下話說:「我們不久就會再相會了。」忽然一陣陰風吹來,楊廣猛然想起,陳後主和張麗華早已不在人間。他張開眼睛,發覺自己經歷了一場似夢非夢的超自然經驗。不過陳後主的話,卻在他心中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到了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天下大亂,在江都過著放浪人生的楊廣,已經無心北返,還打算遷都丹陽郡(江蘇省南京市),但這時江都的糧食已經吃光。護駕的親兵和軍隊多是關中人(意指陝西省中部的鄉親,並非指現今考試院長關中的人馬),在外太久,難免思念家鄉,但皇帝始終無意北返,因此紛紛逃亡,而且已經到了抓不完,也殺不完的地步。這時候,部隊指揮官趙行樞,楊士覽等人策畫大落跑,並且把計畫告訴了「將作少監」(建築部副部長)宇文智及。宇文智及建議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共同擁護他的哥哥:「右屯衛將軍」(禁軍首領)宇文化及當領袖發動政變奪位大家一致贊成,宇文化及雖然膽小,但還是答應了他們相約好在三月十日那天舉事。當天晚上,叛軍在城外放火。楊廣看到火光就問發生了什麼事。擔任政變內應的「直閣將軍」裴虎通就騙他說是城外失火,已經派人去救(其實是要集結部隊),楊廣竟然相信。十一日天還沒亮,參予叛變的軍官司馬德戡把集結而來的部隊一千多人交給裴虎通指揮,接替宮城各門的守衛崗位。裴虎通親自率數百騎兵進入內殿,並且驅逐殿內的禁軍衛士離開。大批禁軍發現風頭火勢不對,紛紛放下武器逃跑。楊廣聽到叛變消息,急忙換上平民的服裝企圖逃走,但被叛軍指揮官之一的令狐行達抓住,把他帶到寢殿。眾人展開批鬥大會,歷數楊廣的罪狀。楊廣最疼愛的幼子楊杲年僅12歲,在父親身旁啼哭不已。裴虎通覺得他很煩,一刀砍下他的人頭。楊廣自知難逃一死,因此要求使用自己當初准備好的毒酒自我了斷。但遭到拒絕於是他只好解下自己的絲巾,交給令狐行達,令狐行達就用那條絲巾把楊廣絞死這一年,楊廣剛好五十歲。大批的皇親國戚跟著被殺。不過楊廣的侄子楊浩因為跟字文智及友好,逃過一劫,後來還被宇文化及扶立為傀儡皇帝。接著,自任大丞相的宇文化及率眾企圖返回西京大興(陝西省西安市),但這時天下已經四分五裂,各方軍閥崛起,跟他們對著干,宇文化及心知自己的好日子不多了,為了一圓皇帝夢,於是毒死楊浩,同年九月在魏縣(河北省大名縣)稱帝,國號許。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宇文化及的部隊在山東附近被前隋王朝的夏王竇建德擊潰。宇文化及和他的兩個兒子,一同被斬首。

Ⅸ 隋朝是怎麼滅亡的

隋末民變。

隋煬帝多次發動戰爭勞民耗財,最終引起嚴重的統治危機,早在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就因為抗拒府兵制的徵召而爆發了四次民變,但是被隋軍迅速鎮壓。

611年豫州道、冀州道、兗州道等發生黃河大水成災,漂沒四十餘郡,王薄率眾於兗州道的長白山(山東章丘)發動民變,抵制隋煬帝東征高句麗,唱出著名的《莫向遼東浪死歌》。

當時民變范圍大多集中在關東的豫州道、冀州道、兗州道、青州道和徐州道,不久被隋軍鎮壓。613年劉元進據吳郡,自稱天子,同年被滅。直到楊素的兒子楊玄感於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舉兵叛變,隋朝的達官子弟紛紛參加,帶動全國各地紛紛叛亂。

當時群雄割據,數量繁多,主要勢力如下:河南地區有翟讓、李密的瓦崗軍。616年翟讓在李密建議下,攻破要塞金堤關(河南滎陽東北),打下滎陽諸縣。617年瓦崗軍又攻破距東都洛陽的糧食存庫興洛倉。由於李密擅長作戰,翟讓讓位給他。

