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當前我國人民的歷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
A、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當前我國人民的歷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我國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不可避免會出現社會意識的多樣化,這就必須要有一個能夠代表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社會各個階層廣泛認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個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調。
(1)我們要把普通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哪裡擴展閱讀: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貳』 怎樣理解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1、在歷史和現實的統一中深刻理解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民族復興具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發展屬性,它不僅是我們黨在中華民族瀕臨危亡關頭發出的決死吶喊,更是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全過程中作出的英明抉擇,其內涵特徵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豐富,因此必然對各個時期黨的歷史使命提出新的要求。
2、理解把握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新要求
針對新時代對我們黨的歷史使命提出的新要求,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求全黨同志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偉大夢想去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這一重大理論概括,揭示了新時代我們黨實現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標的總方略,繪就了新時代偉大夢想的願景藍圖,體現了奮斗目標、實現路徑、前進動力的無縫鏈接,彰顯了黨、國家和民族三者前途命運的高度統一。
(2)我們要把普通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哪裡擴展閱讀:
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1、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實事求是地研究分析人民群眾真切需要的時代特點。
2、始終注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打鐵必須自身硬。
崇高的歷史使命、宏偉的戰略目標從客觀上要求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就必須把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作為重大課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性變革,身為新時代大學生又應該有何新作為
1、要深刻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運籌帷幄,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
2、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新的歷史方位,需要解決新的主要矛盾,解答新的時代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青年學生要深刻認識和准確把握時代發展方向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要著眼於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確定自己新時代的前進方向、發展道路和人生目標,進而樹立青年人的遠大志向和使命擔當。
3、要深刻認識我國已經走進世界舞台的中央
我國的迅速崛起深刻改變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隨著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日益提升,我國已經走進世界舞台的中央。廣大青年學子應從時代發展與國際格局兩個維度上把握新時代的歷史方位。
(3)我們要把普通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哪裡擴展閱讀:
啟發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歷史使命,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歷史機遇。今天的大學生都是20多歲,大多數研究生也不到30歲。從現在到2050年是年輕大學生成長為國家和社會服務的黃金時期。
青年學生要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斗中,團結起愛國主義、強國志氣、報國志氣。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鮮明的主題。青年大學生要有遠大理想和信念,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
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遠大抱負,腳踏實地,掌握扎實的知識,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我們要自覺承擔建設社會主義偉大國家的歷史使命,讓我們的青春夢想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實現。
『肆』 新征程上我們要把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什麼
新征程上要把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體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謀劃,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就能推動浦東開發開放不斷展現新氣象。
(4)我們要把普通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哪裡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黨的十四大強調,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要求浦東在擴大開放、自主創新等方面走在前列。
經過30年發展,浦東已經從過去以農業為主的區域,變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可謂是滄桑巨變。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
『伍』 新征程上我們要把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什麼什麼放在構建以什麼為主體什
要把浦東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 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中加以謀劃, 放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謀劃,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撫今追昔,30年前,誰能想到這片灘塗之地,能發展成為今日中國經濟版圖上閃亮的明珠。對於普通中國人來說,或許你不曾到過浦東,但一定會與這片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浦東,以佔全國八千分之一的土地,創造了全國八十分之一的GDP和十五分之一的外貿進出口總額。
(5)我們要把普通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哪裡擴展閱讀:
浦東要以敢闖敢試的精神,繼續走在新時代發展的前列。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國家戰略和最鮮明的特色,改革開放精神也是浦東30年來發展繁榮最強勁、最根本的推動力,是決定未來能否實現我們既定目標的關鍵所在。經過數十年快速發展,我國位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基本面穩定、發展水平良好,但仍存在產業結構優化、發展動能轉換等新的問題,以及一些外部風險因素造成的短期壓力。
需要主動適應、著力破解這些發展中的難題,打破利益固化藩籬,以改革創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神居胸臆,而志氣統其關鍵。我們相信,只要繼續秉持改革開放精神,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昂揚志氣沖破各種障礙,我們就一定能產生新的內生動能和巨大潛力。浦東,當繼續思考探索,承接起這一歷史重任、回答好這一時代命題。
『陸』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什麼如何實現這一使命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繼續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需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並使之緊密貫通聯結起來。
(6)我們要把普通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放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而中國共產黨要完成這個歷史使命,首先必須要肩負起和完成好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個歷史任務就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即反帝反封建。從世界歷史看,這個歷史任務不應該由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來承擔,而應該由中國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來承擔。
但是,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由於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在中國這個歷史任務就落到了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
所以,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與我們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就有了新舊之分。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要分別寫好上下兩篇大文章:上篇是民主革命,下篇是社會主義革命。
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肩負的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第一個歷史任務就完成了。
第二個歷史任務是什麼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這個歷史任務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推進的,是在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推進的。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奠定製度基礎和物質條件。1978年,我們改革開放,革除體制機制的弊端,大踏步地跟上時代的潮流,繼續向前推進這個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柒』 如何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基於客觀事實的判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工作,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沒有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捌』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和正確把握歷史使命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正確把握歷史潮流,提高自身的修養把握,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和責任。