李密自封魏公,建國魏,以洛口為根據地。隨後佔領回洛倉,直逼洛陽城下。然而內部糾紛使得李密殺翟讓等人,最後投降越王侗。河北地區有竇建德的叛軍,616年竇建德領導河北叛軍轉戰河北各地,占據冀州大部分地區,兩年後自封夏王,建國夏。

江淮地區以杜伏威、輔公祏較強。613年兩人在齊郡(治歷城,今山東歷城)舉兵叛亂,隨後南下到江淮南地區發展。617年佔領高郵,切斷南逃江都(今江蘇揚州)的隋煬帝與北方的聯系。杜伏威自稱總管,以輔公祏為長史.

軍事重鎮並州地區有李淵,617年於太原留守的李淵發動晉陽起兵,不久攻克長安,617年12月18日,擁立代王侑為隋恭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此舉更引致隋軍失去後援之地,進退失據,首都失守更引致隋軍人心惶惶,十居其九都投降唐朝或其他的地方起義集團,間接使隋朝走上全面滅亡之路。

南方最大勢力為蕭銑,617年蕭銑與董景珍、雷世猛等舉兵反隋。隔年稱帝,建國梁,定都江陵。其勢力東至九江,西至三峽,南至交趾,北達漢水。其他尚有616年李子通據海陵;林士弘據虔州。617年劉武周據馬邑,自稱太守。

梁師都據朔方,自稱梁帝。郭子和據榆林,自稱永樂王。李軌據武威,自稱河西大涼王。薛舉據天水,自稱秦帝。劉、梁、郭都依附突厥.

隋廷在此局勢下迅速的土崩瓦解。早在616年,隋煬帝命越王侗留守東都,自己率眾前往江都。他下令築丹陽宮,准備遷都丹陽(今江蘇南京)。跟隨他的大臣衛士大多是關中人,不願意長居江南,加上江都糧盡,人人北逃關中。

618年宇文化及、司馬德戡與裴虔通等人發動兵變,弒隋煬帝,擁立楊浩為帝。中原地區得知隋煬帝死訊後,於同年李淵逼迫隋恭帝楊侑禪位,稱帝建立唐朝,為唐高祖,楊侑不久後被殺;洛陽守將元文都、王世充等擁立越王侗為帝,也稱隋恭帝。

宇文化及於黎陽(今河南濬縣北)被李密擊潰,為了稱帝又弒隋帝楊浩,建國許。宇文化及最後被唐將李神通與夏王竇建德聯合剿滅。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隋朝亡,王世充自立為帝,建國鄭,而楊侗不久後被殺。

隋朝立國僅僅38年,是繼秦朝及西晉後統一全國但又短命的中央皇朝。

(9)歷史隋國公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

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

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

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系,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系。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因猜忌而大殺功臣,國力開始衰退。

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

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死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為唐朝所終結。

國號

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楊堅襲此封爵,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其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有不祥,遂改為「隋」。




Ⅹ 史上功過參半的隋煬帝楊廣最後是怎麼死的

隋朝一共建立了三十九年,歷經五任皇帝,其中隋煬帝楊廣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和皇後獨孤氏的第二個兒子,隋朝時期的第二任皇帝。至於他怎麼死的,大多數人都知道是因為他的暴政引起的叛亂導致了他的死亡。

圖片來源於網路

提起隋煬帝,大多數人對他想到的第一印象就是殘暴,雖然這的確也是事實,但是這種評價太過片面,而他其實也做過那麼幾件像開通大運河、完善科舉制度這樣的好事,這些都為後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些甚至到現在還在沿用,當然他的功並不能掩飾他的過,隋煬帝從小就很聰明,也很會討父親和母親的歡心,因此在他的大哥被廢之後,隋煬帝得到了母親獨孤皇後的擁護成為太子,但是成為太子之後,他注重奢華享受的本質也露了出來,得到楊堅想要將自己廢掉的消息之後,隋煬帝派人殺掉楊堅登基為皇,所以說他的皇位來的並不名正言順。

隋煬帝在位近十四年,但這位帝王卻是導致隋朝走向滅亡的元兇,隋煬帝在位時期大舉發動戰爭,致使死傷的百姓、士兵無數,再加上他是一個十分殘暴的人,他的暴政也使當時的人民紛紛起來反他,兩個原因一結合最終導致天下大亂、叛軍叢生,而這也是隋朝被滅的直接原因,之後的隋煬帝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死期將至,所以身上一直都備著毒葯以防萬一,但是被叛軍捉住之後,他帶著的毒葯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因為最終隋煬帝是被令狐行達給勒死的。

隋煬帝的真名叫什麼名字

隋煬帝是隋文帝與文獻皇後的第二個兒子,名為楊廣。楊廣生於公元569年,卒於公元618年。楊廣小時候十分聰慧好學,深得父母的喜愛。公元581年,即楊廣13歲時,被隋文帝封為晉王。楊廣20歲時,隋文帝任命為軍隊首領,率兵平定了南朝陳。

進入陳朝首都建康後,楊廣殺掉了陳叔寶的寵妃張麗華和朝中奸臣,並將陳叔寶等人帶回了隋朝。隋文帝為了嘉獎楊廣,便加封楊廣為太尉。隨後,楊廣平定了江南多地的叛亂,立下了很多戰功。為了讓江南一帶安定,楊廣便鎮守在了江南。在這期間,楊廣將並州改名為揚州,並採取了多樣措施發展了江南一帶的經濟水平。隋文帝和文獻皇後看見楊廣卓越的治理才能,十分欣慰。楊廣素日以禮待人,為人處世謙遜低調,深得朝廷大臣的稱頌。後來,皇太子楊勇為了爭奪皇位,和隋文帝發生了矛盾,楊廣借機爭奪皇太子之位。文獻皇後和楊素支持隋文帝立楊廣為儲君,這得到了隋文帝同意。公元600年,隋文帝將楊勇太子之位廢除,並立楊廣為太子。

隨後,突厥率軍侵犯隋朝領土,楊廣率軍前去討伐突厥,此次楊廣無功而返。

公元604年,隋文帝一病不起,沒過多久,隋文帝便去世了。隋文帝去世後,楊廣登基為帝。為了清除阻力,楊廣將哥哥楊勇,弟弟楊秀、楊諒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進一步穩固了自己的政權。

楊廣飲馬長城窟行鑒賞

我們都知道,古詩詞絕對是中國的一大特色。其中各種典故的應用,優美詞句的層出不窮讓我們敬佩不止。在敬佩之餘,我們更應該感嘆中國漢字的無窮無盡的魅力,在一篇只有幾句的古詩詞中,僅僅幾句話幾句,便將詩人的所感和所想含蓄委婉的表達出來,想想也是美妙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隋煬帝楊廣的著名詩詞《飲馬長城窟行》。

說起隋煬帝楊廣,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因為楊廣也是歷史上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昏虐暴君之一。在楊廣即位的幾十年裡,加大對賦稅的徵收,使得原來就貧困的百姓更加貧苦。他大修運河,僅僅是為了供自己享樂,一見瓊花的風采,他每年都命人從全國各地送來美女,只為充實自己的後宮.......說起楊廣的荒淫無度,恐怕一天一夜也說不完。但是說起楊廣的詩詞,不得不承認,楊廣也是一位才華橫溢之人。

《飲馬長城窟行》是楊廣流傳千年的著名詩詞之一,是一首抒情長詩。這首詩是楊廣早年時巡張掖時觸景生情所作。當時楊廣看到河邊連綿不絕的青草,不禁動情。蕭蕭的秋風吹起,引起了詩人心中無限的感傷。在那個高冷艱苦的生存環境中,連馬都受不了,更何況是血肉之軀呢?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愁苦的心情。其用詞華麗絕美,意象儀態萬千,讓人讀後感嘆不止。

歷代學者都對這首詩大加贊賞,評價極高。

閱讀全文

與歷史隋國公怎麼死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1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1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2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